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列車保姆":每天工作12小時 平均溫度48℃

2020-12-20 上海熱線

  每天工作12小時,檢修45個火車頭,每次檢修時間1小時,平均工作溫度48℃……每個夏天,上海機務段上南專業化地檢班組的檢修工們都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為每一部機車進行檢修維護工作,他們被稱為24小時不停歇的「列車保姆」。一名機車司機、一名隔離開關操作員、一名檢車員以及一名整備工,由這四名工作人員組成的「檢查小組」為一個機車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進行檢查。近日,筆者走進這個班組,在39℃的高溫下和他們共同親歷揮汗如雨的工作現場,體驗高溫下工作的辛勞。

  工作最低溫度:車底檢查工作42℃

  整備場,檢車「戰鬥」的地方,在這裡每一條廣播都是一道「命令」。「5道接進來一臺機車!」隨著機車的駛入,檢車員羅師傅正準備帶上工具,開始機車車頭的檢查工作。雖然頭頂有著能夠遮陽的庫棚,但是悶熱的空氣仍然讓人十分難受。

  在確定機車已經斷電後,羅師傅左手拿著檢查電筒,右手拿著榔頭,開始了車頭底部的檢查工作,「我們現在的檢查工作講究『三化』,就是有形化、有聲化、可視化。你看,我手裡拿著的這個電筒,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攝像頭,在檢查的時候我們會像這樣一邊敲擊檢查,一邊用攝像頭記錄下檢查的全過程。每次完成檢查工作後,就會回到工作室把電筒裡拍攝下的視頻拷到電腦中。這樣一來,通過每次記錄的視頻資料就能夠總結檢修工作中的得失經驗。」

  隨著羅師傅在機車底部慢慢地挪動,他臉上的汗早已止不住地順著臉頰向下流,但他仍貓著腰每一寸每一寸地擊打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故障的地方。「檢查是整個機車進場檢修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上南整備車間畢主任告訴筆者,上南整備車間主要負責檢修駛往南方的機車,平均行駛裡程數達到2000公裡左右,最長的路線是上海至昆明,來回總長約5000公裡。「這就意味著,我們每一次1小時左右的檢修工作必須保證機車在行駛的路程中不能發生丁點的事故。」

  說話間,羅師傅已經完成了車頭底部的檢查工作,只見淺藍色的工作制服被汗水溼透成了深藍色。雖然他不停地在喝水,但是額頭上的汗仍不斷地往外冒。此時,室外溫度39℃,車底工作溫度在42℃左右,但羅師傅卻告訴筆者說,車底作業是整個檢查工作中「最涼快」的一環,「等上了機車進了動力室,那才是最熱的地方。」

  工作最高溫度:機車動力室檢查55.6℃

  跟著羅師傅的腳步,筆者和他一同登上了機車的駕駛室,「因為我們現在的機車都是電力機車,所以我們需要把接觸網送來的25000伏高壓電通過動力室轉變成能夠驅動機車的380伏低壓電。因此,動力室的安全在機車的行駛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打開了動力室的大門,一股灼人的熱浪迎面而來,讓人一度說不出話來。

  「你就把這兒想像成是桑拿房吧。」羅師傅一邊開著玩笑,一邊示意筆者跟隨他的步伐進入這個「桑拿房」中。

  狹長、昏暗的檢修通道僅僅容得下一人通過,兩側的鐵板仿佛都熱得冒煙,伴隨著難聞的機油味和變電器陣陣轟鳴,羅師傅開始了在這個「桑拿房」裡的檢查工作。打開鐵門,「牽制器線路正確,變電器正確……」他小心翼翼地查看著一旁變電器的數值,一邊用手肘擦了擦頭上的汗水,「這裡都是高壓電轉變低壓電的區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生命危險。」雖然動力室並不大,但悶熱的空氣讓人感覺在裡面多待一秒也是煎熬,拿出隨身的點溫器:55.6℃。羅師傅告訴筆者,平時工作中他們至少要在這樣的溫度中度過20分鐘,「如果能夠順利檢查完畢,那麼在這種溫度下也就待上個20分鐘;但如果有時候碰上機車有故障的情況下,就需要我們反覆檢查,那麼一待就是30、40分鐘。那才叫真的熱!」

