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吳法憲批朱德:是個軍閥 幾十年沒改造好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核心提示:1968年11月,吳法憲在空軍駐京部隊幹部大會上講話,對朱德元帥肆意攻擊、謾罵,誣衊朱德「一貫地天天反對毛主席」,說「朱委員長是個軍閥,幾十年沒改造好」。

   本文摘自《中南海人物春秋》,作者:顧保孜,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1965年12月10日,在上海召開了一個所謂討論羅瑞卿問題的會議。這個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會議實際上是林彪精心策劃的目的在於整倒羅瑞卿的一個陰謀,本來羅瑞卿是林彪在1959年接替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後,由林彪親自提名任命為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羅瑞卿大將是人民軍隊的傑出指揮員,他戰功卓著,才幹過人,對黨忠誠,在軍內享有很高威望。且又長期擔負毛主席的安全保衛工作,深受毛主席信任。林彪對羅瑞卿著意籠絡,試圖將他引為自己心腹。但羅瑞卿為人正直,堅持原則,從不搞拉幫結派,對林彪在軍內推行的個人崇拜及一些極左的錯誤作法進行了一定抵制,林彪對羅瑞卿始則失望,繼而猜忌,最終把羅視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以至在紙上恨恨寫下了「大捧別人,大跟別人,回京後根本不來見面,讓他做絕—……當作又一彭黃也—」羅瑞卿大將厄運臨頭了。

   在陷害羅瑞卿的陰謀中,吳法憲扮演了一個重要打手的角色。事前,林彪老婆葉群打電話給吳法憲:「你要徹底揭發羅瑞卿在空軍的活動,你對劉亞樓生前對羅瑞卿有什麼意見要講。」又說:「林總講,你跟羅長子關係也很好,空軍把羅長子在空軍的講話印發到全空軍……你是跟羅長子,還是跟林總,應該考慮考慮!」

   吳法憲慌了,含著眼淚小聲回答:「我當然是跟林總,不會跟羅瑞卿,跟羅不是往邪路上走嗎?請你告訴林總,我一定跟他,你們可以看我今後的行動。」

   葉群則投桃報李:「林總已經把你由六級升至五級。」

   1965年底和1966年初,葉群兩次召見吳法憲,向他口授兼書寫了所謂羅瑞卿要前空軍司令員轉告葉群的「四條意見」。在上海會議上,吳法憲就是根據葉群編造的所謂「四條意見」,向他以往對之畢恭畢敬的羅瑞卿開了炮。為了使對羅瑞卿的誣陷得以成立,吳法憲親自出面逼劉亞樓的遺孀作偽證。就這樣,吳法憲踏著被誣陷者的軀體走上了他的高升之路。

   多年以後,吳法憲在法庭上供認:「為了跟林彪,林彪、葉群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我看羅瑞卿垮了,為了顧全自己,要跟林彪。」這時的吳法憲,已經死心塌地地要跟林彪走到底了。

   在逛長城時,年過五旬的吳法憲竟攙扶著只有20多歲的林立果行走

   吳法憲還做了幾件對林家表忠心的事。葉群曾偽造自己在白區入黨的革命履歷,被人揭發。為替葉群遮醜,吳法憲出面找了一位葉群的老同學,要他寫了介紹葉群入黨的假證明。最終,吳法憲被林彪視為心腹,成為林彪的一員幹將。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吳法憲也受過一場虛驚。在空軍黨委三屆十一次全會上和1967年1月,他分別遭到批判和揪鬥,但在林彪的保護下很快安然過關,並被林彪封為「正確路線的代表」。

   1967年,林彪和葉群將兒子林立果安插到空軍。葉群對吳法憲交代:「派子女到空軍是來保你的權的。」

   吳法憲秉承林彪的意旨,1967年3月,把當時才23歲,連黨員都不是的林立果安排在空軍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四個月後,又由吳法憲和空軍司令部辦公室秘書周宇馳做介紹人,將他拉入黨內。1969年10月,他根據林彪的要求,將林立果提升為空軍作戰部副部長,並公然指示:「空軍的一切都要向立果同志匯報,都可由立果同志調動、指揮。」從而把空軍的指揮大權拱手相讓,使空軍成為林立果一夥策劃武裝政變的基地。

   1980年,在審理林彪反革命集團的特別法庭上,吳法憲供認:「我當時相信林彪,我死心塌地跟著林彪。我當空軍司令是林彪提出來的,所以林彪叫我怎麼幹,我就怎麼幹。為了討好林彪,提出讓林立果在空軍『指揮一切,調動一切』。」

