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大學,清華還是北大,亦或者西南聯大?是它,亞洲第一

2020-12-14 花開無田

教育的重要性,其實不用我們諱言。從文字誕生之時,人的認知便與之息息相關。作為一名教育家,孔子更是為我們樹立了教育的典範。雖然我們在經過近幾十年的經濟騰飛,大學的基礎經費也日漸富足,大學的發展也在實現跨越式發展,一大批的「211」、「985」高校也實現了在世界大學排名上的進步,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中國其實並沒有一個世界一流的高校。

北京大學

即便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最新的2018QS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位列24,北京大學位列39,與一流也尚且有一段距離。

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是有過眾多的一流高校的。且不論嶽麓書院是否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即便是在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的畢業生只要平均分在80分以上,都可以直接享有「牛津大學之高級生地位」。而這裡面,我們卻要不得不提及浙江大學,他更是被譽為「東方劍橋」。

清華大學

而更為可喜的是即便是民國時期,這些大學也都有一群享譽世界的師者。從歷史學家陳寅恪,建築學家林徽因,梁思成,文學家魯迅,胡適等等不勝枚舉。但是生逢亂世,自然是不能倖免。

西南聯合大學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而隨著戰事 的進一步加劇,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所大學只得避難西南邊陲,合併為西南聯合大學。那麼西南聯合大學到底有多強大呢?自1937年在長沙臨時建立,到1946年7月31日停止辦學,在這8年多的歲月裡,無數棟梁之才從這裡一步步的走出。他們之中有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174位院士,從楊振寧、李政道、鄧稼先到最近的黃昆、劉東生等等。從物理學到衛星、原子彈飛彈這些,甚至於可以說沒有西南聯合大學便沒有今日的中國大國地位。而人文領域的大師,朱自清、聞一多、馮友蘭、沈從文儼然就是泰鬥級別的人物。

那麼它能否稱得上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嗎?在看過了國立中央大學之後,相信你會有新的看法。

國立中央大學之中的教授,徐悲鴻、胡小石、李四光、茅以升、聞一多、張大千、李叔同等等。如此一比,似乎西南聯大更勝一籌。但是作為民國五校之一,國立中央大學,其實是要比同時期的國力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都要強的。

國立中央大學

雖然身處亂世,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一個年代,中國也是誕生了無數的科學、人文巨匠。而作為唯一以中央命名的國立中央大學,更是在民國選聘的45部聘教授中佔據了12席位。而在194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中,更是力壓日本東京大學,達到亞洲第一。而從往昔的國立中央大學分離出來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也都是中國排名前列的985大學。

其實,很多人都了解清華大學,是因為它建校於1911年,從悠久的歷史之中誕生的底蘊,誕生的無數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的仁人志士;很多人都了解北京大學,是因為自辛亥革命所起,自蔡元培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帶給我們的是民族之覺醒;很多人了解西南聯合大學,是因為這裡在那段艱苦的歲月之中,誕生了無數的民族之光,無數的科學巨擘,但貌似卻讓我們冷落了國立中央大學,這裡雖然他晚於北京大學,雖然或許在科學方面,理工科之上或許又比之西南聯大稍顯遜色,但作為當時的中央大學,無疑在綜合實力之上,它確實是當時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更是亞洲第一。

