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步非遺手工皮拖傳承人孫澤慧皮絲畫首次發布

2020-12-20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郝勇)6月10日,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四川省非遺保護中心舉辦的「巴蜀工匠」非遺精品展吸引了觀眾眼球。而不久前入駐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非遺進校園-傳承人技能大師工作室」四川省民間藝術大師孫澤慧,當日首次發布了2幅手工皮絲畫作品《彩鳳凰》《金麒麟》,在現場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本屆非遺節以「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來自全球的技藝大師各展風採,琳琅滿目且精巧的民間技藝作品讓人嘆止。作為本屆非遺節的一大看點,「巴蜀工匠」非遺精品展讓觀眾們認識了很多民間技藝大師。這當中,大家可以看到像蜀繡、皮絲畫、銀花絲這些非遺項目的身影。

身為四川省民間藝術優秀傳承人以及四川省民間藝術大師的孫澤慧,現場表演了她的手工皮絲畫和金步皮拖技法,而要完成上述作品,從設計到製成要通過軟體設置100餘個定位點,經過100餘道手工工序。「作為非遺傳承人,不能丟的是工匠精神。」孫澤慧說,自己現在正在摸索文化的傳承與文化產業化的路徑。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式之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義林還專門來到孫澤慧的手工作品前,對其皮絲畫的精美點讚。來自馬來西亞、南非、肯亞、多哥以及秘魯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當天也獲得了孫澤慧皮絲畫禮贈,他們對皮絲畫技藝表達了濃厚興趣。

