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民國時期聞名世界的名校!你了解多少呢?

2020-08-28 飛魚CX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西南聯大這所學校,但對它是既熟悉而又陌生。那麼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下這座曾經的輝煌名校。

77事變後,北平淪陷,根據國民政府的指示,相繼淪陷的平津各高校陸續內遷,北大與清華、南開組建聯合大學,先設長沙,後移昆明,是為抗戰時期聞名國內外的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由三個著名大學組建。蔣夢麟與清華校長梅貽琦、南開校長張伯苓為三常委,共同負責聯大的日常事務,殫精竭力,克服重重困難,為民族復興,為建立新的國家保留了難得的讀書種子,譜寫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由於西南聯大的三個學校都是名校,有著各自不同的傳統、優長之處及學風,以學校的歷史及校長的資歷而論,蔣夢麟應該居於領導地位。但他為了三校的團結,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堅決主張不設校長,實行常委負責制,共同主持校務。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聯大的成立。無疑是為中國教育學術的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西南聯大辦學的9年中,培養學生8000餘人,畢業生達4000多人,均學有成就。這個學府培養了大批舉世聞名的專家學者,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屠守鍔、郭永懷、陳芳允、王希季、朱光亞、鄧稼先,等等這些人都曾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他們對中國的建設事業、高等教育的發展和世界學術研究作出了貢獻。聯大的教授和校友名家薈萃,他們讓這所曾被遺忘在歷史煙雲後的大學,在半個世紀後仍閃耀出巨大光芒

陳省身: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國際上享有「微分幾何之父」的美譽。

王竹溪:物理學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饒毓泰:物理學家、教育家,我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華羅庚: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大猷:國際知名物理學家。

黃子卿:化學家,專於物理化學,精測水的三相點數據被確定為國際實用溫標的基本參考數據之一。

葉企孫:物理學家、教育學家。

朱自清:現代散文家、詩人、教授。

羅常培:語言學家、語言教育家。

袁復禮:從事教育學、生物學、考古學和地質學研究,是我國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學的創始人。

陳寅恪:國學大師,最早提出「敦煌學」的概念。

馮友蘭:哲學大家。

吳有訓:物理學家,中國開展近代物理學實驗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趙九章:氣象學家、物理學家。曾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顧毓秀:文理兼通,學貫中西,他既是國際電機界大家,還集教育家、文學家、戲劇家、詩人、音樂家和講學家於一身,在世界享有盛譽。

孫雲鑄: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中國古生物學、地層學的奠基人之一。

沈從文:文學家、歷史學家。

周培源:著名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梁思成:中國近現代著名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古建築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中國古建築和文物保護工作的倡導者之一。

