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風吹草低見牛羊

2020-12-13 王家無限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但得眾生皆得飽

牛是與人類生存休戚相關的一種動物。

牛的辛勤勞作,牛的忠厚純良,讓人感動。

在詩人的筆下,牛要麼是田園牧歌的扮演者,要麼是忍辱負重的奉獻者

品讀以下所選的十首寫牛的經典詩篇,會讓人產生對牛之悲苦命運的同情,對牛之崇高精神的景仰。

這,也是古詩詞魅力無窮的奧秘所在。

1病牛

(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簡評:一生辛勞的牛,有誰在乎過它?當它年老體病的時候,還在祈禱眾生皆得飽」。這頭只求付出,不圖回報的「病牛」的身上,大寫著一個字——「人」。

2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簡評:這是一片生態的草原。這是一群草原的牛羊。這是一曲粗獷的草原牧歌。

3渭川田家

(唐)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簡評:夕陽斜照之下,成群回家的牛羊,走在鄉村的小路上,這是多麼富有詩意的畫面呀。

4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簡評:青松挺拔,松濤如歌,白鶴悠閒棲息。陽光溫暖,山花怒放,青牛自在躺臥。白鶴,充滿仙氣。青牛,散發祥瑞。這,不愧是「仙人」隱居之地。

5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裡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簡評:這是一頭幸福的牛。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

6上京即事

(元)薩都剌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捲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

簡評:這是古詩非常罕見的草原牧歌,其獨特的草原風情描寫,充滿別樣的詩情畫意。這落日下散漫的牛羊,就是恬淡而自在的代名詞。

7禾熟

(宋)孔平仲

百裡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齧草坡頭臥夕陽

簡評:這是一頭付出一生辛勞,到了享受豐收成果時候的老牛。它「無債一身輕」,愜意地躺在斜坡上,沐浴著夕陽的光輝,咀嚼著胃裡反芻出來的草料。

8村居

(宋)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簡評:夕陽西下,沒有牧童騎臥的耕牛,帶著成對的烏鴉,悠閒地漫步在回村的小路上。這是一派田園風光,亦是一首田園牧歌。

9秋思

(宋)陸遊

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日長似歲閒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簡評:尾巴點火,牛群狂奔。利慾薰心,人如火牛。在這裡,牛已經喪失了勤勞憨厚的本性,變成了一頭受利益驅使的「瘋牛」。

10賣炭翁

(唐)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簡評:這是一頭悲苦的牛。雖然一路默默無語,但它和它的主人一樣,為生存而苦苦掙扎的命運,催人淚下。