   為了討好林彪、林立果,吳法憲可說是不遺餘力,甚至到了不顧羞恥的程度。在一次陪同林立果逛長城時,年過五旬的吳法憲竟攙扶著只有20多歲的林立果行走。從1968年開始,吳法憲夥同他的妻子(任吳法憲辦公室主任),從空軍派出20餘人,以選「外事工作人員」為名,到全國各地為林立果挑選美女作「妃子」,並且把自己的家作為葉群的「審美」地點。

   吳法憲既已上了林彪的賊船,也就身不由己。為了緊跟林彪,為了自己向上爬,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隨林彪,迫害無辜,作惡多端。

   他不僅直接參與對羅瑞卿誣陷迫害,而且在羅瑞卿左腿受傷骨折後,故意拖延手術時間,致使羅瑞卿終身殘疾。

   他積極參加了迫害、誣陷賀龍元帥的活動,並在賀龍被迫害致死後,又下令用飛機將賀龍夫人送到貴州偏遠地區一個農場關押。

   1968年4月起,吳法憲同陳伯達、謝富治一道,利用所謂「中共中央非常委員會」傳單案,以追後臺為名,陰謀陷害黨和國家領導人,把矛頭指向鄧小平。

   1968年11月,吳法憲在空軍駐京部隊幹部大會上講話,對朱德元帥肆意攻擊、謾罵,誣衊朱德「一貫地天天反對毛主席」,說「朱委員長是個軍閥,幾十年沒改造好」。

   吳法憲還參加了「陸定一專案組」,根據羅織的罪狀,誣陷中宣部長陸定一為「軍統特務」、「叛徒」,並下令將陸定一逮捕。

   吳法憲還對空軍的大批幹部群眾進行打擊迫害。1980年12月,他在特別法庭上供認:「打倒一批幹部,徵服一批幹部。葉群給我講,把反對你的幹部都打下去。林彪也說,你不把他打下去,你這個空軍司令就當不穩。因此,我就昧著良心誣陷張廷發等一大批幹部。」

   在吳法憲批准的空軍司令部1969年3月上報的一份名單中,被定為敵我矛盾的就有64人,其中包括空軍副司令員成鈞、劉震、張廷發,副參謀長何廷一等高級幹部。吳法憲還直接指使了對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顧前和空軍學院副教育長劉善本的誣陷迫害,並親自批准對二人進行批鬥和關押。在關押期間,採用各種手段殘酷折磨,致使顧、劉二人被迫害至死。

   林彪欲借「文化大革命」之機排斥異己,但其倒行逆施,在軍隊內部引起諸多不滿,為進一步強化對軍隊的控制,清除不合作的人,1968年3月,林彪勾結江青製造了「楊(成武)、餘(立金)、傅(崇碧)」事件。吳法憲也參與了這個陰謀。繼羅瑞卿之後擔任總參謀長的楊成武,由於對軍隊中的老帥採取保護態度,因此林彪早就有意排除楊成武。

   「楊、餘、傅」中的餘立金是空軍政委,本是吳法憲的工作搭檔,但餘立金過去是紅二方面軍的幹部,對審查賀龍有不同看法,並曾和楊成武一道陪同毛主席視察南方,但未向林彪、葉群通報情況。在其他一些事情上,也沒有秉承林彪旨意辦事,遂為林彪所不容。吳法憲奉林彪、葉群旨意,先從餘立金左右下手,尋找藉口逮捕餘立金的秘書。楊成武得知此事後,責成吳法憲進行查處。吳法憲非但不執行,反而向林彪告狀,誣陷楊、餘勾結要奪空軍的權。林彪即以此為藉口,與江青合謀製造了「楊、餘、傅事件」。

