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課棧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021-02-08 王崧舟


2019年10月16日,王崧舟工作室「無」字輩弟子在杭州育海外國語學校,開展了一次「文言啟蒙」課例展示活動。



上午帶來精彩課堂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紅嶺學校的王悅老師,她執教的內容是: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的課文《司馬光》。這是孩子小學階段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廣為流傳的司馬光破甕救友的小故事,故事表現了司馬光的聰明機智與沉著冷靜。王悅老師以關注姓名開課,抓住了司馬光的複姓「司馬」展開話題,隨之對比《司馬光》這篇課文與別的課文的不同,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在讀中學、讀中悟,王老師在課堂中,以「誰」在「幹什麼」為基點,通過找一找、畫一畫課文裡這樣的句子,指導學生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停頓,通過反覆的誦讀,讀出了文言文的韻律感,也了解了文言的意思。不僅如此,王老師還教會孩子們用藉助注釋、組詞、關注插圖等方法學習文言文,整堂課中,或讀或誦,或練或演,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讀懂了文言文。



隨後的評課環節,王崧舟老師充分肯定了王悅老師的教學設計和思路。對於小學生第一篇文言的啟蒙課,這堂課中主要解決了幾個問題,一是喚醒學生的文言語感;二是鋪墊文言文學習的一般的方法;第三是,要努力破除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害怕和恐懼性。


本堂課有三個亮點:第一,朗讀教學。學文言文孩子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朗讀問題。今天這個課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是,王悅沒有急著先教給學生如何畫停頓線,而是給學生一個支架。支架是「誰幹什麼?」在學生基於理解的基礎上,再區分停頓。通過區分停頓再深化理解。這不是純知識純技巧的指導,而是結合了學生理解之後的指導。


第二,緊緊抓住司馬光的動作串聯起全文。通過「光持石擊甕破之」把前後的內容全部串起來,並且能夠深化對人物形象的感知,打破了一般文言文比較容易逐字逐句的串講的問題通病,雖然這事文言啟蒙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但是如何抓住最核心的內容?綱舉目張、提綱挈領,王悅老師做到了。


第三個亮點,做了適度的拓展。讓學生知道這篇文言的出處,並且拓展「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原文中的句子,加深了學生對文本本身內涵的理解。



下午,來自廣西柳州市箭盤山小學的陳秋月老師、廣西柳州市德潤小學的張惠婷老師,以及杭州餘杭良渚二小的陳瑛老師,分別執教了一二三年級的文言啟蒙課《女媧造人》、《皇帝》、《孔雀愛尾》,切切實實給育海一二三年級的孩子們帶來了一頓「文言大餐」。


三位老師針對每個年級的學段特點,設計了有趣開放的課堂。陳秋月老師帶著一年級的孩子,在朗讀表演中,充分誦讀文言文,讓孩子們在做一做,演一演中理解女媧造人的過程,並用橡皮泥「摶黃土做人」妙趣橫生;


張惠婷老師的課堂中,運用「扶放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注釋」「譯文」,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讀懂了文言文的意思,加深了對文言文的理解;


陳瑛老師更是在讀通讀順讀懂文言文的情況下,鼓勵學生用文言的句式大膽表達,給予「文言秀才」「文言狀元」的獎勵稱號,喚醒了孩子對文言的興趣。


三個年段的文言啟蒙課,讓我們看到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讓我們更感受到三位教師鑽研文本的態度和熱情。王崧舟老師對三堂課的教學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三位老師動了很多心思設計眾多精巧的、有創意的教學環節,這也是文言啟蒙教學大膽的嘗試。



王崧舟老師建議,文言文在朗讀方面,要設計多種朗讀方式,如教師帶讀,生生互讀,文白對讀,小組合作讀、交流互動讀、表演讀等多種有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充分的讀通讀透。再者,在文言文的教學中,讓學生在一堂課中習得一種學習的方法,不要求一節課全盤託出,慢慢積累方法,如藉助注釋、聯繫生活等。在文言文的教學設計上,可以設計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中心問題,而這個問題又很巧妙地能夠通過某種任務驅動的方式提出來。再通過這一問題,能夠把文本的核心思想,核心內容全部都提取出來。尤其是低學段的文言啟蒙,主要是要讓學生學會準確地提取信息。


