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張丹 攝影 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
每年招生時,武漢市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都處於幸福的煩惱中。由於該校畢業生既能實現高質量就業,也能通過技能高考、「3+2」中高職銜接班實現升學,每年的入學學位供不應求。合唱團、技能大賽學子頻頻獲獎,激發學生自信;校園愛心募捐激發學生愛心、善心;校園朗讀者、經典詩文朗誦比賽等活動,用國學浸潤智慧,點亮人生……近年來,黃陂職校構建起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織密學校、家庭、社會「三全育人」網絡,把立德樹人理念融入學校課程和管理的各方面,贏得良好辦學口碑,給學生打好人生底色。
多彩社團展風採,搭起德育大舞臺
每周三8:00至11:30,黃陂區職校Mulan合唱社團150餘名學生集中進行合唱排練。在2019年武漢市中小學合唱節中,黃陂職校Mulan合唱團以最高分摘得特等獎。今年10月,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上,Mulan合唱團被評為青年學生組三級團隊。合唱團負責人熊欣老師介紹,參加合唱的學生,很多沒有音樂基礎,老師把旋律錄下來,讓學生們利用業餘時間強化記憶。「通過合唱團訓練,學生們變得自信了,更有精氣神了。每次訓練時,需要全體成員到齊才能開始,孩子們培養起團隊意識。」
「在趣味運動會、文明就餐、愛心募捐等校園活動裡,常常能見到學生社團及志願者們的身影。」黃陂職校校團委書記方露老師介紹,今年,學校電商班一名新生患重病,全家為她治病已經花費了近40萬元。學生社團和志願者們發起愛心募捐活動,校園裡傳遞起溫暖與關愛。在短短的時間裡,全體師生累計捐款達38037.95元。「學生們通過社團和志願活動,鍛鍊了組織協調能力,收穫愛心和善心。」
今年10月,學校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11月5日,黃陂職校2400多名學生齊誦《少年中國說》,學生們在誦讀中感受中華傳統經典的魅力。記者發現,黃陂職校實現了「部部有特色、班班有活動、人人有參與」,引導每名中職生至少加入一個學生社團、發展一項興趣愛好、參加一次競賽競技、參與一項志願服務、展示一項才藝特長,讓每名中職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創新形式,上好中職生感興趣的思政課
黃陂職校思政課老師翁單林介紹,給中職生上思政課,老師們會通過富有哲理的成長故事、重大的時政新聞、精彩的校園情景劇等等,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有時候,不只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有時候是為學生播放合適的影片片段,讓學生表演情景劇,有時候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乃至激烈的辯論。
記者發現,黃陂職校近年來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育人資源,將學校育人的「獨角戲」變為全員育人的「大合唱」。黃陂職校校長黃喜國說:「要讓每名教職工都成為學生的『人生領航員』。在學校裡,每名教職工都挑起『德育擔』,任課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德育隊伍悉心引航育人,後勤職工匠心服務育人,這樣才能破解只有班主任抓德育的『孤島現象』。」
2018級龔靜怡的媽媽告訴記者,幾年前,她女兒來到黃陂職校,老師們不斷鼓勵她,給她展示的機會。學校邀請家長參觀孩子們的匯報演出等,見證孩子們的成長。「3年下來,女兒在藝術小人才比賽中屢次摘得一等獎,人也變得懂事、知書達理了。」正是在多方合力之下,黃陂職校成為全區中小學校的一面旗幟。學校被評為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示範校、國家級重點職校等。
「組合拳」讓育人過程無斷點
記者在黃陂職校東風校區看到,學生在食堂進餐時有序排隊,吃完後把餐盤收拾乾淨,再放置到集中回收處,全程文明有序。黃陂職校信息專業部負責人李輝老師介紹,學校每天早上有20分鐘晨會,每天交流學生日常行為表現,長期堅持之後讓學生們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為落實嚴禁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學校結合東風校區實際,修建桌球臺8個、籃球場2個以及多個羽毛球場,通過組織桌球、籃球等活動引導同學們參加體育鍛鍊活動。每次下課後,學生們都會在體育場上揮灑汗水,展示青春活力。「學生們上課時專心學習,下課時痛痛快快地玩,這樣才能確保學習效率。」李輝老師說。
今年11月,學校結合五個專業部學生特點組織了7場「高一新生心理調適」主題講座。「學校每年都有心理健康講座,提高心理健康素質,增強自我調適能力。」黃陂職校心理健康成長中心董融老師介紹,除了新生心理調適團輔活動,學校每年還舉辦男/女生心理健康專場、高考前減壓團輔會等,豐富校園生活的同時,也讓學生陽光健康地成長。
黃陂職校打出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等「組合拳」,構建「時時處處」的全過程育人體系。在多彩社團活動中,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黃陂職校不斷豐富實踐內容,創新實踐育人形式,引導學生品味知行合一的「德育大餐」。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