  離開了動力室,下了機車,筆者瞬間感到一陣涼爽。「很涼快吧!下了駕駛室的那一秒是我們每天最爽的瞬間。」羅師傅告訴筆者,相較於剛剛悶熱的「高溫」環境,此時無論室外多少度對他們而言都是「低溫」。

  寧願自己流汗也不能讓乘客受熱

  悶熱而又高危的工作環境讓機務段檢修工人們的工作變得十分辛苦,但除此之外,在他們身上還承擔著更重的擔子———確保乘客的順利出行。在休息中,羅師傅表示:「我們負責檢修的機車每次出去就是2-3天。檢修的工作就是為了能夠讓機車在路上不出故障,特別是夏天,萬一在路上空調壞了,那更是不可想像。」

  同時,時間也是這個班組最大的「敵人」。地檢班組一共分早晚兩個班頭,每班由一個頭兒帶三個檢查員,一個檢查員負責一個機車車頭,只要有機車進場,他們就要立馬上車幹活。畢主任告訴筆者,對這個班組而言,容不得半點的停頓和拖沓。因為一旦他們停下來,有可能就會影響到列車的出行,導致乘客長時間的等待。

  回到休息室,羅師傅的工作衣褲已經全部溼透,把電筒插上數據線拷上了視頻。旁邊的人遞了把椅子,他連連擺手:「不坐了不坐了,我站到風扇那吹會兒。」一旦機車開進整備場,他又要出發上車進行檢查工作。這時是下午2點,他的工作制服已經溼透,被吹乾,再溼透又被吹乾,如此以往三次了。

