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的詩有哪些?姜夔的詩詞全集64首

2020-12-22 小學家長手冊

宋代詩人姜夔,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裡、範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揚州慢·淮左名都 -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惜紅衣·吳興荷花 - 宋代·姜夔

枕簟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岑寂,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渺天北。可惜柳邊沙外,不共美人遊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次石湖書扇韻 - 宋代·姜夔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疏影·苔枝綴玉 -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暗香·舊時月色 -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琵琶仙·雙槳來時 - 宋代·姜夔

《吳都賦》云:「戶藏煙浦,家具畫船。」唯吳興為然。春遊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己酉歲,予與蕭時父載酒南郭,感遇成歌。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十裡揚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說。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裡、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 宋代·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 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姑蘇懷古 - 宋代·姜夔

夜暗歸雲繞柁牙,江涵星影鷺眠沙。行人悵望蘇臺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過垂虹 - 宋代·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解連環·玉鞭重倚 - 宋代·姜夔

玉鞭重倚。卻沈吟未上,又索離思。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柳怯雲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 西窗夜涼雨霽。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問後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 - 宋代·姜夔

雲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數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穴來去。使君心在,蒼厓綠嶂,苦被北門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飲,大旗盡繡熊虎。 前身諸葛,來遊此地,數語便酬三顧。樓外冥冥,江皋隱隱,認得徵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長淮金鼓。問當時、依依種柳,至今在否。

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 宋代·姜夔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鷗去昔遊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雲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點絳唇·金谷人歸 - 宋代·姜夔

金谷人歸,綠楊低掃吹笙道。數聲啼鳥,也學相思調。月落潮生,掇送劉郎老。淮南好,甚時重到?陌上生春草。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 - 宋代·姜夔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釵燕籠雲晚不忺。擬將裙帶系郎船。別離滋味又今年。楊柳夜寒猶自舞,鴛鴦風急不成眠。些兒閒事莫縈牽。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 宋代·姜夔

雁怯重雲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平甫見招不欲往 - 宋代·姜夔

老去無心聽管弦,病來杯酒不相便。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

月下笛·與客攜壺 - 宋代·姜夔

與客攜壺,梅花過了,夜來風雨。幽禽自語。啄香心,度牆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殘茸半縷。悵玉鈿似掃,朱門深閉,再見無路。凝佇,曾遊處。但系馬垂楊,認郎鸚鵡。揚州夢覺,彩雲飛過何許?多情須倩梁間燕,問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誤了人,年少自恁虛度。

悽涼犯·綠楊巷陌秋風起 - 宋代·姜夔

綠楊巷陌秋風起,邊城一片離索。馬嘶漸遠,人歸甚處,戍樓吹角。情懷正惡,更衰草寒煙淡薄。似當時、將軍部曲,迤邐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攜歌,晚花行樂。舊遊在否?想如今、翠凋紅落。漫寫羊裙,等新雁來時系著。怕匆匆、不肯寄與誤後約。

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 宋代·姜夔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

眉嫵·戲張仲遠 - 宋代·姜夔

看垂楊連苑,杜若侵沙,愁損未歸眼。信馬青樓去,重簾下,娉婷人妙飛燕。翠尊共款。聽豔歌、郎意先感。便攜手、月地雲階裡,愛良夜微暖。無限。風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聞津鼓,湘江上,催人還解春纜。亂紅萬點。悵斷魂、煙水遙遠。又爭似相攜,乘一舸、鎮長見。

滿江紅·仙姥來時 - 宋代·姜夔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共、亂雲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 - 宋代·姜夔

京洛風流絕代人。因何風絮落溪津。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紅乍笑,綠長嚬。與誰同度可憐春。鴛鴦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雲。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 - 宋代·姜夔

一顧傾吳。薴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秦山對樓自綠,怕越王故壘,時下樵蘇。只今倚闌一笑,然則非歟。小叢解唱,倩松風、為我吹竽。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鳥。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極 - 宋代·姜夔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又於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辭。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節閒雅,不類今曲:餘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於世。餘方羈遊,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沉思年少浪跡,笛裡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飄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除放自石湖歸苕溪 - 宋代·姜夔

