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六)|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2020-12-25 澎湃新聞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六)|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2020-12-18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新任務新要求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數位化校園建設成果展示

教育信息化引領

打造智慧化校園

2017年以來,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按照「頂層設計、管理規範、教師能用、學生提升」的工作原則,積極開展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五個一」工作機制,確保信息化目標如期實現

學校按照制定一個規劃、明確一個目標、設立一個學校首席信息官、制定一個方案、出臺一套制度標準「五個一」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學校信息化發展戰略,明確了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的工作目標,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形成了系統有效的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工作機制。

二、數位化校園建設,提供信息化基礎保障

(一)硬體環境建設

2017年以來,先後投資265萬元進行了硬體環境設施的改造升級。新建計算機雲教室、數位化科學實驗室、錄播教室、創客實驗室和人工智慧實驗室各一個;升級改造網絡線路和網絡設備,網絡入口帶寬達到千兆,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配備了液晶觸摸一體機20套、信息化智慧黑板10個教師用機80臺。

(二)教師信息素養提升

強化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在學校的三人行講壇上,校長為全體教師做了《網際網路+教育,我們該怎麼辦?》《人工智慧+教育,我們該怎麼辦?》的專題培訓;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對老師進行cctalk和釘釘直播軟體的培訓;聘請北京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肖海明團隊對全體教師進行人工智慧課程開設的專題培訓,對教師和學生進行了高端引領。

(三)教育信息化的應用

1.釘釘管理的應用。在釘釘管理平臺上開展學校各項通知、會議、文件的審批、考勤等工作。使學校跨入了「雲」和「移動辦公」的新時代,為下一步開展深入的網絡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深度融合。在各學科領域探索智慧課堂教學。利用數學盒子等軟體進行布置作業,在線批改等,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深度融合:市區領導蒞臨學校推介學校做法

3.錄播教室,促進優質教師資源的課程和講座網絡共享,讓年輕教師進行借鑑學習。年輕教師利用錄播教室進行自我提升。例如數學故事演出,實現網絡直播,讓家長能夠及時的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來。

4.疫情期間的信息化應用。學校正確判斷疫情發展態勢,率先進行了網課直播,老師們通過線上教研、線上輔導和作業批改、點對點的心理輔導等形式,有效的保障了學生停課不停學。同時,開啟「線上」+「線下」研學模式,孩子們從網上查閱中醫的知識,線下到中醫館、藥店等場所進行實踐,保證了研學課程的有效實施。

「線上」研學,「線下」實踐

5.課題研究,助推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應用。學校2020年5月立項的中央電化教育課題《教研共同體支持下的區域內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利用學校優質信息化和師資資源,助力農村學校教師專業成長。

四、高端化合作引領,開展人工智慧少年科學院試點(編程課程)

學校與北京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依託專家資源和學校的發展理念,通過在3-6年級進行人工智慧普及教育、進階式編程特長學生教育、拓展式機器人教育等形式,全面打造有「寒亭第二實驗小學」特色的系列化的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和教育模式,為全區人工智慧的教育的全面推廣,爭當「排頭兵」,下好「先手棋」。

在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中榮獲三等獎,在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實踐大賽(NOC)決賽中榮獲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

原標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六)|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二) | 昌樂丹河小學
    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 昌樂丹河小學: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新任務新要求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三) | 高新區鳳凰學校
    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四)| 奎文區櫻園幼兒園
    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八)| 諸城市明德幼兒園
    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四)| 濰坊錦程初級中學
    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通過促建設、強應用、重推廣的工作策略,打造濰坊教育信息化新高地。
  • 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
    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運城教育昨天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12月11日,2020年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
  • AI為教育賦能!福田首個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
    福田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推動AI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會上,楊春生宣讀了AI賦能教育實驗學校聯盟名單,郭其俊和曹曉明為17所聯盟學校授牌,區教科院課程部負責人張玉彬宣讀《福田區AI賦能教學實驗聯盟章程》。
  • ...推動教育變革——第二屆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課例展示...
    2019年11月28日,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山東二七一教育集團承辦、廣州創新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基於「雲+端」開展的賦能式教育研究》總課題組、創而新教育科技集團協辦的第二屆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課例展示活動在山東濰坊舉辦。
  • 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
    運城教育 昨天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12月11日,2020年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我們按照「市級抓骨幹,縣級保全員,學校重應用」的定位,市級財政每年劃撥100萬元,縣、校每年拿出教師培訓經費的40%用於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並將此項培訓與教師評模、晉級、晉職相掛鈎。近三年,全市共對1163名中小學校長和2.6萬名教師進行了信息技術領導力和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反響良好。第二,優化供給,創新服務,以優質資源保障空間應用效能。
  •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開展紀念九一八主題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近日,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紀念九一八主題教育活動
  • 「技術賦能教育創新」 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滻灞成功舉行
    西安發布訊 12月8日,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此次大會以「技術賦能教育創新」為主題,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快在線教育、智慧教育、未來教育創新發展,助推「十四五」教育信息化開局起步。
  •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晨曦育桃李,金秋慰園丁
    一大早,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領導列隊紅毯兩邊,向陸續到校的老師贈一束鮮花,說一聲「教師節快樂!」來源: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整理髮布:《濰坊教育》雜誌
  • 全力成為新時代下教育創新的領航者——金鄉縣香城小學傳統文化教育與創新實驗融合發展掠影
    學校堅持「高定位、高起點、高效率」的發展原則,把創新作為學校發展的基本理念,開展創新實驗室建設工程,將多項傳統文化融入教學,實現了傳統文化項目教育與電教裝備現代化的新融合,成效顯著。茶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點符號。香城小學將茶藝納入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設有茶藝活動室,配備茶藝桌、置茶器、理茶器、品茗器等專業茶具,活動室一側展出的茶學相關書籍以及茶具工藝品,營造了濃厚的茶學氛圍。
  • AI賦能教師 創新變革教育
    創新的國家需要創新的人才,創新的人才需要創新的教育。利用信息技術助力教育創新,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已成共識。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布局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經過近20年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定位不斷拔高。
  • 福田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
    體系,促進區域智能教育整體跨越發展,福田區AI賦能教育交流分享會暨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大會在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舉行。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暢 通訊員顏慧敏  推動AI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  據了解,早在2016年,福田區就提出AI賦能教育發展的目標,作為深圳中心城區,在智慧城區的建設上,福田的基礎教育也先行先試。
  • 「融合賦能創新」——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在湖南工藝美院...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9日訊(記者 王銘俊 通訊員 吳寶善)12月17日至18日,「融合賦能創新」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暨湖南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藍皮書發布會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長沙基地舉行。同時,湖南首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基地在這裡落戶掛牌。
  • 金山區「信息技術賦能教育」雲論壇,你參加了嗎?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負責指導,金山區教育局主辦,金山區教育學院承辦的「信息技術賦能教育——如何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金山區雲論壇精彩開講。線下與線上如何融合?三大建議,即要完善基本的技術支持、要積澱優質的教育資源、要探索常態的行動方略。
  • 聆聽講座‖新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
    隨著「網際網路+教育」大時代的到來,每一位老師都是教育信息化的踐行者。2020年1月15日下午,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特邀原麗水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東權為老師們介紹加拿大、美國的新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
  •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研討會在衡水市新苑小學順利開啟
    2019年11月26日,由北京微語言英語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衡水市服務中心承辦的「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深度融合研討會」在衡水市新苑小學舉辦。會議主題緊扣課改前沿,通過信息技術下中外名師同臺獻課,以生活真實的課例展示探索論證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的理念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