相關焦點

  • 歷史最強!西南聯大=清華+北大+南開,太無敵!
    作為國內TOP2高校,清華北大完全是獨一檔級別的存在,很多超級學霸也是以考入清華北大為榮耀。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所更厲害的大學,堪稱中國歷史最強!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大學的名字叫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大學的形成具有歷史傳奇色彩。
  • 中國最牛大學,不是清華北大,而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立的西南聯大
    清華北大,是每年很多高考學子嚮往的大學。要說中國最牛的大學,相信很多人也都會說是清華北大,這兩所大學,放在今天來說,是中國作為最頂級的高等學府,應該不為過。不過,你知道嗎。在抗日戰爭時期,要說中國最「牛」的大學,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而是這所坐落在雲南昆明的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
  • 西南聯大的校長們
    西南聯大西南聯大是我國高教史上最傑出的一所學校。它璀璨耀眼,雖然只存在了短短8年,從1937年到1946年,但它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在傳頌,學者們一次又一次地在研究它成功的奧秘。但我想,我們可以看看西南聯大當時校長們的做法,也許會有些啟發。西南聯大是三校組成,當時的校長分別是:清華梅貽琦校長、北大蔣夢麟校長、南開張伯苓校長。西南聯大並沒有另選校長,而是搞了個三常委,就是三個校長輪流當值當校長,下面再設校務委員會、教授會。我先介紹三位校長,再談他們在西南聯大的工作。
  • 西南聯大與臺灣
    遠在昆明的西南聯大立即向臺灣派出了自己的畢業生,參與收復工作。到1948年國民黨敗退大陸時,北大清華昔日的兩位校長和一批著名學人登島。西南聯大師生在臺灣先後計有300多人。很快中國進入漫長的「兩岸對峙」年代,對他們的情況基本隔絕。     2001年,清華大學90大慶時,我在甲所採訪西南聯大在臺校友會副會長姚秀彥女士。
  • 西南聯大的獨立性精神 ———民國時期西南聯大與政府和社會關係研究
    摘要: 西南聯大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大學獨立性精神的一種示範。在特殊環境中它維護國家大局,遵行潛心治學的大學特性,並在艱苦的環境中創造出許多成果。它成功的主要因素是: 它擁有獨立性精神,並通過聯大與當時政府以及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體現出來。
  • 梅貽琦:西南聯大獨立之精神
    但難得的是他知道怎樣愛護清華,他使清華這七八年裡發展成一個比較健全的民主組織。」毛子水亦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我們若著眼於文化的更可貴的一方面,則八年多的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長成。這非特是我們教育史上的佳話,亦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至少,依我個人的意見講,這件事情比培植出楊振寧、李政道、王浩等那件事情要有價值得多;因為這是人類精神修養的一種最高貴的表現。」
  • 【微·思政】西南聯大: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徵!
    這一場曠世的文人長徵,不僅保存了中國文化的精英血脈,更開啟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壯麗探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成立,「西南聯大」這個熠熠生輝的名字由此誕生。截至11月20日,在校學生共有1452人,其中清華學生631人、北大學生342人、南開學生147人,新招學生114人、借讀生218人;教職員共有148人。同年,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於11月戰敗,12月,南京陷落,日軍進逼武漢,長沙岌岌可危,長沙臨時大學決定分三路西遷昆明。
  • 【視頻】紀錄片丨《西南聯大(一)》《八音合奏》:清華、北大、南開,三校之合何以可能?
    林語堂評價西南聯大,物質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楊振寧說,西南聯大奠定我一切成就的基礎。西南聯大大門 系列紀錄片《西南聯大》由徐蓓導演,由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一共5集,每集52分鐘,分別為《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
  • 滿江紅——西南聯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與中國抗戰共始終的一所著名大學,系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簡稱西南聯大。創作背景是1938年,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聯合大學,從長沙遷往昆明後,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馮友蘭牽頭一眾學者為西南聯大創作了校歌、校訓等。後來各大學回遷北京,於其原址設立國立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仍沿用西南聯大校歌為校歌。
  • 西南聯大80年③|為什麼是西南聯大:三校八年何以合作無間
