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終歲末時,上觀區情頻道的「品區·年度詞」系列給上海16個區送上了「年度詞」。今年送給青浦的年度詞,是「三視圖」。乍一看,這個詞和水韻悠悠的青浦好像不只沒關係,甚至還有些「割裂」?別急著關閉頁面,聽小編把龍門陣擺完,你也許會有新的想法。
先從最近的一件事講起。12月7日和8日,環義大利自行車賽旗下賽事「環意Ride Like A Pro」在中國舉行,這項世界著名的自行車賽事品牌,首次走出義大利就「騎」到了上海青浦。那些著名騎手們穿行在澱山湖畔、朱家角的小橋流水間,車手及觀眾在賽事過程中飽覽江南水鄉青浦的美景,美滋滋。要我說,這哪是「Like A Pro」,簡直就是「Like A Boss」!
這個賽事是一個縮影,剖析清楚了它,也就讀懂了今年的青浦。賽事集合了三種視角:國際視角,因其是國外著名賽事;國家視角,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火如荼,賽事中多賽段就在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先行啟動區裡;本地視角,青浦的水韻、古韻在賽事中完美彰顯,江南水鄉的開朗自信、落落大方,給選手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個賽事如此,青浦全區一年的發展也如此。這幾年,青浦通過跨越式發展,走得有些「快」,青浦早已不是人們遙遠印象中的「吳下阿蒙」。不過,青浦的發展不是單向度的「紙片人」,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從三種視角去看,也許才能看到立體的青浦。
第一種,是國際視角。網紅歌曲裡唱,「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卻是「6+365」、永遠不會打烊的,今年第二屆進博會剛圓滿落幕,國家會展中心裡的電子計時牌就已經把第三屆進博會的倒計時安排上了。通過進博會的帶動和溢出,青浦已經不是「郊區咖」,也不只是「上海咖」、「全國咖」,而是「國際咖」了。
共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來了7000多位境外採購商,以711.3億美元的意向成交額收官……這是第二屆進博會交出的「成績單」。作為「進博會永久舉辦地」,青浦交易分團累計提交意向訂單在全市排名靠前,位列第二。為了謀劃好「6+365」永不落幕的進博大戲,青浦也主動抓住機遇,做了不少事。6月,青浦區發布了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這份指標體系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板塊,詳細設置各項指標。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其根本在於經濟的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說白了,指標體系是一種支撐和手段,顯示的是青浦對於承接放大進博「溢出效應」的雄心。
另外,就在這個月初,青浦綜合保稅區揭牌儀式舉行,綜合保稅區這一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正式落地青浦。這對於讓「展品」變「商品」,是極大的利好:「6天」展會上的保稅進口商品以往只能展示不能成交,如今青浦通過綜保區保稅倉功能延伸,讓綠地全球貿易港進口商品實現直銷,可在海關監管下直接把進口商品銷售給全球消費者。「國際咖」,名不虛傳。
第二種,是國家視角。說到這裡,你也許在屏幕對面露出了會心一笑,因為你一定懂我要說什麼——長三角一體化。作為一個全年都在關注這件大事的記者,我確實見證了這項國家戰略是如何在青浦、吳江、嘉善尤其是青西地區落實、落細的,全過程如同澱山湖拍向彩虹橋的波浪,綿而不絕、穩而不斷。
年頭,位於金澤西岑的華為青浦研發基地順利完成土地摘牌,夏天前期土方圍牆單位已進場施工,預計明年,華為基地就可正式開工。華為可說是產業項目中的李佳琦,「帶貨能力」是一等一的強,目前已經有不少軟體信息產業鏈上下遊的項目落戶青浦或正在洽談中,高品質的醫院、學校、人才公寓等也相繼在青西地區、示範區的先行啟動區落子,示範區的交通互聯互通程度也越來越高,目前已有5條區域公交線路在青浦、吳江、嘉善之間開通。「投資示範區就是投資未來」,青浦區領導說的這句話,真是一點沒錯。
有了金剛鑽才能攬瓷器活,為了保障服務這些建設工程、產業項目以及企業和個人辦事,青浦的政務服務今年也以「示範區」為尺度,進行了多次升級:3月底,青浦區市場監管局頒發全區首張「長三角一體化」跨區域通辦的營業執照;5月底,青浦辦理了首單長三角跨省個人「一網通辦」便民事項;7月初,青浦嘉善兩地市場監管部門經實現跨區域「證照聯辦」;9月初,青浦區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能級再提升,首次啟用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專用章的電子印章……
如果說,項目建設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肌肉」,那麼制度建設就是發展的「骨骼」和「血液」。再強大的肌肉都需要骨骼去支撐、需要血液運送養分,骨架是否結實、供血是否通暢快速,才是決定一個有機體「戰鬥力」的最關鍵因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固然需要項目落地,更需要的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制度改革創新。青浦一年來的先行探索,正是著眼於此。
第三種,是本地視角。儘管有了進博會和長三角一體化兩件大事的加持,但青浦的「內秀」,卻一以貫之。
城市建設方面,近來青浦打造環城水系公園,圍繞城區陸續建成21公裡環城水系、建設多個主題公園。隨著這些公園、親水平臺陸續向市民開放,上善廣場、水城門等迅速成為網紅景點,環城水系公園已成為供市民遊客休憩的公共空間。
鄉村振興方面,金澤蓮湖村是上海唯一一個「長在公園裡的村莊」,依託青西郊野公園的生態基礎,村內河湖縱橫,宅院林立,民風樸素,一派江南水鄉風光;歷經3年創建,朱家角張馬村已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個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的小村莊成了上海又一處世外桃源……青浦,美得讓人發出歌裡唱的那種感慨:「就像是失去神經,我感覺不到呼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三種視角下,看到的青浦之美各不相同,但其實,三種視角是同一種視角,指向同一個詞:上海之門。無論是用國際視野、國家視野還是本地視野去看,青浦都正在用開放的胸懷、包容的氣度,去笑迎八方客,打造更名副其實、更有品質有內涵的上海之門。
所謂三視圖,正視、俯視和側視這三種視角,其實是基於三維坐標系的X、Y、Z軸建立。要想完全看懂青浦,恐怕還要再加一個第四維度:時間。一切工作都無法一蹴而就,一切努力都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也好,長三角一體化的「化學反應」也罷,都需要放在一個更大、更長的時間尺度裡去檢驗。小說《三體》中有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這同樣適用於地區發展——一切不可操之過急,過程的美麗、人們的獲得感,有時比單純的結果更加重要。
最近一個詞很流行,叫「初心」。到底什麼是初心?電影《獅子王》裡有句臺詞說得很棒:「Remember who you are」(記住你是誰)。誠然,青浦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青浦,但換一種視角,青浦依然還是原來的青浦——生態綠色、古韻悠遠、水鄉風情,這些都將為青浦未來的發展提供意想不到的助益。青浦的「三視圖」,最終也將變成價值連城的富春山居圖。
資料:上觀新聞
原標題:《青浦的「三視圖」,如何拼成立體的「富春山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