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綜合症」,你有嗎?看看別人是怎樣克服的

2020-09-05 熱點圈一圈

今天是星期一,我八點就上班,可是到一直到10點半,仍然昏昏欲睡,領導在臺上手舞足蹈,指點江山,我在臺下一臉茫然,腦袋一片空白,感覺完全進入不了工作的狀態,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被動地完成了幾個項工作,卻都是在慣性下進行的,整個人昏昏沉沉,很疲憊。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休息的時候,我百度了一下,終於確診了,原來我這叫「星期一綜合症」。

星期一綜合症指的是在星期一上班的時候,總出現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關於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由於在雙休日過分耗費體力處理工作之外的事情,待到雙休日過後的星期一,人們必須又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學習,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

這就是「星期一綜合症」,也就是說綜合症是由從休息日到工作日過度的不適應引起的。休息日是狀態是自由散漫的,瘋狂的,隨心所欲的,而工作日的上班卻要求進入分秒必爭的狀態,這兩者的關係是斷層的,所以出現銜接不上,適應不了的症狀。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更深層次的原因?

在到總行工作之前,我在支行工作了5年,在職業生涯中,這屬於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我從來沒有出現過症狀如此劇烈明顯的綜合症,反而是到了總行,我常常在一個周末之後的星期一早上驚醒,心慌、頭痛、疲憊,竟然還有種夢裡不知身是客的迷茫。

在我把自己認真地剖析了一番後,我發現,所謂的「星期一綜合症」只不過是職業倦怠的一種表現形式,這些症狀很大程度是因為你從骨子裡不認可,不熱愛你的工作,甚至到了討厭的地步。什麼適應不了,銜接不上只是很表層的原因。

一個人如果不喜歡一份工作,那是很難調動起工作的積極性的。如果說工作是相對簡單的,能力範圍內能夠輕鬆解決的,倒也沒什麼,如果工作比較難,需要調動很大的精力的去完成,心裡就會產生牴觸、畏難、恐懼、拒絕的情緒,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產生星期一綜合症了。

在周末的時間裡,你是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的,無論是飛沙走壁還是宅在家裡看書,都是自己主動的選擇,而工作日的工作內容卻是你被動的選擇,所以你興趣寥寥,提不起精神。而工作了三兩天後,似乎工作的狀態又回來了?醒醒吧,那只是假象,只是你進入了一個被動的循環的模式中,就好像旋轉的陀螺,繼續轉下去就是它的全部動力。

那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杜絕或者減輕星期一綜合症?當然有,最直接管用的當然就是換個工作,換個環境了,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喜歡當前的工作,又無力跳槽的話,就只能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心理建設了:

1、努力尋找工作的樂趣

我知道這很假,也很難,但是效果也還是有的。例如有的人很喜歡飯堂的自助餐,有的人會很喜歡和同事討論的環節,有的人會很牽掛自己辦公桌上的盆栽等等,只要是認為能夠讓你提起工作精神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用來嘗試,只要有了期待,就會產生愉悅的情緒和積極的心理幹預,這未嘗不是對抗綜合症的好方法。我身邊就有一位很花痴的同事,在她的辦公桌上貼上了她喜歡的明星的海報,她說對著他工作幸福感滿滿的,動力十足。

2、提前做好工作計劃

在休息的時間裡,不要真的把工作拋到九霄雲外了,至少在周日下午或者晚上,提前安排一周的工作內容,既是安排,也是回顧。回憶一下上一周的工作的情況,項目的進展,然後制定下一周的工作內容,適當做一些準備,做到心中有數,不至於在周一的時候手忙腳亂。人總是會對自己無法掌握的東西感覺到恐懼,而你一旦做好計劃,心中就多了一份淡定。

3、重視情緒和壓力問題

「星期一綜合症」其實是個警鐘,它向我們如實地反饋了我們的身體及精神狀況,提醒我們要學會減壓,學會關注自己的情緒,等到累了、病倒了再來重視就得不償失了。如果你是綜合症深度患者,如果你處於壓力非常大的階段,無論時間如何緊張,都要留出時間來減壓。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打敗星期一綜合症,元氣滿滿的!

