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職場女性就業安居報告》發布:五成女性職場人工作8小時以上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58同城、安居客針對工作在一線、新一線城市,18到40歲的職場女性進行了工作和生活狀態調研,並發布了《2019年職場女性就業安居報告》,深度刻畫職場女性畫像。據報告顯示,近三成職場女性薪資過萬,五成職場女性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31-38歲的高學歷女性收入最高,而三成女性無法平衡工作和生活。

  人事/行政/後勤崗位女性扎堆,近三成職場女性薪資過萬

  據58同城、安居客《2019年職場女性就業安居報告》顯示,近七成一線和新一線職場女性學歷為本科,五成以上已婚。與此同時,職場女性從事最多的行業和職位為人事/行政/後勤,由於這類工作待遇穩定、較為輕鬆、出差相對較少,因而得到了女性的青睞。此外,教育培訓、醫院/醫療/護理崗位也是不少女性的選擇,而從事經常跑工地的建築行業,以及入行門檻較高的金融行業的女性較少。

  報告反映,一線城市的收入集中在8001-20000元,而在新一線集中在5001-10000元,近三成薪資突破萬元,四成為中層以上管理者。這一數據表明,隨著女性教育程度和社會融入度的提高,女性在職場中的地位和收入也在日益上升。

  調研數據還體現出職場女性在房屋居住方面的狀態。在住房方面,七成職場女性自有住房,二成職場女性自己購買房子,七成與家人同住。在租房方面,八成租房職場女性表示接受短期租房,後期一定要買房,而有房女職場人多為父母支持或與伴侶共同購房。這表明,「住者有其居」對於職場女性很重要,她們都希望擁有自己的房子,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更多女性願意通過「奮鬥」來實現安居夢想。

  31-35歲高學歷女性收入最高,九成女性認為工作有壓力

  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職場女性的行業和職業選擇存在差異,其中,一線城市女性更多從事網際網路、教育培訓業,新一線城市女性則從事醫院/醫療/護理行業和職業的佔比更高。這不僅與城市產業結構的不同有關,也反映出一線城市職場女性對工作挑戰性和潛力的看中。

  女性的薪資狀況與年齡學歷有關,31-35歲、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職場女性的實際與期望薪資水平最高。職場女性的學歷水平與收入水平基本正相關,學歷越高,實際和期望薪資越高。不過,女性的收入和年齡並非成正比,36-40歲的女性實際和期望薪資低於31-35歲的女性,可見,35歲是不少女性收入的分水嶺。

  對於職場規劃,單身女性與已婚女性有不同的考慮,單身職場女性選擇工作更關注工作內容、公司氛圍、額外福利,而已婚職場女性則更關注薪資水平、企業規模、工作壓力。可見,與單身女性相比,已婚職場女性更關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此外,五成職場女性有3-5年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近兩成有5年以上的長期發展規劃,有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職場女性更看重專業技能的提升。所謂「凡事預則立」,想在職場長期發展的女性,希望通過不斷提升職場能力來實現薪資和職位的上升,這不失為一種理性的考慮。

  過半職場女性經濟獨立

  報告顯示,超五成職場女性經濟獨立,四成職場女性能夠自給自足,僅4%的職場女性需要支持。除了工資和理財,也有超三成職場女性通過副業賺零花錢。

  職場女性的主要的支出為個人生活支出、娛樂支出、照顧家庭支出、時尚支出,對於職場女性來說,家庭幸福、漂亮快樂一個也不能少。在閒暇時,職場女性會通過休閒娛樂放鬆自己,購物/逛街、看劇/紀錄片/電影、運動鍛鍊是大多數人的減壓方式。同時,職場女性也非常注重個人學習和照顧家庭,在工作之餘擔負起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

  不過,也有34.8%的職場女性表示工作與生活不平衡,其中25.2%是由於工作佔用較多時間精力。由於生活重心向家庭轉移,需要贍養父母、養育子女、承擔家務,耗費較多時間,已婚職場女性對工作佔用時間精力更為敏感。

  報告同時也反映出,已婚職場女性更看重家庭生活,單身職場女性更看重工作發展。已婚女性不希望過度加班,不願意工作過多幹擾生活,而單身女性不希望生活瑣事幹擾工作,對職場的專注性更高。不管是已婚還是未婚,職場女性都能夠協調工作與生活,多以規劃時間、制定計劃的方式,使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既能通過努力爭取事業的進步,也能留下休閒娛樂、陪伴愛人、照顧家庭的時間,享受生活中的「小確幸」。