美人臺上昔歡娛,今日空臺望五湖。殘雪未融青草死,苦無麋鹿過姑蘇。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稿細細激流冰。分明舊泊江南岸,舟尾春風颭客燈。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家。應是不眠非守歲,小客春意入燈花。三生定自陸天隨,又向順松作客歸。已拚新年舟上過,倩人和雪洗片衣。沙尾風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盤。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詞剪燭看。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放,只有詩人一舸歸。桑間篝火卻定蠶,風土相傳我未諳。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佇作春衫。少小知名翰墨場,十年心事只悽涼。舊時曾作梅花賦,研墨於今亦自香。環玦隨波冷未銷,古苔留雪臥牆腰。誰家玉笛吹春怨,看見鵝黃上柳條。

湘月·五湖舊約 - 宋代·姜夔

長溪楊聲伯典長沙楫棹,居瀕湘江,窗間所見,如燕公、郭熙畫圖,臥起幽適。丙午七月既望,聲伯約予與趙景魯、景望、蕭和父、裕父、時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煙月交映,悽然其為秋也。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彈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筆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於雙調中吹之。鬲指亦謂之「過腔」,見晁無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過腔也。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景?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玉麈談玄,嘆坐客、多少風流名勝。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一萼紅·古城陰 - 宋代·姜夔

丙午人日,予客長沙別駕之觀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負古垣,有盧橘幽篁,一徑深曲。穿徑而南,官梅數十株,如椒、如菽,或紅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橫生。亟命駕登定王臺,亂湘流,入麓山,湘雲低昂,湘波容與,興盡悲來,醉吟成調。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池面冰膠,牆腰雪老,雲意還又沉沉。翠藤共閒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野老林泉,故王臺榭,呼喚登臨。南去北來何事?蕩湘雲楚水,目極傷心。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楊還嫋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水龍吟·夜深客子移舟處 - 宋代·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處,兩兩沙禽驚起。紅衣入槳,青燈搖浪,微涼意思。把酒臨風,不思歸去,有如此水。況茂陵遊倦,長幹望久,芳心事、簫聲裡。屈指歸期尚未。鵲南飛、有人應喜。畫闌桂子,留香小待,提攜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夢,略曾如此。甚謝郎、也恨飄零,解道月明千裡。

側犯·詠芍藥 - 宋代·姜夔

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微雨,正繭慄梢頭弄詩句。紅橋二十四,總是行雲處。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金壺細葉,千朵圍歌舞。誰念我、鬢成絲,來此共尊俎。後日西園,綠陰無數。寂寞劉郎,自修花譜。

玲瓏四犯·越中歲暮聞簫鼓感懷 - 宋代·姜夔

疊鼓夜寒,垂燈春淺,匆匆時事如許。倦遊歡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賦,記當時,送君南浦。萬裡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揚州柳垂官路,有輕盈換馬,端正窺戶。酒醒明月下,夢逐潮聲去。文章信美如何用,漫贏得,天涯羈旅。教說與春來要,尋花伴侶。

慶宮春·雙槳蓴波 - 宋代·姜夔

紹熙辛亥除夕。餘別石湖歸吳興,雪後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後五年冬,復與俞商卿、張平甫、鈷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吳淞。山寒天迥,雲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鬥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樸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闕,蓋過旬,塗稿乃定。樸翁咎餘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樸翁皆工於詩。所出奇詭;餘亦強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餘解。雙槳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採香徑裡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擋素襪。如今安在?惟有闌幹,伴人一霎。(明擋 一作:璫)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 - 宋代·姜夔

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此。不學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徵微利。雲霄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東岡記得,同來胥宇,歲月幾何難計。柳老悲桓,松高對阮,未辦為鄰地。長幹白下,青樓朱閣,往往夢中槐蟻。卻不如、窪尊放滿,老夫未醉。

驀山溪·題錢氏溪月 - 宋代·姜夔

與鷗為客,綠野留吟屐。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苒,展涼雲,橫臥虹千尺。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袂風 - 宋代·姜夔

予女嬃家沔之山陽,左白湖,右雲夢,春水方生,浸數千裡,冬寒沙露,衰草入雲。丙午之秋,予與安甥或蕩舟採菱,或舉火罝兔,或觀魚簺下;山行野吟,自適其適;憑虛悵望,因賦是闋。著酒行行滿袂風。草枯霜鶻落晴空。銷魂都在夕陽中。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當時何似莫匆匆。

