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如何讓孩子養成自律習慣,家長引導很重要

2020-10-22 浩若蒼穹


孩子拖拖拉拉,沒有自主性,沒有習慣性不懂得自律,成為了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事情,很多孩子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大部分的孩子存在這樣問題時,家長都會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然後孩子會按照家長所說的方法去做,慢慢的形成了習慣之後,孩子如果離開了家長的叮嚀,那麼孩子往往在做事時就一點沒有主心骨,如果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家長的引導就非常重要。

在之前的一個寶媽群中就分享了一件案例,這個寶媽在教育孩子時總是給孩子列好計劃,而且孩子每天會按照他的計劃實施,可是有一天他沒有列計劃,這一天孩子便整天無所事事,不知道到底是應該先去學習,還是應該先整理自己的房間,這一天過得亂七八糟,絲毫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反而日子越過越亂,那麼如何讓孩子自己養成自律的習慣呢?

第一做好計劃

擁有一個好的計劃,可以讓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有序不亂,但是做計劃也要通過本人的意見去做,如果你想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就應該讓孩子自己把一天中當中要做的事情安排好。


每個孩子做事的順序不一樣,而且每個孩子做事的時間和做事的快慢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據孩子的意見去設定計劃,當孩子覺得設定的計劃太過匆忙時,可能做的事情就不會那麼完美,所以為了給孩子制定一個好的計劃,就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做。

讓孩子每天養成自己列計劃的習慣,久而久之哪一天不不列計劃,也能夠把這一天當中的工作完成的很好,這樣有利於他的生活,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學習。

第二適當獎勵

懂得賞罰的家長往往都非常開明,當孩子做錯事情時,懂得賞罰可以讓孩子更加開心,=自己做了好事,當孩子取得優異成績時,懂得賞罰可以讓孩子更加喜歡學習,同樣在孩子完成家庭任務或者完成了每一天的計劃時,也要給一定的相對應的獎勵。

比如當孩子完成了這一天的任務,或者提前完成了任務,家長可以詢問孩子晚上想要吃什麼,獎勵吃一頓大餐,又或者家長問一下孩子喜歡什麼東西,給孩子送一個小小的禮物,這樣養成了習慣之後,孩子就會對自己每天的計劃都非常認真的對待,不會覺得這是一種累贅,只會覺得這是在為自己做事,而人只有為自己做事才會心甘情願,才會在裡面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更多。

第三家長做好榜樣

萬事開頭難,但萬事都需要以人的引導,而孩子就更需要家長的引導了,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去如何去引導孩子,要告訴孩子怎樣去做應該要做的事情。

比如我們在教育孩子在做每天計劃的時候,家長也應該給自己列好計劃,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不偷懶,那麼家長也需要做一個比較積極努力向上的人,不要整天窩在沙發裡面打遊戲看電視劇,這樣只會影響到孩子。

所以以身作則,才是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往你想要的方向去發展。

提醒大家:莫強求才能讓孩子懂得自律

有時候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安排一些孩子不想要做的事情,可是要知道,如果你在強求一個人做事時,那麼他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做出來的事情絲毫不完美,所以我們在做事時一定要懂得讓孩子自己養成自律的習慣,不要去強求他尊重孩子的意見,才能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自律,家長的苦心才會不白費。