   3月22日晚,吳法憲打電話給餘立金,通知他來家裡開會。餘立金一進門,立即被逮捕,並上了刑具。23日凌晨1時,楊成武也從家中被押走。當晚,吳法憲帶人清查了楊成武的辦公室,將查出的電話記錄、照片和詩詞手跡交給江青、葉群。吳法憲還表功說:「今天晚上,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抓了他二三十個人!」   作者:顧保孜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1968年黃永勝「恐嚇」朱德:不服氣就看劉少奇的下場
    1959年的秋日來臨前,朱德感到有一種肅殺的氣氛。許多老戰友、好同志突然成了「反黨集團」的成員,一直韜光養晦的林彪則成了毛澤東最信任的人。尤其是在經過幾十年的合作後,毛澤東第一次用不尊不敬的評語點了他的名。更為具體的是,中央軍委為此作了調整:毛為主席,林彪、賀龍、聶榮臻為副主席,朱德為常委。
  • 朱德在南昌起義前後巧妙運作統戰關係
    與朱培德再度合作 1926年底,四川軍閥楊森以防止部屬被「赤化」為名,將朱德「禮送」出境。1927年1月,朱德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前往南昌轉入駐南昌、九江、吉安一帶的國民革命軍第3軍朱培德部工作。 朱培德,雲南陳豐人,與朱德同為雲南陸軍講武堂丙班畢業生。就讀講武堂的朱德與朱培德品學兼優,文武雙全,表現出眾。
  • 揭秘哪位國民黨將領曾幫助朱德毛澤東井岡山會師?
    範石生與朱德的交情更是非比尋常,早在雲南講武堂同學時他們就結下金蘭之交,正如朱德所說:「我們始終心心相印。」1926年7月中旬,朱德由蘇聯回到上海。7月下旬,黨組織派朱德前往四川萬縣,以國民政府代表的身份去四川做軍閥楊森的統戰工作。從此時直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內,朱德約範石生到上海,他們秘密地會見了一次。
  • 朱德舊居陳列館暫停開放,瀘州還有這些愛教基地等你打卡
    >8月11日起,瀘州市江陽區況場朱德舊居陳列館因改造工程需要閉館施工。家長和小朋友們請注意朱德舊居陳列館閉館維修期間還可以前往瀘州其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包括朱德舊居陳列館在內,我市共有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4個。
  • 此人佔據山西幾十年,是民國眾軍閥掌權最久的,卻在臺灣孤獨而死
    民國時期,幾乎每個省份都有軍閥把控著,雲南有蔡鍔,廣西有李宗仁、白崇禧,東北有張作霖,而山西也是有著閻老西。閻錫山盤踞山西幾十年,也可以說是山西的王了,人們都習慣性地把他叫做閻老西。閻錫山1909年,當時已經26歲的閻錫山回國了。同年11月,他奉召前往參加由陸軍部舉辦的回國士官生考試。因為考試成績優異,而被授予了協軍校的軍銜。
  • 朱德嫡孫朱和平談長徵:國家強大首先是理想信念強大
    朱和平介紹說,1934年9月1日至3日,朱德在福建和江西交界的溫坊(現名文坊),率部打掉蔣介石嫡系李延年部隊4個師19個團當中的兩個師10個團,消滅4000多敵人,繳獲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此外,紅軍長徵前,朱德和周恩來同志對國民黨軍閥陳濟棠做了統戰工作。長徵出發時,陳濟棠按雙方協議讓開大路40裡,中央紅軍順利突破第一道封鎖線。
  • 朱德彌留之際囑咐李先念 一句話改變國人命運
    在1968年10月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擴大會議上,一些人猛烈攻擊所謂「二月逆流」問題,朱德卻反其道而行之,仗義執言:「一切問題都要弄清,怎麼處理,主席有一整套政策,批評從嚴,處理按主席路線。譚震林,還有這些老帥,是否真正反毛主席?」  1971年9月13 日,林彪因篡黨奪權陰謀暴露,倉皇出逃,機毀人亡。
  • 人民的光榮: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展示了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
    朱德,字玉階,原名朱代珍。 他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軍、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締造者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 圖為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朱德像。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位於四川儀隴縣,是為了紀念朱德而建。 圖為朱德故居。
  • 民國軍閥是怎樣荒淫無恥的?
    微信公眾號「法律學堂」周末版準時推送!最近幾年,社會上颳起了一股強烈的民國風!有人說那時的大學教育出現了一批世界級的學術巨匠,有人說民國的榮光只是一葉障目。我沒有認真研究,只想說一下民國的軍閥。在中國人心目中,軍閥都是一身武裝,目不識丁,荒淫無度,強搶民女,奪人錢財,無惡不作。其實吧,有些軍閥真不是這樣。
