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袁豔敏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橫頭山鎮中心校教師、《光明日報》頭版刊登個人事跡
師者,頑強而平凡,執著而偉大,呵護學生的夢想,引領學生發現點滴美好;師者,不計得失,無懼歲月,讓一張張純真的笑臉綻放在最美的年華,走向更廣闊的人生舞臺;在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搜狐教育推出《師者》特別策劃,真誠地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額頭上寥寥無幾的頭髮,嚴重的大骨節病,鄉村的生活讓張寶華老師看起來比同齡人大很多。 與他的相識還要從2009年說起,那一年我考取了黑龍江省特崗教師,被分配到佳木斯市樺川縣橫頭山鎮中心校任教,認識了眼前這位淳樸而又善良的張老師。他是土生土長的申家店村人,在這片黑土地上生活了56年,為了教育工作默默付出了36載。說他淳樸,是因為一打眼兒,你就能看出他身上所具有的鄉土氣息,是那樣的真誠,矮矮的個頭,體型有些微胖,說起話來還略帶一些鄉音,就是這樣一個外表看起來很簡單的人,成為了我的同事,我的老師。說他善良,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為人謙遜,從不張揚,默默無聞這些詞用在他身上太合適不過了,在我來到中心校工作的十年中,他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2009年剛到中心校的第一年,那時張老師還是六年二班的班主任,主教語文和數學,我也被分配到了同年級一班學習,就這樣經過了一個月的學習後,學校考慮到張老師身體狀況,他有嚴重的風溼和大骨節病,上樓下樓腿腳有時不太方便,所以讓我接任了他的班級。這是在同年級當中,最優秀的班級,無論是學習還是衛生方面,更別說紀律了,張老師不在班級時,從來聽不到班級亂說話的現象,而且每個孩子都知道自己的學習任務是什麼,這是全校的模範班級。接這樣的班級,讓我倍感壓力,如果有一方面下降,只能說明我這個班主任沒有能力。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剛走進班級的一瞬間,孩子們驚訝的表情,因為當時他們並不知道換班主任了,當我介紹了自己,告訴他們小學階段這最後的時光將由我和他們一起度過時,孩子們表現出了生氣,憤怒,不解……因為張老師和這批孩子相處了四年,感情特別的好,他們捨不得張老師,一時間難於接受我這個新來的老師,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也確實遇到了困難。第一次月考成績下來,班級成績下降到了年級第二名;而且課堂上也出現了幾個不學習的孩子;甚至還有一個叫小月的女孩子公然的在課堂上頂撞我,這讓我一時間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對於班級的情況有的孩子也向張老師「匯報」了,我現在想想,他當時是考慮到我的自尊心,沒有直接問我班級的情況,作為一名老教師,他考慮的很細心。後來我找到了張老師求助,她看出了我的為難,再一次和我了解了班級目前出現的狀況,安慰我別著急,並且耐心的告訴我該怎麼做:他說出了小月的情況,小月是一個缺失家庭愛的孩子,父母離異,母親杳無音信,父親對她不理睬,覺得她是一個女孩子,將來也是要嫁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在父親的腦海裡還是根深蒂固的,這孩子每天吃飯,睡覺都和奶奶在一起,所以她憎恨這個家庭,帶著這種情緒,只要是她看不上誰,就會和誰對著幹,當然這就包括了我。張老師告訴我,這孩子平時做事情還是很認真的,而且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只不過這麼多年家裡沒有人重視她,導致了現在的性格,讓我先給她安排些工作,如果做得好就在全班同學面前重點表揚她,讓她有一種被重視,被信任的感覺,然後在慢慢來。聽了張老師的話,回到班級我立刻讓小月當起了值日生組長,並且告訴她,相信她一定可以帶領組員把班級的值日工作做好,就這樣在接下來的一周裡,他們組把班級的衛生做的的確很像樣,在學校的一周評比中,我們班還得了流動紅旗,別提孩子們當時多高興了,在班級的周會課上我重點表揚了小月和其他組員,看的出來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她不但沒有再頂撞過我,而是學習中更加努力了,上課積極回答問題,這讓我很是欣慰。 對於班級出現的幾個不學習的孩子,張老師告訴我,要逐一「攻破」,了解每個人的性格及其興趣愛好,適當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必定是孩子,做事情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 張宇就是其中一個這樣的孩子,他有極高的美術天賦,什麼畫,只要他看上一會,自己就能完全的臨摹下來,而且畫出來的真是栩栩如生。 我剛接班,他還沉浸在對張老師的不舍中,所以我上課他就偷偷地在下面畫畫,不聽課,他的成績在班級當中明明是很好的,但是這一個月下來,卻大幅度下滑。了解了他的情況後,我主動給他買了一本畫冊和一沓畫紙送給他,他當時張著嘴巴,驚訝的望著我。我說:「小宇,你這麼愛畫畫,是想將來做畫家嗎?」他一臉不解的說:「當不當畫家,我沒想過,我就是喜歡畫畫。」我告訴他,那你考美術學院吧,可以天天在明亮寬敞的畫室裡畫,想畫多久就畫多久,而且適當的時候還可以背著畫架去大自然中採風。我們就這樣越聊越多,他也聽的越入迷,但最後我說,美術學院可不是人人都能去的呀,不是說畫畫好就可以,文化課必須也要好,才能進入。聽我這麼一說,他忙問:「那我需要怎麼做」?我說,從現在開始打好基礎,就像蓋樓房一樣,必須打好地基,上面才能更穩固。看著他若有所思的樣子,我知道我們今天的談話至少成功了一半。接下來的時間裡,他確實在上課時間沒有再偷偷的畫畫了,不過一有課餘時間他還是會畫的,而且畫好之後,還會拿到我的面前「炫耀」一下,雖然我不懂畫,但是我還是會對他誇耀一番,適當的給些點評。期中考試後我發現這孩子竟然在班級名列前茅。