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章移出課本:沒學好任何一門語言,也就學不好任何一門學科

2020-08-27 徙石

有人提議將魯迅先生的文章請出語文課本,理由竟然是他的文章太難懂。

這不免有點荒謬。如果一個學生不多讀難懂的文章,又如何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

而語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學好語言不一定能學好其他學科,但不學好語言是絕對學不好其他學科的。

因為一切學科都是用語言來表達的,不學好語言,就讀不懂這些學科的書籍,讀不懂這些學科的書籍,又如何學好這些學科呢?

很多人學不好其他學科,原因不是其他學科內容難,而是因為他語言沒學好,連基本的語言表達都看不懂聽不懂。

大多學生沒一門精通的語言是我國教育目前最大的尷尬之一。這些學生外語學得不足以閱讀外文書籍,母語又不足以看懂譯本、古籍,甚至國人寫的白話文都看不懂。

也就是說,別人表達的看不懂聽不懂,自己想的又表達不出來。原因何在呢?

除了我們的學生花太多的精力去學外語,易於精通的母語反而被忽視了外,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從來不訓練學生細讀那些難的文章,不是只讀那些一眼就能懂的白開水文章,就是用些放之四海皆準的大詞對難的文章概括大意了事。

魯迅先生的文章是難,但哪門學科的高層次理論文章不難?越高深越難通俗。如果不去訓練學生閱讀難的文章的能力,那拿這些理論文章怎麼辦呢?難道也擱置不學?