相關焦點

  • 如何改掉孩子做事拖拉的習慣
    經常有學員家長向我們諮詢有關孩子做事拖拉的行為,比如將本來一個簡單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到一個緊迫的狀態,完成的結果不盡人意,處於事件中的家長為此壓力倍增,焦慮化情緒嚴重。當一天的課程結束後,孩子也會覺得很疲憊再加上學習興趣不高,此時能夠坐在書桌前就是為了應付家長,這個時候樓下傳來的嬉鬧聲、電視中傳來的故事情節,牽動著孩子們的神經,孩子的本心完全被激發,所有的精力轉移到「玩」的事情上。被動的完成作業必然結果就是拖拉磨蹭。3、天生慢性子此類孩子的拖拉,由先天生氣質決定。
  • 孩子做事拖拉,沒熱情?點燃孩子內心「火花」,家長該如何做
    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拖拉指的是孩子磨蹭、拖延,不能及時完成相應的任務。孩子做事拖拉是困惑很多家長的一個問題。先來明確兩個觀點:1、孩子生來就是完美的,具有一切的可能性。
  • 孩子做事總愛拖拉,聰明家長這麼做
    不知道其他孩子有沒有這樣的問題,孩子愛拖拉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總要人在後面叨嘮他,時間一長,孩子也很不耐煩,家長也很糟心。規律一旦被打破,孩子就會&34;,以至於馬上要開學了,晚上&34;的補作業。也並不是說,有這種行為的孩子都是愛拖拉的孩子,只是愛拖拉的孩子大多都有這個&34;的習慣。
  • 做事拖拉磨蹭,孩子成「拖拉大王」?家長要教孩子「吃青蛙法則」
    但是小聰媽媽卻和我抱怨說道:"我的孩子哪裡都好,就一點,做事太拖拉磨蹭了!"在學校,永遠都要是催交作業了,他才慢吞吞拿出來;在家裡,無論是要吃飯,寫作業他的前奏都要準備很久,同樣的,也會在那裡磨洋工;要出門了,總是最後一個,每次都被人催。這讓小聰媽媽很苦惱,"等會吧,飯有點燙!等一下,我看完這個電視嘛!"這些都是他的口頭禪。
  • 孩子做事情拖拉,只因爸媽的這個習慣,3招幫娃樹立時間觀念
    其實想讓孩子做事不拖拉,乾脆利索,最重要的還是要家長做出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的習慣,才能夠避免孩子形成拖拉的壞毛病。可想而知,牛牛在這樣的環境下,肯定做事多少會有所拖拉的。想讓孩子自律,有時間觀念,那父母平時要給娃做好今日事今日畢的時間觀念。儘量要讓自己和娃在規定的時間內把重要的事情先完成,不然一直拖著,累積到某一個時間段再去處理一些重要的事情,生活會有些亂而無序。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面對孩子的拖拉,做父母的都經歷過從 溫柔的提醒、到咆哮式的催促,最後還有可能延伸到帶有武力式的「火山爆發」。孩子拖拉的壞毛病真的是讓父母頭痛不已,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著同樣的苦惱。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做事拖拉、磨蹭的現象呢?如何讓孩子去追趕時間,而不是讓時間推著走呢?
  • 拖拉不是與生俱來的,父母的哪些行為加重了孩子的拖拉習慣
    當問題發生時,埋怨孩子是沒有用的,畢竟他們年紀尚小,有時候大人做事都會拖拉,更何況孩子!打罵更是沒有用的,如果問題可以用暴力解決,那教育孩子未免太簡單了。所以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行為,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方可及時有效解決問題! 總結孩子拖拉行為的出現,家長的原因有這些!
  • 睿智燈塔-小孩拖拉磨蹭怎麼辦?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的習慣
    小孩拖拉磨蹭怎麼辦?孩子開學一個多月了,各位家長還好嗎?你是否在為早上叫孩子起床、刷牙以及催促孩子上學而煩惱?你是否還在為每天督促孩子寫作業而發愁?是不是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促一下。睿智燈塔-小孩拖拉磨蹭怎麼辦?只有讓孩子按照自己成長的節奏,一步一步感受時間的規律,按時做事情,才能真正的成長。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文/育兒全明白在孩子的幼兒時期,總是會出現做事磨蹭拖拉的現象。這讓許多家長大為惱火,然而很多時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孩子卻依然故我,並不把家長的管教放在心裡。孩子做事拖拉磨蹭,通常因為哪些原因?1、沒有時間管理意識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很可能是由於沒有時間管理的意識。很多小朋友缺乏對時間的基本認知,甚至不知道5分鐘和10分鐘有什麼區別。對時間只有一個籠統的概念,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磨蹭行為是在浪費時間。
  • 小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如何讓孩子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
    其實,這種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毛病,是很多孩子的常態,這主要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如何糾正孩子的磨蹭拖拉的毛病呢?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任何習慣都和家長息息相關。
