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產品 7.0 版本的意義,聽網易雲音樂的回答

2020-12-2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7.0對於入口級的中文網際網路產品來說,是一個重要節點。它是這個產品過往內功的集中體現,又是下一個世代這個領域產品大趨勢的折射。這一次,網易雲音樂給出了答案。

當大家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和談論2019年「在網易雲音樂聽了多少首歌」,「年度歌手是誰」時,網易雲音樂在2020年開年更新了它的7.0版本。

7.0對於入口級的中文網際網路產品來說,是一個重要節點。它是這個產品過往內功的集中體現,又是下一個世代這個領域產品大趨勢的折射。

比如手淘的7.0版本,最大的改變是商品詳情新增精選短視頻合集、店鋪首頁和全部寶貝中看寶貝都支持短視頻。這個版本更新發生在2017年,但顯然,這是電商平臺接近線下購物體感的一次預告。

5G時代,我們在淘寶發現商品更多以短視頻和直播呈現,當我們發現短視頻的時候,就是在發現商品。

微信的7.0版本界面變得更扁平,公眾號文章的點讚變成了「好看」又變成了「在看」,短視頻在各種維度嵌入微信。一開始用戶吐槽不習慣,久而久之也就「真香」。

再比如應用寶的7.0版本,從應用分發轉變到了「內容+服務」的分發,這個轉變的大背景是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走到盡頭,應用分發被重構。

從電商、社交到應用的入口,7.0的版本都意味著新的內容環境與產品環境。音樂也不例外。

在音樂大盤逐漸交到95後手上時,網易雲音樂7.0版本的問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音樂發現效率的一次迭代,用戶體驗的再次升級,長尾音樂價值的充分釋放。

一、網易雲音樂7.0新增了哪些功能?

關於這次網易雲音樂的改版,有不少彩蛋,用戶可以自己去開掘。在這裡我想先著重談一談此次改動對音樂發現效率來說意味著什麼。

網易雲音樂的發現主動權向來是給用戶的,除了首頁banner是重運營以外,其他全是產品和數據驅動,不同的用戶的主頁就有不同的「貝多芬」

在此前的版本裡面,發現的功能主要由「每日推薦」以及「歌單」、「推薦歌單」來完成。網易雲音樂的個性化推薦的確很精準,這已經是一個大面積共識,很多人甚至認為這比「男/女朋友還懂我」。推薦越準,也就意味著音樂曲庫被激活的可能性越大。

不過,對於Z世代用戶來說,需要的是一個泛娛樂樂園,比如迪士尼。一個好的年輕化的產品,都是一座線上迪士尼樂園。

圖:首頁首屏界面iOS版(左)和安卓版(右)

網易雲音樂7.0增加了更多用戶發現音樂的通道,比如「風格推薦」、「場景歌單」、「雲村精選」、「大家都在聽」等個性化音樂推薦板塊。對於不滿足每日推薦和推薦歌單的用戶來說,音樂探索的入口更多了,遊樂園的粘性更強了。

下面我想從一個網易雲音樂重度用戶的角度來看,這幾個板塊帶來的變化。風格推薦,顧名思義,是根據用戶聽以往的聽歌風格或歌手風格來推薦單曲,比如民謠、搖滾、電音。

事實上,沒有這個功能之前,我也會去刻意搜索喜歡的民謠和搖滾音樂,通過關鍵詞或者歌單庫,這個過程稍顯繁瑣,且準確性不穩定。現在,我的發現首頁,自動就有了「歡迎進入歐美圈」,再刷新依次出現了「相似藝人,根據縱貫線推薦」、「根據IF I Stay推薦」。

場景推薦則是考慮用戶所在場景,針對性地推薦契合的官方歌單,場景涵蓋的意義很多,比如通勤路上,比如睡前。

此刻一邊寫稿一邊聽歌的我刷新了兩把,網易雲音樂給我推了「Coffee Tea or Cola」、還有「 窩沙發 躺著聽 你隨意」。瞬間我覺得面前「這隻網易雲音樂」,是一個很懂我的AI。

