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導致小腦症的新基因

2020-12-20 浙江大學


    新華網新德裡4月6日專電(記者毛曉曉)印度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新的導致小腦症的基因,使得這一大腦缺陷在胎兒時期更易被檢測出來。
    
    據《印度時報》報導,小腦症是一種先天疾病,患者因腦容量比常人要小,其精神和智力發育會因此受到影響。
    
    印度科學研究所和印度國立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研究所 的科學家經過9年的共同研究發現,一個對於大腦正常發育至關重要的名為STIL的基因有時會發生變異,導致小腦症。此前科學家已發現有4個基因發生變異時會導致小腦症。
    
    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遺傳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Emma Chou • 2020-11-24 17:05
  • 以色列科學家發現基因突變導致少數人指紋缺失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澤克勒醫學院和特拉維夫紹拉斯基醫療中心教授埃利·施普雷歇表示,出現無指紋這一罕見情況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  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指紋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指紋被看成識別身份最準確的方法之一。
  • 科學家發現無可識別基因的最怪病毒—新聞—科學網
    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由於沒有宿主就無法生存和繁殖,一些科學家質疑它們是否應該被視作生物。 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沒有可識別基因的病毒,使其成為所有已知病毒中最奇怪的一種。同時,另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幾十種動物的組織中發現了數千種新病毒。
  • 《細胞》:英科學家發現植物基因「溫度計」
  • 科學家找到導致脫髮的基因
    此前,三大門戶網站調查了萬名網友發現,60%的男性在25歲前就出現脫髮現象,84%的男性在30歲前開始脫髮;超過50%的女性在65歲左右開始斑禿。看來,時間不僅是一把殺豬刀,還是一把剃頭刀。此外,還有一種「躲不過」的原因更可怕--基因遺傳。單純少毛症是一種罕見的脫髮疾病,導致患者從兒童期開始漸進性脫髮。患兒在嬰兒期頭髮稀疏,隨著年齡的增長,脫髮過程也在繼續,最後僅在頭髮和身體上剩下稀稀拉拉的頭髮。到目前為止,僅知道少數基因與這種疾病有因果關係。近日,德國和瑞士的研究團隊破譯了另一種導致這種罕見脫髮的基因(LSS)突變。
  • Nature:100個新腫瘤基因被發現
    生物谷報導:科學家們發現超過100種一旦發生突變就可導致癌症的新基因。這一發現是一項最新人類基因組大調查的一部分,研究發現癌基因的數量遠大於以往我們所認為的數量。癌基因在超過25年的研究中才鑑定出來,新技術加速了這一進程,科學家可以系統的分析在一個腫瘤細胞中所有的基因。這些基因序列就可以與正常細胞的基因序列相比較從而發現兩者之間DNA的差異。
  • Brit J Cancer:發現導致乳腺癌的新基因
    2019年3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科學家合作開發了一種找出隱藏促癌基因的方法,已經找出了一個可能促進惡性乳腺癌的基因。來自昆士蘭大學(UQ)和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統計學手段(Oncomix)以尋找此前難以找到的促癌基因。
  • 科學家發現黑色素瘤相關的新風險基因座
    科學家發現黑色素瘤相關的新風險基因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8 15:44:07 澳大利亞柏格霍夫醫學研究所Matthew H.
  • ...科學家發現NgAgo系統有效,但只發現基因功能敲低未出現基因編輯...
    文章中,研究者介紹,在使用NgAgo之後,雖然發現了NgAgo的其它特性,但並沒有發現任何基因編輯的現象。研究者利用NgAgo技術在斑馬魚的細胞中進行研究後發現,斑馬魚的眼睛發育出現了缺陷,隨後通過測序後他們發現,從基因組層面上來講,使用NgAgo技術並未對斑馬魚產生任何基因編輯的效應,僅僅只是mRNA的表達量上發生了改變。
  • 科學家確定8個基因影響新冠患者生存機率 僅一個缺陷基因致使存活...
    科學家確定8個基因影響新冠患者生存機率 僅一個缺陷基因致使存活機會減少20%  Emma Chou • 2020-11-12
  • 巴西「小腦症」記者講述個人經歷 曾被指沒有活路
    去年以來,巴西已通報3700起新生兒罹患小腦症的個案,這些患者都和寨卡病毒有關。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專訪出生就患有小腦症巴西女記者卡塞雷斯(Ana Carolina Caceres),她的病情可能與寨卡病毒有關。據了解,小腦症是腦畸形疾病,影響嬰兒的腦部發展。
  • 科學家發現關鍵基因
    他們發現,ASPM和MCPH1基因的突變與群體更有可能使用音調高低來變換詞義,存在一種重要的聯繫。這種形式的語言通產在中國、東南亞和中非等地區使用,至少佔據全球語種的一半。但是,這一研究並沒有檢測基因對音調感知能力的實際影響。Wong說:「很多人對那項研究提出的假設表示懷疑,所以我們很需要直接的證據。」
  • 新研究:科學家開發基因治療方法,先天耳聾可被治癒
    新研究:科學家開發基因治療方法,先天耳聾可被治癒  CHEN • 2020-12-25 10:40:05
  • 科學家發現新果蠅物種
    新華社倫敦7月30日電 (記者曹麗君)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通過自然雜交形成的新果蠅物種,鑑於果蠅的生長特點,他們推測由雜交產生新物種可能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此前,科學家一直認為,大部分新物種的產生都是從現有物種中分化而來的。
  • 英國科學家在果蠅中發現與人相似的衰老基因
    英國科學家在果蠅中發現與人相似的衰老基因 2008年05月14日 09: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表評論   英國牛津大學和開放大學的研究者在果蠅中發現一種與人類衰老基因
  • 澳科學家發現「聰明」基因 可左右人類記憶
    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的「聰明」基因。研究人員表示,和人類智力有關的基因多達成千上萬個,不可能有某一個特定基因能夠左右整個人的智力。不過,人的智商究竟和哪些基因有關,卻一直是個謎團。如今,科學家對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歐洲和美國的共計12.6萬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有3種基因變異和人的智力有關。 人類共有大約2萬個基因,能夠影響認知能力的基因可能有成千上萬個,目前已經發現了其中4個;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獨特的方式和大腦相連接,左右著人類的學習和記憶。
  • 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差點成人,基因與人類僅差1.2%
    大家都知道現代人類與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目前與人類關係最近的就是黑猩猩、大猩猩、猩猩與長臂猿,其中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達到98.9%。下面就來說一下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差點成人,基因與人類僅差1.2%,它就是奧利弗。
  • 神農架野人探秘:「雜交野人」實為小腦症患者
    曾被「寄予厚望」的「小腦症」患者  自1977年開始,由科學家、政府官員、人民解放軍組成的考察隊伍開始進入神農架地區追蹤野人的蹤跡他經歷了對中國「野人」存在與否探索的有趣過程,更是首批進入神農架尋找野人的科學家之一。
  • 科學家發現後天行為可能改變基因遺傳給後代
    「賭徒的後代很有可能會子承父業繼續賭,父輩的壞習慣可以通過基因遺傳給後代。」這顯然是一種有違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告訴我們,環境對物種的作用力通常不會很快顯現,進化是一個漫長的自然選擇過程。
  • 科學家發現遺傳性脫髮新機制
    科學家們鑑別出一種基因變異,這種變異減少了一種以前未知的縮氨酸的功能,從而導致一種罕見的遺傳性脫髮症,新研究發表在2009年1月在線出版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 )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