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習易經算晚嗎,易經是怎麼來的,越早知道越好!

2020-12-13 國學大觀園

簡介 | 觀世間百態,悟智慧人生

作者 | 國學大觀園

註: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此文原創

易經研究範圍類別是什麼

大家好,從今天起,我們繼續為大家議講解《周易》,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世界教科文組織還把《周易》作為第一本指導人生的書籍,連《聖經》都排在《易經》之後。可見世界都認識到《易經》的重要價值。

我們作為中國人,為國粹《易經》能走出國門受到世界的矚目和推崇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可是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對《易經》持懷疑的態度,認為就是一本算命的書,對傳統文化的精髓卻棄之不顧,著實讓人可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易經,不要求人人都成為研究易經的專家,從古到今,有幾個人能把易經都參透?我們懂得點皮毛的東西,也能指導我們的生活,比什麼也不懂強吧。

《三字經》裡說讀書先要從六經讀起,首先就是讀《易經》。現代人讀《易經》不容易,因為都是古文,現在我們的書本是簡化字,有些生僻字連讀音都不知道,更別說是弄懂意思了。所以我們就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講解,大家都能看明白。

其實《易經》只是易學研究的重要的一部分,並不是易學的全部。易學研究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幹支學、四柱學、紫微鬥數、陰陽五行學、六壬學、風水學、相學、易經、漢字學、星象學、符咒學、諸葛神數、星評江海、白鶴神數、祝由十三科、靈棋經等十八大類。

小編觀點:易經的詳細來歷?

周易又是《易經》的一部分,《易經》是易學研究對象的一部分。伏羲當年看見神龜身上的字,河圖洛書畫出來先天八卦,周文王說出了後天八卦,孔子後來又做了傳,伏羲、文王、孔子稱為「三聖」是經過多少代人共同耕耘的結晶。周公即周文王的兒子,也為《易經》做了爻辭。咱們的歷史起源於伏羲時代。伏羲作古後,女媧娘娘繼承下來。最早易傳中說伏羲是族裡的頭,是智者,他沒事就看看天,看看地,發現天象和地下、周邊的事物、山、水、太陽和月亮都很有意思,就開始琢磨,研究出了八個符號,來分別代表天、地、日月等等,這就是最初的八卦。經過了多少千年,直到後來周文王的出現,才開始解釋這個八卦符號所代表的意思,以及逐步開始將卦與卦組合成重卦,八八六十四卦由此產生。

周文王在討伐商紂王后文王作古以後,他的兒子武王繼位。後來是周公輔佐朝政。周公又把易經發展384個爻辭,所以才完善了易經整個六十四卦的體系。後來孔子又開始做傳,解釋前人的六十四卦和爻辭的具體意思和來歷。周文王是個了不起的智者,當年被商紂王的奸臣陷害,被昏庸無度的商紂王關到了河南地區安陽一代,一直關了七年之久。在獄中,文王沒有荒廢時光,苦苦鑽研易經的卦辭,後來周公又把各卦的爻辭填完,為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經典。

現在學習易經真的晚嗎?孔子50歲才開始研究易經,所以只要學就不晚。孔子接觸易經時間太晚了,看到易經就愛不釋手,相見恨晚啊!他太珍惜和喜歡周易了,經常翻看,竹書的繩子都斷了好幾根。孔子尚且50學易,有這麼大的成就,所以我們現在學習易經,應該是剛剛好的年齡,我相信只要肯學,就一定會學會的,現在學習完全來得及,一點不算晚!

孔子他天天看天天研究,把竹簡都看散了多次。還交給他的學生們。孔子給八卦做的爻辭傳叫做《十翼》。這是後來人們了解易經到底講的是什麼,是理解易經的橋梁。後人研究易經就是根據孔子的《十翼》來進一步研究的。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學習易經一定要靜下心來,手捧一本易經好書,旁邊放上香茗,多麼的愜意。

