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Waymo欲拋棄「自動駕駛」一詞,暗諷特斯拉自動駕駛描述不準確

2021-01-07 騰訊網

1月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近日發布消息稱,將會拋棄「自動駕駛」(Self-driving)一詞,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描述並不準確。Waymo表示,未來在宣傳自己研發的汽車技術時會使用「更為深思熟慮的語言」。

對於Waymo這樣的公司來說,謹慎措辭確實相當必要,畢竟它旗下不僅有正在開發中的全自主駕駛技術,還有所謂的駕駛員輔助技術。在這種情況下,一味使用「自動駕駛」並不能起到將二者區分開來的作用。

「看起來調整措辭是一個很小的改變,但這個改變相當重要,它可能會拯救一些人的生命。」在推文中,Waymo寫道。

這當然也不是谷歌頭一次試圖區分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在此之前,谷歌就經常舉辦名為「讓我們談談自動駕駛吧」(Let’s Talk Self-Driving)的教育活動,而未來這一活動也會順應聲明改名為「讓我們談談自主駕駛吧」(Let’s Talk Autonomous Driving)。

「有些汽車製造商以不精準的方式使用自動駕駛這一術語,使得消費者和普通公眾對駕駛員輔助技術有了錯覺。這種錯覺很可能導致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採取非常冒險的行為,例如將雙手從方向盤上拿開,結果就將自己和身邊其他人推進了危險境地。」Waymo表示。

儘管Waymo沒有明確提到哪些汽車製造商「以不精準的方式使用自動駕駛術語」,但縱觀汽車界,似乎也只有特斯拉敢於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

此前數年間,這家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因為接連不斷的事故遭到了各界人士的批評,這其中包括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美國汽車安全中心和知名媒體《消費者報告》。其中,美國汽車安全中心負責人賈森·萊文就指出,特斯拉對自家Autopilot系統的過度宣傳,導致多數消費者高估了它的實際能力。

