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人網上開出別樣麵包坊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南京一家名為愛德麵包坊的麵包店近日突然在網絡微博上走紅,這家深居南京一個社區地下室的麵包坊有將近1/3員工是智障人士,網友們被愛德麵包坊智障師傅們的勵志故事所感動,紛紛前往網店購買餅乾支持。

  麵包坊朱經理告訴記者:「我們平常一天七八個訂單,微博轉發那天,就有500多個訂單。平時只有一個人維護淘寶和發貨,一下子忙不過來,現在辦公室的人都去包裝了。」

  今年37歲的小周是麵包坊最早的學員,患先天性唐氏症候群,他的智力相當於5歲孩童。在愛德慈佑院的幫助下,經過麵包坊老師耐心的指導,小周已經能夠製作月餅、麵包等各種點心,已然成了一位「大師傅」。

  記者了解到,愛德麵包坊是由愛德基金會旗下的南京首家為智障人士服務的專業化非營利機構愛德慈佑院創立的,原本是希望為小周這樣的智障學員提供一個「非常真實的工作場景」,藉助一段時間的「實習」,讓智障學員得以順利進入用人單位。然而,即使是培訓出來的明星學員,用人單位也由於擔心風險而不願意僱傭智障者。

  於是,2009年,麵包坊進行工商註冊,產品正式走向市場。2009年5月,香港烘焙協會副會長鄺振中來到麵包坊,義務擔任技術總監,負責產品開發和質量把關,一家企業提供免費場地,麵包坊的工作間搬到大鐧銀巷,基金會墊付40萬元購置高檔打面機、攪拌機、醒發機、烘烤箱、冰櫃等。為保障愛德麵包坊合法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愛德基金會對愛德麵包坊進行工商註冊,麵包坊轉身變成了社會企業。當年61歲的鄺振中天天帶著麵包坊的工作人員和義工製作愛德「八福」牌月餅,趕在中秋節前,推出「眾心捧月——喜憨兒關懷行動」,眾多訂單隨之而至,多數是愛心企業或個人認購,營業額達50多萬元。

  愛德麵包坊名氣大振。公司團購和慈善義賣成為他們的主要銷售方式,這種銷售方式,也是國內多個小型社會企業的贏利模式。2009年,愛德麵包坊實現帳面資金收支平衡。即便如此,收入僅夠支持運營成本,外在募款仍然是麵包坊的重要支持因素。

  2010年7月8日,愛德麵包坊開通淘寶店。30位大學生成立了淘寶店運營團隊,義務幫助網店營銷、宣傳和客服,如今愛德麵包坊淘寶官方網店已經成為月入1.2萬元的五鑽網店。隨著媒體傳播,開始有人前往麵包坊工作間上門購買。至此,麵包坊的銷售渠道囊括了工廠銷售、公司團購、慈善義賣、機構內部需求和淘寶網店。

  2012年5月,第一家愛德麵包坊的實體門店在南京華僑路開業,直接面對大眾消費者。愛德基金會報告顯示,愛德麵包坊於2011年完成銷售額100萬元,其中月餅收入60餘萬元,現場銷售達28萬元,網店銷售8萬餘元,捐贈收入近2萬元。同時,3名智障學員得到庇護性就業;設立職業培訓室,接受12名智障學員進行職業培訓。在麵包坊朱經理心目中,有一個理想的麵包坊,叫做天鵝麵包坊。上世紀90年代,日本大和運輸公司創始人小倉昌男利用個人財產創辦了為智障人士提供工作機會的天鵝有限公司。他發現殘障人可以製作出美味的麵包,麵包是每天都需消費的食品,認為經營麵包坊有利於推動殘障人士被社會接納。1998年6月,天鵝麵包坊第一家店開張,截至2011年,有殘障職員280名,其中70%是智障人士。目前有3家直營店,23家加盟店,經營很成功。它的成功不是來自社會的同情,而是好吃的麵包,靠質量贏得市場。

  「我們倡導的理念是平等工作,成就尊嚴。喜憨兒需要的不是同情,因為那是居高臨下的賞賜,而且同情會用完,人家憑什麼一直買垃圾產品?買了也會瞧不起我們。」麵包坊執行董事禇朝禹說:「本來人家就懷疑,喜憨兒做出來的食品,究竟能不能吃,我們要在市場立足,就得超出大眾的期望值,做出讓人心服口服的產品來。不謙虛地說,我們的產品,質量比市面上大多數產品要好。理想的狀態是,我們不需要特別的支持,大家只要選擇優質的產品就OK了。」

