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以探索性勞動傳承學科使命,以田野實習培育...

2020-12-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以探索性勞動傳承學科使命,以田野實習培育考古英才

2020-03-27 來源:教育部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勞動存在多種形式,包括家務勞動、服務性/公益性勞動、生產勞動、探索性勞動、藝術性勞動,軍事勞動、管理勞動等,傳統的生產勞動只是勞動中的一種。在高等教育階段,真實勞動、探索性/創造性勞動成為勞動教育的主要特徵。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根據學科特點,堅持田野考古實習課程建設,以探索性勞動教育傳承學科使命,以田野實習培育考古英才。「田野考古教學實習」課程是探索性勞動教育課程的一個典型案例。

  一、課程概況:知行合一

  北大考古專業創辦於1952年。一代代北大考古人篳路藍縷,青絲成雪,薪火相傳,逐步將田野考古教學實習課程建設為全國高校效仿、借鑑的「北大模式」,世界一流的考古學實習課程。田野考古教學實習課程是北大考古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一般在三年級上半期進行,為期一個學期,均在野外考古現場進行,課程內容分為田野發掘、室內整理、田野調查、報告編寫四部分,動手動腦緊密結合。其中,田野發掘包括居址與墓葬遺存兩部分;室內整理是對發掘收穫的分析與研究;田野調查既是田野考古的主要內容,也是考古發現的重要方法;發掘報告撰寫是科研成果的具體呈現。經此完整的訓練過程,畢業生可勝任田野考古的全面工作。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考古實習期間,師生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集體用餐、上工不輟。帶隊老師一般3至4人。他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晴天上工,雨天上課;白天手把手地教發掘,晚上一筆一筆地改記錄。同學們不畏艱難,在艱苦環境中勵志提升,在勞動探索中增長才幹。整個學期,學生和老師、工人一起在考古現場揮汗,動手動腦,直接面對考古前沿現象。這門專業課是典型的勞動教育融合課程,充分達到了勞動教育目的,考古專業同學因這門課程而有了獨特氣質。

  二、課程特點:面對前沿現象,走在學術前沿

  面向真實現象是勞動教育的特點之一,面向前沿現象更是探索性勞動的關鍵。北大田野考古實習課程把動手動腦與學科最前沿的現象緊密結合,把基礎教學與重大科研相結合,既出人才,又出成果,形成了北大田野考古教學實習的特色。  

  重要遺址是解決考古學術問題的關鍵,是學科最前沿的現象聚集處,故我們的實習地多選擇重要大遺址,如西周都邑周原遺址、秦人都城雍城遺址、特大史前中心聚落石家河遺址等。

  讓學生接觸考古最前沿的現象、參與重大學術課題是田野考古教學實習的核心目標。近年來,考古實習內容多涉及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如「周原地區商周時期的聚落與社會研究」「早期秦文化研究」「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科研項目的實施提升了田野考古實習水平,豐富了教學內容,形成了重大學術問題研究與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良好互動與循環。

