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科齊說沒拿錢?擬參加利比亞大選的卡扎菲之子:我有實錘!

2020-12-11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李東堯】因被指2007年接受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Muammar Gaddafi)競選獻金,法國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當地時間20日在被法國司法部門拘留訊問後,21日正式接受調查。

據法國歐洲新聞臺(EuroNews)網站21日消息,就在薩科齊20日被拘留後,曾於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後就開始指控薩科齊接受獻金的卡扎菲次子賽義夫(Saif al-Islam Gaddafi)又一次站了出來,其對薩科齊被拘留一事深表歡迎,賽義夫還重申自己願意提供證據,「有實錘!」

當地時間2018年3月21日,法國巴黎,前總統薩科齊離開警局 @視覺中國

7年前利比亞內戰爆發,賽義夫曾威脅薩科齊:小丑,快把錢還回來

2011年3月,利比亞內戰爆發不到一個月時間,利比亞政府軍正在向反叛武裝推進,法國也剛剛成為第一個承認反對派組成的班加西「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國家。

「薩科齊那個小丑!」當年3月16日,賽義夫接受法國歐洲新聞臺專訪時透露,2007年薩科齊參加競選時曾得到利比亞的資助。

歐洲新聞臺網站2011年報導截圖

「薩科齊必須先把利比亞資助他競選活動的錢還回來。我們資助了他,我們清楚所有細節,也準備將這些公諸於世。」

賽義夫說:「我們想要這個『小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錢還給利比亞人民,薩科齊拿了這些資助就是以便幫助他們(利比亞人民),但現在我們很失望,快把錢還回來。我們這兒有所有的銀行詳細資料與文件,我們將很快公布。」

三天後,法國出動「陣風」與「幻影-2000」戰機開始了對利比亞政府軍的空襲,成為第一個對利比亞動手的西方大國。

賽義夫與父親卡扎菲

薩科齊已經下臺後,2013年針對他接受利比亞競選獻金的調查也開始了,儘管薩科齊本人多年來堅決否認。

薩科齊1955年1月出生於巴黎,歷任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法國內政部長,2007年至2012年擔任法國總統。

「法國當局對薩科齊採取行動竟花了7年時間?」

「檢舉」薩科齊時隔7年,20日,賽義夫看到了薩科齊被拘留訊問的消息,第一時間接受了非洲新聞網(AfricaNews)的專訪。

非洲新聞網報導截圖

據非洲新聞網報導,當天,賽義夫對法國當局花了長達7年時間才對薩科齊採取行動表示遺憾。

賽義夫聲稱,自己在的黎波裡見證了第一筆資金是怎樣交給薩科齊的前辦公室主任克魯德·蓋昂(Claude Guéant)。

他還補充說,他是願意出庭指證(薩科齊)的幾名證人之一,其他幾人包括利比亞前情報機構負責人阿卜杜拉·斯努西(Abdallah Snoussi)與利比亞前投資局局長巴希爾·薩拉赫(Bashir Salah)。

