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布HiCar系統,車企爭相欲合作,沃爾沃和寶駿誰先吃螃蟹?

2020-12-19 微特數字科技

華為最新的春季發布會讓每個行業都有新的發現,最為讓人想不到的就是汽車行業,華為通過發布會發布了華為的車載系統 HiCar。現在大家的焦點就在於哪一輛車子會成為第一個吃「吃螃蟹的車」?而華為研究和發布車載系統的目的是什麼呢?

HiCar系統

發布會介紹說:HiCar 讓你的手機接入到汽車中,它支持導航、語音控制、聽音樂、聽書等車載語音功能,同時具有前向防碰撞預警以及手機車鑰匙等功能。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功能,那就是都會集成華為的 HiCar 解決方案,實現手機與車載屏幕、攝像頭等互聯互通。

第一輛車會是誰?

華為 HiCar 將行動裝置和汽車連接起來,利用汽車和行動裝置的最強屬性以及多設備互聯能力,在手機和汽車之間建立管道,把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使得整個用戶場景更加的完整,服務也會更加的完整。

很多車企都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車」,現在瘋傳最有可能的就是沃爾沃和寶駿,沃爾沃表示,下半年的新車XC40將會搭載華為車載系統,但是寶駿也表示他們的新車CR-6將是第一個搭載華為系統的車子,但是現在新車並沒有出來,所以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真正的目的?

其實華為並不生產車子,它只是給車子提供車載系統,但是華為又是一家非常出色的通訊公司,所以加上現在的5G,華為要顛覆的是過去傳統的開車體驗,使得手機和汽車真正的互通。

在此之前,科技巨頭百度、阿里、蘋果等均在智能網聯汽車上有所布局,並且已經有CarPlay、Carlife等智能互聯產品推出。所以科技巨頭們都盯著這塊肥肉,都想在這裡分一杯羹,而華為的通訊優勢就會特別明顯。

作為本土供應商,華為更了解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與此同時,多年積累的ICT技術、手機終端產品形成的生態都是華為進軍汽車智能網聯的獨特優勢。大家關於華為車載系統 HiCar 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關注並留言給科技貓。