    然而,無論是與西南聯大同期設立的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主要由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三所國立大學組成),還是遲至抗戰全面爆發5年後的1942年合組的國立東南聯合大學,都存在幾校間意見不合的情況,維持時間短則半年,長則不到兩年,均告分立。這也給中國教育史留下了一個謎題:為什麼只有西南聯大走到了最後?不僅如此,還人才輩出,弦誦不絕?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同時卻不同命的聯合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簡稱為「西南聯大」被譽為抗戰時期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這所屹立在西南邊陲的聯合大學從1937年開始辦學到1946年停止辦學歷時8年零11個月,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一共培養出了174位兩院院士,其中中科院163人,中國工程院13人,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獎的獲得者,黃昆、劉東生
  • 周培源與西南聯大
    7月29日,整個天津南開校園已被戰火幾近焚毀;8月,日軍的鐵騎踏入清華與北大的校園。8月28日,北大、清華、南開三校校長接到了來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公函:三校南遷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搬遷至昆明。回國不久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當時任教清華大學的周培源隨清華、北大、南開師生遷往長沙臨時大學,半年後又西遷至昆明西南聯合大學。 在中國教育史上,西南聯大是一段奇蹟。那時物質資料匱乏,條件簡陋,空襲的警報日日響起,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是問題。然而,卻在此時期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
  • 重走西南聯大路 清華經管EMBA構建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然而,當清華大學經管學院EMBA教育中心推出「重走西南聯大路」的課程項目後,四百餘名師生毅然決然參加了,並不為什麼,只為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西南聯大精神」。新時代,西南聯大精神有著新的解讀。當西南聯大精神和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相遇時,會帶來怎樣的碰撞?剛毅堅卓,苦難中開出嬌豔的花。1937年「七七事變」後不久,平津陷落。隨著清華、北大被佔領,南開化為殘垣,中國高等教育步入了生死存亡之境。
  • 當時最強的西南聯大如何招生的
    1917年,北京大學招生會議上,北大教授胡適說,他批閱試卷時看了一篇作文,寫的很不錯,給了滿分,希望學校能夠錄取這位考生。在場的人查閱了這位考生的成績,卻發現這位考生除了作文都很差,數學是「零蛋」。在會議上,北大校長蔡元培支持胡適,決定錄取該考生。這位考生是羅家倫,進入北大後文科主修外國文學。「五四運動」中,羅家倫是學生領導人物,還是五四運動的命名者。
  • 【往事】梅貽琦校長:西南聯大之魂
    西南聯大從在長沙初創之始(學校始名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抵昆前夕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實行的就是「常委制」。組成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的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擔任聯大常委,其間雖偶由其他教授臨時代理,蔣、梅、張三常委在聯大的歷史地位卻從未撼動過。
  • 為什麼西南聯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華、南開三十年都多?
    這七年中的大半時間,他是在西南聯大的校園中度過的。汪曾祺回憶西南聯大的文字不在少數,他對聯大的情感似乎是歷久彌新。有趣的是,一直念著母校好處的汪曾祺,當年卻因為找不出一條沒有破洞的褲子,不好意思去飛虎隊報到當翻譯,違反了當時大學畢業生必須為軍隊服務的規定,連畢業證書都沒拿到。嚴格說,他只是西南聯大的肄業生。
  • 中國最厲害的大學——西南聯大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大學,大家想到的是清華北大,其實,新中國成立以前有一所大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最厲害的大學,那就是西南聯大。1939年為,全校教師共有269人,其中北大89人,清華150人,南開30人。
  • 我心中的西南聯大
    聯大北京校友會匯集師長、同學及與西南聯大有密切聯繫者撰寫的110多篇文章,編成《我心中的西南聯大》一書,從各個側面記敘西南聯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民主科學傳統、學術自由風氣、大師如雲盛況以及異彩紛呈的業餘文化生活等等,內容翔實,生動感人。這可以使更多人了解聯大、認識聯大,我認為是很有意義的。  西南聯大成立之初,只是為了把大學教育的長明燈持續下來,保持我國的學術文化不中斷。
  • 學生作弊,教授糾紛,玩「升官圖」……西南聯大被選擇性忽略的「秘...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發電命令國立長沙聯合臨時大學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設文、理、工、法商、師範5個院26個系,自此,這所匯聚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精華的聯合大學,在抗戰烽火中的西南邊陲誕生,直至1946年7月結束運行,存在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