相關焦點

  • 58同城發布《2019年返城就業調研報告》:三成職場人年後返鄉
    近日,58同城發布《2019年返城就業調研報告》,對春節返城就業的趨勢變化進行深度解析。本次調研聚焦職場人春節後工作狀態的變化,調研城市涉及四大一線城市及成都、重慶、西安、武漢、杭州、鄭州、長沙、合肥、青島、南京、瀋陽等新一線城市。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
    「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 智聯招聘繼續聯合寶寶樹發布了《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女性的整體收入依然低於男性17%!但好消息是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學歷越來越高,而且男女薪資見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從本次受訪者的學歷分布來看,本科以上的學歷人群中女性佔比超過男性,整體看職場女性普遍呈現「高知」的特徵。 但是在職場上真正實現男女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女性職場之路的最大阻礙並非學歷,而是生孩子!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女性收入低於男性17%
      半島網3月7日消息  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之際,智聯招聘繼續聯合寶寶樹發布《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本次調研共回收有效樣本65956份。生育壓力讓女性負重前行   職場充滿挑戰,職場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不公平的對待。調研顯示,58.25%的女性遭遇了「應聘過程中被問及婚姻生育狀況」,27%的女性遭遇了「求職時,用人單位限制崗位性別」,8.02%的女性曾遭遇「職場性騷擾」,還有6.39%的女性曾遭遇「婚育階段被調崗或降薪」,而遭遇這些不公的男性屈指可數。
  • 勵媖中國:《2019女性、職業與幸福感報告》:中國職場女性已開啟自...
    五、在工作中,女性最需要的是認可和尊重針對女性心目中「理想的職場環境」,《報告》發現有83.8%的女性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認可和尊重,其次才是報酬(66.9%),而靈活的工作政策排在第三位(56.8%)。
  • ...中國職場女性心理健康綠皮書》發布 職場女性心理問題呈普遍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偉)今天,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和澳佳寶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19年《中國職場女性心理健康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稱,中國職場女性心理問題呈現普遍化和年輕化趨勢,逾八成職場女性在過去一年中都面臨焦慮和抑鬱問題的困擾,80、90後尤甚;工作、經濟壓力和外貌成為職場女性心理問題最主要的三大來源,而包括熬夜、移動電子設備過度使用等現代生活方式也給職場女性心理健康問題造成了隱患。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
    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之際,智聯招聘繼續聯合寶寶樹發布《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本次調研共回收有效樣本65956份,全面呈現性別平等的現狀、存在的挑戰以及不同群體做出的努力,旨在幫助女性順利跨越職業發展障礙,推動女性職業生涯快速發展,進而推動社會逐步實現性別平等。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揭開職場女性生育...
    202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寶寶樹聯合智聯招聘共同發布《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呈現了女性職場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旨在發揮其在廣大家庭用戶尤其年輕媽媽群體的品牌號召力,呼籲關注與幫助中國女性自我成長、推動女性職業發展,進而推動社會逐步實現性別平等。
  • 《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發布: 僅二成白領認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在國家剛剛正式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戰略規劃的背景下,智聯招聘聯合微醫發布職場人健康調研,日前正式發布《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  報告顯示,僅二成白領認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男性優於女性;僅四分之一白領「心態好」,高收入群體比較分裂;93.4%的白領認為自己的負面情緒來源於職場,遠超家庭、情感困擾;職場人認為「一覺泯恩仇」,女性更喜歡通過傾訴解壓;六成白領認為顏值就是生產力,年輕重顏值,年長重內在;白領主要嘗試醫美項目為美膚與割雙眼皮,過半白領對效果滿意;職場人最渴望改善體質和睡眠;六成白領有運動習慣,高薪人士健康習慣更好
  • 2018年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
