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線M模型及其各種變形結論(豬蹄、鉛筆、拐角、鋸齒)

2020-12-08 若葉小學堂

一、豬蹄、鉛筆

之前我們講過最基本的兩種模型:豬蹄模型鉛筆模型

圖1

鉛筆模型可以看成是豬蹄模型∠2頂點外拉得到。這兩種基本模型前面已經詳細說過,此處不再贅述。初一數學平行線基本模型——「豬蹄」模型(M模型)初一數學平行線基本模型——「鉛筆」模型

二、拐角

我們再來看兩種拐角模型

圖2

下面說下證明過程

(1)內拐角

圖3

(2)外拐角

圖4

拐角模型可簡單記為大角=小角和

三、鋸齒

圖5

結論:左角和=右角和

證明方法簡述:

(1)左圖,拆分成豬蹄模型和內錯角。

由豬蹄模型,得 ∠1+∠5=∠2

由內錯角,得 ∠6=∠4

兩式相加,得 ∠1+∠3=∠2+∠4

(2)右圖,拆分成兩個豬蹄模型。

由上豬蹄,得 ∠1+∠6=∠2

由下豬蹄,得 ∠7+∠5=∠4

兩式相加,得 ∠1+∠3+∠5=∠2+∠4

四、其它

解題思路方法:拆分成基本模型(同鋸齒模型)

