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來看,孩子和父親關係的好壞,決定他長大之後是否有出息

2020-09-03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爸爸的愛像山,成熟穩重,給予孩子最堅實的臂膀。但有時這山,也會山崩地裂泥石流。

身邊有一個爸爸,人挺好的,為人謙虛,有禮貌,還很體貼。可唯獨對妻子和女兒好不上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婚姻屬於包辦婚姻,當時這爸爸是有女朋友的,但是家人不同意。後來就以斷絕親子關係的由頭非讓他回家。回家倒是回了,可這脾氣也大變,雖說同意結婚,但對妻子卻十分冷淡。

所以對妻子生的女兒,也喜歡不上來。這女孩可能知道爸爸不喜歡她,性格很孤僻。上到高中的時候,就不想上學了,非要結婚。結婚對象呢?跟她爸一樣大,並且對方還有家庭,孩子都和她一樣大了。更可怕的是,這女孩還懷孕了。她爸爸就罵她,不知檢點什麼的,這女孩說:你以為我想呀,從小沒爸爸疼的,我就想找個人疼我有錯嗎?

缺愛的孩子一輩子都在尋找愛

是的,因為從小缺乏關心、缺愛,所以長大後想抓住一切對自己好的人。這樣的孩子,因為對愛比較狂執,把愛視作人生最重要的存在,長大之後,也不會有多大出息。

這女孩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要不是有這麼不負責任的爸爸,如今也不會成這樣。畢竟,再好的媽媽,也替代不了爸爸的陪伴。聽心理學的講座時,他們也有介紹到,孩子和父親關係的好壞,直接決定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為何這樣說,看看下面的你就知道了。

爸爸和兒子關係的好壞,取決於溫柔

在兒子3歲之前,基本都是由媽媽照顧,因為這時候的孩子,也沒性別意識。在情感和生活上,更需要溫柔、細心地媽媽照顧。但在孩子3歲之後,逐步出現性別意識,知道自己和媽媽不一樣的時候。此時的媽媽就該退居二線,爸爸主動承擔起照顧兒子的責任。

針對男孩的教育,很多爸爸都覺得應該嚴厲、嚴苛,不能像對小女孩一樣寵愛。就像秦昊上節目時候就說過,大S的老公對待女兒和兒子就是截然不同的樣子。例如,對女兒是溫柔、小心翼翼的。對待兒子就是比較冷酷、嚴肅的。想通過這種方式,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勇敢、很man的男人。

但這樣做並不對,反而會離間親子關係。根據研究男孩、女孩的成長來看,男孩子在小時候更脆弱,會更需要被溫柔地對待。而不是因為性別差異,就要被粗魯對待。所以,爸爸們要對兒子有足夠的耐心,用自己身上男性的點,去讓孩子變得勇敢。

和爸爸關係好的兒子,會學習爸爸身上的優點,變得剛毅堅強。這樣的孩子,不愁長大沒出息。

爸爸和女兒關係的好壞,取決於陪伴

女孩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男人,就是爸爸。和爸爸關係的好壞,也直接決定她們的為人處世。就像高中時,每個班上總有幾個女孩,跟男生零交流,幾乎沒說過一句話。為什麼呢?倒不是說她們性格內向,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跟男性相處。因為她們從小接觸的男性——爸爸,幾乎沒什麼交流,所以長大後不會知道該如何和其他異性相處。嚴重的,甚至還會恐男。

就像有句話說的一樣,很多爸爸都在拼命地對女兒好,就是想讓她,長大之後不會被隨便拐跑。真實情況也會如此,從爸爸那裡得到愛和陪伴的女生,長大之後幸福感會更多,面對感情也會更加理智。

張小嫻曾經說過,最能反映女人品味的,不是衣著外表,也不是住什麼房子開什麼車,而是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若愛上一個差勁的男人,便會功虧一簣。爸爸的陪伴,就是告訴女兒,什麼樣的愛人才是伴隨一生的。對待感情理智的女孩,有出息也是必然。

