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拖拉磨蹭,孩子成「拖拉大王」?家長要教孩子「吃青蛙法則」

2020-12-14 小A媽咪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聰今年十歲,活潑又開朗,在學校,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但是小聰媽媽卻和我抱怨說道:"我的孩子哪裡都好,就一點,做事太拖拉磨蹭了!"在學校,永遠都要是催交作業了,他才慢吞吞拿出來;在家裡,無論是要吃飯,寫作業他的前奏都要準備很久,同樣的,也會在那裡磨洋工;要出門了,總是最後一個,每次都被人催。

這讓小聰媽媽很苦惱,"等會吧,飯有點燙!等一下,我看完這個電視嘛!"這些都是他的口頭禪。最頭疼的就是叫孩子起床上學,小聰總要磨磨蹭蹭到最後一刻才出門,早飯不能好好吃,孩子還會遲到!

這些小事導致了媽媽破口大罵,催促,這都讓小聰感到很難受自責。媽媽覺得現在學業還不太重可以應對,以後都這樣拖拉還得了?睡不好吃不好,學習成績能上去嗎?成績不好考不上好的大學,孩子以後的人生會幸福嗎?以後工作又能夠適應嗎?

孩子變成拖拉大王,是多數父母頭疼的問題,特別是現在很多熊孩子讓父母陪寫作業到12點,當代父母表示"我太難了"!

其實這是孩子沒有掌握好時間管理的方法,來了解一下吧!

孩子為什麼磨蹭,你真的了解嗎?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拖拉大王,沒有時間觀念:無論做什麼都是慢吞吞,拖拉;經常遲到;寫作業三心二意,一會翻翻數學一會看看語文;家長要時時刻刻都緊守著督促、提醒;做事有頭無尾,三分鐘熱度;不會珍惜時間,總是在玩遊戲看動畫……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有三大類原因:

情緒類原因有一類孩子性格本身較緩和,跟不上也不喜歡父母和周圍的快節奏;本來是想要做好的但是父母朝夕令改,催促。讓孩子思維被拉扯,被斥責,沒有動力之後就會破罐子破摔。表現得不配合,被動,消極。

另一類孩子則是除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之外,其他事都會磨蹭。他是抗爭的,想通過拖拉來向父母贏得主權。渴望自主權和相對寬鬆的成長環境。

認知類原因這一類孩子往往是在父母長輩的溺愛中成長的,不良的示範導致孩子覺得拖拉很正常呀!責任意識很淡薄,散漫沒有約束性。

能力類原因孩子年幼,沒有較好的自控力。雖然主觀上想要改變磨蹭,有時間的概念,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能力不足以讓孩子不拖拉,自然就養不出好習慣,久而之久成了惡性循環。

時間的認知和管理能力,兩者結合才能做事又快又好。在孩子有了這個能力,動力也就會加強,相互作用才會形成良性循環!

"吃青蛙法則"可不是簡單的吃青蛙!!

"吃青蛙法則"最早是美國著名的演說家博恩·崔西提出來的,他花了20多年時間去研究時間管理的問題,嘔心瀝血作出《吃掉那隻青蛙》一書。用書中的原話來解釋"吃青蛙法則"那就是:

"你要找出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是一生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它們就是你必須要吃掉的三隻青蛙。不要長時間盯著它看,如果你必須連著吃完三隻青蛙,請記得把最大、最醜的那隻幹掉吧!"

崔西用幽默詼諧的方法告訴我們,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得從最重要,難度最大的事情下手。往往都是這類事情拖住我們的腳步,太過棘手,想要逃避。越是這樣就連開頭還沒有就終結了,時間一點點去,我們依舊惡性循環什麼也沒做。

讓孩子把最為令人頭疼的那隻青蛙吃掉,接下來一些都會變得輕鬆。也不要害怕,告訴孩子一定可以戰勝的!

父母用好吃青蛙法則,讓孩子管理好時間!

