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悅悅媽和我說,悅悅這孩子好像從來都不珍惜東西 ,很貴的水果,吃兩口就會丟在一邊去玩耍,鮮美的羅氏蝦經常只吃兩口,吃不完就吐在餐桌上;發脾氣時還故意把東西扔在地板上,看到孩子這樣子,爸爸媽媽總擔心她長大以後會養成奢侈浪費的壞習慣。
悅悅的玩具堆滿了自己的小公主房,但她好像一點都不愛惜,喜新厭舊不說,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玩具砸壞,比如幾百塊錢的名牌玩具車硬是要買回來,結果擺在家裡的小桌子上瞧也不瞧一眼,高額價格的機器狗被她在地板上摔來摔去。
很多家長希望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物質豐富的,快樂的童年,儘管有點心痛, 但很多父母在想只要買得起,還是忍不住給孩子買新的高檔的玩具,衣服。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經濟生活也日益發展,繼而提高了消費意識。在這其中,孩子成為了社會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消費水平在不斷地上漲,沒有限制地攀比浪費現象也層出不窮。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小皇帝」, 然而父母的過分寵愛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形成一種消極影響,尤其會助長孩子浪費的不良習慣,使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淡薄。許多孩子都存在著不珍惜勞動成果、鋪張浪費等不好的習慣。
勤儉節約有什麼好處?
節儉的好處,可以使人保持理性,保持優良傳統。節儉的人比較善於精打細算,這樣可以更好的守住勞動果實,不至於揮霍,最後敗光。
節儉的人,思想比較純潔,知道賺錢不易,懂得合理安排生活。而浪費的人,容易思想墮落,貪圖享樂,不思進取。
節儉是一種優良傳統,壞的風氣會互相傳染,同樣節儉的風氣也會傳承發揚。節儉可以代代相傳,也可以互相影響,同時推動社會文明發揚光大,促進社會進步。
愛迪生曾經說:
「節儉是你一生中用不完的美麗宴席」,但在我們身邊有這樣太多的聲音,這個玩具太舊了扔了,我要買汽車,遙控飛機,我要買很多很多玩具,我覺得我的衣服太少了,我要買很多很多新衣服,孩子雖然很小,但花錢如流水的習慣已經形成。
其實我們作為父母,應該明白,致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能丟了勤儉節約這個傳家寶。
讓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問題並不在於有沒有錢給孩子花,而是要讓孩子懂得錢來之不易,應該用在關鍵的方面,而不是過度的揮霍,否則只會令孩子成為鋪張浪費的紈絝子弟。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美德?
糖果效應,決定孩子成功的是自制力
糖果效應是由心理學家提出來的,他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對一群都是4歲的孩子說,「桌上放著兩顆糖,假如你可以堅持20分鐘,等我買完東西回來,這兩顆糖就給你,不過,你如果不能等這麼長時間,那就只能得一塊,現在就可以得到一塊。」
這對於4歲的孩子來說,確實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孩子們想得到兩塊糖,又不想為此熬20分鐘,如果想馬上吃糖,那只能是一塊。
最後實驗得知,2/3的孩子,寧願等20分鐘,得兩塊糖,不過他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有的孩子把眼睛閉起來的 ,有的雙臂抱頭;1/3的孩子選擇馬上吃一塊,幾乎一秒就把糖塞進嘴裡了。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的自制力需要反覆進行才能有所效果,對孩子喜歡奢侈浪費的行為進行控制,要在平時養成。
財富要雙手創造
我曾經在網上看見過這樣一則資料:和大多數美國總統一樣,尼克森的童年也可以看作是美國歷史的縮影,沒有多少祖先留下的資本,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尼克森的家庭並不富裕,但是父母非常勤勞,這就影響了尼克森,他很早就幫忙操勞家務,做能力所做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經常拿「聖經」中,「你必須汗流滿面,才得餬口。」這句話教育他。
尼克森回憶說,童年的他每天早上4:00就起床,5點趕到洛機第7節菜市場,他自己挑選水果和蔬菜,把價格壓到最低,選購好的貨物用馬車送回家等這些貨物清洗乾淨。
分放在他家店鋪後,接著8:00去上學,儘管很辛苦,但每次勞動後,尼克森都覺得輕鬆和快樂,童年的經歷,讓他一生都保持勤勞,尼克森謹記父母教給他那句話,靠自己的付出實現人生。
尼克森的父母告訴他,財富要雙手創造,這種方式不僅沒有讓尼克森變成見錢眼開的勢利小人,還讓他懂得了勞動,珍惜名譽的堂堂男子漢。
帶孩子去商場,菜市場讓他知道生活成本
我們平時去菜市場買菜時,不妨帶著孩子,告訴孩子各類蔬菜肉類的價格,給他算算一家人一頓飯的成本,比如幫你和孩子上街時,孩子要買5塊錢一個的冰淇淋,這時你不妨告訴他5塊錢可以買1斤黃瓜,半斤豌豆,1斤小白菜.然而這些菜,一家三口兩頓也吃不完。
從這樣的比較當中,孩子也許會恍然大悟,原來5塊錢可以買這麼多菜呀,幫他了解了5塊錢這生活中意味著什麼,或許你的孩子會主動對你說,那我還是別買冰激凌吧,買更便宜的冰棍吧.
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從而他會了解到錢的來之不易,了解前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性角色, 孩子也會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和習慣,也不會只會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味攀比,也就不會再給父母增添沉重的負擔了。
父母自身要勤儉節約
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父母自身就要勤儉節約,如果做父母的花錢也是大手大腳,孩子愛浪費,這不足為奇了。
啟發模仿是孩子的特點,孩子的許多行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性格品德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的影響。
如果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勤儉節約為孩子做好榜樣,比如:在家隨手關燈,不浪費自來水,愛惜糧食等,以自己的行為,舉止,作為表率去感染孩子,讓孩子真正的養成勤儉節約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