  • 廣州已批舊村改造項目57個
    大源模式、火村速度、獵德樣板……城中村改造遍地開花  廣州已批舊村改造項目57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攝  近日,廣州市召開「城中村」改造工作現場會,亮出了廣州市舊村改造的成績單。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已批舊村改造項目57個、24.9平方公裡。今年1-6月,全市城市更新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同比增長28%。
  • 他20歲才讀小學,只用4年就官升6級,最後成為400萬大軍的統帥
    現在的學生都是6、7歲就讀小學一年級,幾十年前有極少數小孩要到10歲才開始讀小學。但如果說20歲才讀小學,確實太誇張,也不敢想像!而且,20歲才讀小學,等到幹出事業來,到了什麼年齡?但我國確實有位大人物,20歲才讀小學,但讀完小學後很快就大放異彩,給我們國家帶來長久、深遠的影響。
  • 朱德同志的家風--黨史頻道-人民網
    對於祖輩,朱德極其尊敬,深切緬懷。祖母「事無鉅細,皆躬自紀理無遺緒」「內治殊謹嚴,令子侄皆以力事事」的治家之道深深地影響了朱德。1918年6月,祖母90壽誕,軍務纏身的朱德不能回鄉拜壽,便邀瀘州各界人士贈詩文以慶祝。12月,祖母去世,朱德將弔唁的詩文及之前祝壽之文彙編成《朱母潘太夫人榮哀錄》,記錄並傳承祖母之遺風。   對於父輩,朱德始終掛念,竭力盡孝。
  • 1968年
    1968年2月初,三個群眾組織聯合匯報組,給李富春寫信,建議在谷城石花街建廠。  這時,饒斌看到一張大字報,是轉抄長春來電,內容是三派群眾組織協議,一致命令饒斌去長春接受革命群眾批鬥的抄件。當天,基地的群眾代表通知他,決定押送他去長春,一兩天就出發。
  • 英國軍艦炸死600多人,這位軍閥命一個軍埋伏在長江沿岸伏擊英軍
    1926年7月8日,英國商船萬流號撞沉一艘川軍木船,一名營長和兩名勤務兵被淹死。1926年8月2日,英國商船再次撞沉兩艘川軍木船,淹死四名士兵,損失公款11360塊大洋。1926年8月29日,川軍楊森駐萬縣的第二憲兵大隊大隊長孫恆提取鹽稅和糧稅款項共八萬五千現大洋,並僱了三支木船和幾十名官兵護送。
  • 民國真實的「軍閥姨太太」究竟是啥境遇?
    不過,歷史上「軍閥姨太太」真的如她們所想像的那樣嗎?一、軍閥到底有幾個「姨太太」(這批督軍、將領)一朝得意,惟以發展獸慾為無上快樂,每一督軍起碼有姬妾十人以上。有所謂長腿將軍者,妻妾共有三十餘人。但是數量是這樣多,角色仍然時時更換。(參見:王書奴.《中國娼妓史》.上海三聯書店1988年版.第336頁.)
  • 她22歲嫁朱德,23歲犧牲,朱德為她寫40首詠蘭詩、栽6000盆蘭花
    兩天後,她竟得到了朱德的邀請。當時縣長向朱德介紹了伍若蘭,自然把她誇成了一朵花。伍若蘭也是一臉羞紅的「蘭」韻。 朱德握住伍若蘭的手說:「好,革命的才女,不簡單!聽說祠堂門口的對聯就是你親手寫的。寫得不錯嘛,筆力好,詞也好哇。」 本來伍若蘭想朱德應該是一個很嚴肅的人,動不動會發脾氣的那種。
  • 好歌賞析,聽歌學英語 —— Hey Jude 嘿,朱德
    英國的披頭四搖滾樂隊 The Beatles 在1968年灌錄了這首 「Hey Jude 嘿,朱德」,這首歌是樂隊成員 Paul McCartney 所寫;當年在四個主要說英語的國家流行歌曲榜上排第一位。這首歌的歌詞內容,說出了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說:不要被任何的不幸,消磨掉自己的意志;要積極面對不幸,使它變得更好!
  • 共和國元帥朱德:被譽「紅軍之父」 毛澤東稱讚「度量大如海意志堅...
    1926年7月回國,1927年8月1日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朱德的一生經歷了中國革命從艱難困苦到光輝勝利的全過程,1976年在北京逝世。 毛澤東稱讚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是「人民的光榮」。周恩來把朱德的革命歷史看作是「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裡程碑」。
  • 英國軍艦炸死600多人,軍閥命令一支軍隊在長江邊伏擊英軍
    1926年8月2日,英國商船再次擊沉兩艘四川木船,淹死4名士兵,損失公款11360美元。1926年8月29日,駐萬縣的川軍楊森憲兵二大隊大隊長孫恆收鹽糧稅8.5萬,僱木船3艘,官兵數十人護送。在航行時,英國商船萬柳號撞上了一艘中國木船。1名連長,1名排長和56名官兵不幸溺水身亡。船上8.5萬大洋也沉入江底。
  • 朱德與雲南的殷殷情懷
    朱德,四川儀隴人,1909-1922年在雲南生活13年,視雲南為第二故鄉,在雲南,改朱建德之名為朱德,改籍貫為雲南臨安府蒙自縣,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官至雲南警察廳廳長。讀書在雲南。1909年23歲的朱德毅然決定辭職,這一年,本在家鄉任中學體育教師的朱德決定辭職,「教育救國」的理念踐行已有一年卻絲毫行不通,在家閉門思過後的朱德決定去雲南求學。但是下定這個決定是有極大的風險的:第一是家庭反對,第二是路途遙遠,第三是路費缺乏,最後也是最大的問題,雲南陸軍講武堂辦得起來嗎?