  目前,除了愛德麵包坊外,淘寶上的社會企業型網商還有深圳的「殘友數碼」,新疆的「喀什善城」等,這些社會企業型網商成為殘障人士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的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愛德麵包坊的困惑:公益與商業如何結合
    招牌上除了「愛德麵包坊」五個大字和以「心智障礙者」為原型的圖標,下面還有小小的一行字:南京市愛心助殘社———店面是南京市殘聯所贈,門口的易拉寶簡單介紹了愛德麵包坊的產品及大事件。傍晚,記者站在愛德麵包坊的新店前,所見到的麵包店跟街上常見的麵包店並無二致,看不出剛開業的熱鬧,明亮的燈光碟機散了寒意,下班的人匆匆路過。有些人停下腳步,走進來。
  • 麵包坊助「喜憨兒」 融入社會
    昨天是國際殘疾人日,愛德基金會旗下企業愛德麵包坊在無錫正式開業,與一般麵包坊不同的是,這家麵包坊店員半數是「喜憨兒」(指「心智障礙者」),他們能夠在這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記者走進麵包坊看到,店面雖然不大,但各類設備齊全,右側貨架上麵包種類較為豐富,店員著裝統一,胸口皆貼著以「喜憨兒」為原型的麵包坊Logo標誌。「我們主要通過市場運營的方式來為心智障礙者提供就業訓練和機會。」
  • 廣州:麵包小店烘焙出的殘障人士就業夢
    新華社廣州1月14日電(壯錦 楊梓鐸)俄羅斯姑娘安哲剛到廣州留學沒幾天,就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北門外的食街上,找到了一家專門做歐式麵包的小店——麥子烘焙。「這兒有很好的咖啡,還有很地道的麵包,就像我家鄉的一樣。」
  • 喜憨兒帶夢想起航 南京「很多人麵包坊」即將開店
    截至晚上8點,共有25人提供了6906元的捐款,有人捐出1元,最高的捐款人一次性捐出2000元。籌款物品中,三套四人組合的桌椅已經籌齊資金。這是愛德基金會首次用眾籌的方式開辦麵包坊,此前南京先後開業的兩家愛德麵包坊都依靠愛德基金會的資金開業運營。據說,紐約中央公園的座椅上就刻著籌款人的名字,眾籌的靈感也由此而來。
  • 南京眾籌「很多人的麵包坊」為智障者提供工作機會
    申冉 攝   中新網南京1月13日電 (記者 申冉)「你添一塊磚,我加一片瓦」12日,南京一家公益慈善麵包坊以網上公益眾籌的形式向社會籌取資金30萬元。捐款從一元起上不封頂,捐贈者獲得的收益則從一盒甜蜜的餅乾,到捐獻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不等。記者在該眾籌項目的網頁上看到,不到24小時,已收到民眾捐助7893元。
  • 愛德麵包坊「喜憨兒」符曄:實習從穿衣學起
    夾麵包、打包,符曄現在得心應手。丁亮/圖 下午3點20分,遊府西街愛德麵包坊,街對面小學第一撥放學的孩子跑了進來,對著香甜四溢的麵包櫃擠腦袋。「叔叔我要這個甜甜圈。」從進入愛德慈佑院學習最簡單的穿衣服,再到麵包坊的夥計,「喜憨兒」也在經歷融入社會的「實習」。實習前先從穿衣學起符曄是一名心智停留在10歲的智障患者。他的臉很小,戴上大口罩工作時像個矮個頭的小夥子,而脫下口罩露牙一笑,更像個高個子的孩子,眼角都是褶子,找不到表達詞彙時還會急得直搓手。
  • 麵包坊裡的「喜憨兒」,十多年,刷黃油搓小球做麵包:活出了自信
    麵包坊裡的「喜憨兒」,十多年,刷黃油搓小球做麵包:活出了自信!人生而平等?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幸福感肯定也是不一樣的,對於那些有唐氏症候群還有腦癱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會因為自己能有一份工作而開心吧。南京鼓樓區的一個麵包坊裡,有八位喜憨兒麵點師,他們的智力只相當於兒童,十多年來,他們一遍遍刷黃油、搓小球,做麵包,就是這樣簡單的工作,卻讓他們活出了自信。
  • 聽麵包大師一席談,體會烘焙世界的別樣人生,對愛麵包的你有啟發
    麵包業界傳奇,太陽之手吳武憲完歷經數十年的麵包界的淬鍊,成就不凡的品味與技術!從吐司、餐包到調理麵包,從材料、工具、製作過程、麵團揉捏甩打、整形,一直到放入烤箱烘烤,對每款麵包的製作過程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每次都能烘烤出讓人讚不絕口的美味麵包。
  • 3年學會普通人3天能學會的工作 南京愛德麵包坊讓喜憨兒活出尊嚴
    我蘇特稿記者 / 汪璐 朱佳旻在南京大鐧銀巷,有這樣一家麵包坊,這裡近一半員工都是「喜憨兒」,也就是患有唐氏綜合症、孤獨症等疾病的智力殘障人士。這群特殊員工的生理年齡都已達到成年,但心理年齡只相當於10歲以下的兒童,生活上不具備完全自理能力。
