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至23日,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2019級6班家委會組織部分同學上了一堂與眾不同、記憶深刻的課——前往百島洞頭進行為期兩天研學之旅。13位同學在邊玩、邊學的研學過程中,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於所看、所聽、所想之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為開學返校樹立了新的鬥志和方向----「歲月顯丹心,奮進新徵程」!
研學路上:暢談暑假裡最有意義的事
研學第一天早上8點15分,同學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門口集合,乘坐大巴出發,前往百島洞頭。也許是同學們暑假好長時間沒見,也許是對這次研學旅行特別興奮,途中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在領隊的主持下,每個同學都做了最精彩的發言「暑假裡最有意義的事」,雷鳴般的掌聲一陣一陣,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車間,家長也做了代表性發言,一個小時的車程顯得更快了,沿途經過並參觀了長14.5公裡的全國最長的跨海長堤——五島連橋工程,同學們不禁對如此偉大的工程敬佩不已,讚不絕口。研學之旅第一站:參觀望海樓約10時,我們來到了洞頭標誌性建築物——望海樓,進入望海樓大家先是被高達5.7米的巨型貝雕《帆錨相依》所震撼,後面跟著研學指導師了解耕海牧魚的歷史文化;了解了閩甌風情、非遺文化、海洋動物故事及了解洞頭民俗風情,並且登上樓頂,瞭望洞頭全貌。大家在樓頂吹著海風,領略一望無際的大海風景,不禁讚嘆大自然的美妙,心中萌發出無限的愛國熱情,一個個都搶著跟大海合影,生怕錯過這一美好的瞬間。第一站望海樓參觀學習後,研學指導師對剛才設置的問題一一提問,同學們爭先恐後回答,不亦樂乎!正午12點,大家開始享用豐盛的午餐,美味的各類海鮮讓同學們食指大動,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午飯結束後大家為節省時間,不回酒店,在車上稍作休整,為下午的旅行攢足精神!
研學之旅第二站:參觀仙疊巖、南炮園林
下午14:30分,小憩後的同學們一個個精神飽滿,大家乘坐大巴來到了素有「海上盆景園」之美譽的仙疊巖,參觀仙人石、觀音朝拜,徒步行走在臨海懸崖棧道,沿途領略無盡美麗的自然風光;到達被人譽為&34;的海濱浴場----南炮園林,這裡是國防教育基地,看到從前保衛海島安全的一個個炮臺,同學們不禁為祖國邊防建設萌生崇敬之情。儘管炎熱的氣溫讓同學們揮汗如雨,爬山涉水讓大家疲憊不堪,但是看到山上有松濤林海,戚繼光雕像、碉堡之後同學們臉上都打起了精神,動力十足。參觀結束後同學們分成男女兩組,在沙灘上做起了遊戲。海風、海浪,還有同學們都歡聲笑語,組成了沙灘上最美的畫卷。
研學之旅第三站:參觀女子民兵連紀念館
研學第二天,同學們都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餐後大家出發參觀位於洞頭海霞村的紅色之地——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了解愛島尚武、勵志奉獻,代代相傳的海霞精神。聆聽了汪月霞、陳玉蘭、王翠香等一批女民兵的紅色故事,知道到現在這美麗富饒的海島都是當時的女子兵連拼死守衛下來的後。大家紛紛感慨,現在我們和平美好生活的背後,都是每一位民族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紀念館內,特別是看到汪月霞曾蓋過不知道有多少補丁的一床棉被,有的同學感動地暗暗流下了眼淚。
研學之旅第四站:了解傳統工藝,動手製作貝雕
上午11時許,同學們來到九畝丘海創園,參觀並了解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洞頭貝雕,它不僅是海島民間的藝術珍藏,更是承載海洋歷史文化的載體。在貝雕藝術館內,見到了無數用貝殼創作而成的工藝品,這些工藝品或大或小,小到一支鋼筆,大到2米多高的屏風,或立體,或平面,一件件工藝精湛,讓人驚嘆不已,同學們情不自禁在館內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動手製作貝雕,學習創藝,感受民間創藝的無窮快樂。研學總結時間很快,吃完飯後,一晃就到返程的時間,返程路上,在領隊的主持下,每位同學都做了總結髮言,針對這一次研學旅行的收穫和啟發,接下來在開學後,如何好好學習,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同學們心潮澎湃,都豎起了耳朵,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精彩發言。兩天一夜的研學之旅結束,下車後同學們互相揮手告別,短短兩天的研學之旅不僅讓同學們放鬆了身心,豐富了知識,了解了家鄉文化,還更加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特別是海霞女兵連的故事則讓同學們認識到,英雄們曾經在戰場上拼搏,而作為新時代學生的他們則是在為未來拼搏!可以說這是一場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探索和發現之旅。
學生研學感受