  • 做事拖拉孩子的前生今世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怎麼辦?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遇到。 其實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孩子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的。
  • 孩子拖拉,磨嘰怎麼辦?如何培養自律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一個孩子的好壞當然不能單單從孩子的成績來判定,但是好成績給孩子帶來的好處是明顯是更加積極的,能讓孩子自信,樂觀,膽大等等,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想讓孩子們都有個好成績,不僅如此,還能體會到一種由學習本身帶來的成就感。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提高成績呢,最重要的我認為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性,一旦養成自律,好處是伴隨一生的。
  • 父母學會用"三隻青蛙",讓孩子改掉做事拖拉
    文章/鳳弈編輯/鳳弈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慢半拍,拖拖拉拉的做事,不管父母怎麼催促都還是慢慢悠悠一點都不著急,早上賴床,吃飯也磨蹭,穿鞋也慢吞吞,最後上課遲到,時間白白浪費。花花媽媽因為花花的這些毛病十分苦惱,幾乎每天都要因為孩子做事拖拉跟孩子產生衝突。
  • 孩子做事拖拉?別急,教您怎麼治
    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做事拖拉而頭疼,特別是趕不上車的時候會很煩,但是又不能兇孩子,怕孩子有心理陰影,怒氣又難壓下去,自己生的能怎麼辦,好好調教唄。其實孩子做事拖拉也不是完全沒有理由的,不如意的事千千萬,但可以改的事情一定要及時改正。那麼,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哪些?
  • 孩子做事拖拉的根源是什麼?這幾招比催100遍還管用
    孩子老是做事磨磨蹭蹭,讓爸爸媽媽著急上火。拖拉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為磨蹭,也就意味著效率低下,對時間的利用率很低。怎樣能夠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念,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話題。
  • 孩子做事老是拖拉,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要
    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難免有的孩子做事老是拖拖拉拉,像只慢蝸牛一樣。連起床吧小事都做不到。如何才能改正這個壞習慣呢?, 讓孩子養成寫計劃並以計劃行事的習慣。小編建議,最好不要催,否則只會越催越慢,急性子的媽媽反而更容易教出愛拖拉的孩子來。由於媽媽什麼都管,什麼都幹涉。孩子乾脆什麼都別做了,由磨蹭慢慢裝成了放棄。如何才能改正孩子的拖拉壞習慣呢?1.給孩子製作時間作息表在規定的時間讓孩子參加培訓與練習,讓孩子把握好遊戲時間。既不沉迷遊戲當中,讓孩子準時吃飯睡覺。
  • 改變孩子做事拖拉的小技巧
    開始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去處理事情,這個時候孩子自尊心會很強,很愛面子,也會因為愛面子會和大人頂嘴、對著幹,想用這樣的方式證明自己是對的,證明自己有能力。做事拖拉,也是這個時候孩子呈現的一個明顯特點。
  • 孩子做事拖拉,竟是家長催出來的?6個小妙招專治孩子拖延症
    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時間觀、告別拖拉磨蹭呢?下面6招專治磨蹭拖拉,家長們不妨試試!1、讓孩子明白時間是自己的為什麼很多孩子吃飯總是磨蹭、早上總是賴床、作業總是拖拉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大人總是喜歡代替孩子管理本屬於孩子自己的時間,日復一日,逐漸就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不催就不動 」的孩子。
  • 全智嘉丨孩子做事情總愛磨蹭拖拉?請家長務必做好「加減乘除」
    孩子做事情總愛磨蹭拖拉?面對孩子磨蹭、做事拖拉的習慣,不能寄希望於讓他們自己糾正,更多需要父母的幫助。否則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做事拖拉,還會導致缺乏計劃性、自控力差等。,比如每學習40分鐘就休息10分鐘;可與孩子籤訂「獎勵協議」,按時完成任務就能獲得獎勵,引導孩子加強自我監督。
  • 孩子做事磨蹭,寫作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
    如果要問最能破壞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東西是什麼,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說寫作業和遊戲。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面對孩子的磨蹭拖拉,父母都覺得很崩潰。你以為孩子寫作業的磨蹭和拖拉只是小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明白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必須在規定範圍內完成的事。孩子在這上面拖拉,別說其他事上面了,只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