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將大禹治水當做神話故事,但有證據表明這很有可能是真的

2020-12-20 風雨滄桑幾千年

很多人都將大禹治水當做神話故事,但有證據表明這很有可能是真的

誰也不能否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著五千年歷史並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流傳著無數美麗的神話傳說,像「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等,都早已成為我們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

只是,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這不過是因為先人們知識匱乏,不懂自然現象,或是出於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而編纂出來的故事罷了,自然做不得真,所以,也就不能將其作為歷史看待了,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上古先人們是虔誠的,同樣也是忠實於歷史的,那些如今被當做神話的傳說,是他們對天地、對自然的理解,更是對歷史的闡述,在今人的眼中,也許它們只是一些不足為信的神怪故事,但是對上古先人們來說,卻是一篇篇學說,解釋著世間所有的一切。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同樣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神話傳說,話說堯還在世的時候,中原地帶洪水泛濫,無邊無際,不但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更淹沒了房屋,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

對於水患給百姓帶來無邊的災難,堯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便開始尋訪能治理洪水的人,起初使用了鯀,但是鯀治水九年而無果,等到舜即位之後,任用了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接到這個任務,禹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掉以輕心。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帶領著伯益、后稷以及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當時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其間,更是「三過家門而不入」,此後,經過十三年的艱苦疏導,終於治水成功,讓天下百姓重新過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那麼,「大禹治水」究竟是神話還是真實的歷史呢?如果翻看先秦時代的眾多典籍就會發現,上面都記載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山海經海內經》中記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等等。

而經過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們的不懈研究,如今已經可以確定,在大禹生活的那個時代,確實曾經發生過一場足以毀滅華夏大部分聚落的大洪水,既然證明了大洪水存在的真實性,那麼,治水一說就並非只是無稽之談了。

無獨有偶,在一九九八年,曾經也發生一場特大洪水,雖然已經過去了二 十年,至今依舊令很多人刻骨銘心,毫不誇張的說,當時幾乎是傾全國之力,才艱苦的挺過了這場天大的難關。

而這樣一場洪水今天治理起來都困難重重,放在上古時期會如何呢?當時的先人們應付得了嗎?這樣高的水位,可能漫過大運河一帶底矮的平原嗎?這個平原,是一個衝積平原,也就是說,洪水的水面,應該遠遠高出這個平原。

所以,當發生洪水的時候,即使沒有大運河,河水也一樣會漫過這個區域,進入太湖流域的,因此,太湖是個洪泛區,底部是不可能有大量文化遺存的,然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量的文化遺存卻明明存在。

這就說明一件事,在文明誕生的那個時代,並沒有如此大的洪水,所以,如果不是大禹拓寬了三峽,那就一定是氣候變化了的原因,但是,不管氣候怎樣變化,只要有衝擊平原存在,就證明曾經有過無數次漫過平原的大洪水。