少年遊·戲平甫 - 宋代·姜夔

雙螺未合,雙蛾先斂,家在碧雲西。別母情懷,隨郎滋味,桃葉渡江時。扁舟載了,匆匆歸去,今夜泊前溪。楊柳津頭,梨花牆外,心事兩人知。

江梅引·人間離別易多時 - 宋代·姜夔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將詣淮南不得,因夢思以述志。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溼紅恨墨淺封題。寶箏空,無雁飛。俊遊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暉。舊約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罷淮南春草賦,又萋萋。漂零客,淚滿衣。

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 - 宋代·姜夔

丙午之冬,發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風日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 宋代·姜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為餘言之;興懷昔遊,且傷今之離索也。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酺初賜。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層樓高峙。看檻曲縈紅,簷牙飛翠。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裡。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銷英氣。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

八歸·湘中送胡德華 - 宋代·姜夔

芳蓮墜粉,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篠牆螢暗,蘚階蛩切。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鴂。長恨相從未款,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渚寒煙淡,棹移人遠,飄渺行舟如葉。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歸來後,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閒看月。

淡黃柳·空城曉角 - 宋代·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悽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長亭怨慢·漸吹盡 - 宋代·姜夔

餘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雲:「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餘深愛之。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迴,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

齊天樂·蟋蟀 - 宋代·姜夔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鬥。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庾郎先自吟愁賦,悽悽更聞私語。露溼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念奴嬌·鬧紅一舸 - 宋代·姜夔

餘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餘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閒,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愁人 一作:愁入)

探春慢·衰草愁煙 - 宋代·姜夔

予自孩幼隨先人宦於古沔,女須因嫁焉。中去復來幾二十年,豈惟姊弟之愛,沔之父老兒女子亦莫不予愛也。丙午冬,千巖老人約予過苕霅,歲晚乘濤載雪而下,顧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別鄭次臯、辛克清、姚剛中諸君。衰草愁煙,亂鴉送日,風沙迴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還記章臺走馬。誰念漂零久,漫贏得幽懷難寫。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閒共情話。長恨離多會少,重訪問竹西,珠淚盈把。雁磧波平,漁汀人散,老去不堪遊冶。無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東下。甚日歸來,梅花零亂春夜。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後枝 - 宋代·姜夔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春點疏梅雨後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 - 宋代·姜夔

好花不與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木蘭雙槳夢中雲。小橫陳。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

釣雪亭 - 宋代·姜夔

闌幹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

昔遊詩十五首 其十二 - 宋代·姜夔

濠梁四無山,坡陁亙長野。吾披紫茸氈,縱飲面無赭。自矜意氣豪,敢騎雪中馬。行行逆風去,初亦略沾灑。疾風吹大片,忽若亂飄瓦。側身當其衝,絲鞚袖中把。重圍萬箭急,馳突更叱吒。酒力不支吾,數裡進一斝。燎茅烘溼衣,客有見留者。徘徊望神州,沈嘆英雄寡。

昔遊詩 其十二 - 宋代·姜夔

濠梁四無山,坡陀亙長野。吾披紫茸氈,縱飲面微赭。自矜意氣豪,敢騎雪中馬。行行逆風去,初跡略沾灑。疾風吹大片,忽或亂飄瓦。側身當其衝,絲鞚袖中把。重圍萬箭急,馳突更叱吒。酒力不支吾,數裡進一斝。燎茅烘溼衣,客有見留者。裴回望神州,沉嘆英雄寡。