1)養成列計劃表的習慣,找出青蛙

計劃表可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羅列任務的"流水帳",要讓孩子自己制定好可實施適合自身的計劃表也是一件不易之事。

它必須是對事情有重要性和緊迫性的排序,讓孩子了解到事情的輕重緩急,才會正確的將精力集中在那些事上。

我們父母不要幫孩子強硬的寫計劃表,但是要知道孩子按照以下的準則,找出最重要的青蛙,來給要做的事做出排序:

· 重要並緊迫的事情。

這是第一任務,不能拖延,緊急且重要,例如明天要講的卷子,那麼今天晚上就必須做完。孩子應該當機立斷馬上執行,保持高度的專注力,用最好的狀態完成。

·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雖然很重要,但是時間還是比較充裕。例如孩子的課外習題,練字,練習舞蹈等。如果孩子當天身體不太舒服,時間緊張,精力不足,就不要硬逼孩子去做了。在周末,孩子精神充足,學習興趣很高或者更有用。

· 不太重要但是很緊急的事。

這類事的時效性可能很高,但是不是特別重要。家長可以在孩子手忙腳亂的時候給以一定的幫助,例如:老師要求孩子明天上交一個手工作品,考慮到孩子其他學習任務很繁忙,家長可以找好圖形和素材,幫孩子減輕一些擔子,但是不是代勞,創意設計和主控權要讓給孩子。· 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瑣碎的小事,這類事無關緊要,例如:看一集動畫片、拼圖、玩會手機、看一會書等等。這屬於消遣類的事情,孩子不能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在上面。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完成好前面三類事情,將其填充到碎片時間做到放鬆的作用,勞逸結合。

2)鼓勵孩子要勇敢面對最大的青蛙

孩子年幼,沒有很大的能力和自控力,因此遇見困難指數高的事情只想著逃避和拖延。我們要鼓勵孩子專注於他們最不想面對的"青蛙",這就是崔西的"最醜最大的青蛙"。

例如孩子下周就要考試,還要參加文娛比賽,孩子焦急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試題和書本一點也沒看,覺得很難,不想開始。

萬事開頭難,引導孩子帶著破釜沉舟的勇氣,"是不是覺得很難開始,乾脆一點我們今天花兩個小時看習題!"當孩子認真的投入其中,很快就會發現,分解後的任務也不是特別難。

3)記得提醒孩子,留足吃青蛙時間

在孩子已經開始吃掉青蛙的時候,我們要時刻關注,提醒孩子留足吃青蛙的時間。堅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充分利用好寶貴的時間,不能被白白浪費。

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氛圍,讓其可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務。

讓幹擾因素暫時遠離孩子,將手機,電視,平板電腦、漫畫等收走,讓孩子沉下心去做好某件事情,而不是邊玩邊寫。

告訴孩子,做事得有頭有尾,把一隻青蛙吃完後,才能應對下一隻。可不能寫著數學作業,想著英語題目!

"吃青蛙法則"不僅僅可以用在孩子學習方面還可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而不是被時間趕著跑,成為時間的主人。按照以上的方法訓練,孩子對於把握時間絕對是從容不迫!

