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成第二大殺手,你還玩梗「網抑雲」?霍金這6個字道出真諦

2020-09-12 枕書美文

「《奇葩說》中史航老師提到過物理學家《時間簡史》作者霍金的一則訪談:記者採訪霍金,問他人世間最讓他感動的事情是什麼?他的回答是:遙遠的相似性。有人將其比作量子力學裡的量子糾纏。兩個粒子在經過短暫時間彼此耦合之後,相距再遙遠,其中一個粒子受幹擾發生變化,瞬時地,遙遠空間外另一個粒子也會發生變化。」



今天「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上了熱搜,數據顯示:抑鬱症患者連年遞增,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太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

有人認為,抑鬱症是想的太多,行動太少。

有人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患上抑鬱症。

正是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不能被理解和支持。

前段時間「網抑雲」的梗非常流行,無論是知乎、抖音、小紅書還是微博,總能看到滿屏幕「老網抑雲了」、「網抑雲時間到了」、「老抑鬱症了」的語錄、段子和表情包。

只要有一個人發,就能在瞬間之內得到刷屏級的響應,那些無聲的嘲笑,網絡背後的掌聲帶來的衝擊,讓人看得脊背發寒。

其實在玩梗的時候,他們已經掉進了偏見的陷阱。



01.如果太宰治還活著

我不喜歡「網抑雲」這個梗。

寺內壽太郎寫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起初在太宰治的短篇小說《二十世紀旗手》裡被用作副標題,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被女主松子作為遺言,可這句話現在卻被謬傳為太宰治的名言,衍生出了「生吃了人,我很抱歉」、「生了個人,我很抱歉」,「生不如人,我很抱歉」等等。

如果太宰治還活著,看到自己儼然成了「網抑雲之父」,他會怎麼想呢?

他在《人間失格》中這麼寫:「我偽裝成騙子,人們就說我是個騙子。我充闊,人人以為我是闊佬。我故作冷淡,人人說我是個無情的傢伙。然而,當我真的痛苦萬分,不由得呻吟時,人人卻認為我在無病呻吟。」

很多抑鬱症患者被心理醫生費盡千辛萬苦,修修補補把他們從抑鬱的深淵拉了出來,結果,有人輕飄飄的一句話,全都前功盡棄了。



02.小確幸大力量

很多人說,玩「網抑雲」針對的不是抑鬱症患者,而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強行矯情」的人,但這樣無差別攻擊,難免會誤傷到真正的抑鬱患者或有抑鬱情緒的人。

我一直喜歡網易雲,因為我在雲村聽過很多感動人心的故事:

2017年,音樂人三畝地在網易雲收到了一位名叫「城南花已開」的粉絲的私信,他說很喜歡三畝地的歌曲,只是自己得了骨癌,只剩下半年的生命,希望三畝地可以用他的暱稱寫一首歌曲。

後來,三畝地了解到真實情況後,便為他創作了一首《城南花已開》的純音樂。

這件事在雲村傳開後,很多人被這個故事中人與人之間的善意,生命特有的不屈所感動,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在評論區打卡,訴說自己的心情。

雲村有人間煙火,浮生四季,俗世煩惱。

在這裡,我體會到了和一首首歌曲間意外「邂逅」,產生的「怦然心動」。每天打開日推,總有一兩首歌曲,入心入耳,就好像去沙灘,撿到貝殼的感覺,這種小確幸給予我很大的力量。



03.損害的是共情能力

多少人打著「反裝抑鬱」的口號,其實是把真正的用戶或抑鬱患者放在火上烤?

一味群嘲,會擴散成偏見,偏見一旦造成,看什麼都「網抑雲」了。

抑鬱症是一種痛苦的疾病,用痛苦開玩笑有何幽默可言呢?

這種文化表面在玩梗,其實損害的是人們的「共情能力」。

同時是在閹割和羞恥化「自我表達」。

它會讓喜歡表達的人充滿負罪感,讓抑鬱症患者感到更深的恥辱。

就像伊莉莎白·斯特勞特在《一切皆有可能》寫的那樣:「讓我們感興趣的是,我們如何想方設法,感覺自己比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群體的人高出一等,這種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管我們把這稱作什麼,在我看來,這是我們最卑劣的一面,這種非要找一個對象來貶低的需求。」

有些人非要找對象貶低,其實是秀優越感的體現。



04.娛樂至死和喪文化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好像萬事萬物皆可娛樂。

《娛樂至死》裡說:「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試想一下,往後的語文課可能是這樣的:

  • 「十年生死兩茫茫……」——「老網抑雲了」
  •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老淚千行了」
  •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老抑鬱症了」
  •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生不如人,我很抱歉」

這誰受得了?

