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數學思維啟蒙,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2020-11-20 藍色巨犀國際教育

提到數學,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便是那些讓人頭疼的算術、公式、複雜的幾何圖形和所有初高中做過的數學難題。那麼,它和幼兒園的教育怎麼會相關呢?出現這樣的疑問,可能源於很多人對數學的一種誤解。數學不等於咱們在學校裡做的數學題,數學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類探索周圍豐富多變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小到給東西分類,大到把火箭送上天,都需要運用數學思維。

幼兒期思維發展的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幼兒學習數學,主要是通過四個階段,即實物操作——語言表達——圖像把握——符號把握,從而建立數學的知識結構。幼兒的思維特點決定每一次數學活動都必須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而且必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目標,不是通過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兒童學習數學的論述中言:「數學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於事物的動作。」他告誡教師,過早強調圖畫表象和抽象符號教育將使幼兒的數學學習變成純粹的記憶,而提供實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師將材料進行短暫的示範,而是讓幼兒手腦並用全神貫注地進行操作的材料,對幼兒數學學習,思維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多採用一些幼兒喜愛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為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操作學具,充分激發幼兒操作的願望和參與活動的興趣。從活動中體驗知識的演變過程,從而獲得知識結構和知識結果。讓孩子在「玩」中學數學,讓孩子在操作中親近數學,感知數學從而愉悅入門。

相比較閱讀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很多家長都表示不知道怎麼進行數學教學。除了對「數學是什麼」的理解有偏差,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孩子們的數學理解能力水平並不容易被教育者觀察到。那麼,要教好幼兒數學要怎麼做呢?與簡單地讓孩子們學算數和記背數字順序相比,能讓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教學需要有下面五項教學策略作為指導的準則:

1. 將周圍的世界數學化:幫助幼兒用數學方法參與到我們周圍的世界中來。

2. 學習數學時不局限於操作:只讓孩子們通過體驗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在合適的時候幫助兒童建立具體經驗和抽象概念之間的關係。

3. 識別接受性理解:由於數學很抽象,孩子很多對數學的接受性理解相比產出性理解來說不容易被直接觀察到,需要教育者需要具備識別接受性理解的能力。

4. 幼兒需要藉助各種感官來學習數學:觸覺、視覺、聽覺等感官可以幫助兒童產生豐富的體驗,有助於他們學習數學。

5. 支持兒童自己構建思考:教育者需要給孩子們主動探索的空間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來自生活,最終回歸生活」,我們教師應時刻把握教育契機,用幼兒能理解的數學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們的教學目的不在於孩子會多少知識了,我想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種學習的方法,要發現其中的規律,訣竅,這樣的學習,孩子的腦子才會越來越靈活。我想幼兒教育只有紮根於幼兒生活與經驗,幼兒教育才能發揮自己的效能,教育才有意義。所以,我們要倡導充滿生活氣息的幼兒的數學教育,也就是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相關焦點