今日話題:你覺得易經難學嗎?為什麼?關注[國學大觀園],一起走進易經的智慧殿堂,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越早讀懂《易經》,越好命!
    世界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會有風雨雷電? 為什麼會有山呼海嘯? 人又是怎麼來的? 其實,失敗、貧困、爭鬥、孤獨、病痛,你所面臨的所有情況,都逃不過《易經》64卦,每一卦代表一種情況,每一種情況都有解決之道。 幾年前,親身經歷,感受到了《易經》洞察天機、神通廣大的神奇之處!
  • 《易經》教學第一講:學習易經有什麼用
    我想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學習《易經》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算命,更重要的是改命。《易經》就像是一部做人做事的人生手冊、行動指南。《易經》認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違背天道,「人在做,天在看」,所以按照天道來做就吉,不按照天道來做就兇。我不知道各位看過《易經》這本書沒有,能看得懂嗎?很多人回答,看過,但看不懂。但是《易經》這本書裡有兩個字你肯定看得懂,哪兩個字?
  • 中國人缺的三大法則,在《易經》中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其中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古代人用它預測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現代人則用它來引導人生。《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每個人學習《周易》的目的是不相同的,有的人純粹是好奇,看了我的文章就想了解一下;有的人認為易經是一門智慧,想學習裡面的哲學知識;當然我不否認還有人就是過來,就是想用易經算命的。這裡面沒有對與錯!易經自古以來都被分成兩派,象數與易理派。
  • 易經的智慧曾仕強教授易經為什麼淪為算命工具易經三大特性是什麼
    我現在發作出來正好上他的當,所以我就忍辱偷生,我非要把我的理想完成不可。因此他就在牢裡頭開始寫《易經》,替《易經》寫一些經文。所以後代有很多人,一被關到牢裡面去就要開始寫書,就是跟周西伯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學習的。周西伯他把他人生累積起來的寶貴經驗透過六十四卦,卦爻,卦有六個爻,而每個爻他都給它一些詞句來說明就成了今天的《易經》。因為在伏羲當年它是沒有文字的,那時候只有簡單的符號,可以說是無字天書。
  • 答網友:大家對《易經》有哪些看法?現在《易經》還有用嗎?
    這兩個問題很大,也很有代表性,要答好也很不容易,需要真正讀懂讀通《易經》。我談一點個人看法,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限於篇幅,只能說說概略,先說第一個問題,對《易經》的看法。這一部分也是我們現在學習《易經》的核心部分。第二,把《易經》作為數字系統去研究。撇開文字部分,探究八卦及六十四卦的數字關係。這一方面,懂得人很少,因為需要很高的專業水平。但很重要,這相當於一個數字基礎吧。第三,研究、利用《易經》中的方位。這一方面也不是太多,真正懂的人極少,騙子卻是很多。幾千年來都是這樣。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易經入門基礎知識
    在我們生活當中,處處都有《易經》的影子,但是我們普通人,普通老百姓只是日用而不知;天下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不過是「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天地之道,沒有一點複雜,每天太陽升起來,晚上落下去,這就是天地之道周易學習如何入門,講規律,所以學《易經》,一定要讀熟,要把《易經》的書全文讀熟,先建立易德,沒有易德的人不要學《易經》。 就像一個練武功的人一樣的,練武功的人首先注重的,是武德,沒有武德不要練武功,練武練得很好,練成採花大盜的很多。
  • 50歲前,讀懂易經這3句話,人越來越有福氣,越早理解越好命
    做人一定要知恩,記住別人的好,人生的路才會越走越好。可是,大多數人提到《易經》就犯了難:「都是古文,我連字都不認識,怎麼看得懂呢?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 所謂易經卜卦究竟是怎麼回事?
    但是後人因為文化差異,導致我們現代很難去學習這本古老的書籍了。所以有些人就鑽了這個空子,用易經來賺錢。利用人們的不懂,來騙取錢財。大家都一定都知道易經是一本可以卜卦的書,也就是可以預測未來,所以很多人就去找一些所謂的「高人」去給自己卜卦。
  • 人在做,天在看,《易經》中不可逆改的6條天規,越早知道越受益
    人在做,天在看,《易經》中不可逆改的6條天規,越早知道越受益反覆無常的人往往眾叛而親離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改變追隨對象或合作夥伴的機會大大增加。然而,中國人非常重視「忠誠」。那些跳槽者常常被視為「叛徒」,那些腳踏兩隻船的人也被視為反覆無常的人。忠誠並不意味著保守。我們該怎麼辦?
