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觀世間百態,悟智慧人生
作者 | 國學大觀園
註: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此文原創
易經研究範圍類別是什麼
大家好,從今天起,我們繼續為大家議講解《周易》,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世界教科文組織還把《周易》作為第一本指導人生的書籍,連《聖經》都排在《易經》之後。可見世界都認識到《易經》的重要價值。
我們作為中國人,為國粹《易經》能走出國門受到世界的矚目和推崇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可是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對《易經》持懷疑的態度,認為就是一本算命的書,對傳統文化的精髓卻棄之不顧,著實讓人可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易經,不要求人人都成為研究易經的專家,從古到今,有幾個人能把易經都參透?我們懂得點皮毛的東西,也能指導我們的生活,比什麼也不懂強吧。
《三字經》裡說讀書先要從六經讀起,首先就是讀《易經》。現代人讀《易經》不容易,因為都是古文,現在我們的書本是簡化字,有些生僻字連讀音都不知道,更別說是弄懂意思了。所以我們就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講解,大家都能看明白。
其實《易經》只是易學研究的重要的一部分,並不是易學的全部。易學研究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幹支學、四柱學、紫微鬥數、陰陽五行學、六壬學、風水學、相學、易經、漢字學、星象學、符咒學、諸葛神數、星評江海、白鶴神數、祝由十三科、靈棋經等十八大類。
小編觀點:易經的詳細來歷?
周易又是《易經》的一部分,《易經》是易學研究對象的一部分。伏羲當年看見神龜身上的字,河圖洛書畫出來先天八卦,周文王說出了後天八卦,孔子後來又做了傳,伏羲、文王、孔子稱為「三聖」是經過多少代人共同耕耘的結晶。周公即周文王的兒子,也為《易經》做了爻辭。咱們的歷史起源於伏羲時代。伏羲作古後,女媧娘娘繼承下來。最早易傳中說伏羲是族裡的頭,是智者,他沒事就看看天,看看地,發現天象和地下、周邊的事物、山、水、太陽和月亮都很有意思,就開始琢磨,研究出了八個符號,來分別代表天、地、日月等等,這就是最初的八卦。經過了多少千年,直到後來周文王的出現,才開始解釋這個八卦符號所代表的意思,以及逐步開始將卦與卦組合成重卦,八八六十四卦由此產生。
周文王在討伐商紂王后文王作古以後,他的兒子武王繼位。後來是周公輔佐朝政。周公又把易經發展384個爻辭,所以才完善了易經整個六十四卦的體系。後來孔子又開始做傳,解釋前人的六十四卦和爻辭的具體意思和來歷。周文王是個了不起的智者,當年被商紂王的奸臣陷害,被昏庸無度的商紂王關到了河南地區安陽一代,一直關了七年之久。在獄中,文王沒有荒廢時光,苦苦鑽研易經的卦辭,後來周公又把各卦的爻辭填完,為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經典。
現在學習易經真的晚嗎?孔子50歲才開始研究易經,所以只要學就不晚。孔子接觸易經時間太晚了,看到易經就愛不釋手,相見恨晚啊!他太珍惜和喜歡周易了,經常翻看,竹書的繩子都斷了好幾根。孔子尚且50學易,有這麼大的成就,所以我們現在學習易經,應該是剛剛好的年齡,我相信只要肯學,就一定會學會的,現在學習完全來得及,一點不算晚!
孔子他天天看天天研究,把竹簡都看散了多次。還交給他的學生們。孔子給八卦做的爻辭傳叫做《十翼》。這是後來人們了解易經到底講的是什麼,是理解易經的橋梁。後人研究易經就是根據孔子的《十翼》來進一步研究的。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學習易經一定要靜下心來,手捧一本易經好書,旁邊放上香茗,多麼的愜意。
今日話題:你覺得易經難學嗎?為什麼?關注[國學大觀園],一起走進易經的智慧殿堂,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