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代廟制:家廟、宗廟的含義,毀廟的原因!

2020-12-19 錦秋文譜

廟之一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廟最開始指的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後來,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隨後,佛教傳入,後來的佛教寺院也稱廟。

由於傳統上常有不同的宗教相互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民間信仰,因此廟的名稱和性質是多變的,甚至同一時期具備多種含義。

1、供奉祭祀先祖神位的場所;

2、古代宗廟的前殿;

3、古代王宮的前殿;

4、神主牌位;

5、古時供奉祭祀歷史有名人物的處所;

6、古時供奉佛神的場所。

在古代,身份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廟制。普通百姓之廟稱為祠堂,官宦貴族之廟稱為宗廟。皇室和諸侯之廟則稱為宗廟或太廟。

一、家廟,是中國古代的宦官貴族建立的供奉祖先的地方。一般是一個家族單獨建立的。古人在每年節日都要對家廟進行祭祀,如除夕、清明等節日。而且古人在出遠門、升遷、婚喪等事情都需要告訴祖先一聲。

現今南方一些村莊還有祠堂,其裝飾豪華,是為本村本姓的榮耀。除了節日祭祀之外,族內婚姻、喪、壽、喜等事,都在祠堂裡進行,同時祠堂也是在族人商議族事的地方。

二、宗廟、太廟,是古代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專門場所。《周禮》規定,天子七廟,即供奉六世祖以下歷代先人,也稱諸侯五廟。

古代宗廟一般建在君王宮殿的左側,與宮殿右側的社稷相對,其中社稷象徵土地,宗廟象徵血緣,兩者共同構成國家的象徵,在方位上,宗廟往往建立在宮殿中最尊貴的方位。古代君王或諸侯一年內要定期對宗廟進行祭祀,如遇出徵、喪葬、婚假等重大國事或家事,均要到宗廟進行祭祀,通報先祖,並祈求先祖保佑。

毀廟

在宗法制度裡,有「七廟」一說,本指的是四親(高祖、曾祖、祖、父)廟,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廟和始祖廟。後來泛指帝王的宗廟。

在古代宗法制度裡,還有「毀廟」的存在,毀廟是根據廟制而改變的,七廟有著親過高祖而毀其廟之說。天子七廟,只有太祖和繼祖的廟是萬世不易的,其他歷代先帝的廟,當今天子只保留五個宗廟進行祭祀,五服之外的廟就要被毀掉。這就是毀廟,親盡廟毀的說法由此而來。

《漢書》記載:祖宗之廟,世世不毀,繼祖以下,五廟而迭毀。今高皇帝為太祖,孝文皇帝為太宗,孝景皇帝為昭,孝武皇帝為穆,孝昭皇帝與孝宣皇帝俱為昭,皇考廟親未盡。太上、孝惠廟皆親盡,宜毀。

淫祀

由於古代宗教信仰繁雜,所以出現了淫祀,淫祀是妄濫、過度,不合禮制的非正統,並且不被統治者接受的祭祀。給淫祀的定義為「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一般朝代裡,統治者都會大肆抵制淫祀,對於淫祀,都會採取毀廟的方法。就如唐朝名臣狄仁傑,不僅僅能斷案入神,而且對於淫祀非常痛恨,曾焚毀了一千七百多個淫祀。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

