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平凡的世界》退稿的編輯周昌義,21年後反思:怪我當時太年輕

2020-12-19 王老師教育說

路遙與《當代》有著很深的淵源。路遙的成名作《人生》就發在《當代》,並且,在《人生》之前,路遙的《驚心動魄的一幕》和《在困難的日子裡》,都發在《當代》上。

1986年,路遙《平凡的世界》完成後,對它抱有很大希望,陝西省作協也很看重這部作品。

當時,稍微有點名氣的作家,都忌諱把稿子寄給編輯部,哪怕是寄給主編。通常他們會寫信或者電話告訴編輯部,問有沒有興趣。如果有興趣,能不能派編輯前來?因為如果編輯不願意上門,那說明出版社和刊物根本就不重視,那就不用再繼續自討無趣了。

當時北京《當代》雜誌社的編輯周昌義來西安組稿,因有過與《平凡的世界》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的,在煤礦工作生活的經歷,所以領導臨時安排周昌義為路遙《平凡的世界》組稿。

並告知周昌義,路遙有3點希望,如果《當代》能發他的稿子,第一,全文一期發完;第二,要頭版頭條;第三,要大號字體。其實對於一位知名的作家,這些要求並不過分。

周昌義非常的高興,因為作為一位剛出道不久的編輯,文學編輯到作家那裡組稿並不容易,尤其是名家作品,於是拿著路遙的手稿回到招待所,趴在床上興致勃勃地拜讀。

而當周昌義讀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書稿時,他的感受很直接:

"三十多萬字,還沒來得及感動就讀不下去了。我感覺就是慢,囉嗦,那故事一點懸念也沒有,一點意外也沒有,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實在很難往下看……"

編輯的感受決定了作品的命運,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周昌義把稿子還給作協領導後,委婉地說道:《當代》積壓的稿子太多,實在難以滿足路遙的3點要求。

據周昌義回憶說:

"那是1986年秋天這麼說吧,當時的中國人,'飢餓'了多少年,眼睛都是綠的。讀小說,如饑似渴,不僅要讀情感,還要讀新思想、新觀點、新形勢、新手法。那些所謂意識流的中篇,連標點符號都懶得打,存心不給人喘氣的時間,可我們讀著就很來勁。就是那個時代的閱讀節奏,排山倒海,鋪天蓋地……"

因此,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終於千辛萬苦面世後,評論界對這部作品的評價就是 "過時了",屬於"老套的戀土派"。路遙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就是這樣一部他讀不下去的小說,後來卻不斷交上好運:先是中央廣播電臺做成廣播劇,後來又獲得1994年度的茅盾文學獎,《平凡的世界》暢銷大江南北。

有一次在出差中,周昌義再次翻開《平凡的世界》,奇怪的是他的感覺不一樣了,過去他看不下去,現在覺得裡面的人生別有一番滋味。

2007年,周昌義在《文學理論與評論》雜誌發表《記得當年毀路遙》一文,介紹了給路遙退稿的經過,真誠表達自己的反思。

他說,那時候他是一個毛頭小夥子,還是太年輕了,心浮氣躁,現在老了,知道細嚼慢咽了!《平凡的世界》也只有通過細嚼慢咽才能體會其中的人生韻味。

在浮躁的現代社會,人人都應該靜下心來讀一讀《平凡的世界》。

著名作家陳忠實評價:"他的小說中塑造的人物,他們的情感歷程、精神歷程,不在於農民工分多了少了、政策好了壞了引起的歡樂和苦惱,而是激活和響應了人的共同情感,人的生命體驗。"

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白燁評價路遙說:"眼裡有讀者、腳下有大地、胸中有大義、心中有人民。"

企業家潘石屹在弟弟工作的第一天,給他送去一份禮物,正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他說:"這本書我前後看了7遍,每一次遇到困難,都要翻一遍。這是我成長過程中特別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部小說為人們提供了深刻的啟迪與反思:如何處理生命歷程中,個人與社會、現實與理想、付出與收穫、身與心、生與死的矛盾?

