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不要和領導走的太近?人際交往的重要法則:刺蝟理論

2020-12-11 騰訊網

刺蝟在幾經折騰後,找到了取暖的最佳距離,即:既能相互獲得對方的溫度又不至於被扎。

人們在刺蝟的生存哲學中發現這一經驗,在人際交往上很合適。即:刺蝟理論。

刺蝟理論: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

01職場的刺蝟法則

職場上的刺蝟法則:請和領導保持有效距離。

三年前,我來到廣州,從老家來的時候,父親就跟我說,到大地方要學會為人處世,工作要多和領導走,該走走後門的就走走後門。

「多和老闆走近點,處好關係」這一點我也做到了,休閒時陪老闆一起打球,他家裡搬家,我叫上周邊弟兄一起過去,老闆一句話,真的比親兄弟還管用。

然而,我錯以為,搞好關係就能在這個公司活的更好,沒想到和老闆走的太近,反而遭到周邊同事的排擠,在一次次升職,與同事業務間產生矛盾後,讓老闆很難做出決策。

最後我還是走了,沒有正視領導和職員的關係距離。

領導就是領導,他要平衡公司的各部門勢力,就像皇上,他要平衡朝政中的各方勢力才能穩固江山,和下屬走的太近太遠都不合適,要保持好距離。

同樣對於一個員工,下屬,也要重視和上級的距離,不可過於親近,或者疏遠,保持好心理和空間上的距離,才能走的更遠!

02愛情的刺蝟法則

愛情中的刺蝟定律:越是親密,越有可能分離。

為什麼兩個戀人在一起久了會產生厭倦感?

為什麼兩個人離開一段時間之後反而更加相愛?

感情中的這兩種現象似乎很常見,當兩個人在一起過於親密,雙方都沒有私人空間,越是容易產生厭倦,留一點心理空間,時間空間給對方,留一點神秘在他身上,好讓雙方保持更多探索欲。

保持親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有人曾經不止一次地對我說:人就是刺蝟,不能離得太近了,一靠近,身上的刺就可能扎疼對方。說這話的那個人還強調說: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

當然不能離得太近,也不是避而遠之。而是要保持合適的距離。

庫徹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正因為這樣,人會產生寂寞感。所以,在人的生命中,大多數的人是必須尋找另一半的。

但是問題來了,因為每個人的出身不同、個性不同、成長背景不同、生活習慣不同,這種種的差異,就像刺蝟身上的刺,所以,兩個人在一起,大約就像兩隻刺蝟在一起一樣:相互之間離得近了,會扎,疼啊;如果不靠近,離得遠了,會冷,凍啊。

如果夫妻兩個真的就像刺蝟一樣,難道,他們就這麼不即不離,要麼疼死,要麼凍死麼?

幸好,人不是刺蝟,人畢竟是人。人總是能想出辦法或招數來應對一切、去解決問題。

電視劇《半路夫妻》裡,江建平的母親說:只有每個刺蝟都削掉一半的刺,這樣,靠在一起,也不扎了,也不冷了,但是,你必須忍得了削刺過程中的疼痛。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我想,刺蝟理論對於我們的啟示,並不單單是告訴:我們在相處時,要保持合適的距離。

而是說:我們本身就像刺蝟一樣,都是帶著刺的,這種刺,並不是肉眼直觀可以看見的,它來自於我們性格、脾氣等等方面,所以說,我們與人相處時,要學會消刺,尤其是與親切的人相處,不讓自己的刺傷害到對方。

在愛情裡,就看我們願不願意忍著自己的「疼」,來獲取對方的「暖」。

03朋友圈的刺蝟法則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與某人的關係越親密,越容易經常與其發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與初次見面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員、情侶之間常常相互埋怨,正是這種情況的表現。