雲村精選是把雲村社區的優質Mlog聚合推薦至首頁,讓音樂不只能聽還能看。細心的用戶可能已經發現了,在「帳戶」這個Tab,創作者中心的位置提前,而Mlog也已經被置於其中。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談到過,現在的用戶擅於在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興趣點,會涉足各種領域,探索個性化的發展,以達成自我塑造。網際網路讓人際關係網絡更加廣泛,而複雜資訊和海量數據也在某種程度上抬高了嘗試門檻,基於此,他們更渴望獲得「優質的」內容。

雲村圍繞音樂展開的興趣圈子,是典型的弱社交關係鏈,趨同的興趣內容為引子,實現對強社交關係的轉移,將社交壓力減緩到一個適中的度。比如,我就可以在「雲村精選」發現同樣喜歡聽王菲的村民。

「大家都在聽」則基於地理位置、年齡、星座、天氣狀況、特殊節日等維度推薦場景單曲。比如,我現在看到的是「90後都在聽」,這幾首不是我特別喜歡的歌曲,但我也挺想看看其他90後在聽什麼歌。

除了發現這個Tab的板塊新增外,「我的」這個頁面也有不少變化。一方面是UI調整,另一個則是新增了歌單小助手功能。這個功能像是一個篩選漏鬥,使用這個功能,你可以在喜歡的所有歌單中輕鬆找到想要的音樂。

歌單小助手提供歌單、曲風、語種、歌曲年代、歌手、冷門程度、場景、收藏時間等維度,通過在這些維度裡做選擇題,就快速篩選出歌單中中意的好歌,比如我就可以找出「最近收藏的磁性民謠男聲」、「適合夜晚聽的華語女聲佳曲」等。

可以看出來,7.0版本是網易雲音樂突破自我束縛的又一次嘗試。這一代年輕人在網絡上的行為有著明顯的「松圈主義」傾向,即愛好多元,又不受拘束,在「用完即走」和「深度使用」上自如切換。

網易雲音樂7.0版本升級,其本質邏輯在於專注做音樂推薦,提升用戶發現音樂的效率,崇尚簡潔的用戶可以快速發現,愛好探索的用戶則又能深度沉浸。

二、為什麼總是網易雲音樂在「帶節奏」?

那麼問題來了,從歌單、樂評到現在的場景化推薦和分發,為什麼總是網易雲音樂在帶行業的節奏?

一個產品哲學在於「改變用戶而非迎合用戶」。

一個事實是,即將滿7歲的網易雲音樂,完成了中國音樂用戶習慣的一個進階培養。

在網易雲音樂做歌單之前,歌單的需求被視作長尾需求而非主流需求,但現在我們也看到了,網易雲音樂不僅完成了自身產品廣泛的用戶歌單系統的培育,而且現在整個網際網路世界音樂用戶,大多數都習慣了通過歌單來雲同步和管理自己的歌單,而不是曾經的用專輯、歌手分類或者排行榜這樣的工具方式。

7.0版本很大的一個變化就在於豐富了歌單的維度,從風格到場景,更具個性化。「雲」這樣的數據理性,輔佐以場景這樣的情緒感性,讓音樂分發更為精準,長尾音樂價值得到釋放。

此前,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談及大數據對音樂產品模式的改變——讓「人找歌」變成「歌找人」。曾經我們靠「撞大運式」一首首搜索尋找歌曲,效率很低。網易雲音樂徹底改變了這種傳統的模式,打造了歌單、樂評、動態、雲村社區等等創新功能,用數據和算法讓好歌曲通過更多方式精準地「找到人」。

此外,用大數據挖掘潛力歌曲,可以激活沉睡曲庫,釋放長尾音樂價值。網易雲音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歌模型,通過歌單、樂評、動態、雲村社區等個性化方式精準地將內容推動給用戶,一方面不斷推火新人和新歌,另一方面激活了沉睡曲庫,釋放了大量長尾歌曲的價值。

長尾理論最初是由《連線》雜誌的總編輯克裡斯·安德森於2004 年發表,用來描述諸如亞馬遜、Netflix之類的平臺之商業和經濟模式,是指那些原來不受到重視的銷量小但種類多的產品或服務由於總量巨大,累積起來的總收益超過主流產品的現象。