相關焦點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〡必背古詩《敕勒歌》NO.3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包括中國古代、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具體篇目可由教科書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這裡僅推薦古詩文136篇(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今天開始就跟小平老師一起「賞中華詩詞、品生活之美」吧!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 錢文輝| 釋《敕勒歌》「風吹草低見牛羊」
    圖片來自網絡     《敕勒歌》結句「風吹草低見牛羊」,可謂全詩的神來之筆和詩眼所在。正確解釋這句詩對賞評全詩是很重要的。句中的「見」字,一直流行的注釋法釋為:「見,同『現』,呈現,露出來。」我以為「見」可徑直譯作「看見」,不必說成「同『現'」。
  • 小學語文教材改音,「風吹草低見牛羊」中「見」可改讀為jiàn嗎
    這幾年孩子讀小學,給孩子檢查語文作業和古詩背誦時,發現小學語文教材裡有些常用詞和古詩詞裡的讀音發生了改變。說到這裡,將來恐怕連古文中的「萬乘(shèng)之國」說不定也要改讀為「萬乘(chéng)之國"了。或者有朋友可能會問:你對小學新版語文教材的改音現象怎麼看?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純淨的藍天,高原的陽光, 虔誠的信徒,還有風吹草低見牛羊。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26:北朝民歌《敕勒歌》 風吹草低見牛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尤以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歌辭大氣磅礴,粗獷雄放,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成為婦孺皆知的名句。《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託得十分雄偉。
  • 這首古詩是翻譯來的,卻入選語文教材,用13字寫出了絕美北國風光
    在我國古典文學詩詞之中,有很多是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即便不說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有何等的知名度,就單說「一片孤城萬仞山」也足夠反映出我們廣袤國土上的美麗風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正是這片神奇的土地,才成就了最為經典的中國古詩詞。而在這些詩詞當中,有一首極為特殊的古詩詞。它沒有題目,而且早在唐詩宋詞之前就已經存在,並且最早還是用別的語言形式翻譯而來的,用13字寫出了絕美北國風光。且看:敕勒川,陰山下。
  • 在南山牧場慢下來,體驗一回「風吹草低見牛羊」牧羊人的生活
    風吹草低見牛羊。"因為《敕勒歌》的影響,從小就對草原充滿了嚮往,很想在草原上體驗一回信馬由韁的自由和愜意。只是,時至今日,信馬由韁的夢想一直未能如願。但是在機緣巧合下去湖南城步縣南山牧場和奶牛來了一回親密接觸。對於南山牧場,從骨子裡面就有一種親切感,因為從小家裡窮,吃的就是散裝的南山奶粉長大的。南山牧場的海拔平均有1760米,屬於高山牧場。
  • 回放 覓食:風吹草低見牛羊,抓來一隻烤全羊
    回放 覓食:風吹草低見牛羊,抓來一隻烤全羊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你知道南山奶粉的牧場在哪嗎?
    風吹草低見牛羊。」耳熟能詳的一句詩詞,讓人對北方內蒙古大草原的一陣神遊。在湖南,哪裡有這片一望無際的草場呢?你知道在哪裡嗎?在湖南確實有這麼一片茂盛的綠油油的草原,她就是,南山牧場。在國內,有兩處南方牧場,一處是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一處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在此就來聊一聊,湖南的南方大牧場。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山水詩山水詩主要寫山水風光和隱士居所,帶有濃厚的隱士情趣和文人氣質。田園詩主要寫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帶有濃厚的農村意趣和鄉土氣息。山水詩寫詩人遊山玩水,訪道問仙,往往與旅行聯繫在一起。
  • 國內最美的4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你去過幾處?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中華大地廣袤,擁有不同的地理形態,草原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種,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美感,美麗的草原,令人魂牽夢繞!說起草原,很多人會想到了朗朗上口的《敕勒川》,那是一幅美麗的畫面,風吹草低見牛羊,想想都令人愜意,以下盤點國內最美的4大草原,看看你去過幾處?
  •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敕勒歌》
    鄭州小學必備古詩解析:《敕勒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釋】   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 二年級上冊課文18《古詩二首》同步練習
    參考答案:一、看拼音,寫詞語。4、風吹草低見牛羊。出現,顯露五、按課文的內容填空。1、首句通過哪些詞語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 高百尺,摘星辰。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烘託山寺之高聳的?其實,這種手法在作者其餘古詩中我們也見到過,試寫出連續的兩句。 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首句「百尺」為虛指而非實指,次句以「可摘星辰」極其誇張的手法凸顯了山寺之高聳入雲,展現了一幅空靈壯美的星夜山寺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十首描寫冬天的古代經典古詩
    十首描寫冬天的古代經典古詩 敬請關注:瘦金體書法研修院
  • 新疆伊犁-「原」來這麼美 薰衣草花開,看風吹草低見牛羊!
    想置身貨真價實的大草原 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悠然氣息?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 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 葉嘉瑩:那些古詩中容易讀錯的字
    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是一首漢樂府詩,樂府詩是民間流傳的詩歌,而《敕勒歌》是中國北方民族流傳的民間詩歌,它的體裁是長短句,而不是很整齊的五個字一句。敕勒是一條水的名字。「陰山下」的「下」,在這裡不念xià,念上聲,xiǎ,是詩韻裡的馬韻。「籠蓋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聲馬韻。「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見」,念xiàn。
  • 空中讀寫教室:在古詩文「學唱畫作」中傳承經典
    唱古詩,以唱悟情詠經典  古典詩詞講究平仄、韻律,歷久彌新的經典詩文與她的善於吟唱有很大關係。通過歌訣、吟誦、吟唱等方式來背古詩,本身就是對音樂的審美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吟唱詩歌享受著經典滋潤的時刻,通過音樂的高低、節奏的強弱、旋律的跌宕起伏理解詩歌思想內涵,把握作者的情感,從而引起共鳴和美感,提高了審美能力。
  • 十首「立冬」的古詩,各具特色,不知您最喜歡哪一首?
    而中國古代的詩人都是體察入微的,很多詩人都寫過關於立冬的詩,以下為六甲番人甄選解讀的十首立冬古詩,希望大家喜歡。一、宋代陸文圭《立冬》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 古詩詞吟詠美人絕代風華的十首驚豔之作
    古詩詞吟詠美人絕代風華的十首驚豔之作美,可以意會,卻難以言傳。按陶淵明的說法,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國古代寫美人絕世風華的詩篇汗牛充棟,其中的佳作亦是各領風騷。這裡所選的十首吟詠佳人絕世容顏的名篇,是精華中的精華,是金字塔尖的那十顆最閃亮的明珠。
  • 最美兒童詩十首,讓童趣童真躍然紙上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十首最美童詩吧!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雷震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描寫鄉村晚景的古詩。這首詩生動形象的描繪了一幅四周長滿了青草的池塘上,在落日中放牛回家的小孩坐在牛背上,吹著不成調的曲子的生動畫卷。詩人通過寫景來入手,向我們展現了一幅農村生活情趣的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於鄉村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