「非遺進校園-傳承人技能大師工作室」近日在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揭牌,作為金步非遺手工皮拖傳承人的孫澤慧等4位技能大師首批入駐。這次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孫澤慧也是攜「非遺進校園-傳承人技能大師工作室」入場,並發布了兩幅皮絲畫作品《彩鳳凰》和《金麒麟》。孫澤慧希望此次皮絲畫首發作品,來振興民族文化自信,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10名非遺傳承人首次亮相校園 手工絕活接地氣
    ◤「非遺」傳承人為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5月7日,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鑫陽春會館,組織了10名濟寧地區的非遺傳承人來到濟寧職業技術學院,他們不僅帶來了精美的手工藝作品,還現場展示了看家手藝,這也是非遺手工藝項目傳承人首次帶著神秘的手工絕活到校園「接地氣」。 傳承人現場尋找「有緣人」  作為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的主幹道,崇德大道是學生上課、吃飯和回宿舍休息的必經之路。
  • 高境鎮非遺傳承人手把手教你布藝堆畫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高境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推出由高境布藝堆畫非遺傳承人周敏爾帶來的《韻之蘭》非遺教學視頻,讓我們「以布代色」一剪一裁一貼,構出「布」一樣的美麗。 高境布藝堆畫簡介 布藝堆畫是高境鎮的「一地一品」,是一門獨具特色的傳統藝術文化。
  • 津門網段超:景德鎮古窯非遺傳承人
    窯火世代相傳景德鎮古窯的手工陶瓷工藝歷經七十二道工序。一杯一碗都是千度高溫中涅槃而生的新生命,一筆一畫是都是老藝人匠心別出,賦予了傳承景德鎮文化的生命體,令人嘆為觀止。非遺傳承人樊明保點化青花玲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傳承人唐鵬輝,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景德鎮齊魯藝術協會副會長。
  • 景泰藍金絲彩釉手工畫 「非遺」還原名家作品
    在南充「非遺」寶庫中,景泰藍金絲彩釉手工畫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特殊技藝,也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月26日, 記者採訪獲悉, 近年來,這項「非遺」傳承人創新發展,將景泰藍金絲彩釉手工藝用於還原南充名家藝術作品,以弘揚城市文化。
  • 非遺傳承人用蘆葦為265種鳥類「畫肖像」
    非遺傳承人用蘆葦為265種鳥類「畫肖像」
  • 教師節非遺特輯 | 傳承人與師父書
    他們就是 非遺傳承人師徒 。每一組技藝精湛、構思巧妙的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傳承故事。師與徒,父與子,母與女,洋溢著親情與友愛,傳遞著匠心與智慧。今天,我們走進非遺傳承人的師徒故事……是師徒,也是母子黃宏宇
  • 廣州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直播展示購物都來啦……
    儀式上發布了全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包括《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和《懸壺濟世——廣州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2場主場展覽;《我哋廣式——廣州非遺購物節》20場主題直播活動和多場線上線下預熱、宣傳、促銷活動;以及46場由全市各區組織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等。
  •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我們的節日——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迎春展示活動」舉行1.鳳翔木版年畫(陝西省鳳翔縣)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邰立平  陝西是中國知名的木版年畫產地,至1950年,鳳翔木版年畫尚有六百九十多種,分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神碼畫5大類,最盛時期年產銷量達六百萬張。
  • 青島市非遺傳承人孫志芳:從小痴迷做手工花燈「巨作」創造世界紀錄
    現在的孫志芳是青島市非遺傳承人,對於手工花燈,他痴迷了一輩子,」人活著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真是太幸福了。現在在家裡可以專心花燈,還有這麼多人喜歡,我很知足。「孫志芳告訴告訴記者,「我老家在昌邑縣飲馬公社瀏河鄉(緊挨平度),盛產全國著名的昌邑綢,現在很多人都在養蠶的,父母從農村來青島打工,農忙時還回老家種地,我就生在青島。」
  • 奇人匠心X皮雕工藝 非遺項目皮雕手藝人——喬雪
    非遺項目皮雕工藝傳承人——喬雪人物簡介 喬雪,寧夏銀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喬家手工皮藝」傳承人,寧夏婦女手工製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寧夏銀川市婦女聯合會兼職副主席。2016年9月,榮獲中國文化館年會優秀非遺項目獎;2017年9月,獲得中國婦女創業創新大賽最具社會效益金獎,被評委稱讚「為非遺手工技藝的發展做出了示範」,也是西部地區唯一獲獎的選手;2018年3月,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8年8月,被選為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 聽非遺傳承人講述老手藝的新故事
    非遺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也是一個文化現象整體。它不只是一件件體現文化傳統的產品或作品,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當前非遺傳承保護面臨哪些挑戰?如何讓非遺技藝「活」起來,在活態傳承中融入百姓生活?光明日報記者走近四位非遺技藝傳承人,聽他們講述傳承故事,啟發新的思考。
  • 非遺傳承人進校園粘土花葉紙扇能作畫
    校園裡請來了非遺傳承人,同學們近距離體驗民俗文化。歲末年關中國人有貼年畫的習俗,梁平木板年畫第六代傳人徐家輝把財神、文魁、武魁,四郎探母和白蛇傳等木板畫展示給同學們,用墨汁拓印在紅紙上,一幅簡單的年畫就製作完成了。初一的向天渝同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平時難得一見,親手做一做感覺傳統文化很有魅力。」
  • ...雲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人|團茶|刺繡|非遺|建水紫陶
    羅翠英在紡麻線現場,彝家公社創始人、非遺傳承人金永淑向遊客介紹著新的作品:「我們努力把傳統繡片和時尚元素結合起來,迎合當下審美潮流,滿足市場需求,從而讓我們楚雄彝繡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在文山彝繡展位,刺繡口罩成了搶手貨,開展首日一上午便脫銷。非遺傳承人王陸芬正在抓緊刺繡趕工:「絲質口罩上面繡著我們文山的三七花,很多遊客都喜歡。
  • 【非遺之美】領略民俗之美 傳承文化之根——茶食製作技藝傳承人...
    【非遺之美】領略民俗之美 傳承文化之根——茶食製作技藝傳承人楊愛萍 2020-07-05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遺傳承人|酥餅|刺繡|火草|雲南|非遺|建水紫陶|彝族服飾|團茶
    羅翠英在紡麻線現場,彝家公社創始人、非遺傳承人金永淑向遊客介紹著新的作品:「我們努力把傳統繡片和時尚元素結合起來,迎合當下審美潮流,滿足市場需求,從而讓我們楚雄彝繡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在文山彝繡展位,刺繡口罩成了搶手貨,開展首日一上午便脫銷。非遺傳承人王陸芬正在抓緊刺繡趕工:「絲質口罩上面繡著我們文山的三七花,很多遊客都喜歡。
  • 文化星河裡的非遺傳承人
    記者隨後走近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非遺傳承人吳英華、六洲棋棋藝非遺傳承人蔡濤和花鼓燈舞蹈非遺傳承人李琴,看看他們是如何在燦若星海的非遺傳承人裡閃爍著迷人的光彩。  壯心不已傳授心意六合八法拳  吳英華雖年近古稀,但依然壯心不已。他至今還在積極致力於中華武術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淮南市唯一本土拳種)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
  • 8位非遺傳承人在寧擺展臺秀絕活
    8位非遺傳承人擺展臺秀絕活南報網訊(記者 朱凱)6月9日是我國第十三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南京市工藝美術總公司、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主辦的「多彩非遺•美好生活」非遺互動展示活動在工藝美術大樓舉行。
  • 南寧一商家未經允許搶註六堡茶非遺傳承人商標
    梧州國家級六堡茶非遺傳承人韋潔群發現,南寧一商家未經她同意,就以她的名字搶註了商標。多年來該商標名下在全國範圍內所賣的茶葉並非韋潔群製作,涉嫌冒用韋潔群名字銷售茶葉。  ▲「韋潔群」商標搶註人經營的茶葉店門口標有「韋潔群牌六堡茶」字樣。
  • 六必居非遺傳承人:楊銀喜
    原標題:[尋找身邊的工匠]六必居非遺傳承人:楊銀喜——千龍網「尋找身邊的工匠」系列報導之七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 酒店和非遺項目的跨界:國家級非遺木版水印傳承人魏立中首次公開收徒
    12月22日,杭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魏立中老師首次舉行公開收徒儀式。魏立中老師2018年5月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和他的十竹齋藝術館現在也成了中國傳統木版水印技藝的代名詞,今年魏老師還入選了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00人候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