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力推廣州水文化的陸叔(年愈六旬的華廷)與他的團隊,進行民間的義務護湧活動。
據了解,建立於2018年的這支隊伍有己退休六旬的陸華廷、玉燕姐等10多人,除了長者外,還有幾個學生,包括在這條駟馬湧澳口段河河湧的匯龍小學學生11多的吳坤釗,10歲多的吳坪昊、10歲多的周翊臻等小學生,也利用學生假期來參加千年歷史的羊城老河湧駟馬湧澳口段的」親、護、美」湧活動。10多位熱愛珠江河湧者是堅持每周一等時段參加活動。
陸華廷,90年代末在廣州市荔灣區委工作,區政府分配了一套居住房,就挨近澳口河湧邊。他親身感受到,原來這條河湧經常河水變黑色、或許是其它的顏色,臭氣燻天,沿岸的居民有怨氣。陸叔在自學齡前,得於家父陸新民時任當年仍然是用木樁圍成的珠江河湧水的泳池、廣州市老字號(泳場建立於1930年)西郊泳場的場長,把陸華廷引導到親珠江河湧水並教會遊泳,加入了西郊遊泳場青少年遊泳體育學校,每天下午課後堅持遊泳訓練,參加每年的廣州市或廣州市荔灣區遊泳比賽。代表荔灣區方塊,參加廣州市每年7月,舉行紀念毛澤東暢遊長江X周年的暢遊珠江大型群眾的性活動。從此遊泳活動,一直堅持得下來,後來珠江河湧水,廣州市鑑於珠江河湧受到汙染而不得停止了。2006年開始,廣州市已治理珠江河湧決心的姿態,恢復組織大型群眾性的渡江活動,把原來的暢遊珠江,改為橫渡珠江。陸華廷仍然不離不棄,積極報名、經考核參加廣州市荔灣區方塊,進行橫渡珠江活動。成為新聞媒體宣傳的每年都暢遊橫渡珠江活動的老泳手、渡珠江勇士等稱呼,並被遊泳愛好者推選為廣州海員遊泳團體(泳會)主要負責人。陸華廷也以自己親身經歷的感受,為政府建議治理珠江河湧。2016年,成為遊泳界的一名代表,參加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的治理珠江河湧論壇會議,在會議上,談了珠江河湧的今昔、期盼等。包括期望有關方面採取有效措施與宣傳等方式方法,努力恢復廣州市區一些老字號西郊遊泳場、海角紅樓泳場、原珠江遊泳場(改名為黃金海岸水上遊泳中心)等幾大泳場,可以使用珠江河,讓廣大市民親珠江水遊泳……不再使用商業用的自來水來遊泳。
陸華廷在7年前開始,就參加清理珠江河湧兩岸的垃圾、派發有關宣傳單張、治理「走鬼」攤檔等各種治理珠江河湧的工作中。退休後,又投身到民間的義務護河湧隊伍中去。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到了近兩個月的護湧活動頻繁,基本上每周一等時間段,與十多名義務護湧隊成員一起,重點在駟馬湧澳口段進行各種的護湧活動的內容,包括派發護湧宣傳單張、搞衛生、測試河河湧水質、向有關部門反應路面和綠水環保等情況。
為什麼選擇駟馬湧澳口段,去參與治理河湧工作呢?
陸華廷介紹道,澳口段是通出珠江口的重要河段,河湧兩岸有很亮麗的人文歷史文化景觀,包括每年一度的澳口村民撐龍舟,與商旅有關的商業步行老麻石街巷南岸大街和南岸文具燈飾的大型批發市場:其中南岸大街,有南、北街口巨大牌坊,牌坊上面有兩個巨大的字「南岸」,筆跡分別是毛澤東、馬萬祺。馬萬祺先生出生、自小就在這裡生活。
這裡還有嶺南私家名園環翠園,與兩千年前,歷史和平統一國家有關的公元前196年的陸賈使越故事,它築泥城而居,促成趙佗歸漢,免除了戰爭的災害與促進了南越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所以,陸華廷認為,河湧兩岸添綠與綠化的維護、清除違章建築物、環衛工人保潔、河湧水質的維護、人人都美化河湧,不亂掉垃圾,「美化」河湧才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