如果不夠包容,就別走的太近,如果不夠大度,就別付出太多。

人與人之間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遠遠近近自己定,原則是讓自己愉快別人輕鬆。

有人說:親人之間,距離是尊重;愛人之間,距離是美麗;朋友之間,距離是愛護;同事之間,距離是友好;陌生人之間,距離是禮貌。

別小看這些生活裡的距離,有多少情感都最終敗在距離上。遠了生疏,近了又生出矛盾。

用距離來節制愛,才是最恰當的愛護與情誼。

相關焦點

  • 不為人知的墨菲定律之刺蝟法則,不來看看嗎
    這就是刺蝟法則的由來。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吃喝不分。
  • 人際交往的5個黃金法則,讓你收穫好人緣
    缺乏信賴感和安全感的關係,讓他和每個人都隔著一堵心牆。 那麼,如何打破這種僵局?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人際交往的5個黃金法則。 換 位 法 則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 不管你在哪個領域工作,這3條法則都需要了解
    【1】刺蝟理論——人際交往第一個法則就是刺蝟理論,很多人看到這個詞,可能字面意思上會了解一些,實際這個理論的主要還是講我們職場中的人際交往。刺蝟一般在冬天是靠在一起取暖的,但離得太近的話,會扎到對方,離得太遠又取不到暖,這就需要它們找個適當的距離去取暖,這個現象就折射到我們的職場人際交往中。
  • -刺蝟法則 | 每日精進
    【聯想點】我是在參加一次面試時,第一次聽到了這個「刺蝟取暖」的故事。當時是面對30幾位面試官,被問的問題是:「你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想到了什麼?」現在想來,自己當時的回答還是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後來才知道,這個故事也曾經在公務員面試中被問到過。
  • 親密關係:心理學「刺蝟法則」,讓距離產生美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刺蝟法則。某個冬季,把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空地上。這些刺蝟由於寒冷而擁抱在一起,相互靠攏後,它們身上的長刺又把同伴刺疼,很快就分開了,但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圍攏。這就是刺蝟法則的來源。刺蝟法則就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當與愛人/伴侶相處時,需要把握適當的距離,就像互相取暖的刺蝟那樣,既互相關心,又有各自獨立的空間。
  • 我把下屬當兄弟,他們只當我是領導:上下級關係,不遠不近很重要
    其實,這種微妙的關係在職場中很常見,要理解這種關係,就必須懂得「刺蝟法則」。刺蝟法則說的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兩隻刺蝟因為受不了寒冷,於是抱在一起取暖。但是由於它們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塊就會刺痛對方,誰都不舒服。
  • 人際交往的25條黃金法則(建議收藏)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到寒冷。——叔本華人生在世,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要與許多人產生聯繫,社交場合中,一般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決定了你是怎麼樣的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一些黃金法則,懂得社交禮儀,會好好說話,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魅力。關於說話1.永遠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哪怕他人品很差,也不要多嘴。
  • 心理學小知識|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
    1964年,心理學家C·梅約和W·克勞克特的實驗進一步證明,認知結構簡單的人,容易出現近因效應;認知結構複雜的人,容易出現首因效應。有關的學者還指出,認知者在與熟人交往時,近因效應起較大作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效應起較大作用。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的初期,彼此還處於比較生疏階段,首因效應的影響重要;而到交往的後期,在彼此已經非常了解階段,近因效應的影響就比較大。
  • 20條人際交往潛規則:沒人明說,但很重要
    因為,靠得太近,它們會被彼此身上的刺刺痛;離得太遠,自身的溫度又不足以抵抗寒冷。於是,刺蝟們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扎。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 職場人際交往的距離要如何把握?親密無間,最可怕!
    它強調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有間"的關係,即為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通用電氣公司的前總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體力行刺蝟理論,尤其在對待中高層管理者上更是如此。