用戶端音樂發現的效率提升,對應的就是音樂人的音樂分發效率提升。丁博舉了個「房東的貓」的例子,三四年前她們的歌迷還很少,是標準的長尾音樂人,需要靠眾籌才能推出自己的首張專輯。如今,房東的貓在網易雲音樂已有249萬粉絲,被稱作是國內第一民謠女組合。在評論區,不少用戶留言是通過網易雲音樂的每日推薦聽到房東的貓,隨後變成房東的貓的粉絲。

丁博說,要利用大數據做好分眾內容服務,不過重視數據並不意味著迷信數據,盡信「數」不如無「數」。拓展音樂品味、提高音樂審美,這些工作不能僅僅依靠數據完成。所以,網易雲音樂就在個性化推薦的基礎上也加入人工推薦的機制,讓數據服務於內容,讓好的、優質的內容擁有更好的數據表現。

三、雲村的建設說到底還是要站在用戶這邊

如大家所見,用戶喜歡把網易雲音樂稱之為雲村。網易雲音樂7.0出爐,意味著雲村又做了一番改造,而改造的核心,就是站在用戶這邊。

雲村用戶以興趣和價值聚合,針對音樂內容從事生產、消費、社交活動,這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實踐與連接,構建的是一種參與式文化空間。空間以音樂社交為核心屬性,人、內容、互動分別是參與式文化空間中的三個要素,三者緊密相關。

人,是音樂社交的主體,既包括用戶也包括音樂人。內容,是音樂社交的載體。這種參與式文化空間的構造,是社區化音樂平臺區別於工具化音樂平臺的本質。

這一點,和嗶哩嗶哩很像,如大家所見,用戶喜歡把B站稱之為小破站。早在2016年,知乎上就有一個問題叫做「為什麼嗶哩嗶哩和網易雲音樂能培養出死忠粉?」。截至目前,回答有674個,很多回答都提到了同一個關鍵詞是「尊重用戶」。

於產品而言,要讓95後、00後有更多的主人翁意識、心態與歸屬感。網易雲音樂和B站,區別於其他平臺一個特質就是其「參與式文化空間」

在雲村這個空間裡,音樂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身份邊界日益模糊,用戶既可以是創作者,也可以是聽眾和觀眾,既可以是音樂文本的評論者,也可以是音樂文本的改造者。而這個空間高效運轉的基石,就在於音樂發現效率的不斷提升。

蘇軾有句話叫「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用來形容網易雲音樂的迭代也很恰當。無數的用戶數據累計和需求洞察,最後反饋到精簡扼要的產品組件上。

