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建議孩子早餐要多吃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牛奶、雞蛋是首選。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補充豐富的蛋白質以及鈣顯得尤為重要。
一個雞蛋重量大約50克,含有蛋白質就有7克,是人們常選擇食用的補充蛋白質的食物之一。大家都知道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吸收率最高,可煮雞蛋也有時間講究的,煮多長時間最為合適?天天吃煮雞蛋也好膩煩,還有沒有別的吃法?用別的方法做雞蛋,雞蛋還會有營養嗎?
雞蛋的吃法多種多樣,從雞蛋的營養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雞蛋為100%,從這個數值來看,就足以秒殺其它種吃法了。但是煮雞蛋也不能煮得太老,煮得太老也不利於消化吸收的,因為它的蛋白質結構已經由松變得緊密了。
那麼煮雞蛋煮多長時間最為合適呢?一般以8~10分鐘最為適宜。雞蛋煮久了不行,那煮生點行嗎?也是不行的,這時的蛋白質還沒有鬆懈,也同樣不易消化吸收的。此外,吃煮雞蛋,需要細嚼慢咽,胡亂地嚼幾下便吞下了肚,也是會影響消化吸收的。
煮雞蛋雖說營養吸收是最好的,但對於年齡段比較小的兒童來說並不太適合,他們更適合蒸蛋羹或是蛋花湯,這兩種做法可以使蛋白質更易於被孩子消化吸收。
天天吃煮雞蛋,久了也會煩的,那麼用其它的做法來食用雞蛋,營養吸收和消化率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炒蛋約為97%,嫩炸約為98%,老炸為81.1%,開水或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
知道了雞蛋不同的做法它的營養吸收和消化率的情況,我們還需要知道雞蛋製作和食用時的幾點注意事項:
1、攤雞蛋忌用大火,最適合用中火。因為溫度過高易破壞分解雞蛋中的蛋白質;火太小了,時間相對又長了,雞蛋當中的水分會丟失較多,攤出來的雞蛋發乾影響口感,所以攤雞蛋最好用中火。
2、炒雞蛋忌加味精或雞精。有些人口味比較重,在炒雞蛋時常會加入一點味精或是雞精什麼的。其實雞蛋本身含有多量的穀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鈉,加溫後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穀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分,若再加入味精或雞精,雞蛋本身的鮮味反而被掩蓋了。
3、以前我們常聽說吃雞蛋每天2個為最佳的數量,多了身體也吸收不了,就浪費了。的確,雞蛋是高蛋白食物,如果食用過多,會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了腎臟的負擔。所以一般情況來說,每天2個的量為青少年及成人比較適宜,孩子和老人還是每天1個為最好。
4、少吃茶葉蛋。用茶葉煮蛋是人們愛吃的一種雞蛋的做法,美味又可口。但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所以茶葉蛋要少吃,尤其是腸胃不太好的人。
曾聽人說毛雞蛋最有營養,所以有的人會給自家的孩子煮毛雞蛋吃。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千萬別給孩子吃毛雞蛋,容易出問題。
毛雞蛋就是「死胎蛋」,這種蛋所含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糖類)在孵化過程中已被胚胎利用掉了,營養價值並不高。而且,這種蛋中還含有許多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吃這種雞蛋不僅對人體沒有好處,還會引起食物中毒和其他疾病。
孩子的抵抗力弱,所以這種蛋是不能給他們吃的。要想孩子充分吸收雞蛋的營養,只需用新鮮的雞蛋、合適的烹飪方法就可以做到了。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