相關焦點

  • 時代依舊需要魯迅,為何魯迅有些文章被移出課本,網紅進入考卷?
    2、魯迅「落選」的時代,選中「網紅」?網絡時代,我們手指滑動間,偶爾就會刷到「魯迅文章被移出課本」的消息。同樣是網絡時代,看完了魯迅的「落選」,「網紅」被「選中」的消息便顯得尤其惹人注目。「明明時代依舊需要魯迅,為何魯迅有些文章被移出課本,而網紅進入考卷?」顏小二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質疑。對於這一質疑,我們分開來說說。
  • 為何魯迅文章被漸漸移出課本?還有人批評他不是文學家
    為何魯迅文章被漸漸移出課本?在年少時期裡,或許學生們最討厭的就是魯迅先生的文章了,畢竟總是需要去背誦,然後拗口的語句更是讓人看不懂。其實,在長大後我們能理解當中含義後,自然也就能被記住。網上有關於魯迅先生的爭議性話題更是不少,有人表明要將文章全部移除課本中,甚至還有人批評他不是一位文學家。「去魯」的興起已經有很多年,這更是大眾們對魯迅的一種否定,是一種抹殺。
  • 十個竅門讓你掌握任何一門語言
    與生活相聯繫如果一開始你就以能對話作為目標,就不會迷失在各類教科書裡。和人們交談能使學習過程對你來說變得更有意義:「學一門語言是為了用它。你不能永遠都自言自語。要能把你學習的語言代入更實用、更普遍的日常環境中,才會有產出效應——可以通過寫歌、積極和別人交談、或在出國時使用這門語言等方式來達到目的。你也不一定要出國,比如學希臘語時,去希臘餐館點餐時你完全可以使用希臘語。」
  • 中學語文課本又遭改動,魯迅的文章不應該出現在教材裡嗎?
    中學語文課本又遭改動,魯迅的文章不應該出現在教材裡嗎一直關注中學語文界的朋友想來已經發現了,近幾年在中學語文課本很多文章都消失了,不少現在的80後、90後記憶深刻的好文章都被刪除了。其實不僅僅朱自清,被刪得最多的還是魯迅的文章。是不是魯迅的文章出現在課文當中對學生真的像有的人來說只有負擔沒有作用呢?所以今天我們就接著來談談魯迅的文章。一、魯迅文章真的那麼難懂嗎?
  • 英語實際是一門「理科」學科
    另外,我發現自己很多時候更樂於閱讀英文,更樂於用英文寫作,尤其是在理解具有複雜邏輯關係的問題時。相信這樣的感覺很多英語熟練到一定程度的國人也有。上述的現象,反映出本文想討論的第一個論點:相對中文,英文算是一門理科。所謂理科,我們指某門學科內部存在自洽周全的邏輯體系。對於一門語言來說,這個邏輯體系首先是語法。
  • 6個月學會任何一門外語?
    © Paul Milner這是計然的第105篇原創文章6個月學會任何一門外語? 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我們過往長期而痛苦的語言學習經歷讓我們不敢相信這樣的斷言。 而有位作者,雄心勃勃地把這斷言印上了他著作的封面。 一言以蔽之,《6個月學會任何一門外語》這本書頗值一讀。 作者自己首先是一位成功的語言學習者。
  • 讀《六個月學會任何一門外語》聊聊外語學習
    《六個月學會任何一種外語》我一直對外語學習非常感興趣,但是因為我不是科班出身的,而且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外語並不是我謀生的手段而是一門工具,所以我也並沒有專門的下功夫去研究它,以至於當有人問起我怎麼才行學好外語這個問題時我無從答起
  • 世界語是一門什麼樣的語言?
    一門語言總是和特定的民族、文化、政權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說到英語,我們不能不提到美國和英國;說到中文,我們自然就想起了中國;而波蘭語呢,肯定是波蘭的語言
  • 學霸學習法:6個月掌握任何一門學問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教授提出一個理論:「對於一個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個月內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為了形象地說明,把西蒙學習法比做一把錐子。正如居裡夫人所說,「知識的專一性像錐尖,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錐子的作用力,時間的連續性好比是不停頓地使錐子往前鑽進。」
  • 怎樣零基礎學習一門新語言|linguistic nuts #1
    Lola:我覺得不管學什麼語言,都千萬別把英語給忘了。尤其是印歐語系本來就長得差不多,待會小語種沒學好把英語給忘了得不償失。另外就是學語言不要抱著特別大的功利心,反而學不好,本身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新的文化就是很有趣的事情,千萬不要讓各種考試各種deadline給毀了。
  • 魯迅作品根本沒有移出課本,還有2本魯迅文集選入中考,大有來歷
    近些年來,關於魯迅作品被移出教科書的流言甚囂塵上,網際網路上隔一陣子就會反覆出現。不明真相的同學不外乎兩種態度,有人不解:為什麼把魯迅移出教科書?有人則歡呼,認為這是一種「進步」。只要稍加留心,你就知道這根本就是個謠言,魯迅先生的文章在課本裡好端端地放著呢,白紙黑字,如假包換。2019年,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澄清了事實,在新發行的普通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入了「魯迅《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
  • 魯迅文章被踢出課本,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人教社給出答案
    眾所周知,我們這一代人,那可是從小就學魯迅的文章,應當說是從小學到大,他的很多文章,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藥》、《社戲》、《論雷峰塔的倒掉》等等,這些文章那時被收錄在了課本裡。但凡只要上過學的人都知道,課本中最常出現的就是魯迅的文章。
  •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原標題: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胡強俊 畫  新學期開學,新生和老師在拿到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語文教材時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少變化。最明顯、也是爭議最多的變化莫過於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被刪除。一同消失的還有郭沫若、瑪麗·居裡等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賈平凹、史鐵生、邱吉爾和海倫·凱勒等。晚報記者了解到,從2002年初中教學改革之後,雲南省選用了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昆明市語文學科就一直選用蘇教版(江蘇教育出版社)教材,持續至今。
  • 魯迅文章被移出教科書,不一定是好事,青少年需要擺脫「冷氣」
    就比如,魯迅的一些文章被陸續移出教科書的現象。就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熱潮。相比郭沫若、蒲松齡等人的文章被移出教科書所獲得的關注度相比,魯迅文章被移出的關注度顯然要高得許多。魯迅的文章為什麼會被逐漸移出教科書那麼為什麼魯迅的文章會被逐漸移出教科書,現在語文課文中魯迅文章的數量越來越少。這一舉措是出於什麼原因呢?首先,魯迅的文章較為晦澀難懂。而學生們年齡還小,可以說沒有什麼社會履歷。
  • 魯迅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 我們需要從魯迅作品中學習什麼
    其中,魯迅的《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關於「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多年,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是不少。主張刪減魯迅作品的理由總結起來有三:一是佔比過大,二是難度較高,三是內容與時代脫軌。需要說明的是,「退出」這個說法並不準確,魯迅作品是被刪減了一部分,例如《雪》《風箏》《藥》《阿Q正傳》等,但並非全部退出。
  • 如何快速上手任意一門程式語言?
    在開始閱讀之前,本文假設你已經掌握了至少一門程式語言,別慌,這其中的概念能夠幫助你順利開始學習第一門程式語言。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的老師曾跟我們這群新手程式設計師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最難學的程式語言,是你將要學習的第二門程式語言。
  • 分類學是一門過時的學科嗎?
    若是生物專業的「業內」人士,對分類學往往還會多少帶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分類學相當傳統啦,跟不上時代潮流啦,語氣中總要帶些惋惜(或者鄙視),似乎這門學科早已伴著大航海時代的逝去而停止發展。 那麼,分類學究竟是做什麼的?這門學科真的過時了嗎?
  • 「我孩子讀國際課程,居然被一門中文課難倒了.」
    註:內容來源於精英世家Nancy老師《揭秘:IBDP中文A並不是你想像中那麼簡單》專題講座,獲取講座完整音頻&文檔,可添加助教微信:BrightElite_stella中文A——對於不了解這個學科學習內容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這門學科大概是IB課程中最容易帶給大家誤解,以及了解之後讓人發現跟原本認知差距最大的學科了。
  • 如果可以「取消一門學科」,看看學生們的選擇,一致的面向這4個
    >,如果將來可以取消一門學科的話,一定會選擇它。數學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深奧的一門學科,考驗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發散思維能力,可以說能把數學學好的人,其他科目都不會太差。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很早就成為了學生們的3大主課之一。但是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比較吃力,不僅僅要記語法、背單詞,還要練習口語技巧。
  • 如果高中取消一門學科,哪一門最先被踢出去?學生一致認為是它
    尤其是到了高中,隨著知識難度的不斷上升,每一門學科學習起來都變得困難起來,尤其是每一門學科都和高考掛鈎,學習起來壓力更大.那麼如果能在這其中取消一門,作為學生黨你覺得哪一門會最先被踢出去?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哪些學科最有可能被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