最後,王老師針對文言啟蒙課的教學,提出了四個標準:


一、淺。文言啟蒙課絕對不能上的過深,絕對要避免逐字逐詞的串講,絕對不要在義理上翻出太多的花樣。


二、簡。我們文言啟蒙的教學跟語文教學應該有區別,在設計上儘可能地簡約,操作簡便、策略運用簡單。


三、趣。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文言語感。激趣和語感是文言啟蒙課的一對翅膀。


四、熟。最重要的一個字是熟。不讀熟 不開講。一節課要大量地朗讀,讓孩子整體感知文言,打消對文言文的懼怕情緒。一堂課上完,孩子能正確流利自如地朗讀文言文,儘可能讀出文言文的味道,甚至能夠熟讀成誦。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王崧舟老師的啟迪和引領下,「無」字輩學員將開啟全新的文言啟蒙教學之路,齊鑽研,共成長。



相關焦點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陽信縣河流鎮劉廟回民學校董國禎幾天中的學習緊張而又充實,有理論培訓也有實地參觀還有組內研討,拓寬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收穫良多。浙江省教育廳副總督學繆水娟為我們開啟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報告,她從核心素養的界定、基本特徵、學生必備素養及養成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下午,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為我們做了《深度對話,教育教學的新追求》專題報告。王局長燦爛的微笑,柔和、抑揚頓挫的標準普通話開場,親切、慈祥,師生互動,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朱熹: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朱熹的才學確實不得了。他不僅是儒家的大宗師,理學大師,也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學家。
  • ...中說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請談談對你的啟示。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2018年5月19日-20日,為幫助大家備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面試結構化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上半年教師資格面試準考證列印入口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資料一覽表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成績查詢入口更多備考資料、考試資訊請關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朱熹的《觀書有感》中說到「問渠哪得清如許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熱烈祝賀弘毅教育在此次大連期中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
    我是朱密仁,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一眨眼,我已經站上這個三尺講臺12年。十二年來,我在講臺上不斷上演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那些故事大多已隨時日的流逝而漸漸淡忘,留下的唯有自己不斷的成長。
  • 問渠哪得清如許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黑龍江省女子監獄全力開展「行中華《弟子規》、學《改造三字經》」專題教育活動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對待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要有敬仰之心。因此,我們的活動要做到有情感溫度、有思想深度,潛移默化間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教育理念根植於服刑人員的內心。」
  •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何媚老師「有溫度的課堂」介紹
    二、她是一名奮發向上的青年教師 作為一線教師的她,一直是高標準嚴要求的對待自己,在教學上她認真備課、認真上課,開動腦筋、鑽研業務,虛心向同行請教;及時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總是喜歡上她的課。她一直都本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於2015年評為區教壇新秀,所寫課題「在小學高年級英語任務型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的策略」獲區課題成果一等獎,拱墅區繪本創編比賽一等獎,杭州市教師詩歌朗誦比賽一等獎。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雨城區實小北二路校區舉行新教師入職儀式暨師徒結對活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 為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新教師們快速成長,9月14日下午5時,雨城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北二路校區全體教師齊聚會議室,舉行新教師入職儀式暨師徒結對活動。活動開始,姜海燕副校長致辭,她向新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希望他們做到:心中有愛;眼裡有光;肩上有擔子。聽完姜副校長熱情洋溢的講話,新老師們紛紛發言,表達自己虛心求學的意願和追求卓越的決心。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珠海活水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珠海活水來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丁玲  2019-12-13 如今,對澳供水形成了更加穩定的合作機制,澳門擺脫了優質水資源匱乏的桎梏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西峽縣城區一中召開新學年工作會
