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
人們常將高考比作古時的科舉。人生「大登科」指的就是古時的科考。
古時科舉考試過後,通過發布科榜,即黃榜,來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錄用,從此可以步入仕途,有機會飛黃騰達。
古語說「大登科後小登科」,指的是人生四喜中的「金榜題名時」和「洞房花燭夜」。
「小登科」指的就是結婚。古時「新婚勝如小登科,披紅戴花煞似狀元郎」。新人從此步入婚姻,從此踏入幸福美滿的門檻。
「小登科」之所以和「大登科」能夠相提並論,是因為婚姻質量對人生的重要程度,一點都不比事業的成敗對人生的重要程度低。
但踏進幸福門檻並不代表一定能夠幸福美滿,就好比大登科後步入仕途卻不一定都飛黃騰達、高考考上大學也不一定都能走上人生巔峰一樣,一切還是要看自己如何經營。
心理學關於幸福程度的研究顯示,影響人生幸福的因素有75%以上是受到生活細節的影響,只有25%是受一些重大事件影響。
另一項關於人生幸福感的調查也顯示,影響幸福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親密關係」。
說明我們感情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也就是我們親密關係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生的幸福指數。
而婚姻中和愛人的關係則是人生最重要的親密關係之一。
古人形容愛情可以是「如膠似漆」,夫妻和諧又叫「鸞鳳和鳴」,而形容婚姻生活則有個詞叫「相敬如賓」。
今天,我們不妨用心理學的語言來重新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
愛是生命的源泉,得到足夠的愛,才能付出足夠的愛。
「對愛的渴望」貫穿著我們的一生。
我們小時候渴望父母的愛,長大了渴望伴侶的愛。
父母固然深愛子女,但父母們也是凡人,總會有自己各自愛的方式,這些方式不一定全然的適合自己的孩子,比如有的父母嚴厲、有的放縱、有的高標準嚴要求、有的太過擔心焦慮等等。
所以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有各種愛的缺失感,這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然。
長大後和愛人的相處,是我們汲取愛的第二次機會。
我們會發現,小時候能接收到充足的愛的人,長大後在愛情中會比較獨立、有安全感,也比較懂得如何適當的表達愛和索取愛;
而小時候總是感覺到愛的匱乏的人,長大後在愛情中就會表現的比較依賴、焦慮、沒有足夠安全感,有時候會不懂得如何適當的表達和索取愛。
兩個比較充足的人在一起,愛情自然會更甜蜜,而當其中一方、或者雙方都是匱乏的人,那麼愛情中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先看到對方內心深處的情感缺失和心理需求,這樣才能彼此更加深入的理解對方。
所以,過了愛情熱烈的迷戀期的「如膠似漆」之後,如果雙方能夠彼此理解並且比較和諧,達到「鸞鳳和鳴」固然很好。
但如果相處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對方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顯露出一些匱乏和缺失,也是很正常的。
情感和心理缺失總是藏在潛意識深處,但卻又顯露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時候我們也要學習如何在感情和婚姻中「相敬如賓」,放到現在,我們可以理解為彼此要懂得尊重對方原本的樣子,允許對方也有欠缺和不足的地方。
當你看到了伴侶生命中真正的「痛點」,並能理解和擁抱他/她的痛,那麼你就等於照亮了對方的生命。
所以這份「相敬」並非疏遠,反而是一種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包容。
孔夫子說「和而不同」。好的伴侶能接納彼此的不同和欠缺,同時也能理解和包容這些,並且在矛盾出現的時候,能夠一起找出和解之道。
這樣,我們在小登科步入幸福的門檻之後,才能攜手一步步走的離幸福更
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貫穿著我們生命的旅程。但是在愛面前,我們總是像手足無措的孩子。那麼,你真的明白什麼是愛嗎。世人對愛的定義有很多,可是當你認為這就是愛的時候,無疑是關閉了愛的出口。
通過對不同星盤的分析,會知道這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愛。那麼就讓我們通過對伴侶月亮星座的分析,來熟知對方的情感需求吧。
月亮在水瓶的人很難被別人的情緒感人,甚至對待自己的情緒都可以保持第三者的態度。喜歡獨立自由生活的他們,其實也很渴望與更多人建立友誼,所以對待月水瓶的人兒,不要因為他過於理智,就忽視他的感受。
月亮在射手座的人愛玩、愛冒險,時刻準備著享受一段歡樂的時光。友誼對他們來說非常的重要,那麼他們需要一個明白友誼真諦的伴侶,一定要是個集尊重,陪伴,鼓勵和自由自由於一身的人。
月亮在天秤座的人最渴望和諧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用柔和的顏色描繪時刻。那麼對於希望與其他人和平共處的他們,一定要有一個擁有包容心,最好是能夠和她的朋友打成一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