相關焦點

  • 北汽新能源:搭載華為Hicar的新車型將於2021年上半年推出
    原標題:北汽新能源:搭載華為Hicar的新車型將於2021年上半年推出   1月7日,資本邦獲悉,北汽新能源將會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搭載華為Hicar車機系統的智能網際網路汽車
  • 車機系統大變天!車企爭相接入HUAWEI HiCar 明年預裝超500萬臺
    在汽車領域,華為一再重申,自己不造車,只是幫助車企造好車。而今,隨著HUAWEI HiCar車機系統的率先面世,普通消費者也首次感受到了華為給汽車車機帶來的巨大改變。今日,在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發布會上,餘承東對外公布了HUAWEI HiCar車機系統的最新進展。當前,HUAWEI HiCar車機系統,已經有20+個汽車廠商,率先接入HiCar車機系統。包括沃爾沃、上汽榮威、比亞迪、廣汽傳祺、吉利、長安、領克等豪華品牌、國產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
  • 華為Hicar悄悄推送,與國產車企合作,或將於12月內推送給用戶
    前段時間華為開發者大會,華為正式宣布將進軍汽車行業,並宣稱"華為本身不造車,只幫助車企造好車"。雖然之前華為與車企合作的消息並不少,但遲遲沒有具體的動作。而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終於亮出了自己的戰略部署。
  • 跟華為「上車」!HiCar與車企加緊合作,抱團建5G汽車生態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不造車」的華為今年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布局正在加快。華為日前透露,正在與國產汽車廠商緊密合作中,預計第三季度華為HiCar3.0將會正式上市。此外,華為已與首批18家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
  • 華為的智能系統終於「上車「,新寶駿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2月29日,新寶駿在深圳召開了以"跨界融合 創造出行新生活"為主題的HUAWEI HiCar量產汽車發布會,標誌著HUAWEI HiCar 智慧互聯解決方案新寶駿品牌與華為的合作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據了解,HUAWEI HiCar將基於全場景分布式平臺,提供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這套方案的主要特點是:一,手機和汽車的分布式無感連接;二,手機和汽車資源虛擬化共享;三,應用和服務在多設備共享,用戶體驗可以實現在車內、車外無縫流轉。"跨界融合"的概念,正是Hicar要實現的。
  • 什麼樣的車可以使用華為HiCar?
    華為HiCar以手機為中心,把手機和汽車的硬體資源、系統能力、服務生態快速的融合在一起,體驗隨著人走,在家、車等場所進行無縫的切換,讓用戶感覺所有設備組合成了一個虛擬的超級設備。有別於傳統的手機、車機的互聯投射,華為HiCar在手機和車機之間建立管道,將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讓汽車和手機、其他IOT設備之間實現全面互聯。
  • 新寶駿RC-6華為Hicar新車型上市,智能賦予出行無限精彩
    同在5G商用元年誕生的新寶駿汽車已經給出了答案。自2019年4月新寶駿汽車品牌發布及新寶駿RS-5首款車型問世以來,新寶駿先後推出了新寶駿RS-5、RC-6、RM-5、RS-3共4款產品,新寶駿品牌自誕生之日起就以「科技、智能、網聯、年輕」為品牌基因,專注於創造與眾不同的簡單便利的出行新生活。
  • 才成立一年多,卻多次被央視點讚,新寶駿和它的車真有那麼好?
    近年來,我們的自主汽車品牌正在悄然崛起,不僅有吉利、長安和長城等已在國內外車市耕耘多年的老牌強勢車企,同時還有新寶駿、蔚來和理想汽車等新興的智能汽車品牌。特別是其中的新寶駿,雖然如今才1歲多,但卻始終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並成為了"智慧汽車先導者"。
  • 新寶駿品牌戰略發布在即,華為、博世、斑馬、果殼都來了
    不同於以往的發布會,本次新寶駿品牌之夜還迎來了一波跨界大V做客,包括博世、斑馬科技,以及剛剛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IT大咖華為,而果殼網掌門人姬十三也會出席新寶駿品牌之夜!我們在官微上也看到了新寶駿品牌之夜的倒計時海報,海報上的幾個關鍵詞分別為:科技、智能、網聯。
  • ...華為HiCar系統年內正式上市;神州租車與瑞幸咖啡撇清關係股價大漲
    一周熱點:博世攜手本特勒以及賓尼法利納聯手造車;華為極星2登上舞臺,HiCar系統將上市;15家中國車企的2019年財報皆以「降」為主;2020年一季度共計68.6萬輛缺陷汽車被召回博世和本特勒的合作由來已久,不久前還聯手推出了專門為電動汽車設計的「移動底盤」。本特勒提供碰撞解決方案、底盤和電池系統;博世則提供驅動杆、轉向、剎車和電子電器包含控制系統。隨著賓尼法利納的加入,車輛設計和集成也成為可能。三家聯手,完全可以實現高質量的整車設計和匹配。車聯網能否超越蘋果?
