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
媽媽:梁瑩,瀋陽航空航天大學表演專業教師。自嘲:我就是一隻蝸牛,雖然緩慢,但一直前行,希望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
女兒:盧柯宇,岐山一校一年16班。有點倔強、有點與眾不同,超凡自律。舞蹈、小提琴、沙畫無所不喜歡,媽媽問她是否要學這麼多,她的回答是:我想都學會,將來教給我的孩子!
媽媽的話: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能成為母女結伴前行該是多麼有福分的一件事。女兒出生之前,將成為媽媽的我就開始幻想,幻想未來寶貝的性別、模樣,即使未謀面有太多的不確定,寶貝的小名卻早已確定,不管男女都叫「談談」!「談談」,隨意,卻又那麼特別。生活中經常會聽到「談談」二字,可當成名字估計沒幾個,想想就興奮,我的孩子要叫「談談」!「談談」,就是愛說話,愛說話的孩子更容易樂觀開朗,而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是對她最大的期待。
「談談」出生後,感受到「名字」的神奇,名如其人,當她還不會說話時,就喜歡哇啦哇啦地嘮個不停,我配合著她,她說一句,我回一句,分享我和她的快樂情緒,帶領她認識這個鮮活的世界。她還不會用語言表達,我說的她也未必聽得懂,但與她的對話是我和她之間的幸福時光,母女親密關係慢慢建立,想像著她開口說話的樣子。
「談談」13個月時可以說流利的句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語言發育要早很多。我想兩個原因,一個是她先天的語言能力就不錯,另一個是持續的給予她正確的語言刺激。用與成人對話的方式去與她交流,儘量用正確的語法、句式,不知不覺中,語言表達如自來水。當她能夠流利說話後,我開始帶領她讀繪本,嘗試著讓她複述故事,也經常給她一些詞語讓她編故事,她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強,想像力日趨豐富,會關注生活中的細節,也會說出很多讓大人意想不到的詞語。講故事時,裡面的人物對她的性格養成產生直接影響,每天聽故事成為她的習慣之一。
上幼兒園後,談談開始接觸文字,我帶她嘗試親子誦讀,誦《三字經》、《弟子規》、《成語接龍》、《古詩詞》……開始只覺得誦讀是帶她背誦的好方法,讀幾遍,她就會記住,後來,越來越感受到親子誦讀的樂趣,一起識字、帶領她你一句我一句的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更像是一場親子遊戲,仿佛又回到了她襁褓時咿呀學語的情景。誦讀過程中,和她一起感受語言之美、文學之美,每次誦讀後,交流彼此的感受,我感覺自己是那個陪她成長的好朋友,是母女,是知己,她成長,我亦成長。
生活的瞬間有很多,希望多年後孩子能回想起的童年瞬間是我和她同讀一本書,聲音交織,融合……
紫璇的話:
最美親子共讀,共生共長,相互滋養。兒童之聲,傾聽很美!
「兒童之聲 」尋聲通知:
1、給每個孩子發現和塑造自己聲音特質的機會,建立自信陽光心態。
2、傳遞真善美,以聲傳情,滋養心靈。
3、年齡在12歲以下,熱愛朗讀的小朋友。
「兒童之聲 」參加方法:
1、選讀自己喜歡的文字內容(經典兒童詩歌、散文、課文),三分鐘之內。(自備)
2、老師傾聽輔導,擇優錄音製作在「紫璇傾聽」微信公眾平臺發布。
3、一旦選中聲音,有機會推送參加朗讀活動和電臺節目,同時獲得專業老師免費輔導。
4、免費製作合成有聲作品,留給童年珍貴禮物和美好回憶。
5、可以在本微信公眾號後臺留言或者微信號報名:zixuandege
兒童之聲寄語:
「孩子不止在於會讀會表演多少作品,而在於他(她)能經常主動地、積極地去展示、參與,去享受其美感,傾聽其內心,去激發自己的創造活力和熱愛。」
紫璇傾聽
IN MY HEART
「孩子是老師,生活是課堂」
愛家有聲廣播,傳遞喜悅之聲。
個人微信:zixuandege
微信公眾平臺和喜馬拉雅電臺「紫璇傾聽」,愛家廣播,傳遞喜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