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容易學嗎?
當然!初一上冊延續了小學階段的數學基礎,繼續拓寬數系的學習。緊接著的代數式、方程、幾何初步等,非常容易掌握,並在期末考試中拿下相當不錯的成績!
所以,很多同學間的成績相差並不大。即使是暫時的落後,只要稍微努力,也能迎頭趕上。
不過到了2020年春季的初一下學期,因為疫情的影響,那個相差不大的成績出現了變化。能適應網課的同學也許變化不大,但是線上課困難或者在線課效率低的同學,這個時候可能就吃虧了!
因為,初一下冊的內容與上冊相比,有不少的變化。以人教版為例,下冊的相交線與平行線,就讓一批同學摸不著頭腦!明明自己知道怎麼寫,可就是很難拿滿分。不是漏寫一步,就是畫蛇添足多寫一遍。
沒錯,說的就是幾何過程的書寫規範!尤其是幾何的最後一道難題——拐角模型!
【例題詳解】
例題1:如圖,已知:AB//CD,求證:∠B+∠D+∠BED=360°.
解題思路:從圖來看,雖然出現了平行線,但是並沒有與初一的知識點聯繫,即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因此,構造第三條直線是解題的關鍵!下面提供三種方法,從不同方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方法1:連接BD,如圖1
方法2:延長DE交AB延長線與點F,如圖2
方法3:過點E作EF//AB,如圖3
【點評】對於方法1、方法2,如果學校沒有學到,不推薦使用!因為有不少同學運用了超綱的知識點,被判為0分。
而方法3,就是初一數學拐角模型的常用方法——添加一條與已知平行直線平行的輔助線。
這種方法適用於一切拐角模型,無論是往左拐,往右拐,還是往上、往下,或者內拐、外拐!一個拐角,或者多個拐角!
例題2:閱讀下列解題過程:如圖,已知AB∥CD,∠B=35°,∠D=32°,求∠BED的度數.
解:過E作EF∥AB,則AB∥CD∥EF,(平行線的性質)
AB∥EF∠B=∠1=35°.
又∵CD∥EF∠D=∠2=32°,
∴∠BED=∠1+∠2=35°+32°=67°.(等量代換)
然後解答下列問題:
如圖是明明設計的智力拼圖玩具的一部分,現在明明遇到兩個問題,請你幫他解決:
問題(1):∠D=30°,∠ACD=65°,為了保證AB∥DE,∠A是多少?
問題(2):∠G,∠F,∠H之間有什麼關係時,GP∥HQ?
參考答案
(1)∠A=35°,
理由如下:過C作CM∥DE,如圖1,
則∠D=∠1=30°,
∴∠2=∠ACD-∠1=35°,
若∠A=35°,則∠2=∠A,∴CM∥AB,
又∵CM∥DE,∴AB∥DE.
(2)當∠G+∠GFH+∠H=360°時,GP∥HQ,
理由如下:過F作FN∥GP,如圖2,
則∠G+∠4=180°,
若∠G+∠GFH+∠H=360°,
∴∠3+∠H=180°,
∴FN∥HQ,∴GP∥HQ.
【點評】內拐,外拐的拐角模型,一樣的方法!
【鞏固練習】
問題:已知線段AB∥CD,在AB、CD間取一點P(點P不在直線AC上),連接PA、PC,試探索∠APC與∠A、∠C之間的關係。
(1) 端點A、C同向:
如圖1,點P在直線AC右側時,∠APC-(∠A﹢∠C)=_________度。
如圖2,點P在直線AC左側時,∠APC﹢(∠A﹢∠C)=_________度。
(2) 端點A、C反向:
如圖3,點P在直線AC右側時,∠APC與(∠A-∠C)有怎樣的等量關係?寫出結論並證明。
如圖4,點P在直線AC左側時,∠APC-(∠A-∠C)=_________度。
【參考答案】(1)0°;360°;(2)∠APC+(∠A-∠C)=180°;180°。
【壓軸挑戰】
1、已知AB∥CD,∠ABE與∠CDE兩個角的角平分線相交於點F.
(1)如圖1,若∠E=80°,求∠BFD的度數.
(2)如圖2,若∠ABM=1/3∠ABF,∠CDM=1/3∠CDF,試寫出∠M與∠E之間的數量關係並證明你的結論.
(3)若∠ABM=1/n∠ABF,∠CDM=1/n∠CDF,∠E=m°,請直接用含有n,m°的代數式表示出∠M.
【答案】(1)∠BFD=140°;(2)6∠M+∠E=360°;(3)∠M=(360°-m°)/2n.
2、(1)如圖(1),若AB∥CD,則∠B+∠D=∠E,你能說明為什麼嗎?
(2)反之,若∠B+∠D=∠E,直線AB與CD 有什麼位置關係? 請證明;
(3)若將點E移 至圖 (2)所 示 的 位 置,AB∥CD,此時∠B,∠D,∠E之間有什麼關係? 請證明;
(4)若將點E移至圖(3)所示的位置,AB∥CD,情況又如何?
(5)在圖(4)中,AB∥CD,∠E+∠G與∠B+∠D+∠F有何關係?
(6)在圖(5)中,AB∥CD,又能得到什麼結論?
【多個拐角的方法一樣做輔助線,答案略】
3、如圖,已知直線l1∥l2,直線l3和直線l1、l2交於C、D兩點,點P在直線CD上。
(1)試寫出圖1中∠APB、∠PAC、∠PBD之間的關係,並說明理由;
(2)如果P點在C、D之間運動時,∠APB,∠PAC,∠PBD之間的關係會發生變化嗎?
(3)若點P在C、D兩點的外側運動時(P點與點C、D不重合,如圖2、圖3),試分別寫出∠APB,∠PAC,∠PBD之間的關係,並說明理由.
【動點問題一樣的輔助線,答案略】
其實初一數學只要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的知識點運用,基礎的答題方法,基本的答題語言,基本的計算,那麼初一數學對你來說,就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