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青年的留日分享:我在日本高中的「奇特經歷」

2021-02-24 青學紀留學平臺

之前邀請過不少同學分享了自己日本留學相關的經歷,包括去日本讀語言學校、讀大學、以及日本留學前的準備等。

 

今天小青姐姐邀請到了曾在日本讀過高中的大福君同學,為大家分享一下在日本高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大福君的個人介紹:

少時留日的熱血青年

在日十幾年受到生活的各種歷練

熟知在日本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

不求最專業但求最真實

詼諧幽默的性格帶給你不一樣的日本印象

我是2005年10月22日第一次到了日本,已經16年了,小時候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非常宅,叛逆,沒什麼夢想,對新鮮事物也不太感興趣。

剛開始去日本的時候是非常忐忑的,父母二人在我8歲的時候去到了日本工作,後來定居日本,因此我初中畢業後就跟著家長一起去了日本。

 

高中時期我生活在日本的三重縣四日市,這裡是農業大縣,是日本大米種植地,有非常好的生態環境,溫泉和高爾夫在日本的各種排名中都是前位。

因為不是大型城市,所以當地原住民居多,在這裡生活的日本人都很淳樸。

日本上層社會的孩子多上私立高中,私立高中裡配備有更好的硬體設施和優質的老師教學,省立、市立高中的學費相對便宜一些,一般家庭的孩子多數會選擇這些省立和市立高中,我所在的學校屬於省立高中,學校位於在四日市。

我就讀的這所高中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讓人感覺非常舒適,乾淨整潔是日本人的常態。學校裡配備了很多硬體設施,豐富學生們的課餘生活,在教學上也有很多功能體驗教室。

圖書館:學生課餘時間或者是放學後都可以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體育館:給一些室內運動項目使用,棒球場,足球場。

停車場:地下停車場,自行車停車場。

食堂:學生到食堂就餐或者自帶便當都是可以的。

料理教室:實際操作一些日本日常料理的做法,高中裡不光學習文化課程,也有一些綜合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還有美術室,化學室,陶藝室。

醫務室:這個醫務室不光是處理一些醫務類工作,學生如果在平時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心理問題,也可以到醫務室和老師進行溝通。

剛到日本上課的時候,感覺學校的設施真的是好齊全,日本基本上所有的學校都有著非常好的教育配套設施。

我在考入這所高中之前是學習過一段時間日語的,因為家裡的原因,從很小就開始接觸日語,在初三的時候利用周末時間,在外面報名了日語課程。到日本之前,我已經取得了日語2級證書。

 

拿到了日語等級證書之後,我還參加了學校的文化課考試、面試以及作文考試,考試合格之後就順利入學學習了。

2005年的時候,以為當時的成績,如果留在中國繼續讀書的話,應該是進入一所普通高中的程度。

 

我所在的高中學校人數不是很多,我們一個班級大約在25人左右。因為這裡不算大城市,所以外國人不是很多,學校裡一共有5個中國學生,大家情況差不多都是初中畢業後來到這裡,開始高中學習的。

日本的高中課程內容並不是很難,老師講課內容也都是非常的通俗易懂,但課程難度小並不代表日本名牌大學的升學難度低。

 

日本有自己國家的統一考試,其出題難度要比課本上的難度高一些,日本各個大學也都以這個考試的分數,作為錄取的重要指標。

 

所以日本高中生如果有目標考入名牌大學的話,除了學校課本的內容,也是要額外進行補課,日本大多目標升入名校的學生在放學後都會報補課班,在日本叫做塾的進學機構,進行補習或者自主學習,才可以出類拔萃的考入名牌大學。

 

我們學校的課程,高一上學期的課本內容在初中大部分有接觸過,高一下學期開始才接觸到之前中國不會的知識。

 

如果到日本的時候日語基礎不好,然後還要在高中繼續學習新的知識,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比如說剛入學上數學課的時候,雖然題能做出來,但是表達不出來,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時候老師也是想照顧你,上課避開你回答問題,但其實心裡也是很不好受的,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日本高中老師給留的作業很多都是試卷填寫的形式,印象最深的就是填空題不是自己寫,也是有選項讓你往上填寫的,對於接受過中國基礎教育的學生來說,相對比較簡單。

我雖然有了日語N2,但其實日語基礎也不是非常好,因為日語基礎不好,高中時候理科項目落下來很多。

 