#專欄作家#

吳懟懟,微信公眾號:吳懟懟(esnql520),前澎湃新聞記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17年度作者,新榜2018年度商業觀察者,資深媒體人,專注網際網路內容、品牌與公關領域個性解讀。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5.0版本:差評?了解一下
    早些時候一直用QQ音樂等,由於推薦功能很少能推出喜歡的歌,後來索性就把各種主流非主流的音樂軟體下載體驗了一遍,於是發現了當時還很小眾的網易雲音樂,用了幾次就被它強大的推薦算法給徵服了,此後,其他的都成了將就。本文主要想聊一聊一向口碑不錯的網易雲音樂在最近5.0版本遭到差評的原因。1.
  • 網易雲音樂 7.0 全新改版 聽歌識曲優化升級
    近日,網易雲音樂重磅上線7.0版本,帶來多項重磅更新:包括首頁全面煥新,新增「風格推薦」、「場景歌單」、「雲村精選」、「大家都在聽」等個性化音樂推薦模塊,我的音樂視覺升級,聽歌識曲功能優化等。網易雲音樂7.0版本極大提升發現音樂的效率,不僅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音樂體驗,也為長尾音樂帶來更多可能性。
  • 網易雲音樂上線7.0版本:首頁大改版、聽歌識曲更精準
    今日,網易雲音樂7.0正式上線。據介紹,新版帶來了多項重磅更新,包括首頁全面煥新,新增「風格推薦」、「場景歌單」、「雲村精選」、「大家都在聽」等個性化音樂推薦模塊,我的音樂視覺升級,聽歌識曲功能優化等。
  •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能成為Z世代喜愛的音樂產品
    據悉,為了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音樂訴求,音樂產品紛紛抓緊場景布局,除了不斷更新升級音樂產品的功能、體驗外,亦深耕個性化的音樂場景,把優質的音樂體驗觸達到更多群體中,其中就包括了網易雲音樂。新版的網易雲音樂,除了首頁「大換裝」外,還新增了「風格推薦」、「場景歌單」、「雲村精選」、「大家都在聽」等個性化音樂推薦模塊,既迎合了音樂產品升級的主流大勢,又有獨樹一幟的創新之舉。
  • 酷狗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產品體驗&競品分析
    2015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億,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0億人,增長4.9%,在所有手機網際網路應用中,在線音樂已經超越網絡視頻成為僅次於即時通信、網絡新聞、手機搜索的第四大網際網路應用,是網民日常使用的重要應用類型。
  • 音樂的力量 | 最新版網易雲音樂APP產品分析報告
    1.2 體驗路徑設備環境:iPhone7+iOS13.2.2+網易雲音樂v7.0.203)直播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直播行業越來越大眾化,作為國內第一個音樂網站,酷狗音樂早在2012年v5.0版本就推出全民造星平臺酷狗直播,並在次年推出知名歌手莊心妍,成為第一例網際網路造星「爆款」。一直到現在的酷狗v10.0,酷狗音樂的直播業務已經發展為音頻直播、視頻直播以及多人聊天室三大板塊。
  • 全球首創音樂試聽功能 網易雲音樂1.4版本評測
    社交、DJ、歌單、大牌歌手入駐……從今年四月上市至今,網易雲音樂的每一次改進都會給人帶來驚喜,全新上線的網易雲音樂iOS1.4版本,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全球首創音樂試聽功能,可一鍵收聽歌曲高潮部分,再一次讓我們見識了網易雲音樂的創造力。
  • 基於訪談法的「網際網路+時代」網易雲音樂的新4C營銷分析
    摘要:網際網路+時代,營銷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本文按照新4C法則的框架,從營銷角度分析網易雲音樂的成功之道:即場景賦予意義、社群尋找共鳴、內容打動情感和連接爆發勢能。同時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產品開發水平提高,移動應用開發不斷增多,網際網路市場競爭加劇。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更加期待通過消費符號,實現一種自我的價值和身份認同。面對音樂類應用領域的競爭形勢,網易雲音樂作為一匹黑馬,是如何突破重圍的?它是如何保持用戶粘性的?
  • 產品分析 | 網易雲音樂,音樂產品的視覺化探索之路
    編輯導讀:網易雲音樂作為當下在年輕人群體中大火的音樂類APP必有其獨到之處,本文作者主要從產品框架、競品分析、用戶分析和功能分析幾個方面對網易雲音樂的視覺化探索之路進行了產品分析,與大家分享。
  • 網易雲音樂分析報告 | 差異化,產品的持續生命力