我是小A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文/育兒全明白在孩子的幼兒時期,總是會出現做事磨蹭拖拉的現象。這讓許多家長大為惱火,然而很多時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孩子卻依然故我,並不把家長的管教放在心裡。其實想要改變孩子的磨蹭作風,家長可以通過「吃青蛙法則」來幫助孩子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徹底改變磨蹭的現象。王女士在當媽之前,總是不理解為什麼哥哥在管教兒子的時候大發雷霆,對孩子一點耐心也沒有。她時常勸哥哥教育孩子要溫柔一些,沒想到哥哥卻笑話她什麼也不懂,以後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你沒有教他「三隻青蛙」法則
    、拖拉,經常遲到,作業要寫一整晚,家長每天都要守在他們旁邊不停地提醒、督促;他們做事沒有計劃,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想起什麼就做什麼,結果時間花了不少,卻什麼都做不好;他們不懂得珍惜時間,經常將大把寶貴的時間用來玩遊戲、看電視,家長喊他們做作業,他們卻抱怨連天……面對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家長只能是不停地追著孩子耳提面命,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這些成了萱萱媽媽每天必說的話。但是萱萱依舊不緊不慢。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拖拉大戰」成了萱萱家裡每天必定上演的重頭戲。面對孩子的拖拉,做父母的都經歷過從 溫柔的提醒、到咆哮式的催促,最後還有可能延伸到帶有武力式的「火山爆發」。孩子拖拉的壞毛病真的是讓父母頭痛不已,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著同樣的苦惱。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做事拖拉、磨蹭的現象呢?如何讓孩子去追趕時間,而不是讓時間推著走呢?
  •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麼辦?要怎麼調教
    對於「做事拖拉的孩子」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們都怎麼說:1.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我的孩子做事特別慢,尤其是做作業,拖拉、磨蹭,一份簡單的作業都要做很長時間,導致每天睡覺都很晚,真令人頭疼!2.孩子做事拖拉,該怎麼辦啊?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巧用「3個法則」,提高孩子「執行力」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小學就學過的《明日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拖延、磨蹭的弊端。很多孩子都有做事拖拉的毛病,經常要家長再三催促,讓家長心累不已。還有的孩子更嚴重,該做事的時候磨磨蹭蹭,導致效率大大降低,他們心裡明白這樣不好,可下次還會重蹈覆轍。
  • 孩子拖拉磨蹭,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說
    杜絕拖拉磨蹭有法寶在這個漫長的假期中,孩子自由散漫,寫一點作業往往要寫一整天。我上一年級的女兒就是如此,老師,每天都會布置一點作業,但她就能做一天,有時耽擱一下,晚飯後還要在加班加點,看的我真是心急!有時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會對女兒大吼,可效果是更差。靜下心來想想,孩子只是寫字慢,怎能就如此果斷的認為是她在磨蹭,對她實在是不公平。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4招幫你應對孩子「拖延症」問題
    其實,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這些:1.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和效率觀念。2.孩子易分心,常被周圍其他東西所吸引而無法集中精力做好當前的事等。要想幫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培養孩子做事麻利又高效的好習慣,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讓孩子學會與時間「賽跑」。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全智嘉丨孩子做事情總愛磨蹭拖拉?請家長務必做好「加減乘除」
    孩子做事情總愛磨蹭拖拉?削個鉛筆要很長時間,寫字時速度很慢,作文寫好了,讓他抄寫到作文本上,從晚上7點一直催到7點半,把作文本拿過來一看,就寫了個開頭。寫作業時,不是拿著橡皮玩就是一直換筆……許多孩子似乎被「拖延症」纏身,無法擺脫,父母們為此也是操碎了心。事實上,孩子愛磨蹭是有原因的。
  • 孩子做事拖拉,寫作業磨蹭,父母要的解決辦法全在這
    不知道大家的情況如何,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有哪個父母不埋怨孩子磨蹭,拖拉的。每次去商場,去吃飯,都會看到父母指責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什麼趕快吃,趕緊走,再不快點就不管你了......其實,我自己也不例外,兒子小的時候,那個吃飯速度啊,簡直了!吃著吃著竟然發起呆,感覺就像在思考人生。
  • 孩子做事磨蹭,寫作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