人人都需要娛樂,但我們不能只有娛樂。

如果只懂得盲目地追求快樂,那麼快樂就會變成麻木。

就像喪文化正在年輕人中流行,誰稍微積極就會遭群嘲「打了雞血」一樣。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很多人無助、無力、無心,選擇消極應對。

適度的喪,是紓解壓力,過度的喪,就是自我墮落。

亦舒說:「無論怎麼樣,一個人藉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

除了喪,我們還能做得更多,可以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認知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可以安慰、幫助身邊的人,可以多了解抑鬱情緒,不再將它妖魔化,汙名化。

魯迅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對別人多一分善意吧,他們就不必等炬火了。



05.萬一是真的呢?

有人說,是那些假裝抑鬱症的人到處複製、粘貼,才讓人對網易雲反感的。

其實,就算是那些裝抑鬱症,言論矯情的人,也只不過是想博得關注而已,不喜歡直接無視就可以了。

我曾經參加過「貧困山區午餐救助」的項目,也借錢給過路邊的乞丐、公交車上沒零錢的人、醫院門口治不起病的人,朋友笑我說:「人家可能比你還有錢呢,都是假的。」

可我想,萬一是真的呢?

只要真正幫助到一個人,善意就不算空擲。

就像艾米莉·狄金森寫的那首詩:「假如我能使一顆心免於破碎,我便沒有白活一場。假如我能消除一個人的痛苦,或者平息一個人的悲傷,或者幫助一隻昏迷的知更鳥,重新回到它的巢中,我便沒有虛度此生。」



06.遙遠的相似性

前兩天,韓國女星崔雪莉的紀錄片發布預告,她的好朋友劉亞仁發了長文紀念,裡面有句話說得特別好:「請不要去怪罪,不要去後悔,而去反省吧,然後伸出雙手,敞開心扉給彼此一點安慰吧,為了再也無法相見的雪莉,為了讓她的名字不會淪為虛無。」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無法感同身受,至少留點善意和溫柔。

很多人一邊抒發著自己的情緒,一邊受不了別人的負面情緒,就像《三十而已》中鍾曉芹說的那樣:「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每一個人都會產生抑鬱情緒,尤其在深夜。

那些讓人喘不過氣的日子、高考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壓在身上的車貸,房貸,孩子的奶粉錢,父母的養老錢,同齡人的壓力,讓人操碎了心。

生活已經夠讓人累了,大家也不過是互相攙扶著向前走而已。

在網易雲這樣的「網絡自留地」,沒有門檻,能自由表達,相互給予善意的,它是很多人精神上的避難所。



所以別掀翻別人避難所的屋頂。

一個深受消費主義毒害,滿腦子毒雞湯,知行不合一的聖母婊也會因為真真切切的愛過而悲傷,一個遊弋在女人中間,虛偽自私的渣男也會想起某個辜負過的人。

發自內心的溝通始終是人類情緒共鳴的基礎需要。

「我很抱歉」總好過「傲慢於偏見」吧?

大家真的只是抒發,你得讓人說話。

誠如霍金所說,人世間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遙遠的相似性,如果你能放開心態在網絡上找到共鳴,就好像在遙遠的地方多了志趣相投的朋友,沒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了。