  • 蘋果造車,特斯拉瑟瑟發抖,大眾表示壓力山大,華為跟不跟?
    同時還說:「我們(大眾汽車)期待著新的競爭者,他們的入局,未來一定會加速整個行業的變革,並帶來新的啟發和技術創新。」跨界造車真的那麼容易嗎?1953年成立的中國一汽,造了近70年的汽車,並且與德國大眾、奧迪、日本豐田、馬自達等國際知名企業合資合作,然而到現在依然在虧損。
  • 華為「上車」記:車企緣何追捧?
    一直以來,關於華為造車的聲音不絕於耳,華為高層也在公開場合多次否認。僅在一個月前的10月30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智能汽車方案HI品牌的發布會現場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目標仍然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這一次,任正非的否認更加決絕:「以後誰再建言造車,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 造車模式大相逕庭,蘋果與華為誰才是「正道」?
    而華為最近也再次對外強調了關於汽車方面的走向:華為表示內部正在整合汽車業務,並且在發布的《關於應對宏觀風險的相關策略的決議》中明確說明「華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一個致力於造整車,一個堅決不造車。同為科技巨頭,為何蘋果與華為在造車方面所選擇的模式大相逕庭?其背後有著怎樣的深層次原因?二者選擇的道路,又是哪一條才更為理性和現實呢?
  • 車企爭相換標 「革面」容易「洗心」難
    奔騰換標、寶駿換標、大眾換標、標緻換標……半年內,中外車企換標的步伐可謂你追我趕。那麼,為何近年來車企紛紛更換車標呢?車標更換後,到底能否得到大眾的認可呢?●中外車企的換標史  中外車企當中,誰最愛換標?這個答案可能很多人想不到。馬上要換標的標緻在過去100多年的歷史中,據說先後換標約20次。由此看來,愛浪漫的法國人真不是一般的喜新厭舊。
  • 30天無理由退車遭質疑,新寶駿的電商式營銷是邯鄲學步?
    消費者當然樂見這樣的模式,所以新寶駿前不久推出的「30天無理由退車」活動,引發了不少關注和討論,先不說這個政策實際執行的效果,單是這個政策本身的熱度就已經達到宣傳目的了,然而在深入了解這一政策後,不少消費者從「欣喜」轉向了質疑。而透過這個政策,不少消費者也再次為新寶駿講故事的能力擔憂起來。
  • 被檢查不符合產品規定標準,工信部約談25家新能源車企!
    而華為官方也曾表示過,華為集團的BU有著明確的目標,針對汽車領域,聚焦在車載網絡、計算機平臺和基礎軟體層,並提供開放能力和工具鏈,來降低應用遷移和開發難度,促進車企高效開發智能車。因此,相較於取得「主機廠的身份」,華為之前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相關的軟體開發領域。
  • 華為又一技術落地,Hicar將推送,RS-3成受益者之一_易車網
    華為雖然沒有像其他科技巨頭那樣開始造車,但它並沒有放棄中國汽車市場這塊大蛋糕,尤其是比造車更能產生經濟效益的汽車智能網聯生態鏈,華為更在多年前就已投入研發。而能解決人、車、家互聯的華為Hicar網聯繫統,便是華為與新寶駿強強聯合的重要黑科技產品。
  • 華為:對汽車Say HI,要「牽手」每一輛車
    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隨著10月30日華為首發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其在汽車領域的定位和業務邊界再次明確。但不同的是,HI的發布顯然可稱得上華為在汽車領域邁進的一個裡程碑,其不僅彰顯了華為依託自身ICT技術為汽車行業創造價值、賦能車企的實力,同時也表明了華為將觸角持續延伸至車產業核心、謀求更大話語權的決心。  回顧過去,可以說從2014年成立「車聯網實驗室」開始,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探索及布局便呈現明顯的加速趨勢,外界對華為造車五花八門的猜測也喧囂塵上。
  • 華為不是造車 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
    為此,華為在文件中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並稱:「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類似的話,18年前任正非就曾說過,只不過對象是手機。2002年,當在調研會上聽到「華為應該儘快立項3G手機」時,任正非喊道:「華為公司不做手機這個事,已早有定論,誰再胡說,誰下崗!」
  • 華為BU的offer,為什麼招了車輛和車企的人?
    華為不造車,但是BU部要成為汽車行業的技術供應商,最牛的那種!雖然智能網聯是汽車行業的事,但是百度和華為卻代表了求職平臺的最高標準。雖然不具備技術壁壘,但只要車賣的好,就會一直有供應商積極合作。如果你同時拿到華為BU和上汽前瞻的offer,首先務必用華為的職位方向對比上汽乘的職位,不必為了去華為而接受華為的offer,從華為出來,並不是你的職位一定高薪。而長期規劃,又很容易忽略了去主機廠的穩定和較適中的的壓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