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寫了一篇文章,講自己從專科生考到研究生的經歷。許多人在我的文章下留言,也有許多人給我發私信,他們的共同點通常是:高考失利,聽了我的故事,想要考研。
讀者朋友向我諮詢
今年高考的時間推遲到了7月7日,但也在不知不覺中臨近了。本以為,我這樣高考失利的人,佔比應該很小,但是看完讀者朋友們一條條回復才發現,原來感覺自己高考失利的人很多。而後續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有關於家庭、事業、婚姻,在哪個城市發展、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那些故事,都要從高考說起。
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可是高考之後呢?那些走過了獨木橋的莘莘學子,又去了哪裡?我聽了幾個家庭的故事,都是從考高開始的:有些人高考分數很高,卻在報志願環節走錯了路;有的人選擇了一個熱門專業,讀了四年,畢業前突然迎來了行業寒冬;有的人高考成績並不理想,卻在考研時考到一所985高校,一路讀了碩士、博士、博士後,最後留校任職;也有的人沒參加過高考,卻讀到了北大的研究生……當然,還有更多的人,平凡如我。
在上一篇文章眾多的回覆裡,一位母親的留言讓我感覺到心酸。
這是一位下崗失業的母親,自己經營一家小吃店,老公在政府部門工作。他們的兒子當年高考時,分數不到一本線。因為家裡人都不太懂得如何選專業,又覺得自己兒子分數太低,不好意思問別人,為了孩子以後能有工作,選擇了一個校企合作的單位去當委培生。可是委培生的畢業,是沒有文憑的。當兒子畢業後進入單位,感覺不喜歡,非要辭職,重新高考,選擇其他專業。父母很生氣,因為他們那一輩人,畢業就找到一份工作是可以幹一輩子的。父母不理解兒子的想法,感覺這個男孩沒耐性,不靠譜,天方夜譚,訓他,趕他去打工。孩子也特別痛苦,整天吵鬧,最後去了外地打工,很少回家,很少打電話。每次打電話時,就會抱怨說父母害的他沒文憑、沒有好工作。
一位母親的回覆
我在私信裡回復了很長的篇幅,卻依然不知道如何安撫這位母親受傷的心。愛人見我的模樣奇怪,追問緣由,看了這篇回復,感慨了一句:「這不是和我當年很像嗎?我們這樣的平凡人,才是大多數吧!」
愛人大我四歲,和我不同,他高中時的成績在我看來很好,當然,也可能因為我是學渣。同樣是理科生,愛人的理綜成績幾乎每次都是滿分,但是第一年考試,感覺自己的語文和英語太差,選擇了復讀。第二年,愛人努力學習英語,卻忽略了其他科目的複習,高考成績比平時的分數依然低很多,但也過了一本線。報志願時,每次都排在最後被人擠下來,最後以一本的分數去了一所專科。雖然是一所很好的專科院校,很熱門的專業。在專科期間,愛人通過自考本科,畢業的同時拿到了本科的學歷證與學位證。因為這所院校在行業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該校的男生畢業都不愁找工作的問題。愛人一開始想要遠走,去了南方,後來因為母親身體的原因,自己關注招聘信息,慢慢回到了家鄉。
閨蜜雖然也想回家,但是目前還留在杭州。
她高考時接近600分,去了一所985高校的分校區,選擇了當時大熱的石油方向。在2011年入學時,她們學校本專業大四的學長學姐們還未畢業,已經被用人單位籤訂了。那時候的閨蜜以及同學們,對自己的前途信心滿滿。在石油行業裡有一種工作,要站在井邊,經常被石油濺到一身,整個人黑漆漆的。閨蜜和同學們看視頻時都認為,這種工作肯定輪不到他們。但是就在閨蜜那一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四年時間裡,石油行業大不如以前。畢業籤工作時,只有幾個人籤到了石油公司。但是在畢業前夕,企業突然變臉,直接撕毀協議,賠償違約金,也不再招人。閨蜜整個班級,只有班長因為父母都在某石油公司,才籤了過去,做的就是之前他們都不屑一顧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閨蜜跨考了研究生,畢業後從事了電商行業,目前在杭州某著名電商公司就職,加班是常態,每到節日大促,基本就睡在公司。雖然經常和我吐槽杭州的房價,雖然工作真的很繁重,要一個人身兼數職,難以顧及到婚姻與家庭,雖然偶爾也說過想要回老家。但是我認為,這已經是一份讓很多人羨慕的工作了。