相關焦點

  • 中華古代民俗:古代政治禮儀-宗廟祭祀
    在古代,最宏大、最重要的典禮及其建築,都與祭祀有著密切的聯繫。按《周禮》記載,祭祀的對象天神曰祀,地祇曰祭,宗廟曰享。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它是供奉歷朝歷代帝王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
  • 《易經說什麼》之 「王假有廟」
    「降臨」首先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經常出現的人不能說降臨;其次有自外而來,不速之客的含義;再次「王假」也可直接理解為「假」王,「假借」之王,新的王。"降臨「和」假借「是」假「字的雙關含義,這一點我們在《中孚》一文中已經有所介紹。
  • 「誦讀經典」溫倩倩:《清廟》——於穆清廟,肅雍顯相
    ★點擊收聽誦讀音頻★清廟【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於穆清廟,肅雍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清廟:清靜的宗廟。⑵肅雝(yōng):莊重而和順的樣子。顯:高貴顯赫。相:助祭的人,此指助祭的公卿諸侯。⑶濟濟:眾多。多士:指祭祀時承擔各種職事的官吏。⑷秉:秉承,操持。文之德:周文王的德行。⑸對越:猶「對揚」,對是報答,揚是頌揚。在天:指周文王的在天之靈。
  • 天水話裡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是咋來的?
    古代漢語中「寺」又有「持續、相續」的意思,就是說行政機構是永久性的,要國祚綿綿、代代延續下去。佛教大約是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的,佛教在傳播過程中,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佛教倍受歷代王朝重視,認為佛教思想有利於國家統治,且對民眾有教化作用,所以中國的皇帝把教授佛法並且供僧團居住、學習、修行的場所稱為「寺」,就是希望這個場所能夠永久的存在下去。因此寺是辦事的機關,教育的機構。
  • 古代禮儀: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平民百姓呢?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代禮儀: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平民百姓呢?「仁、義、禮、智、信」是儒家「五常」。在古代的禮儀主要分為兩個方面:政治禮儀和生活禮儀。祭天地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
  • 民雄何氏家廟
    在枝葉扶疏之間,一棟飛燕式建築的燕尾屋脊若隱若現,趨身近探,原來這裡就是民雄鄉十分有歷史價值的「何氏家廟」。  民雄何氏家廟,主祀皇清始祖顯考諱添河何公之神位,暨始祖妣何媽藍氏太孺人神位,並祀清二世顯考諱彥保何公神位,暨二世妣何媽曾氏太孺人神位,陪祀何家歷代高曾祖考妣神位,賜進士出身諸何公神位。何氏姓源,出自姬姓。
  • 宜陽三鄉光武廟,是東漢的皇家廟院,用的龍都是五爪的
    後來到了劉秀的兒子當了皇帝,也就是東漢明帝,為了彰表自己父親的功績,就在漢山之顛劉秀駐紮兵營的舊址修建了這個光武廟。所以別看廟小它可是地地道道的皇家廟院。因光武帝建國仍然沿用「漢」的國號,故廟名曰「漢光武廟」,亦名「漢世祖廟」「劉秀廟」。
  • 臺灣文化眾多,陰廟文化尤為盛行,什麼是陰廟,陰廟又是如何命名
    而臺灣的廟文化也因此由來:本是出於一種人道關懷,為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設立一個安身之所,化無緣為有緣的行為。說廟文化,臺灣最出名的廟就是天后宮了,祭奠媽祖---林默的廟宇,因為媽祖普度眾生,早已成為正神,所以媽祖廟是陽廟。在這裡小賤就不在多敘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下面小賤就講講那些不是為正神所蓋的廟宇---陰廟。
  •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說過很多智慧名言,一定要學會聽從,否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這可是凝縮了幾代人,數十代人的精華,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句歷史名言,「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存在著什麼樣的用意呢?
  • 廟有陰陽之分,陽廟拜神,陰廟拜鬼