對於今天的話題:您喜歡「網抑雲」這種梗嗎?您有過抑鬱情緒嗎?您身邊有抑鬱症朋友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網抑雲陰樂:分享你剛編的抑鬱症故事
    大家發現了沒有,午夜12點,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還沒睡——打王者榮耀的,和聽網抑雲的。 王者榮耀玩家:「防下塔,防啊!」 網抑雲用戶:「別說了,我放不下她。」 我沒有寫錯別字。 幾千幾萬的點讚證明了,在網抑雲假裝自己有抑鬱症,你就是拿了上熱門評論的號碼牌。
  • 「網抑雲」這個梗真的不好!抑鬱不是不夠堅強,而是一種病
    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這種句子我們耳熟能詳,它們溫柔且喪氣,如今已經成了調侃」網抑雲「的專屬語言。所謂「網抑雲」:指網易雲音樂,人均抑鬱症因評論區中存在大量抑鬱情緒發言而得名。網絡上喪文化流行,很多人將無病呻吟視作文藝。在一個事事皆可玩梗的年代,「網抑雲」這個梗也不出意外地泛濫了。
  • 「抑鬱症」是如何被「網抑雲」摩擦的
    不知從何時開始,網易雲這款好好聽歌的APP突然變成了「抑鬱症」的天堂。失戀的、落榜的、劈腿的、破產的,形形色色的「喪」總結起來就是五個字——人間不值得!受這類群體影響,不少用戶從上網易雲聽歌變成了到網易雲看評論。」網抑雲「的名梗就此誕生!
  • 凌晨十二點的「網抑雲」,藏著多少重度抑鬱症的妖魔鬼怪?
    十個評論九個抑鬱症,好像沒有一點悲傷的故事,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網抑雲用戶。天堂地獄的「神權論」者。三妹我隨手翻了翻,一條短短幾個字的「對抗抑鬱症的第3001天」的評論,居然有高達30.1萬的點讚 。不得不承認,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把難過表現到了極致,難怪這句話成了老網抑雲們的口頭禪。不過,我想太宰治做夢也沒想到這句話會變成中國音樂APP裡的年度流行語。
  • 網抑雲時間到什麼梗?什麼意思
    網民們總是會給大家帶來一波一波的新梗,讓我們緊跟潮流的時代啊,這不是最近網上又來了一個新梗叫「網抑雲」。很多網友一時之間還不太了解,只知道網易雲音樂,網抑雲時間到什麼梗?什麼意思?網抑雲其實就是諧音梗,網友之所以將網易雲稱之為網易雲,就是因為網易雲上面有很多歌曲的評論看起來非常的喪,很多音樂的評論都是負面情緒居多,所以網易雲被大家稱之為網易雲,還有很多網抑雲時間語錄今天也分享點,給你科普科普。網抑雲時間到什麼梗?什麼意思?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 網抑雲是什麼意思是個什麼梗?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網易雲最新資訊 > 正文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 網抑雲是什麼意思是個什麼梗?
  • 爛梗「網抑雲」,究竟爛的是梗,還是人?
    經歷考試墊底、父母責罵、早戀未果的小抑,深感這人間不值得。 寫完對人間的控訴,黑化少年小抑心滿意足的關閉了軟體,心情舒暢的回到了召喚師峽谷當中,料想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近日,「網抑雲」這個梗在各大軟體中刷屏,評論區也大都附和叫好,可見天下苦「假抑鬱」之久。
  • 網抑雲是什麼梗
    很多小夥伴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會看到網抑雲這個梗,其實網抑雲就是用來形容網易雲音樂的部分用戶,那麼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網抑雲是什麼梗的相關內容吧。 很多小夥伴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會看到網抑雲這個梗,其實網抑雲就是用來形容網易雲音樂的部分用戶,那麼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僅次於癌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梗火了,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類似抑鬱情緒的抒發言論隨處可見,被網友們蓋章為「網抑雲」: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到點了,該網抑雲了。」人們現在經常用這句話自嘲,來掩飾自己糟糕的低落情緒。也許是因為對過往的追憶還留有遺憾,大家在描寫自己的故事時,總是習慣性地將語言調入悲傷的情緒。這種帶有抑鬱色彩並且頗具文學效果的評論,成為了深受人們喜愛的操作,因此網易雲也被稱為「傷感文學素材庫」。
  • 「網抑雲」被全民娛樂背後的抑鬱症群體
    隨著熱搜的帶動,「網抑雲」又開啟全民娛樂,鋪天蓋地的都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城南花已開」「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這些經典「梗」被拿來玩出了各種花樣隨著這些梗的傳播,小和看到網友們開始對任何傷感與負面情緒的文字進行「無差別攻擊」,嘲笑、調侃、玩梗抖機靈,你說一句心情不好,就有人說你「老網抑雲了」。網友們甚至對抑鬱症超話也發起了進攻,認為這個超話應該是積極向上、互相鼓勵的,不應該這麼「喪」。