相關焦點

  • ...常在高溫下作業-調溫 空調 列車 微調 地鐵 溫度 機組 表格...
    >  高溫來襲,地鐵空調溫度廣受關注。記者日前來到7號線陳太路列車基地,現場直擊地鐵維保車輛分公司維修6部的「調溫師」如何為地鐵空調保駕護航。    常在高溫下作業    為讓列車次日清晨上線,8名「調溫師」爬上3米多高的施工平臺,更換車頂的故障空調機組。一師傅告訴記者,每列列車配備12臺空調機組,每天夜間車回庫就會接受全面檢查。
  • 直擊高溫下的地鐵檢修工 24小時隨時待命
    【解說】「瑪利亞」颱風過後,杭州迎來持續高溫,有一些人因為工作性質或工作崗位的特殊性,難以享受空調的清涼,必須在高溫下工作。地鐵信號檢修員就是其中一種,尤其是負責維護露天設備的檢修人員更是辛苦。  當地時間7月16日,正午時分,鋥亮的軌道在陽光下顯得有些刺眼。杭州杭港地鐵信號技術員馮永軍在接到檢修命令後和工友踏上了這段被烈日炙烤的鐵軌。
  • 西非可可種植園童工,每天在高溫下工作12小時只賺17元
    在西非的象牙海岸,有成千上萬個童工被迫在可可種植園惡劣的工作環境下採摘可可莢,有些孩子只有10歲,無法上學,在令人窒息的高溫環境下每天工作12小時,只能賺2英鎊(約17.5元)。鋒利的砍刀和致盲的殺蟲劑給童工帶來源源不斷的威脅,有些孩子甚至從來沒有從老闆的手中拿到過工資,還有一些孩子在沒有假期沒有休息日的情況下連續工作數月而死亡。(15歲的Amidou Yeo與爸爸Kregapou一起在可可種植園工作。)
  • 高溫下的工作者:攤鋪瀝青體感溫度90度 每天喝掉5、6桶水
    頭頂烈日暴曬,瀝青攤鋪機操作工張龍江每天要開著攤鋪機在高溫下作業6個小時,瀝青溫度一般在150度到160度,傾倒瞬間人體感受溫度最高能到80、90度。張龍江說,「倒料時,眼前熱量太陽毒的時候得接近80度。」
  • 倫敦回應空調車 還要再等12年 車內溫度達40攝氏度
    原標題:倫敦地鐵空調車還要等12年   英國很多地方已經接近2個月沒有下雨,多地頻現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倫敦一地最高溫度逼近38攝氏度,這是英國自1976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高溫和乾旱天氣。
  • 西安連遭「桑拿天」 列車檢修工「高溫作業」
    西安連遭「桑拿天」 列車檢修工「高溫作業」 (3/12) "← →"翻頁
  • 新的列車運行圖下周三啟用 杭長高鐵也在其中
    昨天,鐵路杭州站發布消息:12月10日零時起,鐵路杭州站、杭州東站將實行新的旅客列車運行圖。很多人期待的杭長高鐵也在這張新的運行圖中。目前杭長高鐵的具體開通時間尚未公布,相應車票截至昨晚8點也還沒在鐵路12306網站上開售。
  • 高溫下的堅守 用汗水澆灌「紅巖」底色
    此前,重慶曾連續發布高溫天氣橙色預警。然而,在重慶紅巖方大汽車懸架有限公司,工人師傅們正堅守在高溫一線,用汗水詮釋奉獻的意義和幸福的真諦。「烤不化」的鍛制工今年8月,重慶開啟入夏以來的高溫模式。在重慶紅巖方大公司板簧分廠,工人師傅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烤驗」的時候。在鍛制流水生產線上,一臺臺鍛制加熱爐,正開足了馬力生產。
  • 最熱城市:7月份平均溫度48.8℃,熱到睡覺不敢關門
    一座城市熱到7月份平均高溫達48.8℃,會不會有點不可思議?說實話,去之前我想過很多種可能,是不是測溫有誤,會不會只是7月份這麼極端等等,但事實卻證明:這個世界真的有很多難以想像的極端氣候,比如突尼西亞的吉比利市,熱到當地人晚上睡覺都不敢關門。
  • 美國高溫不斷,48個州平均氣溫上升24.2度,NOAA預計要持續到11月
    高溫的氣候可能已經並不是什麼不常見的事情了,很多地區都表現出了正常的高溫。當然,根據科學數據顯示,這些高溫的出現跟我們的全球變暖存在一定的關係,而高溫的出現可能是全球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格局美國NOAA發布的報告稱,美國的加州7月出現了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再一次刷新了美國的氣候紀錄,美國真的是高溫不斷。
  • 實測夏日上海地鐵站臺和車廂內溫度 溫差最高達12℃
    這幾天,記者在高溫時段手持溫度計探訪地鐵3、4號線的高架車站,有候車站臺溫度高達40℃,與車廂內的溫差達到12℃。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記者還分別走訪了1號線、2號線、4號線、5號線、7號線、8號線、10號線和13號線8條地鐵線,實測12點-下午3點之間約80個車站的站臺和車廂內溫度。
  • 每天走12公裡,舉杆18萬次,他們是列車「洗澡工」
