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學校裡經常會出現孩子遭受性侵的新聞,孩子的性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當孩子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做?如何預防這樣的事情呢?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有這種意識。知道當遇到別人對自己隱私部位的侵犯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因此,性教育刻不容緩。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已經3歲了還在摸媽媽的奶頭,甚至睡覺的時候不摸就睡不著。而媽媽在孩子面前換衣服也是很常見的事情,認為他們還小不懂事,沒關係的。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我們想要一起出門,朋友去臥室換衣服,結果他已經上小學的兒子也要跑進去,我趕緊阻止說:「媽媽再換衣服,一會再進去吧!」孩子不高興,朋友在屋裡說:「讓他進來吧,沒事。」出來之後我和朋友說起這個問題,她說:「孩子還小呢,沒事,他也不懂。」我趁機跟朋友說:「孩子已經不小了,應該讓他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了。」朋友雖然答應了,但是最後如何我也不得而知。
我們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呢?
坦誠相待出生問題,繪本中找答案
在我家寶寶一歲多的時候我就給他讀過一本關於寶寶來自哪裡的繪本。在書中告訴了孩子他們是怎麼來的。讀完書後,我問寶寶:「你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嗎?」他很明確地告訴我:「我從媽媽的肚子裡來的。」這樣簡單的一個認知就是孩子了解性的開始。「我來自哪裡這個問題」我們在回答的時候一定要坦誠,當有些事情我們不好用語言去描述時,繪本就是我們的好幫手了。在這裡推薦幾本這方面的繪本《我從哪裡來》《小威向前衝》《媽媽肚子裡有座房子》,這幾本繪本都是用非常形象的圖畫來告訴寶寶這個問題。
穿衣打扮來區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會問寶寶:「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最開始的時候他總是答錯。不知道如何去區分。我告訴他,長頭髮的,穿裙子的是女孩;短頭髮的,穿小褲子的是男孩。並且在他的穿著上我也是挑選一些深色或是冷色,讓他先對自己的穿衣風格有所了解。然後當他遇到跟他穿類似衣服的小朋友的時候,就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了。
家長的示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通過讓孩子觀察父母在穿衣、如廁等方面的細節不同來對孩子有引導。
比如,男孩子在上廁所的時候讓爸爸陪著去,媽媽不靠近。女孩子上廁所的時候讓媽媽陪著。
告訴孩子小背心和小褲衩遮住的地方不能夠給別人看的。爸爸媽媽的也是如此。
性別的安全教育
有些孩子當自己受到侵犯的時候,並不知道,或許還會為侵犯者保守秘密。
還有就是我們同齡人之間的打鬧也會給孩子帶來困擾。前幾天碰到一個同學聊天的時候跟我說,她家寶寶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掀裙子還弄傷了大腿,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這個問題。其實在這樣的問題中,我們就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了。當孩子已經受到傷害了,那麼我們要告訴孩子:同齡人的話就要大聲告訴他:你不能對我這樣!然後跑開及時跟老師反應。如果是大人的話,我們也要告訴他:我不喜歡這樣!及時跑開去尋找大人。
加深孩子對這些行為的應對,我們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來讓寶寶熟知這樣的操作。
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寶寶的時候,告訴他們不能隨便親吻別人,不對陌生人親密接觸。
我們愛孩子,也要教會孩子怎麼愛自己和愛別人。只有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孩子才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