    如果要問最能破壞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東西是什麼,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說寫作業和遊戲。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面對孩子的磨蹭拖拉,父母都覺得很崩潰。你以為孩子寫作業的磨蹭和拖拉只是小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明白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必須在規定範圍內完成的事。孩子在這上面拖拉,別說其他事上面了,只會更嚴重。
  • 父母學會用"三隻青蛙",讓孩子改掉做事拖拉
    文章/鳳弈編輯/鳳弈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慢半拍,拖拖拉拉的做事,不管父母怎麼催促都還是慢慢悠悠一點都不著急,早上賴床,吃飯也磨蹭,穿鞋也慢吞吞,最後上課遲到,時間白白浪費。花花媽媽因為花花的這些毛病十分苦惱,幾乎每天都要因為孩子做事拖拉跟孩子產生衝突。
  • 「經驗分享」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怎麼辦
    「我家孩子做事各種拖拉,特別是放學回家寫作業,本來一個多小時能完成的作業,硬是拖到晚上10點才做完……」孩子做事特別是做作業磨蹭、拖拉,讓大部分爸媽都感到十分的頭疼,並且不斷的催促似乎也改不了孩子慢悠慢悠的狀態。孩子做事拖拉慢騰,原因可能有哪些?
  • 【婦聯講堂】第十六講:如何讓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對於父母說的不喜歡幹的事情,孩子會選擇等待、假裝沒聽到、哭鬧等。語言表現方面則包括沉默、找藉口、談條件。比如說:我不舒服、我累了、等一會、你給我買好吃的我就去做等等。拖拉磨蹭是現在的孩子比較常見的一種毛病,很多家長都非常苦惱。父母們認為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能是因為懶惰或動力不足,其實這是對拖拉行為最常見的誤解。動力不足可能是兒童拖拉的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 孩子越催越磨蹭?弄懂孩子真正拖拉的原因,家長從此不必再煩惱
    弄懂孩子真正拖拉的原因,家長從此不必再煩惱萍萍是一個上幼兒園大班的小姑娘,雖然活潑可愛,但是有一個讓媽媽頭疼的毛病,就是做事情太磨蹭了,讓我們走進萍萍的一天看一看,究竟她有多麼的磨蹭。弄懂孩子真正拖拉的原因,家長從此不必再煩惱,對症下藥就行孩子做事情拖拉,其實很大部分來自於父母的過分溺愛。
  •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讓孩子做出改變?
    文|靜若樹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重要原因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他會認為作業多久完成都可以,所以一邊寫一邊玩,磨蹭拖拉是常有的事。家長可以這樣給孩子說:孩子,你今天的作業看起來可不少呢,如果換成我來寫的話,30分鐘內我肯定完不成。如果你要能在30分鐘內完成,更能證明你是一個有本事的孩子,更能證明你聰明,優秀,比媽媽爸爸能力強,我會為你感到自豪!
  • 孩子磨蹭拖拉怎麼辦,幾個妙招!來改正
    孩子磨蹭拖拉怎麼辦? 在心理學上,大人和孩子在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不是孩子在拖拉磨蹭,只是更不上父母的節奏。經常催促孩子,讓孩子急急忙忙的做事情,也容易造成做事紊亂、沒有條理性、還容易養成丟三落四,粗心大意的毛病。針對孩子偷懶的把戲,我們要採取針對性的策略:1,我不會做 正確做法: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讓他嘗試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要給予表揚,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拖拉磨蹭,家長要有方法,別再"催催催"了
    其實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後,比如刷完牙後,家長可以督促孩子馬上去洗臉,而不要留給孩子去玩玩具的機會,這樣培養做事的緊湊感。督促幾次後,孩子就自然養成了刷完牙緊接著洗臉的習慣。稍大一點的孩子,家長也可以嘗試和他一起做計劃表:大到每一天的安排,小到做一件具體的事情,家長都可以一起和孩子設計,依次要做哪些事情或者有哪些步驟,以此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 孩子做事拖拉,沒熱情?點燃孩子內心「火花」,家長該如何做
    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拖拉指的是孩子磨蹭、拖延,不能及時完成相應的任務。孩子做事拖拉是困惑很多家長的一個問題。先來明確兩個觀點:1、孩子生來就是完美的,具有一切的可能性。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並非孩子本意!了解大腦發育過程才能對症下藥
    當家長的可能都被孩子的一種現象困擾過,就是孩子做事總愛拖拉。在孩子的放假期間父母感受到最深切的就是孩子對於作業的進度條總是放到假期的最後幾天才做,雖然家長時常的叮囑卻從未奏效。凡是新奇、刺激、快速、會動的東西都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導致了拖拉磨蹭現象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