  • 味多美黃利:「老」麵包坊的「新」零售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王忻)作為一種西方食品,麵包最早在清末民初時期傳入中國。隨著中國普通消費逐漸對西方文化的開放,麵包也成為了很多中國人的日常食品之一。如今,在北京的居民社區、地鐵站、公交車站附近總是不乏一些麵包坊門店,其中,味多美是常見的麵包坊品牌之一。
  • 最純正的義大利麵包坊已開進廣州老區
    小小的麵包坊門口放置了兩張木質長椅,加上三三兩兩倚靠在木椅上的慵懶行人,頓時令人產生置身歐洲街頭的錯覺。走進麵包坊,女店員正麻利地幫客人製作比薩,光頭大廚明古志正在將橄欖油刷在發酵中的佛卡恰麵包表面,偶爾回過頭來鬼馬地用流利的普通話叮囑店員若干注意事項。「我們的麵包都是純天然的,素材天然、製作也完全不加添加劑。」大廚明古志對陽光食探說。
  • 味多美首家「無人」智慧麵包坊開業
    繼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肯德基的智慧餐廳之後,無人智慧麵包坊也接踵而至,掀開了國內烘焙行業發展的新的篇章。5月25日,味多美首家無人智慧麵包坊華普店,在北京朝陽門商區華普大廈1層開業。據介紹,該無人麵包坊是味多美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口碑平臺傾力打造,融合人工智慧圖像識別、行動支付等先進科技,主打「無人自助」一站式智能購物體驗,購買方式更加自由、便捷、省時。
  • 無人智慧麵包坊落戶味多美
    據味多美相關負責人介紹,味多美首家智慧門店最吸引人的便是24小時自助下單取貨的設計,不僅讓購物體驗更加便捷,同時也為門店前廳節約了2/3的人力成本。未來味多美還將在一線商圈增加智慧門店的開設比例。無人麵包坊24小時運營「早上7點在家裡預點了一份麵包,8點半上班途中到店掃碼取走,整個過程2分鐘不到,非常方便。」5月26日,在北京朝陽門CBD上班的趙女士向新京報記者講述了她在首家無人智慧麵包坊的購物體驗。在她看來,24小時營業、自助下單結算、無人咖啡機等服務給許多無暇做飯又苦於加班的上班族提供了便利,「值得推廣」。
  • 關於大名鼎鼎的Boudin麵包坊,這裡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本文來源:舊金山旅遊局自1848年以來,Boudin麵包坊的廚師們就用他們精心烘焙的新鮮的酸麵包(Sourdough)那濃烈的香味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全美國、全世界的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它讓人無法抗拒的獨特香味,來自一種創造於一百多年前的特殊酵母。
  • 麵包坊的喜憨兒:十多年,他們活出尊嚴
    > 麵包坊的喜憨兒
  • 口碑和味多美合作在北京開了家「無人智慧麵包坊」
    店鋪位於朝陽門的華普大廈一層,是一家街邊店,位置上屬於朝外商圈。如要新增加品類,需要把麵包放在攝像頭下至少翻轉 6 個不同的角度來讓機器學習和識別。24 小時自助服務區主要由自助取貨櫃和自助購物貨櫃組成。用支付寶或口碑應用下單後,可以選擇讓店員把商品寄存在自助取貨櫃裡,隨時可取,但是較大的蛋糕,只能按照現有的模型進行購買,應用裡暫不支持訂做。
  • 味多美成為首家刷臉支付麵包坊
    原標題:味多美成為首家刷臉支付麵包坊   近期,烘焙連鎖品牌味多美應用支付寶推出的全新刷臉支付產品「蜻蜓」,成為全球首家運用這一新型技術的麵包坊。這也是味多美繼今年5月開設「無人」智慧麵包坊後又一新突破。
  • 味多美的「無人智慧麵包坊」可能會討社恐人士喜歡,但它有個小bug
    近日,連鎖麵包坊品牌味多美宣布和口碑合作,開了全國首家無人智慧麵包坊。這家店鋪開在北京老牌商圈朝陽門華普大廈,主打「無人自助式」體驗服務。和味多美的傳統店面相比,多出了自助收銀臺和 24 小時自助服務區,宣稱能夠自動識別麵包。
  • 【我奮鬥 我幸福】麵包坊裡的「喜憨兒」
    南京市鼓樓區有一家特殊的麵包坊,裡面的工作人員,將近三分之一是心智障礙者,許多有愛的人稱他們為
  • 味多美成為首家刷臉支付麵包坊
    近期,烘焙連鎖品牌味多美應用支付寶推出的全新刷臉支付產品「蜻蜓」,成為全球首家運用這一新型技術的麵包坊。這也是味多美繼今年5月開設「無人」智慧麵包坊後又一新突破。  據味多美方面介紹,「蜻蜓」刷臉支付能大幅提高線下門店的經營效率和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