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拓寬三峽」,確有其事,而這也恰恰證明了「大禹治水」的可靠性,而他以疏導為主的治水方法,當然也不能僅僅用神話傳說來解釋了,因為這就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大禹治水可能不再只是一個神話傳說
    大洪水的故事滲透到人類文化中,但是它們是源於實際的地質災難,還是像許多神奇的壯舉和人物一樣奇特的幻想?對於這些神話中的至少一個,它是前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為中國最重要的洪水神話:為大禹治水提供了地質證據。
  • 《大禹治水》:傳統神話故事湧起時代浪花
    在餘培俠看來,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是神話故事還是民間傳說,都是國產動畫天然的寶庫,也是打造國產動畫最優質的基因。他在90年代的時候曾經製作了《中華五千年歷史故事》,十多年前,餘培俠也與大連動畫公司策劃製作了一部《大禹治水》,最後因為資金的問題沒有上院線。他認為,大禹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歷史英雄。
  • 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都指向了大洪水,它真的發生過嗎
    大洪水的故事世界各地都有流傳,如今種種證據表明大洪水真實存在過:不同版本的相似度和珠穆朗瑪峰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都佐證了這一點。一般人都認為這是神話故事,畢竟深究起來,大禹治水中有很多細節問題經不起推敲,還有種版本說大禹是得到了天神賜予的息壤,靠著息壤自動生長的能力成功遏制了洪水。
  • 大禹治水不是神話,專家情景再現大禹治水全過程!
    大禹治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大魚為了能夠治理黃河水患,三過家門,這種精神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大禹治水流傳了幾千年,但現在很多人認為大禹治水是一個神話,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專家們還原了大禹治水的場景。中美科研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宣布,在黃河流域發現了古代發生特大洪水的直接證據。這次大洪水被專家認定為大禹治水中的大洪水。更重要的是,黃河流域的發現,為歷史上夏王朝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帶隊研究的南京師範大學教師吳慶龍在黃河上遊積石峽考察時,偶爾看到一堆雜物,他們也發現了大量沉積物。
  • 《大禹治水》開播:用神話新番,講好中國故事
    動畫片《大禹治水》以中國古代經典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為藍本,通過巧妙的劇本改編、現代化的美術場景設計,以及4K超高清藍光畫面呈現,再現中國古典神話英雄「大禹」臨危受命、最終消除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同時也是少年大禹通過「追夢」完成了自身成長的過程。
  • 兒時讀的那些神話寓言故事,原來有很多都是被「篡改」過的
    小時候學過的那些神話、寓言故事,有很多都是被人篡改過的,甚至與原文完全不同。記得看過一個動畫片,製作的蠻粗糙的,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有印象。至今記得一個片段,是說主人公在一個以謙讓著稱的國家旅遊之時,正好趕上一場足球賽。
  • 中國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諾亞方舟,大洪水真的存在嗎?有何寓意?
    2、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神話時代的史前大洪水之所以很出名,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各國神話體系中都存在過神靈降下洪水的傳說,比如大禹治水、諾亞方舟和宙斯降下洪水的事件;二、流傳時間久,久到已經深深的刻印在了民族文化中,我們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應該聽聞過這兩個故事
  • 中外都記載有過史前大洪水,能說明諾亞方舟、大禹治水並非神話嗎
    對於這場大洪水的傳說,在東西方很多國家裡,均有相關民間故事、史料典籍進行了記載。眾所周知的是,中國對於這場史前大洪水,則有大禹治水的記載。巧合的是,西方所說的諾亞600歲的公元前2370年,大體正處於堯舜禹時期,也正是華夏大地濁浪滔天的時期。果真是一次時間的巧合嗎?其實問題並不這麼簡單。
  • 諾亞方舟的故事是真的?與中國大禹治水時間一致,是這樣嗎
    一個中美科學研究團隊在美國的《科學》雜誌上宣布:他們在中國黃河流域發現了古代一場超級大洪水的證據,而這也很有可能就是歷史上「大禹治水」中所提到的洪災,證據就是在黃河上遊積石峽地區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碎屑,被認為很有可能是上古時期洪水的沉積物,也證明了大禹治水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而古代有一場大洪水也被確認。
  • 大禹治水真的發生過嗎?
    那這和我們今天要說的大禹治水和夏朝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雖然大禹治水和夏朝在中國的《史記》、《漢書》和上古文獻彙編《尚書》裡存在是鐵打的事實,但是由於歐美考古學對當代知識界的影響,只要沒有在考古上的發現,沒有找到實證,都只能視作神話傳說。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找大禹治水、和後來夏朝存在的證據。
  • 諾亞方舟與大禹治水:從地理角度聊聊東西方神話為何形成各自特色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歐亞大陸的古文明記載幾乎都有一場對於洪水的回憶,在蘇美爾的文獻中,在基督教世界的聖經裡,在華夏文明的神話記載中,人類與洪水皆展開了殊死的鬥爭,其中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的傳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個故事的差異從哲學,地理等角度昭示了東西方文明的異同,具有極強的研究價值。
