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學年齡不夠,聽聽幼兒園老師怎麼說!

2021-02-19 快樂信陽

很多家長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讓寶寶提前一年上幼兒園。暫時的問題解決了,可是當孩子大班畢業後,卻會遇到因年齡不夠無法入小學的窘境。讓孩子復讀一年吧,又怕耽誤孩子寶貴的時間,找關係入小學吧,又怕孩子太小適應困難!在做決定之前,我們不妨先仔細分析一番。

能早入學是最好。當面臨這樣的選擇時,多數家長希望能有機會讓孩子早點上小學。家有女寶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早入學,這樣在孩子的整個學校生活中都會有年齡上的「優越感」;家有男寶的父母同樣希望孩子能夠早入學,這樣即使孩子入學後的表現差強人意,也可以為孩子多找一個藉口。

競爭意識是根源。家長的「不理性」,根源在於「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意識。當前,我國的教育在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之下,已異化為競技教育,就是把所有學生納入一個跑道競爭。

為讓孩子贏得先機,很多家長讓孩子早學、多學。這讓孩子過早陷入沉重的學業負擔中。少數家長迫於無奈只能選擇讓孩子復讀一年幼兒園。每天接送孩子時遇到孩子已經上小學的同學或家長,內心陷入深深的自責,怕自己的無能為力讓孩子浪費了一年的寶貝時間而落後於原來的同伴!

▲「彈性入學」為何不可行。面對這樣的現實,很多家長都在抱怨:為什麼不調整一下幼兒的入學限制呢?其實,關於調整我國兒童入學年齡限制的建議,早在十多年前就出現了,比較集中的建議是,對兒童實行「彈性入學」,最早五歲最遲七八歲,由監護人根據孩子的心智發育情況來決定。這是比較人性化的措施,貼合孩子身心成長有早有晚的實際情況。

但彈性入學並沒有被採納。因為在中國實行「彈性入學」看來很難。難點不在教育資源上,學位需求上的變化,只要教育部門做好規劃,完全可以應對。而問題在於,如果實行「彈性入學」,多數家長會讓孩子提前入學,而不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入學。在家長瘋狂到不顧胎兒預產期選擇在8月31號之前「剖宮產」讓孩子提前入學的情況下,要求家長理性選擇孩子入學時間,難度可想而知。

我們都知道,只要是做選擇,就會有得有失。因此,無論是「拔苗助長」讓孩子提前入小學,還是無可奈何讓孩子復讀一年幼兒園,對孩子來說都有其優勢及劣勢。

雖然我國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銜接存在非常大的差異,但所有人都知道現行的學制:幼兒園畢業了就應該讀小學了。

在幼兒園的最後一學期,老師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向孩子們展現他們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孩子們也三五成群地憧憬著自己的小學時光;家長們更是早就打聽好哪些孩子還能和自己的孩子同校、同班,提前將這些未來的同學、家長邀進自己的朋友圈來!直接讓孩子入小學,孩子就會在這樣連續的學習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進行心理上的過渡。

我們都是讀書的過來人,在學校時總是很羨慕班級那些年齡比自己小一歲甚至兩歲的同學,無論他們成績如何,他們以更小的年齡和你在同一個年齡班就已經是一種優勢了。何況,同樣一年畢業,他們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為自己的事業、家庭做準備,而不像自己,接下來的一切事情都必須安排得非常緊湊才能勉強趕上!

讓孩子提前入學,孩子的整個學校生活,甚至畢業後走出學校,這種年齡上的優勢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和資本。作為班級年齡較小的那群,總會得到老師、同學稍微多一些的關心和稍微多一些的寬容。他們年齡小,所以年齡大的就應該幫助他們;他們年齡小,所以即使犯同樣的錯誤,也會得到更多的寬恕。

無論任何一種教育模式,都必須承認成熟在孩子身心發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這也是國家對孩子入小學年齡進行限制的一部分原因。5歲的孩子和6歲的孩子,就這麼一年的懸殊,在自理能力以及心智發育方面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就自理能力來說,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直接從任何事情都有老師提醒幫助的他律階段進入到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完成的自律階段。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不是他不願意或者能力不夠,而是身心發展階段不允許。

孩子入小學後,你會發現整個家庭的運作方式也在跟著改變。相比正常年齡入學的孩子和家長,小年齡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適應小學生活,家長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孩子適應。

比如,其他孩子都能正確握筆,小年齡的孩子因為手部的精細動作發展能力限制而不能很好勝任;