  三、立德樹人:「支部建在考古隊上」

  在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相結合的課程中,在專業教學中有機融入立德樹人的內容以實現勞動教育總目標。「支部建在考古隊上」是我院堅持多年的重要育人舉措。2012年6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調研高校黨建工作時,充分肯定了把「支部建在考古隊上」的做法。我院師生深受鼓舞,更加堅定地在考古隊上建好支部,把考古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愛國奮鬥精神的傳承者、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責任編輯:曹建)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探索性勞動教育傳承學科使命——
    日頭西斜,落日餘暉灑在整齊的考古發掘探方群間,剛剛完成一天8小時田野實習的學生們沁著汗珠的臉龐也漫上了金色。在他們的臉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讀出了「幸福」二字。  田野考古實習課程是高校考古專業的必修課,但連續4個月的野外實習實屬少見。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川大考古是中國西南地區田野考古...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實習生 王嵐「四川大學考古一直走在學術的前列,是中國西南地區田野考古的先行者、實踐者和探索者。」31日,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這樣評價。
  •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⑤|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川大...
    靳曉沛 川觀新聞記者 吳曉鈴 吳夢琳10月31日,在中國考古學前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教授高度評價了四川大學考古專業。他表示,四川大學考古一直走在學術前列。
  • 【關注】安溪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副院長沈睿文,副市長周真平,縣領導吳毓舟、陳劍賓、林毅敏出席活動。籤約儀式上,縣長吳毓舟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以及泉州市文旅局代表籤署共建協議;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還共同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揭牌。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揭牌成立
    黃河新聞網曲沃訊(記者 張李鵬)12月12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在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曲村聯合考古隊駐地小院揭牌成立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以及臨汾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奮增、曲沃縣委書記楊保春、縣長吳濱共同揭牌。提及曲村這個小院,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頗有感觸,他說,我們當前所處的這個小院是一座考古聖地、是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是北大學子的精神家園、更是北大和山西考古同仁乃至山西人民友誼情誼的一個見證。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
    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很好
    連日來,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一事持續引發社會的關注與熱議。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聲援」湖南耒陽女生
    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鍾芳蓉選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2020年高考676分,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一時間成為「考古界團寵」,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和工作者為她送上50斤「考古豪華大禮包」。
  • 北京大學院系魅力展示:考古及博物館學科
    考古文博學院的歷史與現狀   在中國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學最早設立了考古學研究機構。1922年,北京大學國學門下成立考古學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學在歷史系設立考古學專業;1983年,考古專業從歷史系分出來,擴建為考古學系;1998年:北京大學與國家文物局聯合辦學,成立考古文博院;2002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 高校考古教師暢談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座談會上,首先由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作主題發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 雷興山中國考古學透物見人,重建了古代史,初步揭示了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與文化價值,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基礎研究還較薄弱,尚未建好文化遺產價值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考古學的發展有其自身學科的特點,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還必須以國家需要為導向。
  •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對考古工作提出最新8點要求!
    來自全國40餘所開設考古、文博專業高校的學科負責人和教師代表100餘人參會。共同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提出的4點要求為考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賦予新時代考古學的新使命,考古工作者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必達。
  • 雙導師雙課堂雙班主任培養考古新生力量——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系列...
    沈睿文介紹了近年來考古文博學院在學科體系建設方面的目標和成效,同時提出在大學期間,青年學生應該增廣學科見聞,擁有交叉學科的視野和研究技能。彭明浩指出,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個溫馨、溫暖的大家庭,在學院的學習會幫助各位同學逐漸明確人生的方向,希望家長們學會適度放手,給孩子們創造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幫助他們更快速地適應大學生活。
  • 全國高校考古教師暢談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座談會上,首先由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作主題發言。四位學者與大家分享了各自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心得體會,並探討了各高校考古、文博專業的發展方向。
  • 北京大學通報表揚考古文博學院王迅等八名師生
    2007/09/18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悠蕁 9月17日,北京大學下發通知,決定對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工作隊王迅、胡剛、何嘉寧
  • 名校名專業:北大考古專業,中國第1個考古學專業,每年招40-50人
    今天名校名專業帶領大家走進的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懷抱田野,重建歷史!考古出土的器物是不能開口說話的「無字天書」,一個真正的考古學者肩負著透物見人、重建古史的艱巨任務。北京大學在1922年即成立了考古學研究室,可以說是與中國考古學共同起步。
  • 本周六的這次大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將揭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將就考古學的前沿發展展開學術討論。同時,本次大會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上,將有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 北京大學2012全國中學生考古夏令營招生簡章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是最早開始培養中國考古專業人才的教學機構,是中國考古學研究的學術重鎮,享有「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之美譽。邁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大門,也成為全世界眾多有志於中國考古事業的學子的夢想。
  • ...田野裡開出美麗的花朵——北大文物建築田野記錄與價值發現課程...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於1998年創辦考古學專業文物建築方向,成為國內第一家於本科階段開設文物建築相關專業的院系,徐怡濤、杭侃、孫華、王書林、張劍葳等人共同完成的「中國建築的科學認知:北大文物建築田野記錄與價值發現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實踐」引領了學界發展,對相關兄弟院校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在中國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學最早設立了考古學的教學研究機構。北大考古的歷史幾乎和中國考古學的歷史同樣久遠。學院擁有強大的教師陣容,現有教工107人。其中事業編在職49人(含新體制5人),勞動合同制9人,博士後8人,離退休41人。事業編在職人員中,教學科研系列35人(含新體制5人),實驗技術系列4人,博物館研究系列3人,圖書資料系列2人,行政崗位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