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葦簾編制技藝傳承人:巧拼蘆葦節簾上編出花
門樓、燭臺、菱形福字,這些在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趙家堰社區居民胡維智編制的蘆葦簾上可不是畫出來的。記者了解到,作為區級非遺趙家堰蘆葦簾編制技藝傳承人,胡維智根據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技藝,用普通蘆葦杆上的節點能在一張蘆葦簾上拼出生動圖案。趙家堰蘆葦簾到底是怎麼編出來的?下面記者將帶讀者一觀。
-
金步非遺手工皮拖傳承人孫澤慧皮絲畫首次發布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郝勇)6月10日,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四川省非遺保護中心舉辦的「巴蜀工匠」非遺精品展吸引了觀眾眼球。而不久前入駐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非遺進校園-傳承人技能大師工作室」四川省民間藝術大師孫澤慧,當日首次發布了2幅手工皮絲畫作品《彩鳳凰》《金麒麟》,在現場掀起了一波小高潮。本屆非遺節以「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來自全球的技藝大師各展風採,琳琅滿目且精巧的民間技藝作品讓人嘆止。
-
守護最後的火種 滬郊非遺傳承人一瞥-十錦,挑花,金偉國,傳承,羅涇...
自元代開始,因黃道婆的傳授,羅涇廣種棉花,民皆紡織,並以土布製成衣飾。為防曬、防風,婦女在勞動中用「頭巾兜頭」來保護自己,稱為「兜頭手巾」,開始實際上是勞動防護用品,有愛美女子就在「兜頭手巾」上配以花紋,先以顏色塗鴉,又以色線「遊花樣」,後隨布之「勢流」挑十字形成圖案,逐步創造出羅涇特有的「十字挑花」。 今年70歲的陳育娥是羅涇「十字挑花」的非遺傳承人。
-
唐卡非遺傳承人拉孟:要將唐卡展辦到海外去(圖)
唐卡非遺傳承人拉孟:要將唐卡展辦到海外去(圖)
-
津門網段超:景德鎮古窯非遺傳承人
一杯一碗都是千度高溫中涅槃而生的新生命,一筆一畫是都是老藝人匠心別出,賦予了傳承景德鎮文化的生命體,令人嘆為觀止。正因為有這樣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體,景德鎮陶瓷才能經久不衰,歷久彌新。景德鎮傳統圓器拉坯,是依據最終的器型作出大致相應的坯體,將泥料放在輪車上,借旋轉之力,用雙手將泥拉成坯體,是瓷器成型的第一道工序。
-
教師節非遺特輯 | 傳承人與師父書
他們就是 非遺傳承人師徒 。每一組技藝精湛、構思巧妙的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傳承故事。師與徒,父與子,母與女,洋溢著親情與友愛,傳遞著匠心與智慧。今天,我們走進非遺傳承人的師徒故事……是師徒,也是母子黃宏宇
-
【佳作欣賞】李永福蘆葦畫作品
【佳作欣賞】李永福蘆葦畫作品 2020-12-22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非遺傳承人講述老手藝的新故事
非遺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也是一個文化現象整體。它不只是一件件體現文化傳統的產品或作品,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當前非遺傳承保護面臨哪些挑戰?如何讓非遺技藝「活」起來,在活態傳承中融入百姓生活?光明日報記者走近四位非遺技藝傳承人,聽他們講述傳承故事,啟發新的思考。
-
高境鎮非遺傳承人手把手教你布藝堆畫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高境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推出由高境布藝堆畫非遺傳承人周敏爾帶來的《韻之蘭》非遺教學視頻,讓我們「以布代色」一剪一裁一貼,構出「布」一樣的美麗。 高境布藝堆畫簡介 布藝堆畫是高境鎮的「一地一品」,是一門獨具特色的傳統藝術文化。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歡喜稻田、蘆葦地、湖泊及溪流等生境。性孤僻,常單獨活動。飛行時振翅顯緩慢而沉重,結大群營巢。
-
奇人匠心X曹州面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緒建
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穆人物簡介 穆緒建,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我作為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這份榮譽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更感到責任重大。我要努力去創作出新作品、好作品,更要把手中的這項技藝傳承好」。
-
廣州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直播展示購物都來啦……
儀式上發布了全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包括《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和《懸壺濟世——廣州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2場主場展覽;《我哋廣式——廣州非遺購物節》20場主題直播活動和多場線上線下預熱、宣傳、促銷活動;以及46場由全市各區組織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等。
-
非遺傳承人進校園粘土花葉紙扇能作畫
校園裡請來了非遺傳承人,同學們近距離體驗民俗文化。歲末年關中國人有貼年畫的習俗,梁平木板年畫第六代傳人徐家輝把財神、文魁、武魁,四郎探母和白蛇傳等木板畫展示給同學們,用墨汁拓印在紅紙上,一幅簡單的年畫就製作完成了。初一的向天渝同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平時難得一見,親手做一做感覺傳統文化很有魅力。」
-
長寧「非遺傳承人」:華興富,與紙「撕」了一生……
長寧「非遺傳承人」:華興富,與紙「撕」了一生…… 2020-10-08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成「非遺」傳承人譜系不能少於三代!
為避免家族壟斷導致代表性項目的單一化發展和生命力脆弱,《辦法》對家族傳承有更嚴格的要求:明確家族傳承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已有代表性傳承人且具有傳承能力的,「原則上不再從該家族中評定新的代表性傳承人」。廣東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春雷介紹,目前有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局限在夫妻、父子(女)之間,長此以往難免導致傳承之路越走越窄,這一新規既是對現狀的彌補,也鼓勵和引導非遺傳承工作向社會延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今年年初正式施行,非遺傳承人的「退出機制」出臺備受關注。
-
濟南皮影第五代傳承人李娟:為非遺注入新的生命
本人供圖爺爺對李娟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每天都會給她布置很多任務,比如每天都要畫一幅畫、練習剪紙。後來李娟又開始畫九宮格,畫完還要給爺爺講故事。此外,練習說評書、山東快書和相聲對李娟來說也是家常便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繁雜的訓練讓李娟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為日後的皮影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小小傳承人 英國傳播非遺文化
8月21日下午,「小小傳承人」2017年中英青少年國際非遺文化交流活動匯報演出在省文化館舉行。省文化廳給31位出訪英國傳播非遺文化的青少年授予了「小小傳承人」稱號。 為了進一步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去年,省文化廳打造了「小小傳承人」 活動品牌,向全省招募志願從小學習湘劇、湖南花鼓戲、湖南皮影戲、木偶戲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青少年,擇優選拔後推薦給非遺項目的國家級傳承人收為徒弟,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
廣州將建非遺傳承人基地
廣州將在海珠湖附近設立非遺傳承人基地。昨日,針對有全國人大代表到廣州調研文化傳承保護工作時提出,廣州的非遺傳承人工作條件不理想,市文廣新局說,廣州正在謀劃相關的保護措施。廣州的廣繡、玉雕、牙雕等工藝非常聞名,目前廣州也有8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
親子非遺的N種玩法,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親子非遺的N種玩法,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趴趴行特別邀請非遺傳承人-嚴磊老師,為大家講述油紙傘的故事,教大家製作屬於自己的油紙傘。這10年來,他拜訪紙傘老師傅,深入學習、挖掘和創新福州油紙傘的技藝,並成功為福州油紙傘申請非遺,讓更多人知道了福州油紙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