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做成的食物我們都吃過,但你了解過麥子在中醫藥中的作用嗎?

2021-01-09 民間草木秀

本期主角:麥

麥作為古代中國最早的五穀之一,擁有最悠久的農業歷史,而且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

如今麥作為糧食,承擔起了人類生活主食的重要部分。不管是小麥、大麥、燕麥、黑麥,麥子的種類在越來越豐富,而麥子的加工產品也為食物內容和口味的豐富增加了許多色彩。

現在,北方秋小麥也在大肆收割,各種新鮮的麥類食品深得人們喜愛。

在滿足個人的口腹之慾以外,其實麥子也對人的身體有其他食物不一樣的功效。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中醫藥中的小麥都有哪些神奇之處,民間又有哪些關於小麥的得心妙用。

《本草綱目》裡的麥主要是指大麥和小麥,其他的燕麥等專列名稱進行講解。

大麥與小麥的區分,本草綱目裡說:麥之苗粒皆大於來,故得大名。這就是對於大麥名稱的解釋。

而關於兩者製作為食物的特性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很多地方是相似的。

1、炒大麥子

北方的人很喜歡將大麥在鍋中幹炒,炒至焦黃熟透,當成乾糧吃。

我作為南方人也覺得這樣的炒大麥很香,有一股濃濃的麥香味,在朋友的陪同下我也吃了不少。

但是後來我就不怎麼愛吃了,雖然很香,但是我發現吃了後口乾舌燥,之後一整天都想喝水。

後來我在書裡才知道炒小麥原來是熱性的,不適於我這樣實熱體質的人幹吃。

這話是金元四大家朱震亨說得︰「大麥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熱病,人不知也。"

後來朋友送的大麥子還剩很多,我也是一個比較節儉的人,我將其泡水代茶飲,確實比幹吃好了許多。大麥茶有咖啡的香味,嘗之有一定的麥香味,我也喝了很長一段時間,發現自己胃口變得更好了,吃得更多了。但吃得多,特別是膏粱厚味吃得太多也不利於我的中醫體質的改善。

所以給大家總結一下,炒大麥是解飢實腹的好東西,也能健脾醒胃,但是卻不適合像我這樣的體質實熱的人長期吃。現代研究也證明,大麥子茶會促進胃酸分泌,因此胃酸過多以及有胃病的患者也要儘量避免飲用。

2、麵粉一類主食

時珍曰︰大麥作飯食,響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麵作醬甚甘美。

時珍曰︰大麥作飯食,響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麵作醬甚甘美。

這一類麵粉食物,最大化的發揮了健脾和胃的功效,也能填飽充飢,性質最為柔和,口乾也最為細膩,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最常見的麥類加工食品。

但是這類食品也要切忌重油、炸、以及糖分過度,多吃也會造成能量過剩,產生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一般來說,麵條,粥、麵糊糊是最能讓人體吸收的,所以一般很多人在大病初癒階段,醫生護士們都會為其準備這類食物,因為能最快的使體力恢復,增強胃腸功能。

《本草綱目》裡說大麵粉最能養人,多食會讓人長得白白胖胖。這也是我對麵粉的一點認知了。

3、麥子的外用功效首先麥子的外用功效主要在清熱解毒上,治療各種瘡瘍等,但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蠷尿瘡︰大麥嚼敷之,日三上。(《傷寒類要》)。腫毒已破︰青大麥(去須,炒),暴花為末,敷之。成靨,揭去又敷。數次即愈。麥芒入目︰大麥煮汁洗之,即出。(孫真人方)。