從這些事情當中我也總結出來了,張老師這麼多年一直堅守在鄉村教育的第一線,作為班主任老師他為什麼那麼受學生的喜歡,就是因為他走進了每個孩子的心理,了解他們,不僅僅是從學習方面,更是從孩子的生活、家庭、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去了解,才能真正的走進孩子。曾經有一件事還令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是我來到中心校接任的第二屆畢業班,班級的整體成績不容樂觀,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一屆男孩子居多,鄉村當中家長們還是比較嬌慣的,除了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外,孩子自身也不是很努力,這可愁壞了我。有一日我在辦公室和一個孩子談心,這孩子很聰明,可就是不願意主動去學習,班級像他這樣的不止一個。談完後,坐在一旁聽了半天的張老師站起來走到我的跟前對我說,對待這樣的孩子,你和他講大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而且鄉村的孩子,他們淘氣慣了,你何不如拿他們所熟知的事物舉例子,或者是直接把田間地頭的事物拿到課堂上,運用到你的教學中,這樣他們更感興趣,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張老師告訴了我一個學習辦法:我們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個村,給各個村建立學習小組,國興村,解放村,日升村等等,平時課堂學習,練習,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等都進行小組評比,每個村還要選出一個「組長」,這樣大家相互監督,誰都不願意自己拖了「村子」的後腿不是,對於那個村表現好的,給予表彰獎勵。他還說,孩子們代表自己的村受到了表揚,回家之後肯定會說,而且一說不止一個孩子,這樣家長們茶餘飯後坐在村頭就會談論此事,這樣一來,誰家的孩子落後了,家長肯定覺得臉上沒有光呀,所以就肯定回家會管理孩子,這豈不是比你挨個說服教育家長還起作用麼,你回去試試。聽張老師這麼一說,我覺得挺有道理,回到班級,立刻草擬方案,開始實施,一個月後,班級大有改觀,不僅如此,還有家長開始主動給我打電話,開始詢問自己家孩子是否在學校學習了。說實話,我真真的佩服張老師,事後他還說,你對於一些農村的現狀還了解的不夠,有些家長不農忙時,就願意做在一起嘮家常,他們平時有的是很嬌慣孩子,但是誰不願意聽到自己家孩子進步呢,如果沒有進步,他們肯定會回去督促孩子的,也希望自己家孩子別掉隊呀。對於班主任老師,你更是要想辦法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不能用課本上知識按部就班,要學會因地制宜的教學方法。不愧是老教師,有著這麼多豐富的農村教學經驗。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我也開始在教學中不斷的摸索,適合鄉村孩子的教學方法,講到《香山的楓葉》我會收集很多我們當地山上特有的紅樹葉,讓孩子們親身來對比有什麼不同之處;講到《家鄉的風景》,我會安排孩子們觀察自己村子裡的稻田,樹林,晚霞,晚秋等景象;講到數學的長方體,正方體,我會讓孩子親手來折一折;數的幾次方,我會拿來玉米粒,讓孩子們數一數,看看數有多大,能不能數完……真正的貼近孩子們的生活,並且走進課堂教育。在張老師身上我學到了什麼是敬業,什麼是用心鑽研。一名老師真正的無私奉獻,樂於助人不僅僅是體現在他對待孩子們身上,對待需要幫助的人他也會這麼去做,張老師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熱心腸,任何人遇到困難他都會伸出援手。還記得有一次,學校一位年輕的班主任李老師在剛接班時,遇到了一位脾氣暴躁的家長,對待孩子尤其的溺愛,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也不能批評教育,稍有不慎,家長就會「大鬧天空」,年輕的李老師,就被這位家長惡言相威脅,不能對其孩子管束,李老師很是苦惱,找到了張老師,張老師二話不說,立刻聯繫了這位家長,站在一位老教師的角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和家長談了很多,經過幾次談話後,家長的思想開始發生了改變,張老師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跟蹤」說教,一學期下來,孩子在班級也有了突風猛進的進步,這讓家長也看到了希望,接下來的工作中家長主動找到李老師:老師,俺家孩子你咋管理都行,我啥說的都沒有,以前是我不對,你可別往心裡去呀!從這件事上,張老師又一次教會了我,對於一些教育思想不同的家長,就需要老師多一份耐心和細心,教育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並不能立竿見影。這就是默默奉獻的張老師,他給予了周圍太多老師的幫助:班主任不在時主動去管理班級;拿起拖布主動去打掃衛生;拿起掃把主動去清掃積雪;今天那個班級拖布掉個頭,他去修;明天那個班學生紅領巾丟了,他去解決等等,這些瑣碎的工作他總是樂此不疲的去做,這幾年由於身體原因,他已經不再擔任班主任工作,而是負責整個小學的值周任務,其實這項工作並不比班主任工作輕鬆多少,但他卻總是笑著說,沒事,我都快退休了,再讓我發揮發揮餘熱吧!工作這麼多年了,作為同事張老師得到了大家的愛戴,作為我的老師,在教學上他給予了我很大幫助,現在遇到不懂或者不解的問題,我依然會向他請教。張老師在鄉村教育中默默堅守這麼多年,不圖名不圖利,真正的無私奉獻,這就是。其實在鄉村教育中還有像張寶華老師一樣工作了二十年,三十幾年的老師,他們有著自己獨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所喜愛和接受,他們一樣在堅守著鄉村教育的這片藍天,用愛和責任書寫著鄉村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