  • 史前大洪水真的存在過嗎?全世界有50個神話傳說都有相關記載
    在很多人的心裡,《聖經》記載的大洪水和諾亞方舟只是一個神話傳說,認為人類文明史上應該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事實真的如此嗎?事實上,有關滅世大洪水不僅僅是《史經》有記載,在《山海經》中同樣記載著《大禹治水》。對於《大禹治水》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聽說過,而且我國的不少史書都有相關記載,可見大禹治水大概率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
  • 為何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難道真的只是巧合嗎
    等到再大一點兒,認得字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以後,漸漸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不管中國神話也好,還是外國神話也好,裡面竟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為此總是不停的在心裡自問,難道這些真的只是巧合嗎?還是另有原因?
  •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真事?這件西周文物給出了答案
    中國上古時代的歷史,由於文獻的缺乏,導致其真實情況迷霧重重,這些歷史在近代,受到很多學者的質疑,並由此產生了疑古學派。在該學派所質疑的內容中,就有大禹治水的真實性。所謂大禹治水,指的是上古時代,洪水滔天,於是當時的共主舜帝為了部族的生計,而委派部落裡面懂得治水的人治理水患。
  • 二年級《大禹治水》,神話故事好讀,理解英雄人物有點難!
    這兩天,我們二年級小學生用了四節課學完《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課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描寫了大禹治水的艱辛以及他的心繫百姓、無私奉獻、智慧過人、治水有方。對於神話故事,小學生們都十分喜歡,朗讀的欲望也比較強。但由於生活閱歷有限,環境不同,孩子們對於大禹的偉大理解得不太深入,甚至有些吃力。語文老師們都在感嘆:英雄離小學生太遠!理解英雄人物太難!
  • 女媧補天的真相竟然是大禹治水
    其實關於女媧補天的原型,學術界與民間都有種種猜測,其中不乏有人結合西方諾亞方舟的故事,綜合東西方神話,聯繫整個上古社會的大洪水,也有人甚至聯想到神戰。下面便讓澤君給大家梳理一下。表明他不是自己腦子一熱自己編纂,是由來已久的。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是共工戰顓頊,不是大家常見的戰祝融,其實共工是很暴躁的,基本戰遍了上古諸帝,以後細講。關於共工戰祝融,我們直到唐朝在司馬貞的著作才有提及,唐朝弘文館學士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描繪了共工與祝融相爭,不勝,最後怒撞不周,引起了女媧補天。這也就是廣為流傳的版本。
  • 於《山海經》中的大禹治水,竟真實存在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關於《山海經》全書涉及的地域範圍及相關物事虛實,歷來眾說紛紜。很多學者都認為是一次國家地理大普查之後的文獻記載,有一些確實能確定下來,比如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
  • 「大禹治水」並非傳說,在4000年前的巖石中,專家得到了千古答案
    我國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歷史時光中,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許多富有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比如說「大禹治水」、「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在人們的眼中,這些故事全部都是先人們虛構出來的。但有句話說得好,「藝術源於生活,而藝術又高於生活」。
  • 大禹治水的故事讓人吃驚,怪不得魯迅說:禹是一條蟲
    大禹治水的故事讓人吃驚,怪不得魯迅說:禹是一條蟲。大禹治水的典故我們從小就開始聽到,他為了治理水患,用了自己畢生精力,最終才得以成功。但是,堯舜禹以及之前炎黃時代的大部分故事,都是靠著傳說流傳下來。那麼,對於大禹治水這件事,到底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呢?這個故事,最早見於《山海經》之中,現在市面上的這本書多是明清時代重新抄錄並且配圖的版本。山海經中對各種奇珍異獸,山河大川的描述多比較誇張,甚至有些荒誕。比如九尾狐,雙面人這樣的神奇物種,就出現在這本書中的。
  • 二年級《大禹治水》,不僅是一篇動人的神話故事,還是一篇好範文
    二年級《大禹治水》一文,編者選編的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在讀故事、講故事的語言實踐中,體會大禹心繫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此文不僅僅是一篇古代神話故事,還是一篇敘事性極強的學寫記事類文章的好範文。將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這是每一篇課文最基本的要求,在讀的基礎上能熟記「大禹治水」的故事,能從字裡行間和人物的對話中體會大禹心繫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應該是我們學習此文的重點。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故事發生的背景。在4000多年之前,我國的黃河流域一帶經常發生水災。「洪水泛濫、淹沒田地、衝毀房屋、傷害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