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關注,不迷路,小編帶你上高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找工作也是一樣的,都想要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公司考慮性價比的員工,為的是降低公司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個人考慮性價比的公司,是為了用勞動力換取等價的報酬,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所以,常常會因為工資工資問題,兩者之間不能平衡。
近日,一位hr在某網際網路平臺上發帖訴苦:一個談了很久的候選人,流程都走到一半了,結果因為工資低決絕了offer,也是讓她非常無奈了。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這是很正常的事,一開始錢給到位不就沒這事了,既然都知道工資給低了,就應該想到會有這個結果,總比你給了offer到了入職時間候選人不去的強。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候選人在這期間,接到了出價更高的offer,大家出門工作都是為了掙錢,既然有更好的去處,肯定會推掉這個的。
面試是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公司挑挑揀揀,終於選中一個候選的,候選人在此期間也可以多看看機會,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有眼光更好的伯樂,下手又快,工資又高,當然去別家。
其實,公司真的想要留住這個候選人,在預算範圍內,加錢不就可以了,怕的就是既想要人,卻不想給錢,這種好事並不是哪裡都有的。既然候選人敢提出相應的工資要求,就是對自己能力的信任,覺得值這個價格。公司能談這麼久,相比也是滿意的。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是個人才不管到哪裡都是槍手的,公司能不能留得住,就看公司的誠意了,如果誠意不夠,就別怪人家到其他去處。
那麼,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