    昨天我們講了「寺」與「廟」的區別,「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今天我們來重點講一講「廟」。生活中常聽人說要「去廟裡燒香」此類的話,可見普通認知中廟只是燒香拜佛或者求神祈願的地方,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廟是分陰陽,不可亂進,陽廟自然可以燒香拜神,只是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誤入陰廟。
  • 臺灣廟文化盛行!陰廟為最,什麼是陰廟?陰廟又是怎麼來的呢?
    而小賤這次要給大家介紹的廟文化主要集中在臺灣地區。福建,潮汕等地區在文革時期,經過解放與文革的洗禮,陰廟文化已經不強盛了,只有臺灣[好巫尚鬼]的民間文化傳承的最全面。臺灣的廟文化強盛到什麼地步呢?乩童正在佔卜問事要說陰廟,必然會講到的就是陽廟,陽廟很好理解,即被正式冊封為神的正神所蓋的廟宇。像是玉帝,王母,關公等,這些廟宇都屬於陽廟。
  • 晉江安平金墩黃氏家廟遷建落成 海內外宗親祭祖尋根
    今日泉州網11月28日訊 (記者 黃如萍) 時值福建泉州名祠「安平黃氏家廟」遷建落成,來自菲律賓、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2500餘名黃氏宗親28日齊聚福建晉江祭祖尋根。2015年11月28日,福建泉州安平金墩黃氏家廟遷建落成。
  • 為何說「寧住廟前廟後、不住廟左廟右」
    其一、「寧住廟前廟後、不住廟左廟右」,這是一般北方人的說法,大致意思是說在別無選擇的基礎上寧肯選擇前後而不選擇左右,左右犯青龍、白虎禁忌不好,也是說給所謂的「神」平起平坐,屋簷搭屋簷的成了左鄰右舍自己也享受不起啊,人家五脊六獸的你更怎麼比得了啊。
  • 古佔中的「廟旺陷弱」
    今天,我們僅僅以「廟旺陷弱」這一個小小的窗口去揣摩古代佔星家們的經典智慧,以管窺豹。廟旺陷弱,是許多佔星學的學習者很早就會接觸到但可能始終停留在表面理解的一個概念。由於佔星學資料的傳承過程中經歷了希伯來文、拉丁文、英文再到中文的轉譯過程,在傳播過程中很多複雜完整的詞彙意涵已由簡單、直接的翻譯代替。
  • 晉江安平顏氏家廟
    安平顏氏家廟址於泉州晉江安海鎮西北型厝村。始建於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距今639年之遙。歷經三次葺修與擴大。面積430平方米。坐巽向乾兼巳亥。供奉吾族一世祖均安公媽雕像。公有兩子,長曰景哲,稱東房;次曰景秀,稱西房。衍派浩繁,人丁旺盛。
  • 「張村長講話」--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但是當遇到要在「拆廟」和「毀婚」兩者之間做選擇的時候,人們是寧願「拆廟」被神靈怪罪、哪怕是拆毀十座廟,也不願去毀壞一樁婚姻、破壞一個家庭,可見古人對婚姻、家庭的敬重。拆壞廟宇的罪業巨大,而破壞人家婚姻、家庭的罪業相比拆壞十座廟宇的罪業還大。
  • 井上井,廟上廟,十八步癩蛤蟆橋,這是一個怎樣的鄉村呢
    >青疃本土居民都知道有廟臺子這個地方,位置就在青疃中心小學東北角,這個廟很多長輩人記得它廟臺子很高,廟臺子用土堆成,最高處有三米多高,規模也大,東西長有150多米,南北也有150米餘,四周圍有廟溝。此廟就建在3米多高的廟臺之上,有東廊房、西廊房和大殿;東西廊房各3間,大殿脊上又出屋脊,形成廟上廟,氣勢恢弘;供奉姜太公。有個和尚是張樓的,很多人都認識,削髮修行,後來強制還俗。門前有大石碑,還有大鍾,大鍾有一人多高。
  • 什麼是寺,什麼又是廟?寺和廟其實並不一樣,不要混為一談了!
    寺和廟其實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我們卻常常混為一談。那麼什麼是寺,什麼又是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寺和廟的前世今生,相信你看完之後,也能有恍然大悟之感。寺,其實是古代官署的統稱在《說文》一書中記載「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而在《漢書·元帝紀》中曾言「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兩者結合來看,其實寺指的是官員任職、辦案的所在地。比如古代的大理寺、鴻臚寺、光祿寺等等。
  • 臺灣桃園大溪黃氏家廟江夏堂
    創建年代: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  宗祠地址:桃園縣大溪鎮福仁裡普濟路一一八號  在大溪中正公園鄰邊,普濟路與和平路交叉口,也就在普濟寺斜對面,有一座黃氏家廟   大溪黃氏家廟,江夏開基堂上歷代始祖,安福殿言政事官拜尚書令束觀考試官諡文強黃香公,紫雲始祖考溫陵名宦黃守恭公,南靖開基一世祖諡鴻基黃壽夫公
  • 南安仁宅紫雲黃氏家廟
    他熱心公益,富而思祖,乃發願獨資翻建「黃氏家廟」,並立即行動。  在翻建「家廟」過程中,族中文人集體為家廟撰了一副34字的對聯,曰:「有貞嫂,有義姑,共撫孤兒,百世宗綿連一線;是奇情,是至性,克扶明教,九天倫孛待雙旌。」此聯以金色楷書寫於廳堂的花心柱,作為對她奇情至性的永久性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