相關焦點

  • Waymo將拋棄「自動駕駛」措辭,試圖與特斯拉保持差異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1月6日,Waymo發布消息稱將會拋棄「自動駕駛」(Self-driving)這一說法。並表示,未來在描述自己開發的汽車技術時將會使用「更深思熟慮的語言」。 Waymo稱,一些汽車製造商錯誤地使用了「自動駕駛」這個詞,給公眾對駕駛員輔助系統功能造成了一些誤解。
  • Waymo通過刪除術語「自動駕駛」來抨擊特斯拉
    Waymo憑藉其現在完全自動定製的亞利桑那州克萊斯勒Pacificas車隊,繼續處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最前沿。至少可以說,它們不是您典型的Pacifica。但是現在,谷歌的姊妹公司已經宣布將使用「自動駕駛汽車」這一術語,並且現在將在其營銷和促銷活動中使用「更加刻意的語言」。
  • Waymo不再使用術語「自動駕駛」 調整措辭試圖與特斯拉保持差異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7日上午消息,Waymo發布消息稱,將會拋棄「自動駕駛」(Self-driving)這一說法。未來,Waymo在描述自己開發的汽車技術時將會使用「更深思熟慮的語言」。雖然沒有明說,但Waymo調整措辭似乎是想與特斯拉保持距離。
  • Waymo改稱「自動駕駛」為「完全自動駕駛」暗指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
    DoNews1月11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1日,據外媒報導,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表示,將捨棄「自動駕駛」一詞,使用「全自動」來描述自己的汽車。Waymo稱,一些汽車製造商錯誤使用了「自動駕駛」這一次,讓公眾對駕駛輔助系統產生了錯誤的印象。
  • 狂炫酷拽吊炸天,特斯拉自動駕駛究竟是什麼水平?
    的確,如今這個變革性的技術即將要來了,行業中都在談論著如何將自動駕駛技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工作,乃至娛樂之中。但是,普遍的企業現在連自動駕駛 " 前發展 " 階段的技術問題都沒搞好,事故頻頻發生,又如何去談融入?眾所周知,在無人駕駛領域,Uber 就是個神經病,在無人駕駛做的事情遠比其他像 waymo 等無人駕駛公司更為激進。
  •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組織架構大曝光
    該公司目前正在對其自動駕駛汽車原型進行大規模的公共道路測試,並於去年底推出了一項領先的機器人計程車服務。此前Uber在進行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時,其員工人數一度接近1500人。通用汽車的Cruise目前正在舊金山進行測試,但不向公眾提供服務。工程為重:三分之二的程式設計師在Waymo公司的組織架構中,有大約三分之二的員工都是工程技術人員,這反映了該公司注重研發的性質。
  • 自動駕駛公司最新排名:Waymo、通用、福特領先,蘋果、特斯拉墊底
    三巨頭之間的評分非常接近,Navigant Research點評了排名原因: 作為谷歌旗下的Waymo,計劃在密西根州東南部組裝自動駕駛汽車,並採用克萊斯勒小型貨車進行商業化運營。通用Cruise承諾今年將提供自動駕駛汽車商業服務。
  • 美國新基建現雛形,waymo重啟自動駕駛客運,沒有安全員
    日前,全球知名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公司waymo正式重啟了旗下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waymo ONE。從當地時間10月8日起,waymo公司將會面向公眾開放他們的waymo one服務,吸納更多的用戶使用waymo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來出行。重點來了,這次的waymo one是沒有配備安全員的、真·無人駕駛的計程車服務。
  • 揭秘特斯拉自動駕駛背後技術
    馬斯克曾說會在2019年年底推出功能齊全的自動駕駛(Full Self Driving,簡稱 FSD),但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特斯拉升級系統後除增加了「車輛召喚」功能,也並沒有完全開放自動駕駛權限。
  • Waymo反駁馬斯克的「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無用論」
    在自動駕駛汽車中,安裝在車頂、類似警燈的雷射雷達被認為是一個重要設備,雷射雷達的高價格也直接推升了自動駕駛汽車的製造成本,使得普及更加緩慢。據外媒最新消息,不久前,特斯拉公司掌門人馬斯克曾表示,雷射雷達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設備,未來將會被自動駕駛汽車淘汰,但是日前,Waymo公司高管駁斥了這一說法。Waymo是全世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公認「最牛」的公司,該公司已經在美國商用了無人計程車服務,甚至宣布將整合到網約車平臺Lyft中。
  • 自動駕駛商業化終露苗頭,谷歌與百度誰率先改寫估值?
    雖說中美網際網路發展環境不一樣,但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宏觀因素影響,在競爭層面,百度跟谷歌都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對於百度來說,它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來自於字節跳動。尤其是字節跳動已經進入了搜尋引擎市場,並且上線競價廣告新模式殺入百度的腹地,尤其是以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產品讓字節跳動手握好幾億的用戶流量,這一因素對不少廣告主的吸引力較大,自然也對百度的衝擊不小。
  • 挑戰特斯拉自動駕駛最強功能——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軟體付費,是特斯拉獨特的汽車銷售模式。消費者購車時只需要付出比較低的硬體成本,即可買到具備AP(基礎輔助駕駛)功能的Model 3,如果想要更高階的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則需要額外付費。被嘲笑割韭菜的特斯拉,在硬體價格上一降再降,但在軟體價格上,卻是一漲再漲。
  • 一電百科 |自動駕駛來臨 6大分級標準你了解多少?
    當現代科技融入了冷冰的鋼鐵機器裡,自然也就成為了當下汽車的熱點話題,自動駕駛一詞也漸漸進入到了公眾的視野當中。市面上有許多車企都宣稱自己達到了L2級別的自動駕駛,更有像特斯拉這樣的「激進派」,宣稱要在2020年推出L5級別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隊。
  • 特斯拉今年就能搞定自動駕駛?馬斯克在說真話還是夢話
    這是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錄製一檔國外節目時所發表的言論。馬斯克稱,到2019年底,特斯拉將擁有實現汽車完全自動駕駛的技術。自動駕駛為特斯拉注強心劑回顧特斯拉的2018,年終銷量距離起初定下的50萬臺,僅完成了一半而已。繼第三季度實現盈利後,特斯拉第四季度再次盈利,達到1.39億美元。
  • 為什麼自動駕駛訴訟不斷?
    一個月內,「北美自動駕駛第一案」和「中國自動駕駛第一案」先後塵埃落定,同樣歷時近三年,但卻有截然不同的結局。作為谷歌母公司旗下Waymo和Uber專利案中的核心人物,谷歌和Uber前自動駕駛工程師、矽谷傑出技術專家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經法院確認必須向谷歌支付1.79億美元,以結束這場法律糾紛。
  • 就愛說實話[28] 自動駕駛還是「半成品」
    一有「自動駕駛」這四個字眼的時候,大家就會被廠家迷惑,其實這是廠家在對外宣傳的噱頭而已。ACC自適應巡航就這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自動駕駛技術,就說目前最為火熱的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名字叫做Autopilot,這個詞最早是用在飛機上的,指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
  • 特斯拉FSD駕駛過程中自動避開塑膠袋
    在今年10月份的時候,特斯拉為海外部分車主,推送了FSD(完全自動駕駛) BETA套件。不同於特斯拉當前的Autopilot輔助自動駕駛,FSD可以實現更多功能,也更接近於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 海外也有不少車主對特斯拉FSD功能,進行了實測。總體來看,特斯拉FSD在城市一般路況中,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功能,但是面對修路、或者道路標線不清晰路段時,特斯拉FSD也更易「翻車」。
  • 向自動駕駛又跨進一步,Tesla推出了自動駕駛導航功能
    「特斯拉自動駕駛導航功能將於今晚在北美地區正式發布」馬斯克在推特上說。特斯拉的自動駕導航駛被公司描述為迄今為止最先進的駕駛員輔助功能。這一功能被稱為「自動駕駛導航」(navigation on Autopilot)或「導航」(just navigation)。
  • 華為「造車」背後的陽謀|特斯拉|自動駕駛|智能駕駛|比亞迪|蔚來...
    事實上早在2014年華為就在其著名的「2012實驗室」內設立車聯網實驗室,蟄伏5年,華為怎麼看都不像玩票,正當國人集體亢奮時,人家馬上交了一盆冷水「我們不造車」。巧的是,百度Apollo也這麼說,我們不造車,幫車企造好車。  虛虛實實之間,華為到底想幹嘛?
  • Waymo和Tesla,誰能代表全球自動駕駛最高水平?
    針對蘋果和谷歌這類門外漢對汽車這個萬億市場的覬覦,豐田執行副總裁DidierLeroy說過:你覺得我們會打開門說「請進」?不,我們不會讓他們進來的。那麼,豐田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在哪兒呢?不,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豐田,我是說在座所有走「最精密的傳感器布局+運營自有車隊收集數據」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大型車企,沒有一家能追上Wymo的技術水平。就沒有一家車企出來為行業挽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