    同時,社會進步使得公眾對女性的傳統觀念也逐漸瓦解。很多在舊觀念中被認為不適合女性的工作正在消減,新型職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女性的就業提供了更多機會。雖然「男女共擎一片天」已經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在一些國家和職業中甚至已經成為現實,但由於生理條件、社會期待、歷史文化等原因,職場女性仍需承受很多異樣的眼光,她們的理想仍然被束縛、潛能仍然被壓制、實力仍然被低估。
  • 領英《中國新興職業報告》顯示,未來女性就業優勢明顯
    2019年3月7日,北京 —— 女性在職業機會以及職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不平等現象一直普遍存在,其中結婚、生育等問題更是在女性求職和晉升過程中被頻頻問及,前陣子甚至出現關於女性職場人存在一條「鄙視鏈」的熱門話題被廣泛討論。
  • 職場性別差距擴大,如何看待女性職業差異性
    世界經濟論壇12月17日發布《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報告顯示,男女在教育和衛生/生存領域已接近實現性別平等,比例分別為96.1%和95.7%,而在經濟參與領域,追求性別平等的努力也面臨巨大挑戰:性別比例從2018年的58.1%退步至2019年的57.8%。
  • 2019女性職業幸福感報告:生活工作平衡仍是職業女性最大障礙
    來源:鈦媒體鈦媒體快訊 | 3月8日消息:勵媖中國昨日舉辦了《2019女性、職業與幸福感報告:中國職場女性「向前一步」的挑戰》(以下簡稱《報告》)半程發布會。本次《報告》率先發布了2C端的數據,調研地域涉及一、二、三線城市和港澳臺地區,主要年齡跨度為出生於70年代到90年代的職場人士。
  • 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出爐,僅二成白領認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健康是職場中的重要競爭力。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職場人犧牲時間與睡眠,以健康為代價進行奮鬥的現象並不鮮見,這也導致白領群體的健康狀況堪憂。近日,國家正式出臺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戰略規劃,健康在國家大計中的戰略地位也在持續提升。
  • 瑪氏公司出席勵媖中國女性職場影響力報告發布會
    分享包容的職場環境與數位技術如何助力女性實現個人及職業發展 北京2018年3月7日電 /美通社/ -- 今日,瑪氏公司與勵媖中國聯合發布了《2017女性、職業與幸福感:數字時代女性職場影響力報告》,深入探討在數字時代的職場上,男性和女性的特質、目標與需求,以及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所需支持等問題。
  • 每天享受一小時哺乳時間,對女性職場就業會有什麼影響?
    例如,在職場當中來看的話,女性就業將比男性更加的處於劣勢甚至更加激烈,畢竟,女性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假期,這樣的來的話,公司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會重點詢問女性入職後的打算,如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孩子等等。如此一來,便加大了職場當中的不平等。
  • BOSS直聘:2019年女性薪酬剛過男性八成 總監級崗位中女性佔比首次...
    【TechWeb】3月5日消息,根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中國職場性別薪酬差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就業女性平均薪酬為6995元,同比上升7.7%,薪酬均值為男性的81.6%。男性的薪酬優勢從2018年的27.7%降至22.5%。
  • 報告:超三成男性無陪產假 女性就業呼籲家庭支持
    僅四成女性對職業機會的獲得表示樂觀女性在職業機會以及職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不平等現象普遍存在,其中結婚、生育等問題更是在女性求職和晉升過程中被頻頻問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中的性別和身份歧視。人社部等九個部門近期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明確要求不得詢問女性婚育情況、不得將限制生育作為錄用條件。
  • 「中國那些事兒」力促女性職場公平就業 中國的這一舉動贏多方點讚
    原標題:【中國那些事兒】力促女性職場公平就業 中國的這一舉動贏多方點讚中國日報網3月8日電(朱月紅 嚴玉潔)1909年,美國首次慶祝婦女節,紀念1908年紐約市上萬名製衣女工為改善工作條件而罷工的事件。2019年,世界各國同慶三八婦女節,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 臺灣調查顯示:超過8成的30至49歲女性想重返職場
    人民網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前,臺民間機構得人資源整合公司調查發現,臺灣女性中途離開職場三大原因,都與兼任母職有關,逾八成30歲至49歲婚育年齡女性,想重返職場。二度就業路更艱難,六成七女性擔心家庭支援系統不足,例如先生不支持或沒人帶小孩,四成女性害怕自己的專業不足。
  • 2020職場女性生存現狀:超8成晉升受影響 3成曾隱瞞懷孕事實
    近日,BOSS直聘發布《2020職場女性生存狀況觀察》,以8629位職場女性調研反饋為基礎,結合其不同的婚戀、生育狀態,圍繞個人價值實現、職場晉升、平衡工作和家庭等維度進行展開。據數據顯示,近半數女性生育後離開職場至少一年做全職媽媽,其中20.9%做了多年全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