湯火傷灼︰大麥炒黑,研末,油調搽之。

這也是麥子的一大使用方法。

5、關於麥苗

最近的健康達人都愛推薦一款飲品,叫做「青麥飲」。

剛長出的麥苗,青青綠綠,麥苗煮熟絞成汁兒,能夠清熱解毒,長期飲用有助於糖尿病的保健。

不僅如此,麥子在青色的時候,做成麵條或者麵食,它也有消暑的功效。

而炒麥芽不僅是啤酒的原料,中醫上也用它來回乳。

這就是麥子的作用,今天你一定了解了許多吧。

相關焦點

  • 俗稱「一丈紅」,麥子成熟時開花,花是美味野菜,但吃過的人不多
    導讀:俗稱「一丈紅」,麥子成熟時開花,花是美味野菜,但吃過的人不多花是很多人都喜愛的,它們不僅好看,聞起來還特別香,因此現如今不管是在農村地區,還是在城裡,很多人都會在自家屋裡或者房前屋後種植一些,或是用於觀賞,或是用於美化室內環境,但花僅僅只能夠觀賞嗎?
  • 北方農村80年代記憶,麥子成萬能麥子啥都換,城裡人:為啥不用錢
    而一年中,人們最賴以生存的麥子,偏偏在此時成熟。在人們意識中,有水源的地方才種麥子和水稻,沒水的只能種些容易生長的玉米。事實上,在90年代前,北方一些乾旱地農村為了自給自足,也會種些旱稻和旱麥子,只是產量會低。在那個年代,6月放「麥假」是孩子們盼望的,也是最犯怵的,因為那時沒有收割機,全靠人和鐮刀一把一把割麥子。
  • 麥子
    羅水水還說:我要收麥子。李老三抬腿就給羅水水一腳,滾滾滾,李老三說,你愛收不收!羅水水哭了。李老三有些煩躁,哭哭哭,就知道哭,李老三說,除了哭 你還會點啥?李老三老婆倚在門上,看著李老三和羅水水,一句話都沒說。晚上上了床,老婆對李老三說,你就不能態度好點?李老三說,好啥好?你還能讓我咋好?
  • 民間故事:稻穀和麥子
    很久以前,天狗在天上遊玩,看見到處種著稻穀、麥子,神仙們用來做成飯,搓成面,煮出來的飯、蒸出來的饅頭,雪白雪白的、香噴噴的。天狗想:人間沒有這些好東西,都是一些野菜啊、高粱啊。要是種出稻穀、麥子,生活可就沒有那麼苦了,那多好呀!
  • 小麥是怎麼做成麵粉的?麥子變成麵粉簡易流程
    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來了解下吧。小麥是怎樣變成麵粉的說到磨麵80後、90後在農村長大的想必都去過麵粉廠,在農村這些地方都被叫做磨麵坊,是不是勾起大家兒時的會議了呢?三農苑說就到現在有時候還去磨麵坊幫家裡人磨麵,自然對它的工序了如指掌了,小麥變麵粉要經過六道工序,分別是清理、加水、潤麥、磨粉,具體每個過程詳細如下:第一道工序,曬麥子,小麥從地裡利用機械收割回來後要經過曬麥子這第一道工序,曬麥子主要是利用光照和溫度來蒸發小麥裡面的水分,利於保存防止發生黴變或者發芽,同時在曬的過程中要清理一些麥糠,也就是小麥的麥皮。
  • 割麥子
    哥有些崩潰了,眼鏡通紅,衝我發火:「你這麼牽的牛,跑那麼快!」我當然不服氣,反唇相譏:「還不是你的裝車水平不行。」哥衝過來就要打我,我丟了牛韁繩,撒腿就跑。哥怕牛再跑了,撿起牛韁繩,喊道:「趕緊回來,不然回家看咱爸怎麼揍你!」我明白跑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乖乖回來,繼續第二次裝車。太陽在正頭頂上,一動不動。地面都被曬的煞白,直恍眼睛。沒有一處涼蔭,沒有一絲風。渾身沒有一寸不是難受的。
  • 記得洗麥子和打麵粉的場景
    吃軟的饅頭,城市的人能知道麵包和麵條的麵粉是怎麼來的嗎?你剛才把麥子扔到機器裡了嗎?你還記得以前怎麼洗麵條嗎?你還記得那個裝麵粉的大灰缸嗎?讓我們回到我家鄉洗麥子的那一幕吧!攪拌麥子,但這是一項技術工作,他不好用,而且小石子和礫石不能從麥子中出來。母親每次都可以在篩子底部中間做小石子和沙子。清灰時,把篩子放出來,放在水池上,以控制水。我和姐姐把桌子抬到院子裡。把玉羅(諧音,一種用來盛東西的大圓形物體)舉到餐桌上,母親把控水篩倒進箁蘿,然後小石子,沙子就會在麥子的表面縮成一個球,扔在地上餵雞。
  • 我家的麥子熟了……
    在八十年代,村裡幾乎還沒有打工這一說法,精壯勞力都是在地裡侍弄莊稼。在機械化還很落後的鄉村,沒年割麥、拉麥、打麥、鏟麥茬都是一個考驗人體力、耐心的時候。當別人家軍馬將士炮齊上陣時,我家老的老小的小,爺爺一度為難地落淚。那是割完了麥子,在芋頭地裡除草,我跟著玩。
  • 專題 #開學了,早餐吃什麼# 24種麥子廚房快手早餐食譜
  • 麥子稻穀青稞傻傻分不清楚
    我是地地道道北方人,認真講以前我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吃饃、吃麵長大。尤其是饃,無饃不歡,而到後來慢慢才知道,原來有大多數的主食是米飯,甚至有的人根本都不知道饃是什麼東西,簡直驚訝了我。慢慢長大了才知道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是有多小,小的連好多東西都沒見過!
