獨石口長城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它沒有通道、沒有垛口,只有一面直接用片狀石塊堆起來的牆體,石塊之間也沒有混凝土的粘合,卻咬合得非常完美。就是這樣一段看上去弱不禁風的長城,卻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入侵,還幾乎完整地保存到了現在。這裡素有「上谷之咽喉,京師之右臂」之稱。攝影:宣小胖胖
赤誠長城有三最,其一謂之歷史最為悠久,春秋時期燕國為拒東胡築長城自今獨石口至遼陽,秦始皇又復修,北齊再修,而後明代中後期終將長城完備。其二,獨石口關處為明長城最北端。其三是赤誠境內長城長度遠居各縣域長城之首,其境內長城分外邊和內邊共631裡,形似一正立三角形,而最尖角處即為獨石口關,據《明長城考實》,赤誠外邊長城長約410裡,有敵樓87座,其中較好的三座,殘圮的十二座,僅存殘基或殘址的七十二座。
長城都是由片狀石塊堆積而成,看似弱不禁風,卻有堅實無比,實在感嘆古人在長城上的智慧。
獨石口長城風貌,只有去了才知道,也只有去了才能領略其中的壯美,小胖鏡頭下的長城風貌,望給你增加一份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