最後這幾個就不詳細敘述了,和鋸齒模型探究方法類似,但是結論不再固定,須注意拆分成的每個模型結論相加時一定要同側相加

相關焦點

  • 初一下學期,平行線拐角模型之豬蹄、臭腳、骨折模型,模型解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著重介紹了平行線拐角模型之鉛筆模型,本篇文章我們來繼續介紹拐角模型剩下的三個模型:豬蹄模型、臭腳模型和骨折模型,以及利用這三個模型進行解題。01「豬蹄」模型該模型類似英文字母「M」,我們稱之為M模型,也類似豬蹄,又稱之為「豬蹄」模型。滿足的條件為:點P在直線BC的左側,在直線AB與直線CD的內部。結論為:若AB∥CD,則∠P=∠B+∠C。證明的方法與上一篇「鉛筆」模型類似,我們提供一種思路進行驗證。
  • 七年級數學——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複習
    >4、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5、平行公理及其推論6、平行線判定方法的推論7、平移的性質2、M模型各種變式角度關係平行線M模型及其各種變形結論(豬蹄、鉛筆、拐角、鋸齒)五、思想方法2、模型思想基本模型:2線4角模型、3線8角模型、M模型(變式)模型思想的應用:①對較複雜的M模型變式,可分解為基本的M模型+內錯角或同旁內角;②較複雜的證明題可分解為簡單的幾個小模塊,如由角證平行
  • 初一數學平行線基本模型——「豬蹄」模型(M模型)
    什麼是「豬蹄"模型?先說說這個名字的由來,為什麼叫豬蹄模型呢?因為它長得像豬蹄,也有叫M模型或鋸齒模型的,都是根據外形來取的,只要你喜歡,叫什麼都無所謂。又∵∠B+∠D=∠BED(已知)∴∠D=∠BED-∠1=∠2(等式的性質1)∴MN//CD(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AB//CD(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直線互相平行)證明二:延長BE交CD於點F
  • 七年級下學期,平行線拐角模型之鉛筆模型,挖掘中間角變量
    初中幾何證明中,認識一些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選擇或填空題中,記住基本模型,解題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平行線中有四大基本模型,也是我們進入初中以來遇到的第一個模型。這一節我們主要介紹四大模型之一的鉛筆模型,看看其中有哪些結論或操作過程是需要我們掌握的。
  • 平行線拐角、飛鏢、8字型、翻折、角平分線模型分析,精選30題
    初一下學期,數學期末複習之相交線與平行線,40道精選題過關練習初一下學期,期末複習之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精選40題過關練習平行線拐角模型相信同學們已經不再陌生,一般有:豬蹄模型、鉛筆模型、骨折模型和臭腳模型,有拐點作平行線,有些題目會出現多個拐點,那麼我們也可以做多條平行線。
  • 初一數學:相交線與平行線難題精選,拐角模型解題方法知多少?
    能適應網課的同學也許變化不大,但是線上課困難或者在線課效率低的同學,這個時候可能就吃虧了!因為,初一下冊的內容與上冊相比,有不少的變化。以人教版為例,下冊的相交線與平行線,就讓一批同學摸不著頭腦!明明自己知道怎麼寫,可就是很難拿滿分。不是漏寫一步,就是畫蛇添足多寫一遍。沒錯,說的就是幾何過程的書寫規範!
  • 平行線的判定及其性質
    提要平行線的判定及其性質是初中幾何的基本內容,是進一步研究幾何問題的基礎,難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三.平行線的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提示:平行線的性質是兩直線平行以後才有角之間的關係,而平行線的判定是在已知某些角之間的關係條件下,得到兩直線平行的結構。為了有效區分性質與判定,可記住下列口訣:「已知平行用性質,要證平行用判定」。
  • 平行線四線三角模型,拐點模型
    當然啦學生看是學知識,或者複習知識,老師(肯定不能從這學到什麼新知識,但是溫故而知新)看主要看看這些模型的關聯,下載(加QQ群646808121)GGB文件可以在課上更好的演示,輔助教學。        下面是分解動作,建議同學們邊看邊思考:    有人發現了我把模型的名字也叫做「四線(線段)三角」因為一般畫出來是4個線段的感覺(其實當然是直線,但是故意殘缺),他們的通法就是過拐點做平行線的輔助線。01系列:常見拐點
  • 初一數學複習 相交線與平行線必考知識點及題型
    初一必會模型1、三線八角;2、拐角模型(鋸齒形、鷹嘴型、鉛筆頭型);3、等積變換模型。|知識歸納|1.相交線鄰補角:若兩角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對頂角:若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且兩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位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 倒角模型利器之平行線的兩把刀,提分必備
    「平行線」——是數形結合的工具,它是把「線的平行關係」與「角度的數量關係」互相轉化的工具。平行線是中學幾何的起步,規範的幾何用語,規範書寫幾何解答過程,是這一部分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靈活運用,面對各種變式就是關鍵。
  • 中考專題複習:第15講線段、角、相交線和平行線
    相交線4. 角的平分線與線段的垂直平分線5.平行線6.類型三 平行線【解後感悟】(1)根據摺疊必有角相等,利用方程思想構造一個方程即可;(2)解題的關鍵:拐角模型的運用,能正確利用拐角模型構造平行線找出角與角之間的和差關係即可;(3)角平分線與平行線的結合,一定會出現等腰三角形。
  • Photoshop消除鋸齒和羽化的方法
    有一種從黑色到背景白色的過渡效果。因此看起來比第一個圓顯得光滑一些。這就是消除鋸齒的效果了。所謂消除鋸齒並不是真正消除,而只是採用了「障眼法」令圖像看起來光滑一些。只要圖像是點陣的,鋸齒就永遠存在。 矢量圖像從結構理論上來說是沒有鋸齒的,但是由於顯示器的物理特性是點陣顯示,所以矢量圖像最終表現在屏幕上的時候也會有鋸齒現象。
  • 9年級培優:反比例函數的幾個特殊結論
    【結論3】如圖,反比例函數xy=k(k>0) 與反比例函數xy=m(m>0),k<m,在第一象限任取xy=m圖像上的一點A,過點A向y軸作垂線,與y軸交於點B,與xy=k的圖像交於點D;過點A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C,與xy=
  • 《平行線》說課稿
    難點: 本節教學的難點是用推平行線的方法畫平行線 教育目標的確定應建立在學生的學習基礎上,而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應該包括:學習數學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數學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技能目標:進一步認識平行線的概念;用符號表示平行線;會用兩種方法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及其平行公理。
  • 中學數學:圓中線與角線所涉及的25個經典模型(動圖/結論)
    01.平行於弦的半徑課本上有垂直於弦的半(直)徑,即垂徑定理,知二推三,平行於弦的半徑也是有特殊之處的。02.內外平分線03.特別圓周角的平分線證明1利用了線簇模型點擊查看線簇模型:相似三角形的經典模型上
  • 添加平行線構造模型圖,解決線段的比值問題,方法多樣有難度
    相似三角形中,有兩個比較基礎的模型,那就是「A」型與「X」型,線段的比值問題可以通過添加平行線,構造兩種基本模型圖或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解決。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添加輔助線,方法多樣,一道題目一般有多種做輔助線的方法,自己在解題時可以嘗試利用多種方法解題。
  • 八年級幾何輔助線模型之「角平分線四大模型」模型四
    同學們好,今天呢,分享關於角平分線四大模型的最後一個模型,角平分線+平行線的模型。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關係立即現)題目中,如果有角平分線,除了之前說的三個模型外,大家可以考慮過角平分線上一點作角一邊的平行線,交另外一邊於一點,構成等腰三角形。能給結論添加更多的條件。
  • 數學典型模型在平行四邊形性質題型中的應用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題型中,有一類數學典型模型運用比較廣泛,它就是「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模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類數學模型在平行四邊形題型當中的運用細節.【知識梳理】:數學典型模型:「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典型例題】例1.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DE是∠ADC的角平分線,交BC於點E.
  • 初中數學必刷好題019-經典常考正方形模型和結論(上)
    正方形是初中階段的高頻考點,特別是在八年級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裡基本是必考內容,所以掌握好正方形的基本模型和結論,對你準確高效解題非常有幫助。本文將重點介紹:正方形中的十字架模型,平行於正方形對角線+等腰模型,正方形45°角夾半角模型(有補充)。
  • 拋物線模型總結
    其實這些結論都是拋物線的相關性質,現將此些性質按照模型方式總結如下。特注,這些模型性質其實在高中數學中有用到,不過也可以用初中數學方法推得。為便於理解,本文拋物線解析式定為y=ax2,其實,對於任何y=ax2+bx+c函數,以下模型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