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我們的傳統麵食,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是人們餐桌上的主食,特別是山東山西一帶,麵食取帶了米飯的地位,成為餐桌的第一主食。看似簡單的饅頭,製作起來卻非常 的講究,稍有不慎,做出的饅頭就會發硬,塌陷,沒有彈性。
而在外麵店裡買的饅頭,總覺得口感和食材不適合胃口,所以我家也是經常 做一些饅頭吃,我的原則是,能自己動手製作的美食,堅決不去外面買,DIY純手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才是最有靈魂的,這,也許就是生活吧!
接下來也分享一下我做饅頭的方法和經驗,只要掌握以下這些關鍵點,搭配好這些食材,做出的饅頭好吃又好看,食慾大增。
——【南瓜奶粉味饅頭】——
【食材】:
中筋麵粉500克、糖80克、酵母5克、泡打粉3克、鹽2克、南瓜250克、奶粉20克、溫水200ml 左右
【做法】
1、先將南瓜去皮切成薄片,放在蒸鍋內蒸熟,出鍋後將南瓜裝在大碗內壓成南瓜泥,備用;
2、稱好麵粉,糖,酵母,泡打粉,鹽,奶粉,混合均勻 ,將南瓜泥倒入混合均勻;
3、將以上混合好的食材放入和面機內,分次加水攪拌;
4、將麵團和至表面光滑後,取出,用手稍稍揉幾下,靜置於盆內發酵;
5、待麵團發酵至2倍體積大小時取出,用手揉搓麵團,擠出裡面發酵的氣泡;
6、取一小塊麵團,用擀麵杖將麵團擀成麵皮,薄厚約為餃子皮的2倍厚左右即可;
7、將麵皮捲起圓桶狀,卷的時候要注意麵皮貼合,不要有空隙;
8、將卷好的麵皮揉成粗細均勻,表皮光滑的圓桶狀後,用刀切成適當大小的饅頭坯;
9、將製作好的饅頭坯擺放於蒸籠內,30度左右的窒溫靜默15分鐘左右,體積明顯變大即可
10、將蒸籠放置於開水鍋上蒸15分鐘左右,關火,燜3分鐘左右那可掀鍋 。
【美味秘訣】
1、麵粉有高、中、低筋之分,主要區別在於製作出來的面點彈性強弱,越是高筋的麵粉,製作出來的饅頭就會越有彈性,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麵粉;
2、麵粉裡加入南瓜,可以讓饅頭的味道更清香,也可以加入菜汁等 自己喜歡的材料,不喜歡的可以不加,直接用麵粉製作;
3、酵母的發酵溫度在30度左右,所以在和面和發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溫度,如果用溫度太高的水和面,會讓酵母失去活性,導至麵團發不起來,蒸出來的饅頭會發硬;
4、有人製作饅頭的時候,也會一次發酵,但我個人感覺還是二次發酵會更好一些,雖然花一點時間等待,但製作出來的饅頭口感會更好,更加彭松,更加有彈性;
5、將麵團擀成皮再捲起來定型,可以讓饅頭的表面更加光滑,如果直接定型,可能效果沒有那麼好;
6、發好面的饅頭坯,一定要水開後放置於蒸鍋 內,在蒸的過程中不要掀鍋,俗話說:「饅頭爭一口氣」,中途掀鍋會使饅頭塌陷;
7、最好用竹籠屜來蒸饅頭,不鏽鋼的蒸籠在蒸製的過程中會有水滴下來,導致饅頭表面沾水面發粘發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