  • 管理定律之「刺蝟法則」:與下屬保持適當距離,切不可無原則親近
    做生意當老闆,悟透這一管理定律,與下屬保持適當距離,切不可無原則親近,賺錢不難,這一定律就是管理學中的「刺蝟法則」。「刺蝟法則」源於一個和刺蝟有關的試驗。為了研究刺蝟在天氣寒冷的冬季的生活習性,一位生物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兩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兩隻刺蝟因為寒冷而擠在一起,卻互相刺得對方不舒服;離得太遠,又因為太冷而受不了。就這樣,翻來覆去地嘗試了很多次後,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取暖,又不會被刺。做生意當老闆,和下屬打交道的道理也是如此,與下屬要保持適當距離,切不可無原則親近。
  • 人際交往的4個心理學法則
    一、距離產生美生物學家曾經做過這麼一個實驗:在大冷天裡把20隻刺蝟放在戶外,不出意外這些刺蝟都凍得瑟瑟發抖,於是它們紛紛的靠在一起相互取暖,但由於靠的太近它們身上的尖刺又把同伴刺傷,沒辦法大家又趕緊的分開,結果寒冷的感覺迅速回來,它們又靠在了一起,就這麼分分合合多次以後,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既能讓大家獲得溫暖,又不會被刺得太疼
  • 人際交往最大的法則是交換
    人際交往最大的法則是交換,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能被利用才可能入門,入了社會就不要患得患失,該捨得舍,該換就換,這個社會很現實除了家裡人,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幫你。說通俗一點要讓自己變得有利用價值,做不到全面開花,就可以在自己小的領域或者把自己的技能提升到極致。
  • 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中的四種人際溝通姿態包括超理智型、討好型、指責型、打岔型和一致型。其中前四種屬於不良溝通姿態,後一種屬於良好的溝通姿態。首先來說一說討好型,從它的名字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它和「討好」有很大的關聯。
  • 墨菲定律的刺蝟法則:與人相處,距離的遠近是一個最大的學問
    刺蝟法則說的是這樣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兩隻睏倦的刺蝟因為冷而擁抱在了一起,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都睡不舒服,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塊就會刺痛對方,反倒睡不安寧。因此,兩隻刺蝟就離開了一段距離,可是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
  • 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學效應
    兩段故事分別列於下方:詹姆走出家門去買文具,他和他的兩個朋友一起走在充滿陽光的馬路上,他們一邊走一邊曬太陽。詹姆走進一家文具店,店裡擠滿了人,他一邊等待著店員對他的注意,一邊和一個熟人聊天。他買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來和朋友打招呼,後來告別了朋友就走向學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個前天晚上剛認識的女孩子,他們說了幾句話後就分手告別了。
  • 人際交往心理學的24黃金法則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些基本的準則,這些準則的掌握將有助於你在人際交往中獲得良好的收益。當我們遵照這些法則行事的時候,我們就能增加自己的關係帳戶上的財富。1.儘可能鼓勵別人。你要稱讚他獲得的成果——即使是很小的成功。稱讚如同陽光,缺少它我們就沒有生長的養份。你的稱讚永遠都不會多餘。2.你要在任何時候都讓別人保留臉面。
  • 人際關係:人際交往有個黃金法則,讓你迅速從陌生到融入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個重要的法則,叫黃金法則!黃金啊,聽起來有價值吧!這條法則的內容就是: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別人。嗯,有人說,「知道,知道!這道理誰都懂,小時就被教導過。」那是這樣做的嗎?沒人說話了!
  • 身處職場,千萬不要和領導走得太近
    在咱們這邊社會裡面,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大家有有著這樣一種意識:有人好辦事,關係好點、近點這樣似乎會更加具有安全感。然而在職場裡面跟領導走的太近,可能會讓你步入光明,當然也有可能會讓你跌入深淵。當然了如果說你交際能力特別厲害,沒什麼拉幫結派的意思,那我真的是直呼:厲害!這時候你跟領導走的近所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它的壞處。那麼接下來咱們來聊一聊,為什麼職場裡面不要跟領導走的太近。
  • 「刺蝟理論」與合唱教育
    小蟲按:刺蝟(hedgehog)在美語裡頭意指難以相處或不易對付的人,「刺蝟理論」用於管理學領域,則是將「人際交往的心理距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