金嶽霖:中國現代哲學家、邏輯學家,傑出的教育家,為中國第一批院士。

王 力: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

陳岱孫: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

聞一多: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

錢 穆: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

錢鍾書:博學多能,學貫中西的文學家、作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譽為文化崑崙。

費孝通: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

吳 晗:著名歷史學家。

朱光潛:美學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

林徽因:中國著名建築學家、作家,也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

李廣田:詩人、散文家、作家。與詩人卞之琳、何其芳並稱為「漢園三詩人」

還有更多的為了國家,為了社會而默默付出的人。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高考」是什麼樣子的?西南聯大是如何招生的
    各個學校有自己的入學考試,只承認自己學校舉辦的「高考」的成績,想要幾個學校都嘗試一下,就得參加一下這幾個學校的考試,如果都沒錄取,恭喜你,你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學校就讀了。考試的地點也是高校決定,高校一般在報名人數較多的省市設置考點舉行考試。在這種模式下,高校有很大的自主權。
  • 清華和北大,在民國時期,都不是第一學府,西南聯大也不是
    國立中央大學大禮堂民國時期,是中國大學發展的黃金時期。真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時的大學不僅學習氛圍濃厚、學生思想自由開放,學術成果更是令今人驚嘆不已。現在全國最好的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民國時期,他們居然不是中華民國的「第一學府」。在當時,有一所大學,無論是影響力還是自身實力,都超北大、清華一籌。可是後來因為政治等原因,這所大學分崩離析,不復存在。他就是國立中央大學。
  • 民國時期的「高考」是什麼形式?當時最強的西南聯大如何招生的
    這些不尋常的現象,在民國卻是比較常見。這要從民國的高考制度說起。民國高考制度1912年,民國高校開始實行自主招生政策,類似於歐美高校招生制度。各個學校有自己的入學考試,只承認自己學校舉辦的「高考」的成績,想要幾個學校都嘗試一下,就得參加一下這幾個學校的考試,如果都沒錄取,恭喜你,你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學校就讀了。
  • 盤點民國時期的十大名校
    從1912年算起,在抗戰全面爆發前,短短20來年,民國就已經構建了世界一流大學的群體雛形,有的學校還接近世界優秀的教育水準,雖然說一些學校建於民國之前,但其蓬勃發展時期卻是在民國。其中既有公立也有私立,出發點很高,一入手下手就以世界現代教育為標準,培育種植提拔了無數的中流砥柱之才和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在世界教育歷史上都是奇蹟。下面簡單的考證了一下民國時期的十所著名大學。
  • 「西南聯大」時期的法學軼事
    翻閱中國的法學教育史,民國時期的法律教育嚴格而高質高效,民國法學家嚴謹而博學多識,更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盛況令今人羨慕不已。但民國時期戰亂頻繁,對法學教育真正起到實質推動作用主要依靠大學和大師的作用。正所謂大學之大,在於大師。特別是在「西南聯大」這一特殊時期中,雖條件艱苦,法律系的大師先生們時刻不忘教書育人之天職,創造了中國法律教育史上一大奇蹟。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西南聯大的獨立性精神 ———民國時期西南聯大與政府和社會關係研究
    [1]同樣西南聯大的獨立性精神是對自由的追求,西南聯大擁有一個較大的知識分子群體,其獨立性精神包含全體師生對民主的渴望, 對獨裁和思想控制的抵制,以及對自由與民主追求構成了西南聯大的獨立性精神的內涵。這種獨立性精神是圍繞西南的知識分子群體在與國民政府、國民黨思想控制等一系列抗爭中表現出來的。
  • 媒體:與其建一所貌合神離的西南聯大,還不如不建
    昨日,昆明市政協委員報到時,民盟昆明市委建議:重建西南聯大,並將「西南聯大故裡」打造為昆明的文化標識性符號。(3月18日澎湃新聞)說到西南聯大,在國人心中,尤其是在知識分子心中,那是驕傲的記憶,也是溫暖的記憶,更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嚮往。民盟昆明市委藉助國人的這份情感,想重建西南聯大,拉動昆明科技文化發展,進而拉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說,這種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 西南聯大的國文課,就是西南聯大的精神遺產
    「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的這兩個感慨,也是我們心裡一直以來的疑惑。這也促使人們頻頻回顧、屢屢望向坐落於昆明的那所傳奇名校——「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蹟」——西南聯大。
  • 你所不知道的民國四大名校!其中有所當時亞洲第一!
    民國四大名校是指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四所著名高校。分別為: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和國立武漢大學。這四所高校代表著當時中國教育的頂峰。這些學校學術水平極高,其中國立中央大學在1948年的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雄踞亞洲第一!
  • 民國時期十三大頂級學府
    民國時期,學術氛圍濃厚,大學強調學術自由、兼容並蓄。進步學生求學孜孜不倦、一絲不苟。再加上民國時代,四面帝國主義環伺,正值國難當頭的日子,熱血青年們自然同仇敵愾,奮力進步。而正因為全民奮進,力爭上遊,所以民國時期,中國也擁有諸多享譽世界的名校,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盤點一下民國時代的中國頂級學府。當然不包括抗戰特殊時期諸多高校共組的西南聯大,只表述單一大學。
  • 如雲、如海、如山的西南聯大精神
    清華智慧如雲,北大寬容如海,南開堅定如山,如雲、如海、如山的三校結合體——西南聯大,在那個時代下培養孕育了一批刻著西南聯大風骨的校友們。,記錄成冊,才有了這本訪談錄的誕生,作者在序裡提到為什麼追尋他們的原因,他探尋的不是歷史上的名人,而是西南聯大的普通學生,那些在西南聯大培養孕育後走上了社會的聯大學子,他們又過著什麼樣的人生。
  • 西南聯大三部曲:先生之風
    這所被譽為「教育界的珠穆朗瑪峰」的名校,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大門1937年,華北淪陷,北京、天津屢遭轟炸,為躲避戰火,保存教育火種,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開始向南轉移。在那個雨打風吹的年代,西南聯大務實又浪漫,艱苦而活潑,大師星布,盡顯風流。今天,讓我們隨著這套《西南聯大三部曲》,一起走進西南聯大,了解她的前世今生,探索她得以在逆境中創寫輝煌篇章的奧秘。
  • 西南聯大的國文課本為何讓人念念不忘?|薦課
    「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的這兩個感慨,也是我們心裡一直以來的疑惑。這也促使人們頻頻回顧、屢屢望向坐落於昆明的那所傳奇名校——「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蹟」——西南聯大。
  • 傾聽西南聯大傳奇往事
    7月17日上午,參加2018「七彩雲南民族文化研習營」的臺灣文藻外語大學師生20餘人走進國立西南聯大原址,在雲南師範大學老師的帶領下,沿路參觀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原教室、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國立昆明師範學院紀念標柱、「一二·一」運動四烈士墓,並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博物館重溫了那段南渡北歸的傳奇往事。
  • 易社強:西南聯大被高估了嗎?
    我只見過一小部分曾經在西南聯大執教的教授,和他們的交流並不深入,接觸的時間也不長。我對大部分聯大教授都是通過他們留下的資料或者他們的同事與學生的採訪進行了解的。不過有一點我必須說一下:我尤其欣賞那些興趣與貢獻超越了他們研究領域的學者。
  • 西南聯大的校長們
    西南聯大的畢業生裡一共出了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共出了177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的元勳。鄧稼先、朱光亞、郭永懷、黃昆等都是西南聯大的學生,林家翹、陳省身則是西南聯大的老師。很多專家、學者都寫了很多文章,探討西南聯大在培養人才方面的奧秘。
  • 史上最強大學,清華還是北大,亦或者西南聯大?是它,亞洲第一
    且不論嶽麓書院是否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即便是在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的畢業生只要平均分在80分以上,都可以直接享有「牛津大學之高級生地位」。而這裡面,我們卻要不得不提及浙江大學,他更是被譽為「東方劍橋」。
  • 民國時期清華、北大、復旦等大學的國文課本裡,究竟藏著什麼?
    前幾年,民國時期的小學教材突然走紅。實際上,和小學教材相比,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材,也獨具特色,尤其富有人文氣息。自民國時代起就在各高校普遍開設「大學語文」,是當時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當時稱為「大一國文」,居於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民國時期思想活躍,大學可以自編教材。
  • 何兆武: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我自己從1939年至1946年在西南聯大度過了整整七年(從十八歲到二十五歲),這正是一個人成熟的時期。  我在西南聯大讀過四個系——不過都沒念好,高中統考填志願的時候我問一個同學:「你考什麼專業?」他說:「像我們這樣不成材的只好讀文科,像你們念得好的都應該讀理工科。」因為那時候都覺得,沒出息的才去念文科,這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所以我一年級念的是工科,入土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