其他孩子都能在上課的幾十分鐘內管好自己,集中注意力,小年齡的孩子因為心智發育的限制就是沒辦法達到這個最基本的要求……

年齡差距所帶來的這些發展限制,就需要孩子和家長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來練習、完成。


《快樂1+1》節目播出時間

首播:公共頻道18:30

重播:次日綜合頻道18:05

       公共頻道8:15  12:05


欄目熱線:6659889

招商電話:13939760747



編輯:錢泓汝 於楠楠

相關焦點

  • 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聽聽園長怎麼說
    相信不少家長在孩子適應了幼兒園之後,就會開始考慮給孩子選興趣班的事。我家樂樂就是這樣,小班下學期幼兒園裡就開設了各種課後興趣班,家長們紛紛商量要給孩子報哪些。園長似乎也很了解家長的心思,還特意給家長們開了個會。會上園長說的話也讓慢媽我受益良多。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
  • 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如何算?聽聽專家怎麼說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針對「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如何確定」,專家、家長、老師發表了各自觀點↓↓↓劉堅(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這種不「一刀切」的做法更符合教育規律。教育是講究科學的,入學年齡應該根據科學而來,不能隨心所欲地「拍腦袋」。從教育實踐來看,很多提前入學的孩子,不僅沒能實現搶跑,而且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挑戰。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曾對數以萬計的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孩子如果推遲一年上學(從6歲推遲到7歲),多動行為會明顯減少,學習表現也更優秀。
  • 3歲送孩子上幼兒園?20年教齡的幼兒老師:這才是最佳入學年齡
    導讀:3歲就送孩子上幼兒園?20年教齡的幼兒老師:這才是最佳入學年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就送孩子上幼兒園?20年教齡的幼兒老師:這才是最佳入學年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北大教授說出了孩子的最佳入學年齡,驚呆了
    幼兒園老師也反映,相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年齡稍大的孩子照顧起來顯然輕鬆很多。同齡孩子間,女孩子會比男孩子更容易理解老師的話,相對來說也比較乖巧,這是因為女孩子的心智發育會比男孩早。➤ 學齡階段的男女孩子有什麼區別?在小學階段,男孩的智力發育普遍比女孩晚2年,所以在小學階段甚至到初中,班裡排名在前面的往往都是女孩子的多。
  • 聽聽一線小學老師怎麼說
    國家的規定,學習應該建立在孩子的年齡特點之上,學齡前孩子主要是玩中學。教育問上,更應該重視的是培養孩子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一些知識。 還有一點,過去入學年齡是7歲,後來改成了6歲,已經提前了一年,如果再辦公立學前班,無形中等於又提前了一年。
  • 孩子差一天滿6歲,開學能不能讀一年級?聽聽教育部怎麼說
    家長基本上都對自己孩子的學習很操心,從幼兒園一直操心到大學。像幼兒園要不要學習雙語,像小學老師是不是高等院校畢業的,自己的孩子要不要從小學就開始參加課外輔導。自己孩子學什麼樂器比較好,要不要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為小學的入學年齡有一定的規範,六歲才能上小學。
  • 孩子差一天滿6歲,開學能不能讀一年級?聽聽教育部怎麼說
    家長基本上都對自己孩子的學習很操心,從幼兒園一直操心到大學。像幼兒園要不要學習雙語,像小學老師是不是高等院校畢業的,自己的孩子要不要從小學就開始參加課外輔導。自己孩子學什麼樂器比較好,要不要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因為小學的入學年齡有一定的規範,六歲才能上小學。
  • 小學入學年齡或放寬?
    現象:    有提前入學者卡在學籍上    當前廣州小學入學年齡規定為:當年8月31日前滿6周歲,這導致孩子遲出生幾天,就要晚入學一年。有家長甚至為了讓孩子趕在9月1日前出世而提前剖腹產子。「現有規定太死板,給半年的機動時間更加科學。」方女士的孩子9月份出生,她覺得若廣州小學入學截止日期能延後至當年年底,那她的孩子就不用推遲一年上小學。
  • 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有變?嘉興有關部門怎麼說
    「遲一年上學,是最幸福的一年」廣州蔡女士的女兒涵涵目前就讀華景小學,因孩子出生在2006年10月,涵涵比同年出生的幾個小夥伴晚了一年上學,她多讀了一年幼兒園,在近7歲的時候讀的一年級。如今對於一年級就讀截止年齡可能有變動的話題,她認為,無論將截止時間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會有家長糾結,不滿」。
  • 教育部:入學年齡改了?孩子7歲才能上幼兒園?