相關焦點

  • 我眼中的「星期一綜合症」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休息的時候,我百度了一下,終於確診了,原來我這叫「星期一綜合症」。星期一綜合症指的是在星期一上班的時候,總出現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關於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由於在雙休日過分耗費體力處理工作之外的事情,待到雙休日過後的星期一,人們必須又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學習,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這就是「星期一綜合症」,也就是說綜合症是由從休息日到工作日過度的不適應引起的。
  • "星期一綜合症"困擾都市白領 "剩男剩女"易染低落情緒
    圖為著名心理學專家張怡筠博士為白領支招  東方網記者劉歆6月19日報導:你有「星期一綜合症」嗎?星期一,告別周末的愜意和慵懶,拖著沉重的腳步進公司,面對電腦發呆,沒精打採……你是否也會意興闌珊不在工作狀態。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五大城市3000名白領的調查顯示,約有80%的受訪者有不同程度的「星期一綜合症」症狀,特別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 傳說中的「周一綜合症」,你中槍了嗎?
    經過了一個周末的休養,我們不得不承認——「周一綜合症」它真的暗戳戳的出現了!討厭周一似乎是世界性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你可能會一口氣設定一大堆鬧鈴,然而還是起不來。你發現自己多睡了一刻鐘,這並沒有讓你更清醒,反而更疲憊了。
  • 用英語聊聊「周一綜合症」
    星期一綜合症指在星期一上班時,總出現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由於在雙休日過分耗費體力處理工作之外的事情,待到雙休日過後的星期一,人們必須又要全身心重新投入於工作和學習,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這即是所謂的「星期一綜合症」,看看口語裡經常如何表達這種體驗。
  • 英語口語如何表達「周一綜合症」
    星期一綜合症指在星期一上班時,總出現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 心理法拒絕周一綜合症的問題
    你有過周一症候群麼,所謂的周一症候群指的就是一個人在周一的時候會特別的焦慮,特別的煩躁,剛剛經歷過雙休日,周一的時候難免會煩躁。 何謂「周一症候群」? 又到周一,休息了兩天的人們又要開始一周繁忙的工作。此刻,坐在辦公室裡,你是否感到渾身乏力,脾氣暴躁,不想幹活?據了解,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一到周一,叫苦連天。
  • 會制定目標就能克服拖延症?你對拖延症一無所知
    你有沒有遇上過這種情況?這就是時間管理能力薄弱的結果。大多數人常用另一種說法,就是自己被拖延症拖了後腿。說到拖延症,這可是個背鍋俠。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就會把它掛在嘴邊,急著用它來頂一頂自己能力欠缺的鍋。而說到克服拖延症的解決方法,通常的建議都是分解目標,把關鍵任務分解為更容易完成的小任務,以減少執行難度,從而克服拖延。
  • 人人都有拖延症,但你知道如何克服它嗎?來看看這幾個小方法
    這也就是說,拖延症,在人的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都是一種危害,不利於人體身心健康。01為什麼說不利於人體身心健康呢?首先說說身體,有拖延症的人,行動都比較遲緩,拖拖拉拉,對於健康鍛鍊自然也就缺乏興趣,久而久而,缺少鍛鍊的身體也自然缺少健康。再來看心理方面的。有拖延症的人,思想反應也會比較遲鈍。
  • 關懷強迫症:你給的,是別人真的需要嗎?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經歷過不少來自朋友、同事和親人的過度關心呢?  又或者,你自己總是不受控制的想要去關懷、幫助別人,想讓他人依賴你呢?  在家庭中,似乎每個人都堅信著「愛TA,就要給TA無微不至的關愛」。
  • 英語俚語:如何地道表達「星期一綜合症」?
    英語中有很多和顏色相關的俚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其中兩個和「藍色」有關係的俚語吧!Blue blood這個俚語的本意是藍色的血,實際意思是尊貴的血統,這是為什麼呢?翻譯:可是他們大多數有教養。講完了第一個藍色相關的俚語,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Blue Monday因為blue有「憂鬱」的意思,所以這個俚語說是「藍色的周一」,其實指的是憂鬱的周一,有點像我們平時吐槽的
  • 英語的顏色 | Blue篇:「藍色星期一」症狀你有嗎?