但是日本高中的生活真的是會讓你痛並快樂著,日本的教育理念並不是都特別重視成績,和老師之間的相處關係更多是像和一個朋友,老師只會鼓勵你,沒有了督促,相反一定要有自控能力,自己對自己的成績負責。

 

在日本高中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從沒有夢想沒有目標的人,認識到了夢想的重要性。

 

我有一個非常尊敬的老師,特別富有正能量,他在畢業的時候送給我一個賀卡:夢のために努力すれば、きっと葉えるはず。

 

這句話其實意思非常簡單,為了夢想努力一定會實現,最早之前,我只會把他當做一個口號。

但是高中裡,老師的引導和言傳身教,讓我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這也是我現在從事中日往來工作的原因。

我在中國算是個體育生,各種學校校隊都有我,四肢比較發達,在日本學習壓力沒那麼大的情況下,一度得到了解除封印的效果。

 

高中時期400米在三重縣高中生運動會裡跑了全縣第一,登上報紙後一度成為學校話題人物。高一足球,高二田徑,高三籃球……

 

日本人從小的教育都是非常有禮貌的,大部分的人都是禮尚往來的,所以只要你的態度謙遜一些,同學們都會報以友好的態度相處。無論是班裡還是社團裡,我和同學們都還相處的比較融洽。

 

我感謝母校就是在這裡,聽到很多中國的同屆朋友說過,有在別的學校受到過欺負。但我的學校,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多。

 

後來我分析了一下,一方面是因為我所在的地區,當地居民本身非常淳樸。還有一方面就是我有體育生這個標籤,有一個一技之長也會在學校裡交到更多的朋友。

 

日本集體中的欺凌事件多發,聽過很多次中國的孩子因為和日本人融入不進去,遭到欺凌,不登校,抑鬱在家。我認為這個是中國學生到日本高中後最大的潛在問題,所以要抱著一個健康的心態,儘量的入鄉隨俗。

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我在日本讀高中時印象比較深刻的經歷。

 

剛初中畢業那會我是比較叛逆的性格,人生模板大約就是熱血高校裡隨便一個高中群演那樣吧。

 

有一次學校舉辦一屆對外的公開活動,就是學校這天是開放的,學生自己想一些項目,然後周邊的居民,家長都可以過來隨便參加。

 

我的老師鼓勵我在公開活動中,給當地日本人上一堂中文課,老師覺得一定會受歡迎。

 

叛逆少年,給日本人上中文課,這是啥場面,一開始我是非常排斥的,老師就一直和我說,相信自己,肯定行的。後來抵不過老師的堅持,老師說也會過來和我一起,於是就開始準備了。

 

日本的老師並不是說把材料手把手給我都準備出來,讓我背之類的,而是都讓我自己自由準備,他只是在一邊配合我。這下我就沒有那麼大心裡的壓力了,我按自己想法做。

 

我的計劃是首先介紹下自己家鄉大連,然後教一些簡單的中文句子,最後和日本人交流下他們想了解的中國文化內容。老師完全支持我的計劃,最終就這樣敲定了。

 

於是我埋頭準備各種資料和日語相關的介紹稿子,因為都是我自己一手計劃的內容,這樣也提高了我的積極性。

 

這時候我已經高二了,日語口語交流上基本沒什麼問題了,加上開場和中間有老師的輔助,很順利的完成了一堂中文課。

 

雖然不是什么正式授課,但是事後特別有成就感。第一次感覺到,原來只要用心,努力的去做,我也可以做到。

 

一次,兩次,三次……在高中的三年裡我經歷了很多這樣的啟發引導,真正理解了,只要努力就會得到收穫的意義。

以上就是我在日本讀高中的一些經歷和感受了,我個人覺得到日本上高中,真的是可以給你樹立一個非常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但想要儘快融入日本高中的生活和學習,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日語基礎,那麼日本高中生活將會非常愉快有意義的。

 

感謝小青姐姐的盛情邀請,讓我能夠有機會去回憶自己的日本高中生活,並分享給大家。也預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完成自己的夢想,實現人生價值。