    自從看到霍思燕的兒子嗯哼,我就很好奇人家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情商高,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定是沒少上早教班。但看了《爸爸去哪兒》才知道,嗯哼4歲了都還沒上幼兒園。對此,嗯哼的爸爸杜江解釋道:霍思燕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看到一本書說,晚上一年幼兒園,是對男孩最好的禮物。
  • 小學入學年齡鬆動,多上一年幼兒園,還是提前入學?
    很多人據此認為上學時間有鬆動,意味著孩子可以提早入學。讓孩子提早上學,才能「贏在起跑線」,真的是這樣嗎? 多年來,中國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中國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 幼升小入學年齡將放寬?早入學還是晚入學好?小學退休老師這麼說
    小學入學年齡現在都是截止到8月31日年滿六周歲。意味著,9月1日當天及之後出生到12月31日的寶寶都會多上一年幼兒園。入學年齡放寬到12月31日滿六周歲,你贊同嗎?按照法律規定,年滿六周歲的孩子,就要接受義務教育。
  •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其實,當時我也為老大上不上學前班困擾過,不過,孩子爸爸立場比較堅定,認為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年齡的事,順其自然最好,後來我也就打消了讓孩子上學前班的念頭。」李女士說,老二是在一家公立幼兒園上的,幼兒園沒有學前班,中班升大班的時候,一個班40多個孩子有一半離開幼兒園轉去上學前班,只剩下21個孩子,「我家老二沒轉。」
  • 孩子滿3歲就要送幼兒園?聽聽育兒專家怎麼說,父母別送錯了
    本來剛開始幼兒園老師看到孩子這麼小,覺得還不到送到學校的時候,無奈在同事的堅持下,幼兒園最終還是接受了她家孩子。自從孩子去了幼兒園後,每天回到家都沒有過去的活力,愁眉苦臉的不想與人交流,而且孩子過去很聽話懂事,但上學後經常和家人大發脾氣,還摔東西。
  • 小學入學年齡不宜「一刀切」
    有關孩子上學的問題,從來都會引發相當多的話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點入學是好事。」江西省南昌市民吳先生說。2018年4月9日,南昌公布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小學新生入學年齡為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滿6周歲的兒童。吳先生的孩子差3天才滿6周歲。
  • 家長們注意了:入學年齡調整,老師開心,家長頭疼
    這就表示:小學孩童的入學年齡不一定非要在8月31日前,要求年滿6周歲了,但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規定一出來後,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持有不同的意見。 但是如果全班都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估計老師每天都會被逼迫成為奶爸奶媽了,如果孩子的年齡集體偏大一些,那麼無疑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都要簡單和輕鬆一些。 第二個問題就是,如果孩子上小學,同一個年級,但是年齡都參差不齊,可能也會容易出現教育資源傾斜,以及學生心理壓力大等不同程度的問題。
  • 小學入學年齡放寬是否可行 各國入學年齡管理規定
    《法制晚報》消息稱,某小學一年級組的老師們認為,將入讀時間再往前推,孩子的生理、心理條件都未準備好,「一年級的系統化學習,對於不滿6周歲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難完成,無論是從握筆、專注力、模仿力、理解力等方面考慮,實在不適合再提前入讀年齡。」據人民網報導,業內人士表示,改變截止時間點還要考慮到各所學校的招生指標和接收能力。此外,還要統籌過渡期的問題。
  • 聽聽專家怎麼說
    眼看自家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很多父母都在猶豫要不要送孩子上幼兒園。「聽說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
  • 孩子剛滿3歲就要送幼兒園?聽聽育兒專家怎麼說,父母別送錯了
    本來剛開始幼兒園老師看到孩子這麼小,覺得還不到送到學校的時候,無奈在同事的堅持下,幼兒園最終還是接受了她家孩子。 自從孩子去了幼兒園後,每天回到家都沒有過去的活力,愁眉苦臉的不想與人交流,而且孩子過去很聽話懂事,但上學後經常和家人大發脾氣,還摔東西。
  • 小學入學年齡限制之爭 提前和推遲入學各有利弊(圖)
    但是,幼兒園和小學老師都表示,根據教學實踐經驗,相差一兩個月的孩子心理上的差異會很大,提前入學會對孩子心理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小學三年級以前,很可能不會那麼優秀,甚至成為班裡的「小尾巴」,從而「掉隊」。  雖然專家的態度比學校和幼兒園要「寬鬆」一些,但也都明確表示,提前入學和推遲入學各有利弊,關鍵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發育情況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