    Monday Blues周一綜合症想像一下,當你在周一的早晨昏昏沉沉地將鬧鐘關掉,發現美好的周末已經結束,迎接你的是未來一周的全新挑戰時的那種糟糕的心情。在某種程度上,最令大家心煩的就是星期一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通常把周一成為「藍色星期一」,這和黑色星期五有點異曲同工的味道。你也可以直接稱之為「周一綜合症」「周一早晨抑鬱症」。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你有拖延症嗎?很多人可能都覺得自己或多或少會有拖延症,原來打算要做的事情,由於自己內心抗拒的想法,拖著拖著最後什麼都沒有做。什麼是拖延症?>出現焦慮這裡就不一一解釋,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以上症狀,說明你大概率是一位拖延症患者,估計很多人想問懶惰是不是就意味著有拖延症呢?
  • 生活中的拖延症,你知道如何克服它嗎?來看看這幾個小方法
    不管怎麼樣,拖延症,總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有人就曾說過,有拖延症,等於慢性自殺。這也就是說,拖延症,在人的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都是一種危害,不利於人體身心健康。首先說說身體,有拖延症的人,行動都比較遲緩,拖拖拉拉,對於健康鍛鍊自然也就缺乏興趣,久而久而,缺少鍛鍊的身體也自然缺少健康。再來看心理方面的。有拖延症的人,思想反應也會比較遲鈍。拖延症像是一隻反方向的無形的手,當人的頭腦接收到指令的時候,本來應該前進的步伐會在拖延症的阻止下向著相反的方向倒退。因為思想的遲鈍,也就造成了行動的遲緩,這就是人體身心的連鎖反應。
  • 怎樣克服拖延症,平時做事情總是猶豫不決,怎麼辦?
    因為他們想著怎樣完美的完成,想著想著又因為別的事情的幹擾。而拖到最後也沒有完成。二:對未來事件的恐懼。由於電子郵件,簡訊推送通知,社交媒體的更新,電話會議還有網絡電話,其他人都很需要你的時間邊緣性的任務。比如喝水呀等等。這些外界因素的幹擾,讓自己經常分心,不能專注的去想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導致拖延症的產生。
  • 如何克服拖延症,你需要讀這本書
    我早在三年前就清楚的這個原因,但是因為一直不願去克服困難,所以拖著不去解決這個難題。01很多人,可能和我有同樣的經歷,明明知道阻礙我們做成一件事情的困難就在那裡,但就是無法克服內心的恐懼,拖延著不去完成。
  • 克服不了複習「拖延症」?你可以這樣做
    真的,當你堅持不住的時候,哲匠君建議你休息一段時間!說到這裡,你可能有點困惑。我相信有很多學生討厭他們的「拖延症」,並一直試圖解決它,但總是做不到。哲匠君本人就是一個拖拉患者,而且帶著無數的痛苦!在「治療」期間,哲匠君閱讀了各種有關克服拖延症的書籍。什麼7天教你克服拖延,什麼和拖延再見,但即使是寫拖延症的心理學家也在拖延。。。
  • 擺脫「星期一綜合症」關鍵在於自我調節
    很多人一到周日下午或者晚上,就開始心情不好、憂鬱,什麼都不想幹,心裡只是反覆想著,「要上班了,要上班了……」第二天上班時,疲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紛至沓來,工作和學習效率因此降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星期一症候群」。專家提醒,擺脫「星期一症候群」,關鍵在於自我調節。
  • 怎樣克服演講的緊張情緒
    緊張就緊張唄,也沒什麼大不了,不是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有趣的效應,叫「聚光燈效應」。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曾經刊登過這樣一個實驗。  湯姆·季洛維奇及其同事曾將學生分成數組,在同一個實驗室裡做著互不相干的任務。
  • 克服拖延症,做到這兩點就夠了
    大家都說客服拖延症很難,其實我也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症患者,如果想克服拖延症,我認為直接手術式切掉,對於凡人來說是不可能的,我們大多數人都非聖賢。其實,客服拖延,用一個方法就可以了:先開始,再完善。接收不完美的自己,因為你不可能百分比的準備好。當你百分百準備好的時候,也許你的機會已經被別人搶走了。不要猶豫,現在就出發,不斷的在前進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矯正,你受到的挫折,犯過的錯,都會讓你比別人走的更快。因為你已經在路上,別人還在紙上,你已經領先。2.劃定明確的時間範圍,不要模糊的時間。
  • 英語的顏色 | Blue篇:「藍色星期一」症狀你有嗎?
    Monday Blues周一綜合症想像一下,當你在周一的早晨昏昏沉沉地將鬧鐘關掉,發現美好的周末已經結束,迎接你的是未來一周的全新挑戰時的那種糟糕的心情。在某種程度上,最令大家心煩的就是星期一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通常把周一成為「藍色星期一」,這和黑色星期五有點異曲同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