    不讓學生為自己做事,不利用職權之便謀取私利,不向學生和家長索要、變相索要財物或接受在校學生家長的宴請。四是要尊重家長。虛心聽取學生家長意見,密切保持學校與家庭的聯繫,熱情做好來電來訪。不責怪、不諷刺、不挖苦、不訓斥、不羞辱家長,心胸開闊,學會溝通,妥善化解家校矛盾,不與家長發生正面衝突。五是要熱愛學生。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裡,我們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工作原則,以「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為主題開展活動;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為契機,動員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學習,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 問渠那得清如許——追記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原總工程師...
    新華社長沙8月7日電 題:問渠那得清如許——追記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原總工程師餘元君新華社記者 周楠他生於洞庭、逝於洞庭,用一生守護洞庭。我以優異成績第一志願考入天津大學水利系水工專業,希望能為家鄉有所貢獻。」餘元君在一份自述材料中,寫下初心。1994年,畢業前夕,他和室友聊起未來:「我志在專業技術,要當專家,解決工程技術難題。你去幹三峽,我去搞洞庭,都是廣闊天地。」彼時,洞庭湖十年九澇。他如願進入湖南省水利系統,踏上了為理想奮鬥的人生旅程。
  • 淨土法門:念佛所以得清淨,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也是有道理的,說明這句名號在他身上發生了功效。為什麼有的人念了相當長的時間,卻還在為這件事煩惱呢?因為他沒有得到「源」。他雖然在念佛,但心還是疑雜的。有疑惑心,就遮蔽了;有雜行,也遮蔽了,所以他感受不到清淨。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摩湯老師主題為《玩實驗  學物理》的示範課湯老師圍繞著:物理是什麼?湯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主題為《立足核心素養 優化物理實驗教學——基於學生自主創新實驗課型分析》的專題講座。然後湯老師以自己平時教學中幾名學生錄的實驗視頻為例,給大家講了學生自主創新實驗的課堂符合智慧課堂的特徵,目中有人、腦中有標、取捨有度、手中有法、腳下有行。通過此次活動,老師真正感受到特級教師之特,特在理論研究深、課堂利益遠、教學設計巧,是風格獨特的教學名師;特在思想新,學養好、水平高,是特別優秀的教育專家。
  • 朱熹的詩「問渠那得清如許」中「渠」字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而且以說理如詩,很符合宋詩的氣質!全詩如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同學給我的解釋「渠」就是「水渠」的意思,全句的意思就是「試問這水渠為什麼會這麼清澈呢?因為有源頭的活水流過來」乍一看,翻譯的還挺對的,其實不然。先從原詩的句意理解,前文說的是「半畝方塘」,這分明是個池塘啊,怎麼後面就變成了水渠呢?
  • 半部論語寫妙文之二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面對中高考以文言文來命題的趨勢,如何突破文言文、名言積累不足、思想深度不夠的現狀呢?《論語》正是思想和素材的源頭活水,歷經數千年依舊不倦地為我們提供心靈的滋養。那麼我們一起在如水老師的指引下,一起走進《論語》,汲取名言,拓展素材,積澱智慧吧!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一堂課是初二備課組長張翠老師為我們呈現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第一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動手作圖,合作交流,讓學生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邊角邊。第二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再比一比,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知道,邊邊角這一方法不能證三角形全等。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普通高中部德育處陳金衛主任以打油詩「一行七個人,六個有本事,剩下我一個,心中很鬱悶」開場引來陣陣掌聲,掌聲響過問題出現,「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這是教育工作者一生的思考。    陳金衛主任引用《禮記》中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 老廣陸華廷的水城情懷: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據了解,建立於2018年的這支隊伍有己退休六旬的陸華廷、玉燕姐等10多人,除了長者外,還有幾個學生,包括在這條駟馬湧澳口段河河湧的匯龍小學學生11多的吳坤釗,10歲多的吳坪昊、10歲多的周翊臻等小學生,也利用學生假期來參加千年歷史的羊城老河湧駟馬湧澳口段的」親、護、美」湧活動。10多位熱愛珠江河湧者是堅持每周一等時段參加活動。
  • 法學網紅教授羅翔助陣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
    法學網紅教授羅翔助陣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圖為羅翔教授參加完活動後與同學們合影留念。羅翔教授與同學們分享了朱熹經典《觀書有感》。羅翔教授在現場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羅翔教授選擇了朱熹這首經典《觀書有感》作為開場分享給大家,並帶領在場學子一起誦讀。在他看來,這首經典詩歌不僅回答了人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還反映了一些法治觀點。他從詩中引申出一個尖銳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公平和正義,以及公平和正義的源頭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有許多不同的答案,但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去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