  • 網毅雲和網抑雲的出現,關於抑鬱症的一些想法
    網毅雲和網抑雲,其實他們的出現對社會有正面意義,引發了社會的討論和關注。網毅雲橫空出世,這代表了什麼?會取代網抑雲嗎?或者並賀齊驅?希望討論過後,是大眾對抑鬱症知識的增長和對抑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 網抑雲有好有壞,有爭議就會引發不同的聲音,讓抑鬱症引起了社會討論和關注,這是好的地方。
  • 「網抑雲」:把特殊人群的心理「梗化」,本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也許對開心的人來說好笑,但對抑鬱的人來說,這實在讓人笑不起來。在「抑鬱症超話」裡搜索「網抑雲」,滿屏的都是排斥、痛苦、難過,甚至是懇求,求大家不要再用「網抑雲」這個梗。,你看到「網抑雲」這個梗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 「網抑雲」音樂是什麼梗?生而為人,我不配聽!
    「聽歌就用網抑雲,抑聽就是抑晚上。」當你不經意看到這句話時,就知道網易雲音樂又深夜12點了。打開網易雲熱評,無論什麼風格的音樂,「文人騷客」們從不會缺席。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網抑雲」是什麼梗:每當午夜時分,無數網易雲用戶打開app,帶上耳機,切換網抑模式。聽著曲兒,刷著熱評,哭到失聲。失戀、失業、考研、孤獨、酒精、52赫茲的鯨魚等這類的關鍵詞,字字透露出:人間不值得!
  • 抑鬱症不應被社會娛樂化,請不要強行「網抑雲」了,好嗎?
    聽歌就用網抑雲,抑聽就是抑晚上無論什麼曲調的歌,都能被評論區創作出一些深夜傷痛抑鬱的文字。迷惑行為,電音也能讓你聽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嗎?」特別是民謠這塊,成了重災區。請不要再強行「網抑雲」了,這樣會忽視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從而使他們得不到真正的關心和幫助。真正的抑鬱症患者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他們也可能非常會偽裝,表面和大家都一樣,內心可能是一片廢墟。
  • 當「網愈雲」治癒「網抑雲」
    在許多網民看來,這或許是一次稀鬆平常的玩梗,是對無病呻吟、抄襲他人評論者的一次嘲諷,但隨著與品牌slogan「音樂的力量」相悖的「網抑雲」現象的愈演愈烈,對於一直以來以治癒、溫暖的歌曲評論區而著稱的網易雲音樂而言,卻並非好事。對於此,8月3日,網易雲音樂及時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從源頭改善評論區氛圍。
  • 網抑云:也許你不經意的行為,成為抑鬱症患者最後一根稻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抑雲」的梗充斥了整個網絡,一開始只是對一些矯揉造作的行為進行反諷,可是慢慢的就變了味,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的負面情緒,下面的評論就全部都是「老網抑雲了」「老抑鬱症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的這波操作,為什麼說好?
    作者 | 歐陽睿     來源 | 4A廣告文案最近,「網抑雲陰樂」這個諧音梗被網友玩壞了。比如「來給我整兩首網抑雲陰樂」、「聽歌就用『網抑雲』、「今天你網抑雲了麼?」.「網抑雲」成為繼「廢柴」與「葛優躺」後出現的又一個網際網路喪文化代名詞。還被網友製作成了各種表情包。
  • 還在「網抑雲」嗎?這些動漫專治抑鬱症
    最近「網抑雲」的梗突然流行真正有抑鬱症的患者再一次被注意到除了批判這個梗,也讓更多人知道抑鬱症的危害而網抑雲的梗更多也是嘲諷那些無病呻吟的人另外一拳超人看似是個爽番,搞笑番。,小心翼翼處理雙方之間的感情月色真美在日本中也是「我愛你」的意思出自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之口日本人說話的方式比較曖昧,委婉。
  • 抑鬱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高中家長一定要重視
    最近「網抑雲」梗火了,而昨天一個關於抑鬱症的消息更是上了熱搜榜第二名。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經常被人們搞混,前者只是一種情緒,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可能睡一覺,哭一場就好了,而後者卻是一種病,並不是靠別人的幾句勸就能好的,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因此,當孩子出現抑鬱症症狀的時候,希望家長及時警醒,提起重視。
  • 12點到了,開啟「網抑雲」模式:年輕人的矯情,還有救嗎?
    「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梗? 提到網易雲音樂,可能你沒用它聽過歌,但一定聽說過它的評論區。 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一直以走心故事和神評論引人關注,但不知從何時起,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成了深夜哲學家們的「傷痛文學素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