1.孫瑞愷走進被譽為「氣吞吳越三千裡,名貫東南第一樓」的望海樓,映入眼帘的是高達5.7米 總面積70平方米的大型貝雕《帆錨相依》。這個貝雕是用8923斤野生三角蚌打造而成(寓意洞頭全區面積892.3平方千米),是國內最大的貝雕件之一。經過炮臺山,我們想到當年的科技不夠發達,不能自動瞄準,所以需要十分精確的計算。到了女子兵連紀念館,我們看到了當年人們艱苦的訓練,黎汝清還特意寫了一本《海島女民兵》來講述女子兵連的故事。這種種事跡讓我感受到當年的生活十分的艱難,我們需要銘記這段歷史,體會當年的艱苦歷程,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專心學習,為我們的社會作出貢獻!2.文皙媛 在烈日炎炎下,同學步徒臨海懸崖棧道、參觀炮臺山……儘管汗如雨下,勞累不堪,但當同學們每每看到英雄的雕塑和曾經那些令人敬佩的事跡時,每個人的臉上又再次掛起了笑容。是那些英雄的付出,才換來了今天的美好。只有他們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明星,那顆最閃亮的星星。3.姜樂瑤登上望海樓,欣賞大自然的風光;踏過炮臺山、女子兵連紀念館,陷入戰爭時期的悠久歷史之中……對比戰爭時期的艱難困苦,我們現在遇到的小挫折算什麼?英雄們為了和平幸福,在戰爭中拼搏。而我們,則要為未來拼搏!4.賴昱如在開學之際,我們去了洞頭,開啟兩天一夜的研學旅行。我們去參觀了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讓我覺得十分有意義。它講述的是關於汪月霞這一類女民兵的故事,讓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紅色故事,為了自己的事業,有些女民兵甚至放棄了生育孩子的機會。這是女民兵的敬業,堅韌不拔,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很受鼓舞。老話說:「巾幗不讓鬚眉」。5.朱軒逸8月22、23日,我與13位同學開啟了洞頭之旅,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女子民兵紀念館」。「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組建於1960年6月。連隊先後湧現出汪月霞、陳玉蘭、王翠香等一批先進典型。紀念館中陳列著大量珍貴的實物照片,集中反映了女子民兵們保家衛國,獻身海防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反映了女子民兵們無私奉獻、不畏艱苦,相信組織的美好樂觀精神。 60年來,連隊牢記領袖囑託,用「海霞精神」不斷激勵著中國人民不斷創新,敢闖敢拼的魄力。 本次研學活動,豐富了枯燥乏味的生活,也反思了自己,現如今,正是歷代「海霞」不愛紅裝愛戎裝的精神,激勵著不同崗位上堅持奮鬥的人們。 6.陳黎怡朵這一次的洞頭之行,我們去轉瞭望海樓,遊了炮臺山,逛了海灘;我們聽了女子民兵連的傳說,感受了貝雕文化。也許在旅行中我們會有歡聲笑語,有陽光和橙子味汽水;卻也會有一些小小的摩擦和不愉快,像某塊有些苦澀的黑巧克力。但我認為在旅行中與人與景與心的磨合,在磨合中的成長,也許也會是旅行的意義所在吧。黑巧克力再苦,也是有人喜歡的呀。7.王雅涵我們在望海樓一覽洞頭全景;在仙疊巖領略海島風光;在炮臺山回憶革命歲月……短短兩天的研學之旅讓我收穫頗多,出去走走放鬆了身心,與同學之間的感情又近一步。了解了紅色歷史,由衷的敬佩女子革命戰士,巾幗不讓鬚眉,她們也在為國家建設發光發熱,秉承「海霞精神」一直延續至今。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需專心學習,向前看齊,做祖國之後的棟梁之才,接過時代下一棒。8.張宇軒這一次的洞頭之旅讓我站在瞭望海樓上,去領略這一片海島的風景,觀望蔚藍色的大海。走在懸崖棧道上,享受迎面吹來的海風,看著在海上作業的漁民。後來,再去了女子民兵連紀念館,才知道現在這一片美麗富饒的海島是曾經的革民戰士一點點守下來的。每一位戰士懷揣著海霞精神,都為這個國家和海島的平安而付出過。9.楊冠宇我和同學觀看了《海霞》專題教育片,先後參觀了海霞之魂、海霞之路、海霞之光、海霞之花四個展廳,通過館內存有的大量實物和圖片,了解了先鋒女子民兵連的歷史背景和光輝歷程,感受每一枚獎章、每一面錦旗背後的動人故事,全方位、多層次地學習了先鋒女子民兵連的先進模範事跡,深受女子民兵「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高尚品質鼓舞。「誰說女子不如男,我是軍中花木蘭」一句道出了同學們的心聲,此次的活動,既豐富了我們的暑期生活,也使同學們接受了思想洗禮,自覺把海霞精神融入到學習和生活中,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是我們永恆的責任。10.周羽銳當我站在望海樓上,望向那一片碧藍江海,晴朗的天空時,未曾想過,在幾十年前,這還是一片戰爭之地,是我們革命戰士捨生忘死,拼盡全力守下來的,懸崖棧道上,面朝這海風,感受這大自然的美妙,可我們是曾想過這是以前革命戰士抵抗敵人修的呢?沙灘上,歡快的玩耍,如此快樂的時光,是我們革命戰士堅守在這的回報。11.葉沁煒走進望海樓,第一眼便看到了那個龐然大物——大型貝雕《帆錨相依》貝雕帆上的八個大字「洞天福地、從此開頭」。大家走過懸崖棧道,登上炮臺山,看見了先輩們使用的武器,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參觀女子民兵連,了解紅色歷史。那些以前女民兵也為國家做出了最大貢獻。12.曹振邦站在望海樓上,看著綠草如茵的樹林,看著蔚藍色的大海與金黃的海岸,這一片風景如畫的景色,誰能想到幾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篇硝煙瀰漫的戰場,女子民兵連裡的戰士們用熱血染紅了天邊的雲霞,海霞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此刻的和平,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致敬!13.丁語恬曾經聽過一句話: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你的世界!這次洞頭研學之旅,給我視界更開闊,我發奮回學校後好好念書,爭取為國家、為社會做一點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