相關焦點

  • 利比亞石油合同受照顧 法英美對巴黎大會很滿意
    會議雖然只開了一天,但法英美等國都認為會議「碩果纍纍」,難掩欣喜之情。不過,輿論中卻有不同的聲音。2日,一些媒體直言不諱地評論道,此次巴黎會議簡直就是一次「分贓大會」。利比亞反對派領導人在會上許諾,他們將「照顧」那些幫助推翻卡扎菲政權的國家的利益。美國《洛杉磯時報》2日稱,法國總統薩科齊以東道主身份在愛麗舍宮主持了這次大會。
  • 卡扎菲兩名表兄弟參加下葬儀式 部族成員禱告
    這是10月23日在利比亞班加西拍攝的卡扎菲之子穆塔西姆的死亡報告。卡扎菲的兩名表兄弟曼蘇爾·達烏·易卜拉欣和艾哈邁德·易卜拉欣也參加了按照伊斯蘭教規舉行的最後儀式。利比亞「過渡委」官員阿卜杜勒·馬吉德· 姆萊傑塔說: 「在阿訇結束了凌晨的儀式後,屍體交到了『過渡委』官員手上。他們將把屍體帶到沙漠深處。」
  • 圍攻利比亞,你們到底圖什麼?
    當然法國舞劍之意顯然不僅僅是利比亞這個沛公,法國人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通過支持利比亞的反政府勢力,來表達出對整個中東地區反對派的支持。這對於法國在中東重拾話語權非常重要。 薩科奇:藉機提高形象凝聚人氣謀求連任     在打擊利比亞問題上,法國主動出擊的態度與此前形成鮮明反差。法國國內對此一片讚譽之聲。
  • 法媒稱卡扎菲曾給意總理寫信求助 籲其放棄攻打利比亞
    環球網記者譚利婭報導,法國媒體最近披露稱,當時深陷困境的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曾在今年8月份寫信給他的盟友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請求後者停止參加針對利比亞的北約軍事行動。據南非新聞網站「news24」10月26日報導,法國著名的時政類新聞周刊《競賽畫報》日前在其網站公布了上述信函的副本。
  • 薩科齊:不是我想復出,而是我沒有其他選擇
    法國當地時間9月21日,薩科齊在法國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自己正式回歸政壇,並打算參加2017年的總統大選。此時,距離薩科齊卸任法國總統已經兩年。
  • 卡扎菲兒子在臨刑前的最後一句話,讓利比亞人民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五年前,美國對利比亞發動了一場比較短暫的戰爭,這場戰爭讓曾經利比亞的總統卡扎菲下了臺,這個曾經讓西方國家極度厭惡的人終於倒下了,然後倒下去的不僅僅是卡扎菲一個人,還包括他曾經掌控的國家,也陷入了凋零。卡扎菲倒下之後,他的親人也隨著遭到了相應的報復,這裡筆者要說的是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兒子穆塔西姆,這位曾經有希望接任自己的父親,帶領利比亞走向一個新的時代,然而不幸的是父親被推翻了,而他自己也因為卡扎菲這個姓受到了牽連,被送到了牢房。臨刑前的穆塔西姆坐在地上,身上都是血跡,這是他的宿命,即使他什麼都沒做,他父親的錯,他也要承擔,他喝了一口水,抽了一口煙,閉上了雙眼。
  • 卡扎菲讓利比亞很富裕,還給窮人發房子,為何最終卻眾叛親離!
    (大獨裁者卡扎菲) 那麼,既然利比亞在卡扎菲統治下富裕而繁榮,為什麼利比亞人民還要推翻卡扎菲呢? 在卡扎菲上臺之前,利比亞確實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其真正開始走向富裕,確實是從卡扎菲統治後。 儘管客觀來說,利比亞的富裕和石油經濟有很大的關係,但卡扎菲作為領袖,其功勞也肯定是不可抹殺的。不過,在國家富裕之後,卡扎菲卻在幾個問題上犯了錯誤。
  • 卡扎菲:叫我離開 那是笑話【組圖】(全文)
    據報導,戴著黑色墨鏡身著傳統長袍的卡扎菲當天在一間沒有窗戶的小房間內進行了此次會見,但會見的具體地點沒有透露。 新華社/路透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16日在公開講話中稱,他絕不離開利比亞和人民。卡扎菲當天在首都的黎波裡以西大約50公裡的扎維耶面向數千人講話。他通過擴音器說:「他們叫我離開。那是笑話。我永遠不會離開我祖先的土地或是為我犧牲的人民。」
  • 卡扎菲的「第八大奇蹟」,本想證明人定勝天,卻毀在了人的手裡
    2011年4月,正考慮參加2012年大選的川普在接受CNN採訪時宣稱:「除非我們從利比亞拿走石油,否則我對利比亞沒有興趣。」西方政客大多與他觀點一致,只不過為了表現得政治正確,沒人說得那麼直白。為了掠奪石油,逼迫不聽話的卡扎菲下臺,他們打著「人道主義」的旗號對利比亞的民用基礎設施進行轟炸。
  •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首次出庭受審,官司纏身卻始終宣稱是政敵迫害
    與薩科齊同時受審的還有法官阿齊貝爾和律師赫爾佐格,但當天阿齊貝爾沒有出現。庭審開始後,阿齊貝爾的律師宣稱其當事人患有心臟病,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出庭受審很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他以此為理由要求暫停庭審。法官隨後要求對阿齊貝爾的健康狀況進行獨立醫學評估,並宣布暫時休庭。
  • 薛寶生:卡扎菲之死見證日內瓦公約遭踐踏