現在很多家庭中的爸爸,都屬於隱形人,不需要的時候也就算了,需要的時候也找不到他這個人。而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很不利的,如果不然,要爸爸有啥用呢?所以說,爸爸們要記得,賺錢固然重要,但陪伴孩子也同樣很重要。不要因為賺錢,錯過孩子最珍貴的幾年。

【話題討論:你們如何看待爸爸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從心理學上看,父親和孩子關係的好壞,決定長大後有沒有出息
    身邊有一位爸爸,人很好,謙虛有禮貌,還很體貼,但唯獨對他的妻子和女兒不好。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婚姻是包辦婚姻,這位爸爸當時有個女友,但家人不同意兩人在一起。後來,家庭以斷絕親子關係為藉口讓他回家。雖然回家了,但他的性情大變。儘管他同意結婚,但對妻子卻很冷淡。
  • 心理學:你和父親的關係,註定了你會不會有出息
    心理學:你和父親的關係,註定了你會不會有出息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 心理學家: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取決於和父親的關係,和貧富無關
    心理學家: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主要取決於和父親的關係,和貧富無關或許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還看不出來這樣對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可等到孩子長大以後,我們就會慢慢發現,父親這個角色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決定孩子是否有出息的不是物質條件,而是他們和父親的關係。
  • 長大「有出息」的孩子,大多從小有4個特質,跟成績好壞關係不大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幾年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小時候成績普普通通的同學都逆襲成了長輩們口中「有出息」的孩子,有的創業做了老闆、有的在公司頻頻升職加薪。
  • 李玫瑾: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跟成績好壞關係不大
    李玫瑾教授作為國內知名犯罪心理學專家,在犯罪心理上鑽研了十多年之久,更是從中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孩子的未來,和兒時的生活環境以及接受的教育都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李玫瑾教授也開始逐漸的學習育兒了解育兒。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看他怎麼吃飯就夠了
    對於孩子的培養來說,追求普世上的成功,也就是通俗所謂的「有出息」是家長們最主流的想法,那麼究竟該如何讓孩子更有出息呢?有很多家長會把重點放在孩子的智商培養上,認為孩子有一個更聰明的腦袋,就會有更出色的成績,通過學習博出一條出路,但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只有成績和聰明不一定就會有出息,反倒是情商可以幫助孩子走出更遠的路。
  • 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否能決定孩子的未來?看看專家給的建議
    在傳統的觀念裡面,孩子只要好好讀書,學習成績好,長大後才會有出息。所以爸媽們從小就緊抓孩子成績,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拼盡全力拔高孩子成績。對此,有些人覺得,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成就不一定比學習成績好低,當年成績好的孩子現在工作生活也一般,反而是學習一般的孩子過得不錯。
  • 房間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孩子是否有出息取決於家長
    而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從小到大都有人替他整理,這讓他變得很懶散。不僅僅是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也是如此,所以他一事無成。這樣看來,總是乾淨整潔的家庭,也不見得就養出了優秀的孩子。同樣的道理,房間凌亂的家庭,也未必會養出沒出息的孩子。
  • 下面4種孩子,長大後肯定有出息,有你家的嗎?
    有句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希望自己孩子長大之後能夠一帆風順、出人頭地有出息?那到底該怎麼養孩子能夠有出息,成了很多家有兒女的家長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下面4種孩子,長大以後肯定有出息,看看有你家的嗎?長時間下去,孩子自私,不懂得感恩,覺得父母和祖父母的幫助和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啃老族。那時候父母可能會抱怨孩子長大不懂事,不讓人省心,其實都是自己過往的因才長成今天的果實。如果你真的愛孩子,一定要讓他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終有一天,要學會放開手,讓孩子去吃苦,去蛻變。捨得讓孩子吃苦,他才會有能力觸摸幸福。
  • 孩子未來是否有出息,並不取決於家庭的貧富,而是母親身上的特質
    1987年,梁啓超在《倡社女子學堂啟》中提到:孩子的教育始於母親,母親的教育始於自己。文章從一開頭就點出了母親在家庭地位中的重要性,以及對這個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意義。這是因為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最為親近,媽媽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清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也指出,家庭的貧富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看一個孩子是否有出息,得看孩子母親身上是否有這些特質。