相信你讀完,會對自己的人生有重新的認識,激勵你繼續向前奮鬥,在平凡的世界裡,創造屬於你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現在這一套完整的《平凡的世界》共3本只需要79.9元,平均下來,一本不到三十,一張電影票的錢,就可以讓你感受人生的真諦,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走進《當代》編輯部 這裡有路遙和《平凡的世界》的往事
    周昌義說,這麼多年,經過他手的稿子多到已經記不清了。但人總就是這樣,對錯過的念念不忘。  他說的錯過,指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在1991年評上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與周昌義失之交臂。  周昌義說,雖然路遙最知名的兩部作品《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都不是在《當代》刊出,但《驚心動魄的一幕》和《在困難的日子裡》,卻都是發在《當代》上。
  • 《平凡的世界》為什麼多次被退稿?專家:寫得太囉嗦,看不下去!
    這位編輯也很出名,後來成了《當代》雜誌的主編的周昌義,其實,路遙要求他幫著審稿,已經是給了他很大的面子了,要知道當時的路遙名氣很大,尤其是《人生》的發表,名動全國,按理說,這位編輯看到路遙找他審稿,肯定會激動萬分,甚至會拍著胸脯保證,必須給發表啊!
  • 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
    原標題: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1988年,思索中的路遙 鄭文華攝路遙(左一)在銅川煤礦採訪 何志銘攝2015年版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我決定要寫一部規模很大的書」先是《當代》年輕編輯周昌義的婉拒,再是作家出版社的退稿。二者幾乎有著同樣的邏輯,也從側面表明路遙的文學觀念在1986年的時代語境中,「被迫」有著「反潮流」的獨特意味。時隔20餘年後,已有悔意的周昌義以「記得當年毀路遙」為題,回顧彼時他最初閱讀該書第一部時的感受:「還沒來得及感動,就讀不下去了。
  • 路遙用生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為何卻遭到評論界的一片差評?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結後,《當代》、《收穫》、《十月》都拒絕發表,最後只能在已經在文壇邊緣化的《花城》雜誌上勉強發表,第二部完成後,連《花城》也不願意發表了,只能放在陝西本地的《黃河》雜誌上發表,等第三部問世後,《黃河》也不願意發了。
  • 薦讀|在歷史現場看《平凡的世界》創作
    1986年初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接連遭到兩家出版單位的退稿,最後才勉強在《花城》雜誌1986年第6期刊發。與此同時,組回《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書稿的中國文聯出版公司青年編輯李金玉,也承受了很大壓力。領導得知《當代》和作家出版社曾經退稿的情況後,也一度對書稿缺乏信心,甚至認為他:「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 三十三年過去了,《平凡的世界》依然是中國人最愛看的書
    圖/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在一開始的發表便不順利,先是被之前一直青睞路遙的《當代》文學雜誌退稿,隨後作家出版社一位編輯連三分之一都沒看完就拒絕了路遙的這本心血之作。那時候還在《當代》文學雜誌分管西北五省稿件的編輯周昌義後來在回憶文章中這樣描述自己讀到《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時的感受:「三十多萬字,還沒來得及感動就讀不下去了。不奇怪,我感覺就是慢,就是囉嗦,那故事一點懸念也沒有,一點意外也沒有,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實在很難往下看。」
  • JK羅琳作品被退稿因為寫得差?
    退稿信顯示,她當時以「羅伯特·加爾布雷斯」的筆名向出版社投稿《布穀鳥的呼喚》一書,可是出版社拒絕了這本書。J·K·羅琳說曬退稿信的目的是想鼓勵大家,面對退稿的挫折不要灰心。大作家J·K·羅琳換個馬甲,作品立馬被出版社退稿,這是因為她真的寫得差嗎?或者是出版社看稿編輯的「有眼無珠」鬧了大笑話?
  • 豆瓣評分9.1,《平凡的世界》在評論界一片差評,而遭茅盾獎打臉
    在現代社會,《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深受讀者的喜愛。然而,就是這樣廣受歡迎的書籍,估計有很多的人卻不知道,《平凡的世界》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之前,在評論界迎來了一片差評。當時,沒有雜誌社願意發表,圖書勉強出版後市場反應卻是十分冷淡。
  • 【新中國·新經典】白燁 | 一部讀者「讀」出來的經典——從《平凡...