  • 麥子造句和解釋_麥子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一畝地能收多少麥子,還得看老天幫不幫忙。]麥子在教材中的例句:1、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14、小馬過河)2、魯濱遜從船上搬來的東西裡還有一些麥子,由於被老鼠啃過了,他就隨意把它們丟撒在地上,沒想到不久竟長出了嫩芽,後又結出了穗子。
  • 麥子快熟了,你還記得它嗎?
    看見麥子,想起來大家非常熟悉的詩,《憫農》。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站在地頭遠望,一塊塊麥田撲向遠方。城市在遙遠的地方,唯有靜謐伴在身旁。低頭揪一穗,在手裡搓一搓,嘗一口,滿口清香。
  • 三年級作文:一袋麥子
    一袋麥子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給小羊、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袋麥子。小羊看著黃燦燦的麥子,開心地……小牛看著金燦燦的麥子,高興地哼唱了起了歌,它想:這麼多麥子,我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明年我就又能收穫很多很多麥子了!於是小牛把一部分麥粒種子種到田裡,每天灑水施肥捉蟲子,很快種子越長越高。小猴收到一整袋麥子,心情特別激動,它說:「這麼多麥子,夠我吃一年啦!我可以什麼都不幹咯!」
  • 馬瑀:遇見麥子泡
    傍晚的時候,在街上尋找吃飯的地方,在路邊一家小店,竟然發現了我一直苦苦尋覓的澄城特色小吃——麥子泡。麥子泡,和水盆羊肉、手撕面一樣,是澄城縣家喻戶曉的三大美食之一。做麥子泡,先用做好的骨湯做鍋底,裡面放上豆腐,涼粉,豬肉,豬血,油豆腐絲,丸子等,上面一層紅油辣子,最好再放一些豬大腸、豬肝一類的豬下水,再撒上香菜。
  • 內黃老家往事——割麥子
    儘管他們臉上沒有像過年、過八月節(中秋節)那樣洋溢著歡笑,但是那種虔誠至今讓我難以忘卻。據說,每年收麥的前一天,父親都要燒香敬神,但我們兄弟幾個誰都沒有見過。父親掰著手指算著時間,一有空就到地裡轉悠,回來就開始磨鐮刀、修鐵叉,整日不說一句話。我知道,準是地裡的麥子長得不好,將直接影響收成,直接影響全家的口糧。父親的心事,完全是在盤算如何安排全家人的生計。
  • 俗語:四月二十陰,麥子貴過金,這是什麼意思?你覺得有道理?
    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多數俗語是勞動人民的產物,是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可以叫做經驗總結也是智慧結晶。言歸正傳,我們來看一下題目這句俗語「四月二十陰,麥子貴過金」是啥意思,這句俗語有道理嗎?如果清明節這天下雨的話,可能這段時間都會陰雨綿綿,在難得的春耕時期(也是春茶開採的時期),大家都爭分奪秒去忙農活,如果讓下雨耽誤了春耕,那麼就很可惜。於是勞動人民就希望清明節這一天天氣能好些,最好是大晴天,那麼大家都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幹農活了。同理,「四月二十陰,麥子貴過金」也是這個道理,反映出農民的希冀。
  • 健康的麥子是無敵的,愛麥子
    健康的麥子是無敵的,愛麥子
  • 麥子廚房中秋 廣式月餅,紅豆沙蛋黃餡兒~
    為了讓你平時快捷的找到食譜,請置頂麥子廚房公眾號1)置頂公眾號。2)點公眾號菜單>最新食譜。3)點公眾號菜單>常用食譜。複製這條信息,打開手機淘寶 即可看到【麥子廚房小紅鍋多功能家用蛋糕機蛋卷機蛋筒機華夫餅機鬆餅機】¥AAGMnRxZ¥http://ewqcxz.com/h.ZfVHyt?cv=AAGMnRxZ&sm=8e8c68插播一個特別強調!小紅鍋有假貨,請認準麥子廚房品牌以及溫控功能!假貨無安全認證,烤盤材料廉價,製作食物有安全隱患。-麥子廚房。
  • 農村俗語:「四月二十陰,麥子貴過金」,啥意思呢?答案來了
    只有一個好的年景好的天氣,農民才能夠獲得豐收,所以自然而然的關於這類的農諺就會比較的豐富,這些農諺也是過去多年的經驗積累,在沒有天氣預報的年代,科學相對不發達,很多時候村民都是依靠經驗來種地。節氣的更迭和時間的改變,出現什麼樣的天氣,都有很多的說法,其中就有一句老話叫做:四月二十陰,麥子貴過金,說的是啥意思呢?
  • 《我們不能是朋友》:你們誤會麥子姐了,其實她的三觀很正
    我也一直以為她最後會和黎皓一(孫其君飾)在一起,相信很多觀眾看到最後,都會感嘆一句,「原來我們都誤會她了啊!」其實,誤會麥子姐很正常,因為麥子姐對黎皓一好到有點「離譜」。好到讓黎皓一的女友周惟惟(郭雪芙飾)都心生嫉妒,女老闆給男員工買上萬元的名牌西服?大手筆的背後,真的不帶一點私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