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話:家中有女,年方13。和所有父母一樣,我和妻子也總是希望孩子出色、優秀,不管是學習、生活、教育上都很嚴格。孩子也參加了不少各類的興趣班,從小學到中學一路走來,家庭生活中有開心、有煩惱,通過努力,孩子也考上了當地的重點初中。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青春期的來臨,家長與孩子的矛盾、摩擦也開始頻繁起來。作為父母生活上的關心自不必說,總是傾盡全力。同時,對孩子在學習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多,越來越嚴。
某天,妻子看到孩子的一篇演講稿,落淚不語。其實,孩子一直也很努力。然而,作為父母我們過多的只有苛責,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的演講稿,一起交流。
做最好的自己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最好的自己」。我想,大家在小時候曾經經常發生這樣的事,在外面玩了一天把衣服全弄髒了,回家後則少不了父母的責罵,而他們的責罵近乎都是統一的標準:你怎麼又把衣服弄髒了,真是一個不聽話的壞孩子,你看別人家的某某某,溫文爾雅,一問知所以,再看看你,成天像個什麼樣子。
當你長大了,開始努力地學習,終於在你的不懈努力下得到了一個你自以為非常優秀的成績,拿著滿是紅色對勾的卷子回家,想得到父母的讚揚,甚至和一些額外獎勵。
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你將這卷子拿回家後,卻得到了你預料之外的結果。他們對著你說:「考這點分就驕傲了?又沒有考年級第一,驕傲什麼?」
於是,你就迎來了你的低谷期,你開始認為沒有人會理解你,也變得不想努力,自甘墮落的狀態。
如果你認為你不可能會成功了,那你就錯了,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應該避開那些刻意去貶低你的話,只要有目標、有理想、有志向,又怎會不成功?然後回過頭來再看那些不如你卻還瞧不起你的人。
最後,我想用一個事例來結束我的演講:加拿大比比利時的時間早了3個小時,但比利時的時間也並不慢;有的人22歲就上完了大學,5年後才找上工作,有的人25歲就當上了CEO;有的人27歲就結婚了,有的人則一輩子單身,有的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的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裡走著,每個人都不比誰差,每個人都不比誰優秀。但,只要記得永遠記住自己才是最好的!
所以,讓我們堅定信心,重拾自己的勇氣,不要害怕困難,也不要退縮。記住!永遠要記住: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好的!並且要做最真實的自己。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