  • 越沒本事的爸爸,身上的這3個特徵就越明顯,孩子長大也難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是卻忽略了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其實孩子長大之後是否優秀,和家長平日的舉動有很大的關係。家長應該先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或者是否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及時修正。
  • 跟父母關係太好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心理學家有依據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前段時間在網上看跟教育相關的心理學講座,其中有個心理學家的結論,還蠻獨特的。乍一看沒有道理,可是細細品來,卻還真是那個道理。在一般的觀念看來,就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不能太疏離。如果太疏離,會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不會人際交往。進入社會之後,比較難生存。
  • 清華心理教授直言:長大有出息的孩子,通常母親都有這兩個特徵
    ,孩子從母親身上受到的薰陶也是父親比不了的,因此,孩子未來長大後的特質跟母親很相似。曾經一位清華心理學教授對孩子說:「家庭背景決定了孩子學習環境、生活資源、格局和眼界。」一個優秀的母親往往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而長大有出息的孩子,通常母親都有這兩個特徵!
  • 養育手冊:什麼樣的男孩,長大有出息?
    那到底該怎麼養男孩能夠有出息,成了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長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什麼樣的男孩長大最有出息?下面這5種01 越早獨立的男孩越有出息性別賦予了男孩巨大的力量,也決定他要擔當。父母如果能夠早放開手,將選擇權早點交到兒子自己手裡,讓他自己選擇將來要走的路,那麼,不管將來遇到什麼挑戰和困難,我想他都能自己做出合適的選擇,哪怕是錯的,那他也會為自己負責。
  • 孩子與父親的關係,決定了TA的「命」有多好
    因為與父親的關係,對一個人的以下幾個方面造成極大影響, 決定內心是否有安全感 家人的支持是一個人內心安全感的最重要來源,而父親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異常重要。爸爸的形象高大,爸爸的力氣也更大,爸爸更有陽剛之氣。如果能到到父親的完全的支持,孩子往往會更加自信、勇敢、獨立,也更加有安全感,人生路會走的更加順利。
  • 易中天講曹操時為何說: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長大才有「出息」呢?有人說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說自信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說能吃苦的孩子有出息。或許是不想得罪家長,沒有一個人會對一個小孩說你長大沒有出息。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易中天曾在節目裡講曹操時講到,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必定沒有出息,而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這4類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你家娃在其中嗎?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這樣一句話:「這4類孩子看似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急著高興。」,長大之後多半沒出息,所以家長不要太過於縱容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朋友,甚至連做生意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與他合作,這樣的孩子哪裡會有出息?
  • 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有沒有出息,主要看母親這些方面
    導讀: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有沒有出息,主要看母親這些方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一個人與母親的關係,預示著他這一生會不會有出息
    ,對孩子的影響也都在無形之中產生,父母決定了一個孩子對待人生與生活的態度。人都是要長大的,可長大之後的一些習性與品行都和父母有著很大的聯繫,孩子們會在耳濡目染中找尋到自己的處世之道,至於能不能有所成就,和一個人的處世之道有很大的關聯。
  • 幼兒園老師不敢說的秘密:三歲看老 這5類孩子長大很難有出息
    目前有25餘年教齡了。她教過的孩子有上清華北大的,有畢業後做了科學家的。送走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她很得意於自己的眼光。有一次和她聊天過程中,無意中透露出一個不敢公開的行業秘密:孩子有沒有出息,從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年就能看出。有些孩子,在後期的歲月中,尤其是6歲前如果沒有有意識的培養教育,長大很難有出息,也很難擁有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