相關焦點

  • 會議綜述 | 首屆留日青年刑法學者論壇綜述
    本次會議的發起是為了促進留日青年學者的學術交流,加強溝通;六名發起人計劃今後每年展開一次學術交流活動,並組織青年學者對日本經典文獻進行翻譯,並開展其他一些旨在促進中日兩國中青年刑法學者交流的活動。陳興良教授首先對於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了祝賀,指出日本刑法對於我國刑法理論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留日青年學者之間的深入交流有利於刑法學科的發展。但是,這種學術交流不能僅限於留日學者內部,留日學者、留德學者以及本土學者之間今後應加強合作,避免相互之間出現壁壘。並且,留德、留日的學者應特別注意立場的轉換,使所學知識能夠切實解決中國問題,服務於中國刑事法治。
  • 日本留學生活篇:留日第一年,最難的是什麼?
    這次,為了幫大家提前了解留日生活,我特意做了個問卷調查,題目是:「我來日本第一年最難的事情是:(可多選)」。有73位有留日經歷的朋友做了選擇,結果如下:選擇「其他」項的人裡面,提到了飲食習慣和打工辛苦的問題,也有幾位朋友表示第一年愉快度過:#TA們的第一年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還選擇了10位留學生前輩進行了深度的採訪。旨在讓大家通過前輩的故事和現狀,對初到日本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準備。
  • 徐志民 | 日本的近代中國留日學生研究
    日本的近代中國留日學生研究,即使是宏觀選題也大多選取某個時段、某個事件或某個側面進行探討,往往把某個人、某件事考釋得較為詳細,彰顯了日本學者的資料搜集和考證能力。日本學者認為甲午戰後中日互有所需,是清政府選派留日學生的真正原因和歷史契機,而矢野文雄的「清國留學生招聘策」,對試圖效仿日本維新變法的康有為、光緒帝具有相當吸引力。戊戌政變後,清政府雖繼續推行留日政策,但1905年的反對「取締規則」事件,以及留日學生在清政府舉辦的考試中效果不佳,導致其調整留日政策,與日本政府在1907年8月籤訂「五校特約」。二是比較中日兩國之留學政策。
  • 九一八之後,日本政府對中華民國留日學生實施了哪些「特殊」政策?
    留日運動高潮與日本安撫政策有關隨著中國留日學生人數的急劇下降和國際社會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批評,日本政府為改善其國際形象,也在保護和挽留中國留日學生方面作了一些努力。首先,日本政府命警視廳、各地方長官及接收留日學生各校,適當保護中國留日學生免受日本人仇華情緒和對華戰爭的影響而禍及他們。
  • 日本的高中,也太熱血了
    兄弟們,不知道你們的高中生活是不是這樣?班裡有著幾個玩的最好的朋友,一個你時不時都會留意的人,一個可以讓全班一瞬間安靜下來的老師。課堂上小心翼翼的往嘴裡塞零食 ,一下課就趴著桌子上睡大覺。只有在學校裡才能見到的黃昏。肯定一想起就是各種美好的回憶。
  • 駐日本使領館舉辦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東京8月18日電(記者劉軍國)中國駐日本大使領館教育處8月15日在線舉辦了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公參胡志平、參贊陳麗萍,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參贊吳勁松,駐札幌、福岡、名古屋、新潟總領館負責教育的外交官出席,日本各地學友會骨幹近200人在線參加。
  • 身心壓抑:清末民初留日學生的愛與性
    《沉淪》通過「一個病的青年憂鬱症的解剖」,揭示主人公內心靈與肉、倫理與情感的衝突與矛盾,大膽地寫出了被情慾折磨的青年的心靈。《留東外史》則注重敘述故事,以周撰和黃文漢為主線,各種人物在東京這個大舞臺上演繹出人生的悲喜劇。《沉淪》模仿了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手法,開創了一個自我暴露的主題領域和近代浪漫抒情小說的先河,筆調新穎,具有強烈的藝術個性和現代精神。
  • 徐志民:日本的中國留日學生政策(1937-1945)
    【摘要】七七事變爆發後,絕大多數中國留日學生返回祖國,但日本政府為培養所謂「日中親善」的「模子」和「大東亞新秩序」建設的「協力者」,蠱惑或強令偽政權繼續選派留日學生,從而出現了中日戰爭開始後中國留日學生賡續不絕的特殊現象。
  • 洪鑫誠:留日學生生活狀態變化,折射日本「失落二十年」
    ,留日學生人數節節攀升,直到近幾年才觸頂回落。 20年前:一天就是一個月的花銷 筆者在赴東京求學之前,一位早年留日的教授便推薦我看一部紀錄片。這部片子名叫《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是一部由我國早年留日學生利用業餘時間,獨立集資,歷時三年製作的紀錄片,講述了一些90年代中國留日學生當時的生活。
  • 駐日本使領館線上舉辦「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駐日本使領館教育處聯合在線舉辦了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日本各地學友會骨幹近200人在線參加了會議。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公參胡志平、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參贊吳勁松及駐札幌、福岡、名古屋、新潟總領館負責教育的外交官出席。駐日本使館教育處陳麗萍參贊主持了會議。