《姜夔的詩有哪些?姜夔的詩詞全集64首》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相關焦點

  • 姜夔在鄱陽(文 姜清水)
    存詞兩首。 姜夔此詩有「東齋」兩字,齋,一般指屋舍、書房、學舍等,東齋,說明在城東的位置。據考宋代饒州州學在城東的東湖北岸,姜夔詩中有「共床」兩字,「共床」,意味著寄讀,而不是走讀,這又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這時姜夔不是讀私塾,而是讀州學。從「東齋」與「共床」兩辭中得知,他與張思順是州學同學。  另外,姜夔在鄱陽還交有幾位文化名人,如洪邁、王大受、左昌時、張輯等。
  • 姜夔「適中之美」的藝術思想審美觀
    姜夔被譽為「詞中之聖」,推崇他的人認為他的存在,猶如「詩家之有杜少陵」,「文中之有韓昌黎」,奉為圭臬。姜夔的詩詞在內容上似是不以國家大事為主,而是偏重於個人對社會現實的感受,從中露出其心憂家國的淑世情懷。在表現手法上,姜夔的詩詞與南渡其他詩人詞者的直接抒發情感不同,他多在內心盤旋曲折之後,以比興出之,顯得清淡平和,靜謐,因此,姜夔的詩詞是很符合「溫柔敦厚」的儒家詩教傳統的,含蓄委婉。姜夔是完成自漢唐以來詩詞雅化歸程的第一人。
  • 婉約詞人姜夔一生窘迫,是為情所困還是懷才不遇?
    風雨漂泊幾十年,姜燮雖歷盡滄桑,卻不曾有厭生棄世之意,只緣這人間的煙火太溫暖;他才華橫溢,思想超群,屢試不第,亦從無去章冷硯的頹廢,只因生命中有這一段深戀,使他寂寥的心空,有了徘徊不去的煙霞……姜夔精於詩文、音樂和書法。多數人讀姜夔的詞作,很是過癮。有記遊、送別、懷歸、傷亂、感遇等內容,用詞清麗淡雅,清新挺拔,他把婉約詞派推到新的高度。
  • 南宋詞人姜夔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他的詞作特點又是什麼樣的呢?
    姜夔著名詞作《揚州慢》·詞意圖姜夔好學、好客,尤其在音樂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可以說姜夔對詩詞歌賦、音律書畫,無一不熟諳精通,是一個身兼多種才藝的人。他有一本音樂專著《白石道人歌曲》,內存祀神曲《越九歌》10首,旁註律呂字譜;詞調17首,旁註俗字譜;自度曲17首(內舊曲詞2首,範成大曲1首),旁綴工尺譜;琴歌《古怨》1首,旁綴減字譜。
  • 南宋詞人姜夔(kuí):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在璀璨的詩詞國度裡,有李煜這樣出生就是人生贏家的帝王,也有如晏殊、王安石一般官至宰相的大咖,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詩人、詞人都在科舉的獨木橋上晃晃悠悠,即便得了功名,更多的也是懷才不遇,仕途坎坷一生,南宋詞人姜夔,便是眾多不幸的文人之一。
  • 鄱陽學者姜清水,解析姜夔《點絳唇.丁末冬過吳松作》詞
    姜夔在《詩說》中說詩四大要素:大凡詩,自有氣象、體面、血脈、韻度。」其對四者的要求且是「氣象欲其渾厚」「體面欲其宏大」「血脈欲其貫通」「韻度欲其飄逸」。雖是論詩之語,移之於詞,也甚同理。從此詞可知其所言與實踐一致。上片詞寫之境,是詞人俯仰天地之境。首句「燕雁無心」,時值冬天,正是天空有燕雁南飛的時節。
  • 姜夔很出名的一首詞,明朝無人評點,卻在清朝被捧上了頂峰
    其實,南宋也有一位文學家,也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全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一不精。此人就是被清人稱為「詞中之聖」的姜夔。姜夔少有才名,卻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受挫,一生未仕,常年漂泊江湖,遊歷四海。這首詞的正文之前,還有個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 江南抒寫:南宋詞人姜夔與無錫
    楊萬裡又興致勃勃介引他前往蘇州拜見範成大,並以詩相贈。隨後,姜夔就隨千巖老人到吳興定居。在吳興生活的幾年,大概是姜夔一生中最開心的。有溫婉的新婚妻子,張鎡稱兩人「應是冰清逢玉潤」;還有映日荷花連綿無垠:「吳興號水晶宮,荷花盛麗。……予遊千巖。數往來紅香中。」(姜夔《惜紅衣》小序)還有詩友酒侶。
  • 才子姜夔:我的詞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這首《點絳唇》是南宋詞人姜夔的代表作,寫於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這一年,他從湖北往浙江湖州去,途中,路過唐末詩人陸龜蒙的隱居地——吳松甫裡。姜夔由陸龜蒙胸懷大志卻仕途坎坷、不得已隱居江湖的境遇,聯想到了自己,同樣懷才不遇、四處漂泊,於是有了這首自傷身世的詠嘆。
  • 姜夔作品集合,小編力薦《姜夔王獻之保母志跋》
    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 姜夔作為宋詞婉約派大宗師,但其詩就極少人提及
    作者 |鞦韆架下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讀書偶得# 姜夔作為宋詞婉約派大宗師,其詞作世人皆知之。但其詩就極少人提及。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自小父母雙亡,一生皆在幕僚清客中度過,故其詞多應酬之作,然而即使如此,也往往能出好詞,這與他極高的文學天賦是分不開的,且姜夔愛好音樂,所以姜夔的詞讀起來都有一絲音韻婉轉的別樣味道。四庫存目標註對姜夔的詩評價極高:「姜詩在南宋最為傑出,雖篇幟無多,而格意不在範、陸下。其自序主於冥心獨造,可謂不負所言。」試舉一首: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