    洗澡工們手拿幾米長的竹竿鬃毛刷,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列車洗澡工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乾淨整潔的列車外貌每天走12公裡 鬃毛刷每周換兩次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在一旁看著周群工作,一把刷子來回重複洗刷。由於清潔量大,給列車洗澡用的鬃毛刷一周要換兩次11點30分,列車外清洗工作完成,用時兩個小時。「本來比較乾淨的列車可能需要清洗一個半小時,一般的要用兩個小時清洗了。」劉勇說。
  • 烈日下的水上安全員 一天工作12個小時
    7月25日,李家沱冰巴水世界安全員徐成在高溫下工作。 本報記者 許恢毅 攝氣溫節節攀升,玩水、衝浪、遊泳……泡在水裡是一件讓人愜意的事。一場衝浪近半個小時,徐成一直站在水邊,時而喊話,時而拋出救生器材。一天工作12個小時要喝30多杯白開水徐成每天上午9:30上班,晚上10點下班。這段時間裡,水世界內人流如織,安全員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徐成說,水世界上午10點開門,不少孩子很早就來玩。
  • 墨爾本地鐵工作人員罷工48小時 為爭取更好薪酬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數千名墨爾本列車司機、站臺工作人員和通訊運營商29日下午以99%的支持率通過罷工的決定,旨在爭取更好的薪酬。墨爾本列車將因此停運48個小時。同時,在未來30天內,3000名墨爾本城鐵網絡的工作人員將停止檢票工作,拒穿工作服或離開工作崗位。
  • 高溫下西鐵上水工的日常 穿長袖長褲帶橡膠手套備藿香正氣水
    提起列車上水工,可能不少人有些陌生,出門坐火車不可避免要在火車上洗漱,上廁所。上水工就是每趟列車進站停車時,迅速給火車補給水。今天的氣溫已經達到三十六度,而上水工的工作環境更為艱苦,他們要在火車與鐵軌之間的狹窄空間上水,由於鐵軌長時間被太陽暴曬,加上列車上空調外機排出的熱風,用他們的話說,夏天就是在蒸籠裡工作。
  • 多地氣溫持續攀高 專家:工作中高溫中暑可認定工傷、獲賠償
    而在按天發放的地區中,高溫補貼標準最高的是陝西,規定每天高溫補貼的金額達到25元。最低的則是貴州和寧夏,規定每天高溫補貼的金額達到8元。與此同時,同樣按天發放高溫津貼的天津,發放標準與職工月平均工資掛鈎,計算方法為: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1.75×12%。
  • 高溫下的電焊工:60度鐵箱內工作超8小時,工作服1個月穿報廢
    張仁坤是山東菏澤人,一個月前,他和其他6名老鄉來到了安徽阜陽,負責阜陽高鐵站前的滑移平臺焊接工作。據了解,張仁坤和其他幾位老鄉負責的滑移平臺全部是由鐵板拼成的,除了平臺表面各連接處需要焊接,平臺內部的所有連接點也要進行焊接。「這幾天是連續高溫,外面最高溫度達到了37度左右,所以在中午的時候,滑移平臺下面箱體內的溫度大約能達到60度左右。」
  • 機車保潔工:40度高溫穿「雨衣」連續作業一小時
    庫內機車保潔工作是機車定期保養維修前的首要工作,同樣也是公認最髒、最累的工作,因為長時間粘掛在機車外部的油漬和列車高速運行後吹起線路上的塵土混合,在車身和車下形成一層堅硬的「外殼」,為了保證機車定檢時能夠及時發現隱患故障,對付這些頑固的汙漬,苗壯和他班組的「夥計」最起碼要花費四個小時,才能完成一臺車的全面保潔工作。
  • 勞動法規定每天工作為8小時,而工作時間卻是12小時?可以告嗎?
    《勞動法》明文規定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而大多私企工作時間卻是12小時?可以告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工作時間又稱勞動時間,是指法律規定勞動者在一晝夜和一周內從事勞動的時間,工作時間的長度由法律直接規定,或由集體合同或勞動合同直接規定,勞動者或用人單位不遵守工作時間的規定或約定,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外賣小哥:高溫下每天五升水是標配
    在石家莊,連續幾天40度的高溫,讓網友感嘆:「在這種天氣能夠約出來吃飯的,都是真愛啊!」於是,點外賣就成了不少市民尤其是上班族應對高溫的絕招。烈日炎炎下,6月28日的石家莊大街小巷,仍然有一群穿著統一、騎著電動車、一路小跑,為準時送達餐點顧不上擦拭汗水的外賣小哥堅守著他們的崗位。6月28日中午,記者走上街頭,感受了一把高溫下外賣小哥們緊張忙碌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