該公司
還有一位姐姐讓我真心覺得羨慕。
這是我和同事去北京培訓時遇見的,是同事的妹妹。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跨著新款LV包包,精緻的妝容和亮眼的首飾,在北京某985院校負責藝術生的招生工作,該校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但是藝術專業很出名。這位姐姐比我大十二歲,高考成績並不算高,去了我們省的師範院校,學了一個非師範專業。考研時,她選擇了專業裡最強的985院校,又在這讀了博、讀了博後,最後留校工作。吃飯的時候,和我們聊到,這個假期幾乎沒休息幾天,一直在忙招生。當時的我剛考上研究生,對她的經歷特別感興趣,難免想要追問。姐姐嘆了口氣說:「其實別看我們的工作好像光鮮亮麗,但是也有很多麻煩事。」姐姐是八面玲瓏的人,感覺很適合高校行政崗,但是路過北京天橋上擺攤賣菜的小販時,也會感慨一句:「比我賺的都多,而且也沒人管著,一天天很自由。」姐姐現在還在北京租房住,過年只能回家待幾天,在一片忙碌中準備結婚了。雖然生活還是很難,但是能從二本一路讀到博後,我相信她的毅力足以度過生活中的難關。
還有的人,連高考都沒參加,讀了五年制專科,畢業後參加了北大自考的本科,拿到了畢業證與學位證,又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也有人專科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為了提升學歷,和我一起參加了研究生面試;也有人,本科沒讀完,輟學出去追求藝術的夢想,現在還在一線城市打拼;有的人,從小喜歡打架子鼓,學了20多年,與自己年少時的偶像同臺表演;有的人,母親是聾人,自然手語特別流暢,專科畢業後中國聾人藝術團選中她作為手語翻譯,跟團隊飛到世界各地,穿著國家隊的隊服……這些人,都如你我一般,有自己的高光時刻,也有苦惱與糾結。
是這樣的,高考短暫地決定了你將在哪所院校學習,是資源豐富的高等學府、每個人都在匆匆忙忙趕著去聽講座,還是慵懶的環境裡,連早晨上課都要讓同學幫忙答到。人是環境的產物,有些公司認同這一點,篩簡歷時只看出身,那些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孩子連和別人同臺競技的門票都沒有。不過人生漫長,只要堅持下去,誰說只有這一條路能走?有的人為了高考復讀好幾年,但是一畢業就工作了;有的人第一年高考時就去了一所不錯的院校,畢業十年才有一份工作;有的人高考成績並不好,但是一路學到了博後;有的人在國內數一數二的高校畢業,然後回到老家一直沒找到工作。
高考圖片來源網絡
能決定人生道路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家庭環境、自身性格、成長空間、讀過的書、學過的技能、吃過的苦、心中的信念……高考只是其中一個。它是一個開始,但人生具有無限種可能,如果能活到80歲,那麼想要學一項技能,從60歲開始,還有20年的大好時光。
周國平說過,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那麼,在每個人的宇宙裡,必然有自己的黑洞,也有自己的太陽。考試成功後,很多人都來向我取經,我見過了太多逆襲的故事,也見證了太多人的成長。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母親,不同的子女、相似的矛盾。未經世事的年輕人,總帶著蓬勃的朝氣,越懂得生活的人,越是謙虛。
在時光的洪流裡,人們會熱切地聊到某次高考、某位狀元,但是那閒情逸緻時隨口的一句話裡,包含了太多懷揣著忐忑之心的少年,他們的整個青春。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王小明童鞋,讀完教育碩士,成了特殊教育教師。寫真實的故事,在有光的地方,願與您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