    【核心提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日前發表聲明說,目前對卡扎菲之死的真相尚不明朗,有必要對之展開調查。俄羅斯等國也認為卡扎菲之死,涉嫌違背《日內瓦公約》,要求對其進行調查。利比亞原總統卡扎菲,從10月20日被俘射殺,到10月25日秘密深葬於沙漠,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在世界上引起了種種的質疑。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日前發表聲明說,目前對卡扎菲之死的真相尚不明朗,有必要對之展開調查。俄羅斯等國也認為卡扎菲之死,涉嫌違背《日內瓦公約》,要求對其進行調查。
  • 中東面面觀丨利比亞之殤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種畫風突變的感覺?那,利比亞是如何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呢?首先還是得簡單說一點利比亞的歷史。此外,利比亞另一個顯著的獨特之處在於,利比亞境內存在著大大小小數百個部落,而部落可以說是利比亞社會的最基本構成單位。大多數利比亞民眾的部落意識都相當強烈而國家意識則明顯淡薄。一直以來,部落因素都是利比亞國家政權建設和安全治理方面的一個關鍵性變量。
  • 今日利比亞
    政治:革命口號繼續喊  3月2日,利比亞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紀念利比亞更名為民眾國30周年。其中的重頭戲自然是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出席的慶典活動。這場慶典在卡扎菲的故鄉、的黎波裡以南700多公裡的沙漠小城塞卜哈舉行。
  • 賴斯回憶錄曝會見卡扎菲細節 翻譯被趕走(圖)(全文)
    遲遲未出訪我(在任)的最後幾個月很不平靜,也絕非毫無建樹。這段日子裡甚至出現了幾個歷史性時刻,最具有歷史意義的莫過於我期待已久的出訪利比亞會見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之行。2003年利比亞人交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時得到了明確的外交補償:作為交換條件,我們將幫助他們在國際社會恢復聲譽。
  • 賴斯回憶會見卡扎菲細節:他突然趕走了房間裡的翻譯
    遲遲未出訪我(在任)的最後幾個月很不平靜,也絕非毫無建樹。這段日子裡甚至出現了幾個歷史性時刻,最具有歷史意義的莫過於我期待已久的出訪利比亞會見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之行。2003年利比亞人交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時得到了明確的外交補償:作為交換條件,我們將幫助他們在國際社會恢復聲譽。但這並非易事,而且並不僅僅是因為卡扎菲的一貫惡名。
  • 利比亞政治獻金案 前內長遭起訴
    【歐洲時報來米編譯】法新社12月9日報導,繼薩科奇和蓋昂之後,法國前內政部長奧爾特弗(BRICE HORTEFEUX ) 遭起訴,罪名是「結夥犯罪」,三人均涉2007年薩科奇競選總統時涉嫌收受利比亞的政治獻金一案。
  • 利比亞,究竟發生了什麼
    閭丘露薇說:「我從來沒有把寫書當做過我的職業,我的主業還是一名記者。作為記者,有機會到很多地方,比別人經歷更多事情,我會有自己的一些感受。我希望能夠讓大家知道更多鏡頭背後的東西,或是透過記者的角度來重新認識新聞事件。我寫書更多的是想和讀者一起分享。」利比亞:國家富裕 人民貧苦從埃及邊境到班加西差不多八百多公裡。
  • 利比亞爭論一夫多妻制
    ——20歲的利比亞女大學生蘇海熱 N廣州日報 10月底,利比亞「過渡委」一號人物賈利勒在宣布利比亞全境「解放」的同時,提出了一項震驚利比亞和國際社會的主張——在利比亞恢復被卡扎菲廢除的「一夫多妻」制。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各方的爭議。 記者在利比亞街頭採訪發現,絕大部分利比亞女性不同意丈夫娶多一個妻子,反對恢復一夫多妻制。
  • 獨裁者卡扎菲究竟死在誰手上
    據路透社報導,經由一名阿訇完成宗教儀式,已開始腐爛的卡扎菲的遺體被秘密深埋在撒哈拉沙漠一處無名墓地。  獨裁者常常不得善終,但卡扎菲似乎死得尤其悽慘。當年的獨裁者如齊奧塞斯庫同樣被亂槍處決,但好歹也算經過了軍事法庭的審判;更早的墨索裡尼被鞭屍,但死後的洪水滔天也沒大所謂;新近的穆巴拉克被關在籠子裡受審,但他尚且有辯護律師,法官也允許辯方證人出庭。
  • 可可粉VS石油:象牙海岸為何不像利比亞
    劉澤凡 記者 國際社會對象牙海岸暴力局勢的幹預程度遠遠不及對利比亞,目前只有聯合國維和部隊和法國參與軍事幹預。同樣是動亂,為何國際社會會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應?兩國局勢有相似之處?有分析人士指出,象牙海岸和利比亞局勢明顯的不同在於,象牙海岸政權的紛爭已經從去年11月大選結束後持續了一段時間,逐步發展成為最近兩方的激戰,而利比亞的問題是近一段時間才出現的。但是,西方分析人士稱,象牙海岸和利比亞兩國都需要人道主義援助。「這兩個國家的暴力衝突彼此孤立,但相似之處在於暴力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的危害。」倫敦大學從事東方和非洲研究的學者普爾·克拉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