  • 留日學子談留學:日本不是躲避英語弱項的天堂
    中新網7月1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12日刊發對中國朝鮮族留日學生金瀟敏的採訪。採訪中金瀟敏談了自己在留學生活中的經歷與感受,文中稱,不少來日本的留學生或多或少對英語有恐懼感,覺得到了日本可以避開英語這座大山考一個不錯的學校。但事實上在日本考大學英語非常重要,如果想上一個不錯的大學的話一定不能忽視英語。
  • 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舉行
    來源:神州學人   8月15日,駐日本使領館教育處舉辦了線上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以下簡稱「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日本各地學友會骨幹近200人在線參加。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公參胡志平、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參贊吳勁松及駐札幌、福岡、名古屋、新潟總領館教育外交官出席。會議由駐日本使館教育處參贊陳麗萍主持。
  • 專家點評留日學者團隊日本研究成果(一)
    近日,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眾留日學者積數年之力推出了19卷的「百年南開日本研究文庫」,文庫包括日本歷史、政治、經濟、外交、思想文化及中日交流諸多方面,既是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和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對日本研究學術成果的集體展示,亦是我國不同階段留日歸國人員日本研究業績的集中體現。文庫一經推出,立即在學術界引起了較大反響和關注。
  • 留日學生扮演了什麼角色?
    清王朝往日本派留學生,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話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清王朝深感軍事、科技等方面過於落後,打誰都打不過,於是萌生了往日本派留學生的想法。經慈禧同意,朝廷出資,湖廣總督張之洞率先派武職去日本「觀操」,並選拔青年學子去日本學習。
  • 「留日學子與中國夢」線上演講會成功舉辦
    ——駐日本使領館線上舉辦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中文導報訊 8月15日,駐日本使領館教育處聯合在線舉辦了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骨幹培訓暨「留日學子與中國夢」演講會,日本各地學友會骨幹近200人在線參加了會議。
  • 鈴蘭高中的幫派紛爭,熱血青年的青春故事
    2007年10月27日在日本上映的電影《熱血高校》備受廣大觀眾喜愛,該片根據同名漫畫改編,呈現出典型的日本青春片風格。該片主要講述的鈴蘭男子高中是一所惡名遠播的學校,這裡聚集著一群嗜好打架的不良學生,他們因象徵著流血等不吉利事件,而被稱為「烏鴉學院」,為爭奪學校霸權,他們又分為諸多派系,其中最強悍的兩股勢力為:芹澤多摩雄(山田孝之 飾)所帶領的芹澤軍團,轉校生瀧谷源治(小慄旬 飾)和地頭蛇片桐拳(矢部恭介 飾)聯手的新力軍。
  • 「周恩來總理留日時期住所——東京中野華洲園模型」複製品回贈...
    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池田大作發表《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50周年,日本創價學會和中華日本學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周恩來總理留日時期住所——東京中野華洲園模型」複製品回贈儀式。 創價學會東京都中野總區青年部、婦女部等300多名會員坐滿了會場。
  • 【個人經歷分享】求學之路
    包包老師的求學經歷還是蠻中規中矩的,小學時普通的重點小學,初中是普通的重點中學,高中是普通的重點高中,大學是普通的重點大學。像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忙忙碌碌的青少年,慌慌張張的青年,以及快要步入的不知所往的中年。一切都顯得平淡無奇,波瀾不驚,直到……我有機會出國,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 百年歷史的日本高中棒球賽首次停擺,疫情下青春熱血...
    文/應虹霞 有一種熱血青春,叫甲子園。應援歌《あとひとつ》(「再流下一滴淚」),讓多少人感受到滿滿的元氣。 棒球這個運動,在世界上相對冷門,在日本卻是一項全民追捧的運動。
  • 求是書院的留日校長們
    他認為日本明治維新後的20年值得學習,且費用節省,派西洋一人之費,可夠10人去日本之用。於是自1898年起,求是書院陸續選派優秀生赴日留學,至1903年,官派留日學生達154人。第一批派出赴日留學生有何橘時、陳榥、錢承志、陳世芬等,開各省派遣留學生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