  • 3—6歲數感思維萌芽期,家長們要用對數學啟蒙開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有的父母也許會把孩子不會算數歸咎於計算機,孩子利用計算機做出正確答案,缺乏動腦的機會,所以不會算數。為了減少對計算機的依賴,學校和家長開始逼孩子心算口算,每當聽到哪裡的神童心算口算很厲害就去聽那些孩子的方法,甚至買一些相關的資料希望孩子也能做好算數。但父母這樣的做法並不能讓孩子更好地學會算數,反而會起到反效果,甚至讓孩子討厭算數。
  • 幼兒數學思維的啟蒙,再不開始就晚了!
    提起數學你會想到什麼?加減乘除?方程式?函數?是的,這個範圍太廣太深了。而幼兒的數學啟蒙卻最容易被忽視,家長如果本身數學不好便沒能力教孩子怎麼學數學,而數學學的好的家長也苦於數學太抽象的問題想教卻不得法。 幼兒數學的啟蒙一定要確認一個觀念,那就是算數不等於思維。孩子會從1數到一百、一千、一萬或者會算基本的運算這都不難,真正需要從小學習和培養的是數學思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文|秘籍君朋友家孩子如今在上幼兒園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學。幼兒園裡老師已經開始教起十以內的分解,聽說大班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二十以內加減法,以便適應小學。家長們聊起來,總要問你家孩子學得怎麼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學會了沒,這讓朋友倍感焦慮。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父母教會數學思維很重要
    曉峰的孩子如今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明年都能夠上小學了,這段時間幼兒園的老師都已經開始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了,聽很多人說,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一些數學啟蒙,以便適應上小學之後學習更方便,但是曉峰卻很煩惱,因為自己家的孩子數學真的不好。
  • 年糕媽媽數學盒子 數學思維的啟蒙神器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正在越來越受到重視。10年、20年後所在的社會,收入最高的工作領域,就是信息技術、數據科技、人工智慧、晶片和計算機等這些核心領域,而這些領域都要以數學為基礎。也難怪,現在數學都從娃娃抓起,好一點的幼兒園,都開始做專題數學啟蒙,幼升小也是各種數學題。
  • 幼兒數學啟蒙建議:遊戲與數學的巧妙結合,輕鬆建立孩子數學思維
    數學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計算或數數,而是一種高度抽象的邏輯數理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以及精確性等等特點,而幼兒數學啟蒙的發展,需要依賴具體的事物和動作,並不是背個乘法口訣就可以了。需要將數學和遊戲進行巧妙的結合,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輕輕鬆鬆地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
    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 最好的兒童數學思維啟蒙方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每個小孩從出生起就會擁有思維能力,但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一開始大家都是藉助觸摸、擺弄物體等實際操作來進行思維活動的,再慢慢的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階段……但如果不在兒童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期加以引導或訓練,有的小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很容易停止在依靠實物思考的階段。
  • 正確的數學啟蒙在這裡
    格賽爾的實驗結果證實,很多知識和技能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時再學本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將孩子成長的寶貴時間浪費在非持續性的機械記憶上,那麼,不僅會讓孩子對所學內容缺乏感知,難以將記憶層面的學習上升到思維層面,而且從長遠看,容易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利於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如何做好數學啟蒙?
  • 數學啟蒙從幫助孩子建立數感開始
    一些家長認為幼兒園教學過於簡單,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吃力。學齡前數學啟蒙該注意什麼?孩子數學錯題多,家長怒火難忍?記者採訪早教課程顧問與幼教專家、老師解答數學啟蒙的要點。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數學題目難度大?
  • 數學啟蒙怎麼做,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今天首先讓我們來談一談數學啟蒙:一、數學啟蒙,不只是數數那麼簡單首先我們要對數學啟蒙打破一些原有的思維認知,它並不只是數數那麼簡單,而且數學啟蒙對孩子的一生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在這裡講到的數學啟蒙,它並不是數數那麼簡單,它是要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逐漸讓孩子擁有空間感,擁有邏輯思維能力。
  • 「數學啟蒙」就是學數數?真正的數學思維,可不止如此
    因此,培養孩子的數感是對孩子數學啟蒙的關鍵。2、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涵蓋了有序思考、正向思考、逆向思考、邏輯思考。對孩子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幫助孩子以更好的思考方式來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 如何系統地啟蒙3歲幼兒的數學思維?從孩子思維發展特點開始談起
    其實是朋友的方法出現了問題,想讓孩子接觸數學,擁有數學思維,就讓孩子全方面的接觸了數字,但孩子的數學啟蒙並不僅僅是教會孩子數數而已。很多家長和我朋友一樣,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就讓孩子開始算術,希望能夠儘早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
  • 孩子的數學啟蒙如何入門?從這6個小遊戲開始,輕鬆建立數學思維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數學啟蒙的重要性。哈爾莫斯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數學是一門「匠心獨運」的藝術!而6歲前孩子的數學啟蒙,就可以從這7個遊戲開始,輕鬆建立數學思維,讓孩子快人一步!6歲前,孩子需要掌握哪些數學概念和技能?
  • 正確的數學啟蒙方式,也是德國數學精髓,你的孩子做了嗎?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學不會並不是孩子太笨、太傻,而是家長的數學啟蒙方式有問題,正確的數學啟蒙方式不僅能夠快速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讓孩子愛上數學,還能夠讓家長省時省力,更加輕鬆。說到數學啟蒙,這裡我就不得不站出來炫耀一下了,我家果兒從小就討厭數學,就是因為我當初用錯了方法,後來一個多月的時間我都沒有再和孩子提過一次數學,並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學習了很多數學啟蒙的方法,最後可算找到了正確的方式,自從用了這個方式之後,果兒就像打通了數學的任督二脈一樣,都不用我催自己就知道學數學。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做完各種數學練習冊測評的好朋友,清華大學學霸本霸@餅乾,也被我邀請來趕緊給大家解答一下,我們在家可以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01數學思維是數學啟蒙的核心數學的本質是一種思維方式,具有抽象化、概括化等特點。那麼數學思維到底是什麼呢?
  • 中科院心理博士:抓住數學敏感期,啟蒙數學思維,事倍功半
    但是又有許多家長認為數學那是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才會學習的,現在不必要過於著急,先等等再說。這兩類家長分別是對數學「敏感期」略有耳聞和對數學「敏感期」一無所知,過於散漫懈怠。筆者想說,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的,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把握,因為這將是孩子認知世界和數學的一次不容錯過的捷徑。
  • 數學啟蒙不是背口訣刷題,而是培養這種思維能力
    想要避免「三年級效應」其實不難,首先要放下對數學科目「速效」、「速成」的執念,一步一個腳印,給孩子做好科學的數學啟蒙。那麼什麼才是科學的數學啟蒙呢?數理思維,最重要的在生活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學習是從孩子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三維立體的真實場景出發的。最鮮活的場景,當然就是「玩」啦!
  • 幼兒思維啟蒙,是思維培養還是智商稅?
    (4)這些「思維」課的本質說到這裡,你大概也能通過這一層層的「思維—數學思維—數學啟蒙」的宣傳過程,看到了「思維」課程的本質是:數學啟蒙!那我不禁要問:數學啟蒙就是數學啟蒙,為啥非要套用一個「思維培養」的大帽子,以偏概全,大作宣傳?這種數學啟蒙,學某思幼升小七大能力課,早就有之,而且人家已經提升到了七大能力!
  • 七個數學啟蒙方法,數學≠計算+數數,思維是關鍵,家長請認真閱讀
    在很多家長眼中,數學啟蒙就是數數和計算,似乎孩子能從1數到100,會做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就算是數學啟蒙了。然而客觀來說,數學並等同於計算,思維才是核心,除了數數和運算,還有圖形、空間、規律、測量、統計、分類等等,真正的數學啟蒙是讓孩子學會思考,愛上數學。那該怎麼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