  • 《易經》:什麼是卦?八卦是怎麼來的?
    《易經》這部經典很難讀懂,末學雖然很久之前就已經接觸,但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了解的可能連一點皮毛都算不上,但還是希望把自己學到的分享給大家,有一點算一點,現學現賣吧,大家多包涵,多指教!同理,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變化,但每個變化之中,都包含了理、象、數這三個涵義,所以有些人把《易經》研究透了,把理、象、數搞明白了,他就可以知道事物的變化方向,萬事都通達了。那「八卦」是怎麼產生的呢?相傳是由三皇五帝時期的伏羲氏所發明的。
  • 易經入門:十句話帶你讀懂易經
    2、《易經》又稱本經,簡稱《易》,成書於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約三千年前。《易經》由卦辭及爻辭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而《易傳》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繫辭上、繫辭下、說卦、序卦、雜卦十篇。《易傳》成書於春秋至戰國中期,是對易經的注釋和發揮。
  • 科學已經證實,易經其實並非迷信,卡牌記憶法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我們大家都知道,二進位的發明者是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曾經還和牛頓爭奪微積分發明權。萊布尼茨的二進位觀點,其實主要就是2個數字:0和1。1967年,萊布尼茨曾與法國傳教士白晉通話,並闡述了自己發明了二進位這項偉大成果的時候,白晉卻不以為然,而是對他說:「你不應該把二進位作為一門新的科學來看待,因為中國的伏羲研究易經,其實早就已經說明了。」
  • 易經是迷信嗎?陰陽八卦在易經中有何作用,學習易經的目的
    易經原來很多人認為是迷信,不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迷信,迷信這個詞聽起來有一種愚昧和落後的意思。充滿了貶義。其實本身迷信這個詞沒有貶義的意思。從字面解釋,痴迷於自己的信仰應該是褒義的意思才對吧?
  • 易經洩露不可違背的6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越早知道越能受益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中醫裡面包括在內陰陽平衡的很多理論,還有中國許多哲學思想都受到易經的影響。易經這麼重要,為什麼研究它的人很少,這是因為易經的表現方式太複雜了,如果你想把易經學會,你就要先搞定64卦,這本身就很難,而且每一個卦的解釋又有很多,你就會發現這更難了,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現代人很多人喜歡學習易經,但又止步於易經的原因,為什麼?就在這64卦上,因為這64卦太難了!
  • 易經到底難不難學?學習易經有個捷徑,一般人不會告訴你
    而八卦又成64卦,再加上十天幹、十二地支等元素,很容易讓我們學習起來一頭霧水。64卦代表人生64個階段,每一卦都可以和其它卦互通有無,彼此轉化。可以說想要學好易經,掌握64卦是勢在必行的,也是一條必由之路。但是64卦如此的紛繁複雜,又十分多變,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天賦或者沒有時間,只好望「易」興嘆。
  • 李居明算八字有6個步驟來學習如何假裝為《易經》
    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一直對李居明大師的支持,現在網絡很多盜版李大師的視頻,很多讀者想學習李居明大師的課程,又找不到全部的視頻課程
  • 中國人對《易經》最大的誤會,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槍?
    從石器年代到現代信息社會,《易經》經過不斷傳承和發展,它是怎麼做到聳峙不倒,經久不衰?這個精確的答案沒人說得清。如今,年代飛速發展,它依然受到不少 易學 愛好者的追捧。雖然,每個人學習《易經》的起點不一樣,可是許多易學愛好者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常由於學不得法,下功夫不小,卻一直難窺《易經》之門。」那存在的誤區到底是什麼,易先生來為咱們解答。
  • 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低,一般在30歲左右。47歲即謂「晚途」。唐朝大詩人杜甫曾在詩中寫道: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此時的杜甫才46歲。已經稱自己到了晚年。「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曾在詞中寫道:老夫聊發少年狂。當時的蘇軾只有38歲,便自稱老夫。在古代,帝王稱自己為真命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都希望自己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