    前面我們看到,網易雲音樂有相較其他總量排名前五的APP有更高的7日留存率和更高的卸載率。我們分析過,原因是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問題。那麼,用戶粘度就能讓我們很清楚的看到所留存下來的用戶到底有多少是忠實粉。根據2018年7月騰訊系音樂和網易雲音樂APP月人均使用次數和活躍率的比較(詳見圖九),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與TME三家相比,無論是從月人均使用次數還是活躍率上,網易雲音樂都不佔劣勢,甚至可以說綜合起來佔得優勢還比較多。這代表網易雲音樂目前的運營方式(最核心的是「音樂+社交」)在短板版權的情況下,用戶的忠實度依然不差於其他三家,甚至還佔有優勢。
  • 網易雲音樂iOS1.4版本搶先評測:像玩微博一樣
    當社交網絡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時,網易雲音樂又將音樂社交的概念帶入了我們的視野,這款網易旗下的音樂產品自誕生之初就打著音樂社交的口號,其整體功能設計都圍繞著社交概念展開,顯得與眾不同。
  • 網易雲音樂用戶體驗官,百人團隊策劃好產品
    7月8日,網易雲音樂用戶體驗官第一批測評報告回收截止,共有103位用戶發回了評測報告,其中不乏圖文並茂的好方案。網易雲音樂用戶體驗官計劃是網易CEO丁磊近期發布的一項用戶測評活動,即邀請網易雲音樂忠實用戶對產品進行體驗並提出意見和建議,網易將為用戶的工作付費。
  • 網易雲音樂的7年和7個故事
    他的回答是,怕大家失去了對音樂的熱愛。4月23日,網易雲音樂APP上線7周年的日子,一封內部信發出。信中寫道,思考雲音樂從何而來,將去往何處,所有問題的答案都交匯在八個字—— 傳遞音樂美好力量,這也是網易雲音樂的企業使命。
  • 百萬正版音樂免費聽:網易雲音樂正式登陸iOS/Android
    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今日正式在北京發布了移動應用——網易雲音樂,主打歌單、社交、大牌推薦和音樂指紋,並由此宣布網易正式進軍數位音樂領域。網易雲音樂是網易旗下首款移動音樂產品,去年7月開始製作,其Beta版本在今年1月24日在App Store低調上線。
  • 產品分析|以網易雲音樂和落網為競品對象,聊聊QQ音樂的產品功能與...
    不管你是在QQ音樂裡「聽我想聽的」,還是被網易雲音樂的評論所感動,或者像發現落網一樣,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音樂小眾圈子所獲得的驚喜,音樂的形式都是多種多樣的,都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2)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的評論給用戶打開了一扇音樂交流的大門,不同用戶自創的評論造成了評論的多樣化,能夠具體化音樂所表達的抽象意義,尋找到擁有音樂共鳴的人,打破了聽歌那種獨立自我的狀態。
  • 網易雲音樂推出6.0版本,全新視覺風格更顯輕盈沉浸
    近日,網易雲音樂在iPhone端和Android端發布6.0版本,為用戶提供全新音樂體驗。在本次版本更新中,網易雲音樂呈現了全新視覺風格,並更新「我的音樂」頁面,頂部新增私人FM、DI.FM、古典FM等多個音樂內容快捷入口,方便一鍵直達音樂世界。
  • 網易雲音樂推出6.0版本 ,全新視覺風格更顯輕盈沉浸
    近日,網易雲音樂在iPhone端和Android端發布6.0版本,為用戶提供全新音樂體驗。在本次版本更新中,網易雲音樂呈現了全新視覺風格,並更新「我的音樂」頁面,頂部新增私人FM、DI.FM、古典FM等多個音樂內容快捷入口,方便一鍵直達音樂世界。
  • 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QQ音樂:移動音樂APP競品分析
    億),網易雲音樂(0.1014億、0.0606億、0.1077億、0.1110億)。網易雲音樂擁有爆炸式的搜索增長,三款產品均擁有PC端、移動端多平臺產品,但相對移動搜索佔比50%的前兩款產品來說,網易雲音樂12%左右的佔比仍然有較大宣傳推廣空間。3.2.2 產品結構圖
  • 探索音樂社交新方向:網易雲音樂
    前段時間網易發布了一款網易音樂APP軟體。它的主打口號是的發現與分享,在音樂中加入社交元素。一經發布立即受到了業界的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群(109420811)是一個緊跟網際網路發展步伐的群。背景介紹 為了弄清雲音樂是如何發展到今天以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產品形態,我們首先來簡單了解下雲音樂的前世今生:經歷了以磁帶/CD等為媒介的傳統音樂,到以PC端為介質的web音樂時代,再到目前藉助雲浪潮在多種行動裝置端可分享的雲音樂時代,用戶的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
  • 產品分析報告 | 網易雲音樂,差異化路線打造高質量音樂社區
    產品架構1.1 產品定位網易雲音樂是網易公司於2013年4月23日正式發布的一款產品,是一款專注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依託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為用戶打造全新的音樂生活。網易雲音樂選擇差異化路線,通過優質的歌單、評論區、Mlog等內容強化用戶UGC社交屬性,打造高質量的移動音樂社區,為用戶營造社交共鳴與心理依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