    1986年夏,路遙改定《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後,開始尋求合適的出版社和雜誌社。正好這個時候,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的編輯周昌義來陝西組稿,路遙託省作協的一位副主席把書稿交給周昌義,他很期待這部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長篇小說,能夠在發表過自己的中篇小說成名作《驚心動魄的一幕》的《當代》雜誌發表。
  • 《平凡的世界》幕後推手:公交上偶遇路遙,錄成廣播影響3億人
    路遙《平凡的世界》發表和出版都遭受波折。第一部完稿後,路遙想在大型文學雜誌《當代》發表,但前來組稿的編輯給路遙退稿了,理由是"讀不下去。"隨後作家出版社的一位編輯也來了,但讀到三分之一也給路遙退稿,理由是"不符合時代潮流,屬於老套的戀土派。"
  • 催稿後立馬就被退稿,該怎麼辦?
    無論是否達到期限的上限節點,編輯都時刻需要做出決定——是錄用還是退稿?二者必選其一,這就是編輯的日常工作之一。當臨近期限上限時,這個決定就顯得更加急迫和困難!當然,也有的期刊為了規避種種問題而採取「不錄用即為退稿」的處理方式。我不贊同這種方式,但我能夠理解:一是稿件太多,二是直接退會遭遇反彈。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除過談論閱讀小說後的感想和種種生活問題文學問題,許多人還把我當成了掌握人生奧妙的「導師」,紛紛向我求教,叫我哭笑不得……許多劇團電視臺電影製片廠要改編作品,電報電話接連不斷,常常半夜三更把我從被窩裡驚醒。一年後,電影上映,全國輿論愈加沸騰,我感到自己完全被淹沒了。
  • 《平凡的世界》為何頻頻被退稿?北大教授:沒看過這麼低劣的作品
    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這個世界,同時也把另一些人送進墳墓。這邊萬裡無雲,陽光燦爛;那邊就可能風雲驟起,地裂山崩。世界沒有一天是平靜的——路遙《平凡的世界》。
  • 《閃耀的平凡》看中國年輕藝術家用傳統文化驚豔世界
    此外,《閃耀的平凡》也同時在美國天下衛視及美國中文電視臺播出,其中美國中文電視臺於5月30、31日及6月6、7日晚20:00到21:00黃金時段播出,美國天下衛視國語一臺、粵語二臺、舊金山臺5月28日起,每晚20:45到22:45的黃金時段播出。
  • 剛懷孕就辭職和一直上班的孕婦,差別很大,寶媽:只怪當時太年輕
    寶媽:只怪當時太年輕。 當時自己懷孕的時候,特別遭罪,吃什麼吐什麼,連喝水都吐,上班沒有精神,頻繁孕吐,這讓我有了不上班的心思 有朋友勸我多考慮一下,也有朋友勸我再堅持一段時間,可我當時太難受了,畢竟第一次經歷孕吐,不懂得怎麼去緩解,所以毅然辭職了。 回家後,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後,孕吐明顯減少,再慢慢地像個沒事人似的,只是肚子越來越大了,待在家的那幾個月,很後悔當時沒有堅持工作。
  • 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創作談—一個高考落榜青年的平凡世界
    可以肯定的說,小說的主人公周新生,就是從利津縣第二中學走出去的那個時代的熱血青年,他在高考落榜後的奮鬥經歷,就是他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中學時代的文學夢想鐵門關的歷史是波瀾壯闊的,它的土地卻是貧瘠荒涼的。這就是我們的故鄉,是那個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退海之地的鹽鹼地,荒草萋萋、百無聊賴。
  • 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路遙的《人生》在全國獲獎了,但他到北京領獎的路費還是給四弟王天樂(當時《陝西日報》記者)借的。路遙曾與朋友說過,《平凡的世界》那點稿費,還不夠他那幾年抽菸的錢。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
  • 為了330元退稿費 他尋人整整25年
    330元退稿費成了王大夫的一塊心病為了這份誠信 他尋人整整25年一沓沉甸甸的手稿和一個嶄新的存摺,見證了王法利的誠信和責任。王法利是一位推拿名醫,現返聘於北京豐盛醫院。多年前,他受邀組織過一批按摩專家撰寫家庭保健按摩叢書。後因出版計劃變動,書稿當時沒有發表,出版社給每位作者補償一筆退稿費。
  • 《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為何如此受歡迎?北大教授一語道出真相
    《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為何如此受歡迎?北大教授一語道出真相《平凡的世界》自問世30年多年來,已經賣出了2000多萬冊,不管是在大學圖書館,還是書店,一直屬於非常暢銷的一套書。好的文學作品一定要接地氣,不需要太華麗的詞藻,更不需要教條,而需要的是僅僅是口口相傳的口碑,打動內心深處的簡單文字。這或許就是《平凡的世界》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 高考落榜,被連續退稿5年,後卻獲得冰心獎,華盛頓郵報高度好評
    沉浸小說世界,高考落榜以上所說的「他」,就是在80年代掀起「先鋒文學」潮流的當代小說家——餘華。1960年,餘華出生於浙江杭州。餘華不到一歲的時候,隨著父親搬到了海鹽的縣城裡。1978年國家恢復了高考,但是由於餘華沉浸在小說中,自然而然的高考落榜了。獨特的創作風格,被連續退稿5年其實,餘華剛開始寫小說的他非常的突然,他只是看到在文化館工作的人每天都清閒自在,覺得那是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