  • 《宋詞三百首》中姜夔的這首絕妙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
    《宋詞三百首》中的這首絕妙相思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初春已至,萬條垂下綠絲絛。古來文人墨客,對於柳樹的讚美不在少數。因諧音「留」而寓意深刻。清代納蘭性德一首《臨江仙寒柳》詞精妙絕倫,「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 姜夔的小楷《跋王大令保姆帖》,流傳了800年,這字太驚豔了
    姜夔,字堯章,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時期的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姜夔的詩詞,代表作有《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等,他的詩詞大多借物抒情,感嘆身世,書法鬱鬱不平之情。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的確,姜夔一生並不是很如意。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官宦之家,他十四歲時父親病故,和姐姐相依為命。
  • 詩人姜夔的這些詩詞很美,他的愛情,更是讓人深省!(深度好文)
    他在此地寫下了這首詩:《淡黃柳》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談詞的「境界」時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姜夔這首《淡黃柳》是「有我之境」,但王國維也抱怨跟姜夔太「隔」,模糊不清只覺詞境很美,卻又不知怎麼形容。可是要讓他像胡蘭成似的,唯恐別人不知道細節,也實在太難為他。
  • 姜夔:人窮時常常能獨善其身,達時卻未必會兼濟天下
    這首詞充分體現了作者認為的詩歌要「含蓄」和「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白石道人詩說》)的主張,也是歷代詞人抒發「黍離之悲」而富有餘味的罕有佳作。也就是說,作者雖然在表達悲傷,但用的卻是委婉含蓄之法。乍一看,並未覺得有什麼悲傷,但是細細去品味,又不覺悲從中來。所謂「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和言有盡而意無窮,是同一個意思。
  • 繼蘇軾之後的又一藝術全才-姜夔,他的小楷美極了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志》姜夔,一位悲情的藝術全才,生於南宋,一生才華橫溢,熟古樂、精書法,而被人記住和流傳最多的是他的詩詞。作為南宋難得的藝術全才,完全可以和北宋的蘇軾相媲美。論詩詞他與蘇東坡、周邦彥、辛棄疾並成為「宋詞四大家」,又有「詞家之冠」的稱號。而近代國學大家王國維先生對姜夔的評價是:「南宋詞人,白石有格而無情。」——《人間詞話》第四十三則。其實姜夔不是無情,而是他的一生經歷,讓他只能把自己的情藏在最深處。
  • 南宋詞壇宗師姜夔苦戀合肥姐妹花!兩首夢境詞寫出人間最美愛情!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音樂家和書法家,其在詩詞方面均有頗高建樹,尤以詞著稱。他和北宋婉約派大師柳永,可謂是難兄難弟。柳永一輩子沉浸在風花雪月之中,無數歌女為之瘋狂,柳永也是見一個愛一個,一生也沒有做過什麼大官。
  •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南宋名士姜夔的漂泊一生
    楊萬裡以前輩欣賞的眼光盛讚姜夔,但在另一首詩中卻隱約地透露出長者的擔憂:青鞋布襪軟紅塵,千詩只博一字貧。吾友夷陵蕭太守,逢人說君不離口。袖詩東來謁老夫,慚無高價當璠璵。翻然卻買松江艇,徑去蘇州參石湖。由楊萬裡的引薦,姜夔赴蘇州拜謁範成大。範成大,字致能,南宋名臣。
  • 兩首除夕詩詞,千古絕句,誰流傳更廣?
    由此,歷來關於除夕的詩詞吟詠不絕,新舊交替之際,總是百感雜生。高適的《除夜作》和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便是很有代表性的兩首除夕詩詞。今天,筆者就從大詩人高適的《除夜作》和大詞人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入手,對比分析兩首除夕詩詞的藝術特色。
  • 姜夔:詩文書畫音樂樣樣精通,卻一直為此事發愁
    這首詞語言簡潔,畫面空濛,筆法空靈,聲調低婉,寄寓深長,充分體現了姜夔詩詞要「含蓄」的主張。(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白石道人詩說》)這和蘇軾「大江東去」的磅礴氣勢、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悲情完全是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